胡映光
一,军校创办缘起
我国创办军事学校,始于清末洋务运动的所谓“舰坚炮利, 但是舰坚炮利,还必须有掌握坚舰利炮的军事人材,因此就需要 效法欧美和日本,创办军事学校。
清末创办武备学堂和水师学堂以培养陆军和海军人材。以 后,逐步发展成为速成学堂和讲武堂,专门培养陆海军军事人 材。
二、保定军校的建立
晚清时期,袁世凯在小站开始练兵以后,又在直隶省(今河 北省)保定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在未创办保定军校以前,当时的 军官大都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因此,我国保定军校的雏形,是以 日本士官学校为榜样的。保定军校的教职员与教官,是以我国速 成学堂和留学国外的军事家和人员为基础的。多数教官骋请留学 日本士官学校学生充任。保定军校专以培养陆军军官为主,从陆 军小学起到陆军中学,规定学制为五年。毕业前还需要到部队去 实习一年,然后分配到部队充当见习军官六个月后,才能补少尉排长实缺。
保定军校的机构:校本部负责教育训练和管理教职员与教 官。下属有总队、大队、中队,小队,即相当于团、营,连、 排组织,还有入伍生团〈学琴营、各联队等名称。
入伍生是在陆军中、小学学习期满后入伍的。入伍期(一年) 满后,即分科。保定军校分为步、骑、炮、工.辎重五大科,但 以步科为主、特科为辅。学步兵的学生多于特科,大体上十分之 六是步兵,十分之四是特种兵,但各期并不一致。特科也以步兵 科为基础。
保定军校的课程,也是按照日本士官学校的课程定为战术、 筑城、兵器、地形等四大教程,还有各个班、排、连的战斗动作训 练及射击、投弹,劈刺、跳障碍技术等基本功的训练。特种兵按 各特种兵的技术训练。
保定军校办得比较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材。旧军队中的将 领,多出身于保定军校,如陈诚、白崇禧、张治中,傅作义、邓 锡候,裴昌会、万耀煌等人。保定军校由第一期办到第九期而停 办。第M任校长蒋百里为办保定军校煞费苦心,曾因与陆军部军 学司首脑魏宗瀚意见不合,愤而自杀(未死)。蒋为日、德两国军 事学校留学生,为中外人士所钦佩。.他任保定军校校长,任期虽 然不长,但成绩显著,颇为教官,学员所称道。
三、云南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是蔡铐将军所创办的。川、康(西康)、云、贵的 将领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较多。如朱德总司令就是出身于云南讲 武堂,后到德国留学。民国初年的湖北省主席朱鼎卿也是云南讲 武堂毕业。此外还有东北讲武堂,系张作霖所办,东北军的军官 出身于东北讲武堂的为多。据说,张学良亦出身于东北讲武堂。
教官中以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和日本教官为多。另有冯玉祥、阎 锡山以及各军师所办之军校也不少。
四、黄埔军官学校(后改为中央军校)
黄埔军官学校是1924年(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 黄埔岛上创办的。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 创办的,当时并聘有俄国顾问飽罗庭将军。学校的党代表为廖仲 恺,校长为蒋介石,教育长为邓演达,政治部主任为周恩来。陈 诚、张治中、蒋鼎文、钱大钧等是当时该校的队长。教官有叶剑 英、聂荣臻等。学员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如黄埔一至 四期中的共产党员有徐向前、陈展、周士第(一期)、罗瑞卿、陶 铸、林彪(四期)等。国民党员第一期有:胡宗南、杜聿明、范 汉杰、宋希濂、郑洞国、侯鏡如、陈明仁等J第二期彭克定、罗 历戎等多第三期有王耀武、康泽、康庄等$第四期有张灵甫、严 明、罗列等b以后国民党军队干部,多系黄埔军校毕业,我是该 校七期学生。学生大部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考入的,也有小部是 由部队保送的,但均须具有高中文化程度。黄埔军校的课程分政 治与军事两门,军事分为步、骑、炮、工手辎重和坦克各兵种. 学校组织有政治部与校本部。它与保定军校编制不大相同,是采 取苏联军事学校的模式。而军事教程和教练大致与保定军校相 同。教官、队悅多系保定军校毕业生,也有日本和苏联、德、 英、美、法,意等外籍教官。教材也较保定为新,主要是政治教 育。黄埔前一、二、三期学习时间,一般不到一年。但两年的也 有,因有部分学员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战争中经过实际锻炼而 毕业的(战时也算学习期)。第五、六期以后,规定学习期为二至 三年,但其中也有短期班,如高教班、战术班、军训班、特训 班,干训班等,也都列入黄埔军校学员。后来学校发展为九个分 校。黄埔军校由第一期办到二十三期而迁往台湾,蒋介石一直兼 任校长,以便笼络黄埔学生为其卖命。另外还办有警官学校,训 练治安入员。
五、蒋介石创办的各种军事专科学校
这些专科学校,属于陆军的有I步兵学校、炮兵学校,骑兵 学校、辎重兵学校、坦克兵学校、防空学校、军医学校、军需学 校、军械学校等,系由部队在职的尉级军官或军校毕业生报考, 毕业后在特种部队或后勤方面分发任用。另有庐山训练团、战干 团、游干班、警干班、以及其他各种训练班不少。
属于空军方面的有,南京航空学校、洛阳航空学校、伞兵学 校等等,毕业后皆任空军军官。该方面负责人,先为周至柔,后 为毛邦初。
属于海军方面的有:航海训练、海上作战训练、两柄作战训 练,还有鱼雷学校、雷达和潜艇技术训练等。海军方面的负责人 为陈绍宽,后为桂永清。海军军官多出身于海军学校,该校曾设 在福建和南京,抗战时期迁到重庆山洞。
六、障军大学
我国的陆军大学,是清末创办的。它是仅次于北京大学的 一所军事大学。开始它是仿照日本陆军大学的办法办的,以后 又参照德国陆军大学、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和美国的国防大 学、参谋大学与英、法国防研究院等院校,取其所长,逐臻完善 的。陆大教授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都是军事专家和军学泰 斗。该校组织分为校本部和各处。下分各班,每班百人左右。在 清末,由掌管兵部的长官负责。北洋和蒋介石时代,都由参谋本
部和军令部负责。蒋介石曾兼任校长,下设教育长和教育处长。 由教育长亲自负责大学教育和行政事宜。该校分为正则班、特 别班、将官班(分甲乙丙班),另有参谋班等班次。
正则班学期为期三年,学员均系部队中现职的排、连、营级军 官。必须是中国和外国各军事学校毕业的才能报考。.该班主要是培养参谋人员,毕业后分发部队负责幕僚职务和作战计划与作战 训练等。正则班办到二十三期即迁逃台湾。如罗列、盛文、蔡文 治、孙策、罗泽闿、冯龙、李昆岗等,都是正则班毕业的。
特别班学期为二至三年,学员均系部队在职的团以上军、 师级干部,须具有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资格,并在部队有实际作 战指挥经验者,经保送报考,录取后入校。特别班主要是训练统 帅人材。毕业后返回部队,担任军长、师长、参谋长和兵团要 职。冯玉祥、张之江先是该班旁听生,后入正班。陈长捷、黄伯 韬、刘戡、肖毅肃、卫立煌等都是特别班的学员。该班办到第八 期即停办。
将官班分甲乙两级。乙级将官班为一年半,学员系由部队现 职将级军,师长、参谋长或特种兵司令,具有中外军事学校毕业 资格和有战绩者,保送考核,考取后方能入校。这个班主要是学 习统帅指挥,以及兵团以上诸兵种合成战术战略的运用和作战 计划、战史的研究、图上作业与兵棋对抗作业等。我是该班毕业 的一员。其他如何志浩、吕国祯(现在台湾任战略委员会上将)、 郑庭笈、陈华等都是该班学员。该班共办六期。
甲级将官班学习期为半年至一年。学员均是部队中军以上至 兵团级现职干部,经保送审核入校,可以免考。学习课程大致与 乙级将官班相同,主要是研究军的指挥及战略运用、参谋本部和 大本营作战动员、运输、补给等计划以及战役战略方面的研究等。 如范汉杰、董其武,胡琏以及兵团以上的司令都参加训练过。该 班在抗战时期和战后也办了数期。
参 谋班招收对象是部队中作战科长和参谋人员,具有军校 资格,保送审核考取入校。课程主要是参谋业务和幕僚训练,其 他与各班大体相同。内分西南、西北两班,共办了四,五期(西 南少一期)。
在陆军大学任教育长的,前后有杨耿光、周亚卫、徐培根等, 副校长有陈仪,徐永昌等,他们都是中外陆军大学毕业生。在陆 大前期毕业的,有北洋军阀江西督军方本仁、前陆大教育长万耀 煌。徐培根是中国陆大和德国陆大毕业生。刘斐是中国和日本陆 大毕业生,曾任陆大教授和作战厅长。国民党将级以上的军官,多 是陆大毕业的。陆大是国际所公认的幕僚系统的大学.参加国 际间的参谋和军事会议,必须佩戴陆军大学徽章,否则不准列 席。
陆军大学在抗战期间,一部分由南京迁台湾,一部分迁重 庆。建国后重庆部分又迁回南京,是由教育长杭鸿志主持迁回 的,即今南京军事学院前身。院长初为刘伯承,教育长为陈士 槊。
以上将我国军事学校的创办与发展概况,做了简述。遗漏错 误之处,请予以补充、指正。
附:国民党军部分有名将领军事学校出身一览表:
一、 陆军大学出身的:
冯玉祥、卫立煌、张之江、徐永昌、陈仪、黄伯韬、 万耀煌、杨杰、周亚卫、徐培根、刘斐、邱清泉、罗列, 蔡文治、戴坚,刘戡、董其武、范汉杰等;
二、 日本士官学校出身的:
蒋介石,何应钦,张群、阎锡山、程潜,汤恩伯等;
三、 保定军校出身的:
陈诚、张治中、白崇禧、傅作义、万耀煌、徐培根、裴昌会等,
四、黄埔军校岀身的:
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潦、郑洞国、侯镜如、陈明仁、 廖耀湘、张灵甫,董钊、刘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