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松
一、学堂建立的缘起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将兵部改为陆军 部。移北洋第一、第三、第五、第六、等四镇,归陆军部直辖, 以削弱袁世凯的兵权。并由陆军部奏准,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 的章程。随同附奏建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乃为建立新军奠 定有利的条件。于同年七月,在呆定东关外小金庄(原北洋陆 军速成学堂旧址扩建),成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通称陆军协 和)。
二、学堂设备、学科设置、教学与管理方式方法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七月,第一期招生〜千余名。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第二期招生四百余名。都是由各省招集 具有中学程度的学生(也有由各省立的讲武堂或陆师学堂,及各镇 的随营学堂选送的)。总共招生一千四百余名,学习期限定为二 年半。除施以适切的军事教育外,复授以必要的普通学科,以期 造就健全将校,俾作新军之基干。其设备之完善,规模之宏大, 管教之认真,以视各国,实无多让。而中国之有全国统一军事学 校者,尤以此为噹矢。建设占地约四百余亩。在校外建有纵长 一千余米,横宽二百余米之新式射击场,分为靶挡和掩沟二部 分,在掩沟中有活动靶,反光镜,旗语等设备。并建有器械体操 场、劈刺棚、马厩、马操园,野战堡垒、.建筑练习场。在校内设 有各国新旧武器陈列馆,理化仪器大讲堂、能容四百人的阶梯式 大讲堂、教研图书室、筑城模型室、沙盘兵棋室、测绘仪器室、 爆破器材库、架桥材料库、武装库、服装库,炮房。在校院迎 门,建有尚武堂(包括礼堂、客厅、会议室、总办办公室、监督办 公室)。其它讲堂、宿舍、厨房、饭厅、医务所、养病室、澡堂、洗 衣房,理发室等应有尽有。另外设有禁闭室。教育的方式,是釆 取德国和日本的,并聘有日本教员/在入学头三个月不分科,是 采用日本振武学校办法,一律施以普通军事教练。学科仅学典范 令和普通学科。术昼善重制式教练、(掺操)。四个月分科后星仿照 日本士官学校教育磧式,除教以各王科的学术外,兼习四大教 程、兵学、战史。着離用战法,野外演习及各种实习矿例如测 绘、筑垒、爆破、架桥等类。管教非常认真,特订有遵守规则, 惩罚条例,其主要纲领是礼节与服从,凡有关军纪风纪者各有条 款。例如除假日外不准外出。每日傍晚在自习前,照例在校院内 练习喊口令,或听小号吹奏号令拍子爲天如学生与•官长相见,必 须郑重地施礼和还礼。凡在讲堂听功课时> 除抄写笔记外,必须 端正而坐,目注黑板和教员。犯较轻微过关者,分当场教诲和 减扣操行分数3过失较重者记过或禁闭;犯过重大者,,开除咨 回原送各省。但不以惩罚为主旨,乃以教导为前提。除经常施以 精神讲活外,还不断借题发挥,用为激浊扬清,而养成军人的特 殊性。今举监督曲同丰,与总教习贺忠良(多贺长雄、曰本人) 之教导实例二则于下监督曲同丰之为人,态度严肃言语直爽, 他的作风是不顾情面,亳不客气的。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校院中遇 见曲监督,立即施以举手礼,约三分钟曲监督才还礼,紧接着就 发出“敬礼”和“礼毕”的口令,一连七、八次,在指导申斥后,才 说回去吧。这个学生复施了一个礼,而后用正规的动作向后转, 而走去。步科总教习贺忠良,一向面孔严肃口吻滑稽,每借机会 施以半庄半谐的讲话。有一次贺忠良在西大讲堂讲战术学,时值 夏天,当时有一个学生打瞌睡,被他看见。突然间在讲台上就喊 起来、第几排第几坐位那个学生站起来。然后叫这个同学离开座 位,并逐出讲堂门外。这时贺总教习对众学生说了几句很滑稽的 话。他说,这个同学不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是陆军学生。说 时,并学着学生打瞌睡的样子。而后,才叫那个被逐出的学生复 了位,方继续正规讲课。这些虽是军国主义的教育方式,而校风 则维持得极佳。师生间学友间,.都存在深厚的感情。三年之久, 校中并未发生过特殊的事故。学生们由于在校时的好感,就产生 了出校后的联系,从而奠定了后来段系之潜势力。
三、学生待遇
学生在校期间,除衣、食、住、剃头、洗澡、一切日常生活 用具、消耗品、医药完全免费供应外,入校头三个月尚未分科, 所有学生,每月每人一律津贴白银二两。三个月甄别考试后, 则以考列等次,分别三等,每月按二两四钱、二两八钱,三两二 钱津贴发给。毕业后分发近畿各镇见习,每人每月津贴白银十 两。见习四个月期满后,由陆军部咨回原送各省。并由陆军部发 给毕业执照和补官文凭,给予候差员的名义,每月发给排长半 薪〈白银十二两五钱)。现在摘录《奏定补官章程》如下:凡在国 内正式陆军学堂毕业者为三等毕业生,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者为二 等毕业生,留学西洋陆军学校者为一等毕业生,都按等第奏补官 阶。陆军部陆军学堂毕业者,属于三等毕业生考列上等者,由部奏 补副军校(即中尉);考列中等者,由部奏补协军校(即少尉留 日士官毕业者,奏补正军校(即上尉);留学西洋陆军毕业者,奏 补协参领(即少校)。均各发给文凭。凡在文科高级学校毕业者, 则给予举人出身等.学生服制,常服与部队士兵一样。冬季蓝棉 衣裤,以帽箍标志阶级。头三个月,同中士阶级(红帽箍上缀二 道青绦)。分科后改为上士阶级(红帽箍上缀三道青绦)。礼服(外 出服装)冬季为青呢制服、青呢大衣,夏季为黄卡机布制服,均綴 铜制行龙领章,黑皮靴,黄皮鞋,黄裹腿。于假日外出时,步、 工、辎重科束皮带挂刺刀,马、炮科佩马刀,以表示军人之光 荣。
四、组织机构与学生编制
1、学生分科编队。第一期编成步科四队(即四连),马科两队,炮科两队,工程科两排,辎重科两排。第二期编成步科两队。马 科一排,炮科一排,工程科一排,辎重科一排。2、毕业人数。
除因事退学及在校病故与保送日本留学者外,第一、第二两期, 各省毕业人数和全校毕业总人数如下:北京(包括陆军部保送 和顺天府考送及第一镇随营学堂选送者在内)194名,直隶 91名,湖北91名,广东80名,江苏72名,四川69名,浙江 57名.福建52名,奉天(今辽宁)49名,山东49名,江西48 名,安徽46名,河南45名,湖南40名,陕西40名,山西35 名,广西33名,云南26名,贵州26名,吉林24名,黑龙江 19名,甘肃19名,热河3名,绥远2名;总计1216名,另外, 选送日本留学者65名。3、教职员姓名与职务:督办段祺瑞, 总办赵理泰,正监督曲同丰,副监督苑尚品、田书年,步兵科 长孙树林,马兵科长陈文运、王丕焕。炮兵科长崔滞。工兵科 长虞克栋,辎重科长杨祖德、毛继成,正提调高鹤,副提调张 鸿绪、张有训,步科总教习贺忠良(多贺长雄日本人),马科总 教习黑守仁(黑川日本人),炮科总教习唐直道(木堂日本人),工 辎总教习靳新义(近藤日本人)。兵学教官3蒋作宾、覃师范、何 佩鎔、吴经明、王家驹、刘燮元、翁之麟、何澄、李宣倜、张世 膺、刘嗣荣、高佐国,向瑞琮、吴祉贞,沈郁文、赵康时。战术 军制教官:裕冕,庆芳、冯绍敏、程长发、冀汝桐、于琨、王若 玉。兵器教官?赵云鹏、陈席珍。地形筑城教官1吴玉林、何恩 溥、孙永年、祝泰生。步科队官:赵继贤,王贵疑、刘长春、赵 世泽、张燿勋、任焕章。马科队官?孙定贤、李家瑞、连崇启。 炮兵队官:孙有德、苗得霖、江配哲,冯家彦。工科队官:郭增 廓、蔡玉标。辎重科队官]张志绅、赵协彰。步科排官:许德 懋、李锤奇、韩熙增,冯建勋,裕昆、柳萌池、刘煜、冯景瀛。 梅润生、崔安启、李灿周、董嶽增、金世昌、鲍兰芬、辛树谷、 富绵、陈孝思、杨善敬、李炳西、徐明超。马科排官:那当阿、 王金堂、马天骐、王萃华,刘建藩、高建勋、宋廷魁。炮科排 官:张士鉴、杨弼臣、泽培、吴文田、陈最、田汝珍。工科排 官S聂金魁、尚志,张德峻、瞿寿福。辎重科排官:周而旋、春 茂、孙鸿涛,李鸿钧。步科学长:杨际春、王宝珍、朱铭瑶、陈 建勋、陈子镌,郑辅贞、王建飞、董振晋。马科学长:杜经田、 秦锤骏、赵光弼、郭梦元、阎庆朴。炮科学长:黄善龄、艾吉 清、李镜蓉。工科学长:柴楹、宋云汉。辎重科学长:恩凯。马 学教习:杨凌元、谷继武。马术教习,李廷魁,刘光林、方振 三。劈刺教习:李兰生,刘世武、郭振廷。体操教习:曹有义、 刘长岭、彭骥、张风歧,宋恩波。普通学科教员:国文教员石太 权、汪葆身、徐方汉、王仪型。满文教员全裕。蒙文教员色普征 额。英文教员林裕年。德文教员刘桐年。法文教员周文奎。俄文 教员恒安。日文教员中川文昱、橘崎一良。史地教员王元震、夏 惟善、俞彭年、洪百新。算学教员崔鸿臣、林楷,任澄云、李庆 祥。理化教员李星奎、崔铭。生理学教员刘涛、王文焯。卫生 学教员雨森良意(日本人)、邹鹤年。图画教员郑虎臣、钱恒濂、 陈家猷、王荣庆、文恒,王禄。
五、对于全国军事、政治之影响
按陆军部定章,学生毕业后,分发到近畿各镇见习。自到部 队入营之日起,均要书写日记,记载起居操行与部队教育情形 之得失,以及批评,建议等类。于见习期满时呈报陆军部。同时 部队首脑,对于见习的学生操行成绩亦加以考语。于学生见习 期满后,亦呈报陆军部(双方各自保密),以为军事教育改进之 参考资料。见习期满后均咨回原省候差。缘于政府对于这班学生 的重视和期待,而学生又都自命不凡,抱负远大,而发展速度极 快,在中国军事政治上起了很大作用。于辛亥起义之际,就有许 多入参加革命,后来有的掌握了军政大权。如吕公望任浙江都 督及护法总司令,龚理潑任广州大元帅府军务局长,钱鼎在辛亥 起义时任陕西大都督,刘建藩在零陵起义护法,任靖国军总司 令。于建立民国之初(民国元年),文崇高任南京参议院议员,方 声涛任军长及福建省主席,陈树藩任陕西督军,李景林任直隶督 办,张铉任第二十路总指挥,张培梅任晋南镇守使,裴建绩任甘 肃镇守使,王祖紫任江西督署参谋长,瞿寿裡任陕西督署参谋 长。南北统一后,陈铭阁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代津浦 铁路委员长,葛琦任要塞总台长,方尔一任虎门要塞台长,王萼 任浙江警察厅长及虎门南京要塞司令,李民欣任军事委员会参 议,台寿民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秦华任北京宪兵司令,元百 香任执政府总务处长,郝国玺任海州行政督察专员,何祖烈任保 定军校教官,姜学海任中央军校教官,宋宝濂任黄冈讲武堂教育 长,欧阳震任广东军校教官,关如春任东北讲武堂教官。后进陆 大继续深造者很多,如阮肇昌、伍文渊、徐为灵、朝敬铭、黄、菊 雲、姚琮.袁绩熙、石焕鼎,彭振国、赵风楼、李藻麟,金寿 良,潘彪、王翰鸣、盛国贞,陈良佐、黄懋和、陈琢如、林知 渊,王普等人。在保定军校任教职员者亦大有其人。速成毕业生 任校职虽曾遭到学生们一度反对,而且引起了很大风潮。但是终 因供此地无硃砂,红土也为贵”的理由,由于陆军部的包庇除自行离 职者外,而大部分仍照旧供职,直到该校结束。如李东铭、何增 喜等人就是。特别是还有参加特编部队者,如禁卫军成立时,大 多数任禁卫军初级军官。又如袁世凯之模范团基干人员,段祺瑞 边防军,以及在教导团中任职者比比皆是,大有速成清一色之 势。此外进参谋本部与陆军部者,在段祺瑞任陆军部总长时,速 成学生在部中颇有势力。并设立陆军部差遣名目,专收正式陆 军学堂毕业生之闲散者。凡呈请核准后,则按月发给津贴数十元 不等。并以次委派到各镇任适当之军职(在当时除速成毕业学生 外正式陆军学堂毕业学生尚不多见)。由以上所举各例可以推知, 段祺瑞与速成学生之关系,和速成毕业生在全国军政界之势力, 及其影响之大。-
附录:陆军速成学営毕业执照和补官文凭
一、毕业执照/执照大小约二尺见方,分为上下两部份。下 部属于正文3上部附有硃印上谕一道,周围印有金龙。
甲、正文广陆军部为发给执照事,照得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 步兵科三等毕业生张权,年二十三岁,系顺天府顺义县人。业经 本部考试,所有学科,术科、核定分数。照章分别等第,合行发 给执照。并另列学级表,仰该生祗领遵照。须至执照者。右执照 给陆军速^^学堂步科考列上等三等毕业生张权收执。宣统二年九 月二十九日乙,上谕“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朕 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国家兴贤 育才,釆取前代学制,及东西各国成法,创设各等学堂。即经谕 令学务大臣等,详拟章程,奏经核定,降旨颁行。奖励之途甚 优,董戒之法亦甚备,如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离经畔道,联盟 纠众立会演说等事,均经悬为厉禁。原期海内人士束身规矩,造 就成材,所以勖望之者甚厚。乃比年以来,士习颇见浇漓。每每 不能专心力学,勉造通儒,动思逾越范围,干预外事。或侮辱官 师,或抗违教令。悖弃圣教,擅改课程。变易衣冠、武断乡里。 甚至本省大吏拒而不纳,国家要政,任意要求,动辄捏写学堂 全体空名,电达枢部,不考事理,肆口诋谋,以致无知愚民随声 袖和,奸徒游匪借端煽惑,大为世道人心之害。不液中国前史, 本朝法制,无此学风,即各国学堂亦无此等恶习。士为四民之 首,士风如此,则民俗之敝随之。治理将不可问,欲挽颓风,非 大加整饬不可。着学部通行京外有关学务各衙门,将学堂管理禁 令定章,广为刊布,严切申明,并将考核劝戒办法,前章有未备 者补行增订,责令实力奉行。顺天府尹、各省督抚及提学使,皆 有教士之责,乃往往任其個越违道干誉,貌似姑息见好,实系戕 贼人才。即如近来京外各学堂,纠众生事,发电妄言者,纷纷皆 是,然亦有数省学堂从不出位妄为為 是教法之善,否即为士习 之优劣所由判,确有明征,嗣后该府尹、督抚、提学使、务须 于各学堂监督、提调、堂长、监学、教员等,慎选器使,督饬妥 办。总之,以圣教为宗,以艺能为辅,以理法为范围,以明伦爱 国为实效。若其始敢为离经畔道之论,其究必为犯上作乱之人。 盖艺能不优可以补习.知识不广,可以观摩。惟此根本一差,则 无从挽救,故不率教必予屏除,以免败群之累。违法律必加惩 儆以防履霜之渐。并著学部随时选派视学官,分往各处认真考察。 如有废弃读经讲学,功课荒弃,国文不习,而教员不问者,品行 不端,不安本分,而管理员不加惩革者,不惟学生立即屏斥惩 罚,其教员、管理员一并重处,决不姑宽!倘该府尹、督抚、提 学使等仍敢漫不经心,视学务士习为缓图,一味徇情畏事,以致 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除査明该学堂教员、管理员严惩外,恐 该府尹、督抚、提学使,及管学之将军、都统等,均不能当此 重咎也。其各凛遵奉行,俾令各学堂敦品励学,化行俗,美,贤 才众多,以副朝廷造士安民之至意。此旨即著管学各衙门、暨大 小各学堂一体恭录一通,悬挂堂上。凡各学堂毕业生文凭均将此 旨刊录于前,俾昭法守。钦此二
二、补官文凭:
“陆军部为给发文凭事,照得张权于宣统三年正月二十日, 经本部拟补步队副军校具奏,奉谕旨依议。钦此。查张权现年二 十四岁,系顺天府顺义县人。今既补授步队副军校官阶,合行给与 文凭俾昭信守,须至文凭者。右文凭给步队副军校张权收执。宣 统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注:附录原文均系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