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信访档案
        —、信访
        1966 ~ 1975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信访数量大量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拨乱反正,信访内容多为要求平反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 问题。进入80年代后,信访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经济和改革等现实问题的来信 来访明显上升,其中主要为要求解决宅基地、土地承包、干部作风、经济合同、家庭纠 纷和民事纠纷等。1985年,加大了工作力度,开始实行领导“三亲自”制度(亲自接 待人民来访、亲自阅批人民来信、亲自查办各类信访案件),并建立加强了县、乡、村 (D 信访网络建设,将80%以上信访案件化解在基层,彻底改变了以往信访量大、赴 京上访多、重信重访多和上级交办积案多的“一大三多”状况,出现了 “五降一高” (进京、赴省、赴市、赴县上访和写给县以上机关的信件大幅度下降,信访结案率显著 提高)的新局面。1986年,全县各级信访总量达8327件,其中进京上访14案,赴省上 访2人,赴市上访110人次,给中央、省、市三级写信392件。到1989年,又出现了 “三降四无”(进京、到市和重信重访率下降,无赴省访,无到市以上集体访,无上级交 办老户,无数人联名信)的局面,全县各级信访总量3190件,其中进京上访10案,无 赴省上访,赴市上访54案,给中央、省、市三级领导机关写信158件,年收到上级交 办案件4件,均按期回报查案结果,按期结案率达100%,实现连续五年无积案,县信 访办连续五年被省、市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90年代,除进一步强化各级信访网络建设外,广泛开展“四三二一”工程竞 赛活动。指“四有”,有组织、有地点、有制度、有活动;“三办”,热心办,马上办, 办得好;“两创”,争创先进信访组织和优秀信访民调员;“一无”,无越级信访。在全县 原有“五降一高”和“三降四无”的基础上,1992年,又出现了 “五无一高”(无中央 交办案、无赴市以上集体访、无上级交办的信访老户、无数人联名信、无积案、信访结 案率达百分之百)的可喜局面。当年,全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02件次,立案、结 案率均达100%o 1993年6月,丰南作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岀席了由国办信访局主持召 开的华北地区信访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
        (一)接待阅信
        主要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信访办公室承担,县信访办有专人专司此项工作,如实 记录清楚后交信访办领导阅批,按阅批意见或建议转交负责处理的专人解决。一般案 件,信访办多以书面形式转交问题归属单位处理;较重大问题,信访办以《信访摘报》、 《情况报告》等形式呈报县主要领导,由县主要领导批示给有关的责任归属单位,限期 结束;重大案件信访办派人协办,人民群众以书信形式给各级党委反映的问题,由县信 访办摘登后按上述程序办理。信访办每月以《信访简报》形式向县主要领导和有关乡党 委、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通报一次信访发案情况,并做出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上报上级 信访部门。
        (二) 领导“三亲自”
        领导“三亲自”制度,包括亲自阅批人民来信,亲自接待人民来访,亲自査办信访 案件。1985年,丰南建立了该制度,并规定每月1日、15日为领导接待日。1986年, 省委、省政府提出各县县委书记、县长每个季度至少要亲自查办一个信访案件的要求, 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和县直单位的领导也提出了每月至少要接待两次上访群众的要求。 1987年,县委、县政府8名主要领导除坚持每季一次信访工作例会制度外,接待人民 来访616人次,阅批人民来信759件,查办各类信访案件52件。各乡镇副乡长以上干 部接待人民来访1439人次,批阅来信495件,处理各类信访案件557件;县直副局长以 上干部接待来访927人次,批阅来信583件,处理各类信访案件262件。1990年,县、 局、乡级领导阅信1097件,接待1012人次,查办信访案件141件,通过领导处理,使 9个县内信访老户息诉罢访。全县年内共有10起想集体上访的案件,其中7起是乡镇党 政领导处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1992年,县主要领导阅批群众来信394件,接待群众 来访267人次,查办案件45起。1993年,全县县直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阅批群众来信 229件,接待群众来访469人次,查办案件267件,全部如期查结。
        (三) 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
        1. 县内信访,首先将信访案件立案登记,而后以《初信初访回音单》移交有关单 位处理,限1个月内报回音单。对超过1个月未报或群众仍反映的,县信访办发函要处 理结果。
        2. 中央、省、市三级交办要结果及转办案的处理程序原则上交责任单位,对突发 性、广泛性、大规模上访等影响大的案件以《信访摘要报》形式呈请领导批阅,尔后按 批示意见交有关单位査处,案件受理单位在受理1个月之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的可适 当延长,但不得超过3个月;较为复杂、涉及几个部门的信访案件,由县信访办负责协 调,组成联合调查组,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由县主要领导亲自包案,负责案件的调查研 究,并拍板决策。信访案件查结后,查处单位于7日内通知信访人签定《人民群众来信 来访答复意见书》,信访人同意处理意见者为案件终结,如不同意,则书面提出理由申 请复议,经市、县2次复议,认为定的信访案为终结案合理,信访人坚持过高要求,报 批无理上访户。1986年以来,县共受理中央、省、市三级转办案件342件,均按期优质 结案,结案率达100%,优质率达98%,丰南县自立案12364件,结案率达97%。
        (四) 信访网络建设
        到1987年,全县30个乡镇和27个有信访任务的单位都建立了信访领导小组,全 县492个村,村村都有信访小组。1987年,在农村解决了各类信访案件2479件,占全 县信访总量的81.6%,有347个村实现了信访案件不出村,占农村总数的70.3%。1988 年7月,参照阜城县经验,在小集镇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信访民调工 作站,到年底,所有的乡镇相继建立起工作站,并配备了专兼职信访干部,1992年8 月,将乡镇信调站改建为信访办公室。同时,在村级建立了信访民调委员会,到1993 年,乡镇有专兼职信访干部62人,村级信访民调干部1604人。乡镇信访民调站的建 立,解决了大量农村调委会管不了、法律部门管不着的问题。胥各庄镇铁南街待业青年 张某某,因结婚房子问题,与继母发生矛盾,张要铤而走险。镇信访民调站立即派人深 入到家里做双方工作,妥善安排了房子,并将张安排到镇办企业,张感动地说:“要不 是你们,我的房子不但解决不了,对象搞不上,很可能就是法院的客啦o" 1990年,结 合农村“两组一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普遍建立信访民调小组。调整了村信访民 调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正、副主任,吸收治保、妇代会和团支部书记参 加。“两组一区”中的党小组长则兼任信访民调小组长,在每个小组(一般30 - 50户为 一个小组)中,聘任2~3名信访民调员,使信访网络的覆盖面直达院户。到1993年, 全县共建信访民调小组2274个,有信访民调员9173 A,全县实现了县乡有信访办公 室,村有信访民调委员会,小区有信访民调员的密集型信访网。
        为解决“一信多投,一访多诉”,相互交叉,政出多门,引发越级上访问题,1990 年4月,由县信访办牵头,把纪委、监察、组织、人事、土地管理、民政、工会、妇 联、政法等10个有关部门联合起来,建立了县直信访工作大战线,使基层信访工作协 调发展。1991年,又把工管委、计生委、卫生局3个部门吸收为大战线成员,以适应 工作需要。同时,县信访办和县纪委共建了联合接待室,作为大战线的窗口。到1993 年,县直各部门以信访大战线为龙头,参照乡村建信调站、组和设信调员的经验,建立 起各类信访组织579个,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535人。自大战线组建以来,协调处理的 疑难案件共67件,县直有关部门和企业相继组织职工提各种建议达1060条,其中 60.5%的建议被采纳和实施,全县企业未出现越级信访问题。
1986 - 1993年丰南县群众来信来访情况 表4-2-3
年度 受理 案件 比上年 增减(%) 集体上访 当年办案 结案率(%)
批数 比上年增减(%) 人数 比上年增减(%)
1986 8327 -5.8 448 -8.5 542 -2 94
1987 7611 -8.6 332 -25.9 413 -23.8 99.5
1988 6568 -13.7 383 + 15.4 460 + 11.4 100
1989 3190 -51.5 222 -42.1 324 -29.5 100
1990 4302 + 34.9 183 -17.6 295 -9 100
1991 3992 -7.2 69 -62.3 158 -46.4 100
1992 3002 -25 24 -65.2 96 -39.2 100
1993 3184 + 6.1 49 + 104 195 + 104 100
 

        二、档案
        (一)机构设置与沿革
        1961年6月6日,丰润、丰南分两县建制,丰南县档案馆成立,这是丰南最早的档 案管理机构。1979年,在县档案馆的基础上建立了档案科,1988年,升格为副科级单 位,改称档案局,为县直属机构,负责全县档案工作行政和业务管理。1993年,档案 局撤销,保留档案馆,隶属政府办公室。截至1993年底,全县档案专业工作人员11 人,中专以上文化9人,初级以上职称7人。
        至1993年,大多数县直单位和8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兼) 职档案员,少数条件比较好的村(居委)也建立了档案室,全县档案管理网络初具规 模。
        (二) 档案收藏与保管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档案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全县档 案;各单位的档案室负责集中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定期向县档案馆移交。通过1979、 1984、1989年三次批量接收和年度及日常接收,截至1993年度,县档案馆集中保存了 129个全宗,共22563卷(其中文书档案14109卷,科技档案41盒,声像档案14盒,房 地契、人事、阶级、死亡、财会等专门档案8399卷),资料43种,2373册。
县档案馆库房面积250平方米,全部安装了防盗门。档案柜129套(铁质84套420 个,橱2个,灭火器、温湿度计、吸尘器等设施基本完备)□ 1992年8月通过检查验收, 晋升省三级档案馆。
        (三) 档案开发与利用
        到1993年底,县档案馆共编制案卷目录195本,全引目录39本,专题目录卡片 3000张,重要文件目录卡片21 000张;鉴定建国前档案2个全宗计16卷,新中国成立 后档案9个全宗计1040卷;编纂了《丰南县大事记》、《丰南县组织史资料》(1927~ 1987)、《档案工作重要文件汇编》、《档案法宣传材料》、《档案利用成果汇编》等不同级 次的文献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1993年,县档案馆向县内外3000多人次提供利用档案、 资料11 300多卷(册)次,为县内的经济建设、落实政策、编史修志、解决纠纷等工作 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1986年,档案资料为研究制定全县“七五”期间区域开发规 划提供了依据。这几年中,通过查找利用档案,为1。27人落实了政策,解决房地产纠 纷87起,同时取得了 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编史修志中,县档案馆为全县40多个 单位编写的30多部史志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其中仅为编写《丰南县志》、《丰南县续志》 就查阅了馆藏档案、资料3000多卷册,收录了约500万字资料副本。
        (四)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
        从1989年开始,按照《河北省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上等升级管理办法》,丰 南县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档案上等升级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自1989年县畜牧局、水产局(按照机关升级标准)分别晋升省三级和省二级档案 工作先进单位,电力局(按照企业升级标准)晋升省级先进行列后,到1993年底,全 县已有21个机关单位的档案工作升入省三级以上先进行列,其中县粮食局在全省粮食 系统第一个达到省一级标准,县检察院在全唐山市政法系统率先升入省一级;有91个 企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达到省级先进标准,其中县电力局、贝氏体钢总厂于1991年晋升 国家二级先进行列。同年,唐山市企业档案上等升级现场会在丰南县召开,标志县档案 工作整体水平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