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创作动机的引发机制看,有外界激发性创作动机和内觉自发性创作动机
        外界激发性创作动机是指由外界的刺激引发的创作主体的创作欲 望。由于创作主体较多地接受外部的生活印象,对大千世界的各种事 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当其中的某些剌激物使接受刺激的创 作主体比较强烈地感受到它包含的某种价值因素时,便会引发创作冲动。所以高尔基说,“写作的渴望”的产生,“是由于生活丰富,印象过 多,急于把他们讲出来的内在冲动所引起”。①王安忆创作《本次列车 终点》的动机,是因为偶然听到下面这样一件事而产生的。她这样回 忆说:
        有一个人,二十多年前离开妻子儿女,赴青海工作,后来他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回到了家乡。不料妻子儿女对他很冷淡。 家,不再是离开时的那个家乡,也不是思念中的那个家了。这件事 很打动我,首先打动我的是那么一种情绪——久别还乡的惆怅,人 生里的一点误会。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我十几岁便离开了上 海,从此便苦苦地想家,经常做着回家的美梦,觉得上海是幸福的 天堂,只要回到上海,一切都好了,然而,回到了上海,却发现远不 是这么回事,其实,我们都闹了一点误会……我又想起身边许许多 多像我一样的回城知识青年的命运。就这样,偶尔听来的故事与 我的生活沟通了,我的生活又使我与更多的知青生活沟通了。于 是,我就写了《本次列车终点》。②
        这样,外界信息的刺激与积存在头脑中的生活印象、情感印象吻合沟 通,同化顺应,便产生了创作欲望。再如汤吉夫有一次在北京车站的一 个小饭店吃饭,忽然间走进来一个老大娘。她走到汤吉夫的身边,悄声 地问:“大哥,你能给我五角钱吗?”“干啥?”他不解地问。“我的车钱不 够了。”老大娘回答。“您是哪里的?”“河南来的,来上访的「'此时,汤吉 夫便立刻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正像这个老大娘一样在为自己父亲的冤案 到处上访申诉,她会不会也像这个老大娘一样在车站上伸手向人乞讨 呢?他的心里立'刻涌起一股深深的同情,简直就把眼前的老大娘看成 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立刻掏出五元钱来,塞到老大娘的手里,然后, 他赶紧低头吃饭,再也不敢看老大娘一眼。谁知,那老大娘不一会又回
        1.[苏]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5-166页。
         2.王安忆:《要做一条鱼》,《文学报M983年3月2日。
       来了,手里攥着一把零钱递给了他,说:“大哥,钱换开了,我还您四块 五。”看到此处,汤吉夫热泪盈眶,坚决地把钱推回去,扭头就往外走。 他觉得不是老大娘欠了他的钱,而是他欠了老大娘的钱。这位老大娘 的形象一直在他的眼前徘徊,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于是他创作 了小说《母亲》。写到北京饭馆老大娘要钱一节,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 激动。正是这种外界的事物触动了他心中的情感,引发了他的创作 动机。①
        现代心理学证实,不仅来自外部环境的剌激可以引发创作动机,来 自内部世界的剌激(观念、思想、情绪、想像等)也可以引发创作动机。 “即使一个人安静地坐着,不受生物组织需要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他仍 然受神经系统所产生和指导的连续不断的观念、思想、想像所引起的动 机的作用,'②由于大脑皮层有特殊的心理活动规律,有时引发和产生 创作动机的是创作主体的情绪、意念,而不是外界事物。如叔本华所 说:“吾人发现幻境之强正与吾人感觉之未受外界刺激成比例,长时期 之僻静,如在监狱或在病室中,静寂、朦胧、幽暗——诸如是等,皆能引 起幻想。”③在日本,流行“超觉静思”的创作方法。川烟爱义说:“超觉 静思是控制意识的钥匙”,“它能巧妙地激发左半球的力量,去影响右半 球,从而使右半球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能力。”④中国古文论中也曾有 虚静之说,认为创作主体须处于虚静状态,才能“洞鉴肌理,细观毫发。 进入“艺绝伦,诗语妙”的境界。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寂然凝 虑”,陆机的“伫中区以玄览",说的都是创作主体只有在创作前处于思 虑澄明、心神专一的状态,才能产生创作动机。苏轼说得更为巧妙:“欲 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此时,创作主体所 写的不是直接的现实生活,而是心理生活,是“境由心造”,“笔下幻出奇
        1.汤吉夫:《漫谈体验生活》,见秦牧等著,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2.[美]克雷奇等编:《心理学纲要》下册,周先庚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 371 页。
        3.[德]叔本华:《悲观论集》,王成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3页。

         4.[日]川烟爱义:《健脑五法》,王瑞林、冯士琴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第19- 24页
         境气 这奇境包括错觉、幻觉、梦境等°如贝多芬所说:“您问我的乐思 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不请自来,像是间接地、又像直接地出现 ……”①考夫卡用心理场的概念这样解释虚静的状态:“设想你闲坐在 山麓或海滩上晒太阳。在这个时候万籁无声,心旷神怡。你无所事事, 你的环境也好像一件软绵绵的外衣包裹着你。”这时“你的场是纯一的, 你的心意是单纯的,你和你的场合而为一了。不动作,不紧张。其实, 这种情景之下的我与环境为一,我即山野的一部分,山野亦我之一部 分”。②这样,人就进入了幻境。许多作品就是创作主体在这种虚静的 状态下,特别是在睡梦中产生了种种幻想、幻象、幻境而创造出来的。 这其中的道理,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
        在睡觉的时候,人的意识下降到一种较低的水平,在这一水平 上,生活的情景并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呈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含义丰 富的形象呈现出来的。睡觉在所有的人身上唤醒了创造性想像 力,都会使人惊叹不止,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时,也正是依靠了 这种潜伏在深层意识中的绘画语言能力。③
        创作主体只有内心虚静,才能洞明世界,看透宇宙,而使万象萌生、 层出不穷。音乐家瓦格纳在创作描绘莱茵河的三部曲时,一直没有想 好,一次他乘船过海,倦极微睡,仿佛觉得自己沉在急流里面,听到流水 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他便根据在梦中听到的急流声谱 写成了三部曲。作曲家塔季尼梦见他把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演奏,令 他惊奇的是魔鬼奏出了美妙的旋律,塔季尼醒后立即把它记下,这就是 如今经常演奏的《魔鬼的颤音》。我国晚清的况周颐对虚静在创作中的 独特作用有过这样形象的描摹: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
        1.转引自《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第44页。
        2. [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7页。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636页。
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 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 若有无端哀怨根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唯有小 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①
        这里所说的“万缘俱寂",心意澄明,就是虚静状态。在梦中,储存在大 脑中的各种信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可以自由地组合成各种形象。
        执拗的情绪、意念亦可以成为强大的动机力量。贝多芬失聪后,避 免与人见面,加之贫困、多病,性情孤僻,过着孤独的生活。他内心难以 遏止的悲痛与不愿向命运屈服的意志、情绪,引发他产生了谱写《悲怆 奏鸣曲》的创作冲动。
        对这种动机,我们可以叫作内觉自发性动机。所谓“内觉是对过去 的事物与运动所产生的经验、知觉、记忆和意象的一种原始的组织。这 些先前的经验受到了抑制而不能达于意识,但继续产生着间接的影 响''②。阿瑞提曾这样讲内觉:
        尽管内觉没有达到言语水平,那我们也给那些主要带有内觉 特征的体验以某种名称。有的时候内觉似乎完全不能被意识到。 有的时候一个人会把内觉当成是感受到了一种气氛、一种意象、一 种不可分解或不能用语词表达的“整体”体验 种相似于弗洛 伊德所说的“无边无际"感受。有的时候,内觉这种还未达到意识 水平的阈下体验和那种模糊的、原始的情感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 的界限。而有时内觉伴随着强烈的但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情绪 感受。③
        人们的认识活动大多是处于非表现性的内觉状态。有创造力的人能够 更多地感受到内觉。这种内觉认识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活动状态,时刻
        1.况周熙:《惠风词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I960版,第9页。
        2. [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3.[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在寻找一种形式,一种有着确定结构的组合。当创作主体凝神沉思静 气或睡眠休息,大脑进入高度入静的状态时,内觉就会自发为直觉或灵 感,而产生创作动机。荣格对内觉所产生的创作动机这样理解:“我们 感到惊讶、迟疑、困惑、警觉,甚至厌恶,我们要求对此作出评论和解释。 它不只是使我们回忆起任何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关的东西,而且使我们 回忆起梦、夜间的恐惧和心灵深处的黑暗——我们有时半信半疑地感 觉到的东西。"①荣格虽然是用集体无意识理论来作解释,但他却指出 了内觉是产生于深层心理模式和潜在意象的积存。这是有一定道 理的。

         创作动机的产生是客体与主体多种复杂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作 用的结果。由于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定性,因而创作动机的表现 形态也是复杂不定的。上述创作动机的几种表现形态不过是硬性的归 结。因为它们通常总是互相包容的,所以很难解释得全面、准确。
        1.[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0页。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