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般内在动 力。”它“是由作家的内在需要所鼓动,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多 感点,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活动力量,并对整个 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①。从这个动态的 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内心需要与外部刺激的合力催生了创作动机 的萌发。我们把内心需要凝聚之力称为内驱力,它是合力的主要力量; 外力称为刺激力,是合力形成的媒介。创作动机是主观与客观、内在与 外在多种因素集合而成的。它的产生首先依赖于客观情境的激发。外 界信息被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图式接受以后,立即成为引发创作主体 内驱力的诱因和传媒,以促进创作动机的形成。这种内驱力是蓄存、积 聚于创作主体心里的能量,它一旦找到对应的外界客体,便通过媒借物 得到释泄、抒发。可见,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 是外界刺激力,二是内部驱动力。这种外激力与内驱力应有某种一致 性,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可叫作异质同构。按照这种理论,在外部 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组织活动(主要在大脑皮层 中进行)以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
1.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 页。
1.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 页。
式。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刀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异质同 构),就可能产生创作动机:有的人曾把此描述为这样一个动力过程: (1)需要,(2)失衡,(3)易感点,(4)外部刺激,(5)突发性,(6)行为动机, (7)行为意念,(8)对创作起支配作用。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如 历史小说作家熊召政曾这样谈《张居正》创作动机产生的体会:逆98年 的清明,他从武汉驱车到荆州,为的是祭扫张居正墓。墓地非常荒凉, 虽地处荆州城内,却是一片泥泞和破败。见到此景,他非常心酸。他 想,张居正这个“万历新政''的设计师和推行者,曾给当时走向衰败的朱 明王朝带来中兴。他所推行的改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 持让弱势群体得到实惠。他死后,虽然得到了梁启超等著名学者的肯 定和赞扬,但却从没有得到过公正的评价。面对荒草离离的坟墓,站在 断裂的墓碑前,他便在“摇落深知宋玉悲,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悲凉心境 促使下产生了“我要为张居正鸣不平”的创作动机。他“决心继朱东润 先生之后,再用我这一个书生的笔,重新描绘张居正领导的那一场波澜 壮阔的'万历新政”'。①熊召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创作动机,一是在于 他长期以来对明史的深入研究和对张居正的景仰,二是张居正死后的 凄凉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种内外因素在荒凉的坟墓前达到了契 合,促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创作动机。再如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 创作《石工》的动机产生于他在路边所见到的真实情景。他曾在一封信 上这样描述他的所见:一位“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 70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 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灰尘,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 年”②。库尔贝在画中如同亲眼所见的那样把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 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借以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从以上 两个例证可以看出,只有外在激力与内在驱力合一的时候,才可能产生 创作动机。
我们应该看到,内力和外力对创作动机的引发作用是不一样的:外
1.熊召政:《关于〈张居正〉》,《作家通讯》(内刊)2004年第2期,第50页。
2.毛建波:《名画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界的刺激力仅仅是一种引发和催动,真正形成创作动机的动力在于创 作主体内部积存的心理能量的多少和所产变力量的强弱。“心理能量" 一词源于精神病学。专家们认为,心理能量的郁积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发泄,才能舒畅、健康。心理学家们已注意到这 个问题,但对它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解释得较为合理的是日本文艺理 论家浜田正秀的“三种能量汇合"说。他认为;“间脑是三种能量的汇合 点。第一种能量,是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能量;第二种能量,是由 大脑发出信号的精神能量;第三种能量,是由从内脏和整个生命中汇集 而成的生命能量,'①心理能量既是生活内化的积累,也是内心矛盾的 产物。岩井宽也认为:“人心底聚集的纠纷,是艺术创作的动力。"②可 见,心理能量不仅是脑的物理能量的转换,不仅是客观事物内化的积 累,更重要的是内心矛盾冲突的纠集七这种冲突,包括人与社会的外在 冲突,也包括人的内在冲突。可见,心'理能量是由物理、生理、心理多种 因素合成的,是从外部到内部、从物质到精神的交汇力量。如巴金在创 作《激流三部曲》时曾这样讲:
我忍受,我挣扎,我反抗,我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我想帮助 别人,我在生活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我积累了那么多的爱 憎。我答应报馆的约稿要求,也只是为了改变命运,帮助别人,为 了挽救大哥,实践我的诺言。我只有一个主题,没有计划,也没有 故事情节,但是送出第一批稿的时我很有勇气,也很有信心。我知 道通过那些人物,•我在生活,我在战斗。战斗的对象就是高老太爷 和他所代表的制度,以及那些凭借这个制度作恶的人,对他们我太 熟悉了,我的仇恨太深了。我一定要把我的思想感情写进去,把我 写进去。不是写我巳经做过的事,是写我可能做的事;不是替自己 吹嘘,是描写一个幼稚而大胆或者有点狂妄的青年的形象。挖得 更深一些,我在自己的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不仅
1.[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岀版社1987年版,第21 页。
2.[日]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倪烘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是警告大哥,也是在鞭挞我自巳、我熟悉我描写的那些人。正因 为像觉新那样的人太多了,高老太爷才能够横行无阻。①
巴金在封建大家庭的禁锢、压抑中所产生的愤怒、仇恨,长时期积淀在 心里所产生的心理能量甚至是生命能量,最终只有凭借创作的形式才 能发泄出去。这样就产生了“为我大哥,为我自己,为我那些横遭摧残 的兄弟姐妹,我要写一本小说,我要为我自己,为同时代的年轻人控诉、 申冤”②的创作动机。再如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触媒就是白鹿的传 说,但这个传说仅仅是创作动机的一个触点,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对我们 这个民族更加深邃的理性思考。后来,陈忠实在讲述《白鹿原》的创作 动机时说是要解开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之谜,这与他多年以来积淀在 胸的对我们民族历史沉重的思索密不可分。他曾这样说过:“一个重大 的命题由开始产生到日趋激烈日趋深入,就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 的思考。'‘“当我第一次系统审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 系列重大事件时,又促进了起初的那种思索进一步深化而且渐入理性 境界,甚至连'反右'、'文革'都不觉得是某一个人的偶然的判断的失误 或是失误的举措了。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 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 史演进的过程。‘'③正是这种对民族命运的深度思考和对民族历史的准 确解读,才使得该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与创作主体先天的禀赋有很大关系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创作主体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一些感受性特别 强的人。他们的神经系统感觉区对于外界刺激有超出常人的特殊敏感 性。这正如巴尔扎克所说:
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出现一种不可解释的、非 常的、连科学也难以明辨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它帮助他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2.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3.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逆93年第2期。
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预测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点,是一种 难以明言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他们根 据类推创造真理,看见需要描绘的对象,或者是这个对象走向他 们,或者是他们自己走去接近对象。①
正是凭借这种敏锐的透视力,王安忆从橙黄色的路灯光辉中体味 到友谊与热情的温暖,李存葆从烈士的欠账单上看到了最可爱的人的 伟大。有审美经验的创作主体,他们的整个身心像雷达一样时刻转动 着、捕捉着,善于把一些细微平淡的信息在心底的屏幕上放大、延长,显 示出丰富多彩的层次。他们积存的心理能量显然超出常人。如张抗抗 走在江边,被早晨淡淡的浓雾所笼罩,周围的一切都亦真亦幻、扑朔迷 离,这种自然景观立刻使她感悟到,'虽已天明,阳光将至,黑夜却不愿 退尽,一切隐隐约约,一种类似晨雾的迷蒙的感觉,包围着那个时期的 人们。”她直觉到的这种晨雾的感觉正是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那个新 旧交替时代的社会氛围。因为作家捕捉到的这个晨雾是具有时代意义 的晨雾的象征,所以促使她产生了“表现那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人们一 时难以明辨的真理、谬误和是非”②的创作动机。冯骥才也曾这样谈过 《照透生命》这幅画创作动机的产生契机:
大块阳光进来的时候,我在伏案写作,阳光穿窗而入照在我的 手上和脸颊上,我感到一直照进我的骨头,我快被融化了。一瞬间 我感受到阳光的神奇,她注入我们的身体,给我们以生命,并用它 夺目的因子把我们的一切都照透,照得透明。③
他激动起来,挥毫泼墨,“画得非常有激情”,创作了《照透生命》。正是
1.[法]巴尔扎克:《〈驴皮记〉出版序言》,见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2. 张抗抗:《小说创作与艺术感觉》,见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 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3.王爱红:《诗画天下之魅——冯骥才先生访谈录》,《文艺报-美术专刊>2005年11 月22日。
这种独特的超越常人的审美感触、透视力,使他立即产生了创作动机。
(二)审美心理能量是客观生活内化的产物
心理能量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生活结构在心里 内化的结果。所谓内化就是人的外部实践活动、实践对象向内部心理 活动的转化,即客观活动的心理化,外部行为的意识化,人与物之间的 统一。审美对象的特质、情趣经过同化、顺应内化到人的大脑,不断丰 富增加人的心理能量。如巴金创作《灭亡》的动机就是看到人间许许多 多的不平之事,因而积蓄了大量的感情而引发的。他说:
我没有功夫再写小说了。一直到八月二十三日读到巴黎各报 号外知道我所敬爱的那个鱼贩子(就是《灭亡》序里说到的“先生") 和他底同伴被烧死在波尔顿查尔斯顿监狱里的时候,我重读着他 写给我的两封布满了颤抖的字迹的信,听着外面无数的人底隐约 的哭声,我又从破书堆里翻出了那本练习簿,继续写《灭亡》底十 七、十八两章,以后又连续写了第五,第六,第十,十一,十二共 五章。①
再如俄国印象主义画家夏加尔出生于俄国维特布斯克一个贫困的 农村家庭。他喜爱动物,小时候跟山羊、猪、牛讲话,农村的日常生活也 同样让他着迷。这些东西内化在他的心里,成为他一生绘画最重要的 题材来源。他后来居住在巴黎进行艺术创作。因为他对故乡积淀太 多,爱恋太深,以致越离故乡,越感到故乡的可爱。怀着对故乡的深爱 之情,产生了创作故乡美丽景色作品的动机。《我和我的村庄》就是他 的代表作。在这幅油画中,他用立体主义的分解法分割物象,充满了天 真烂漫的童趣,看着它,使人们仿佛走入了一个超自然幻想、充满孩童 思维的童话世界。②这种审美心理积淀完全是童年生活内化的结果。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2.毛建波编著:《名画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三)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有某种“先验性”
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从社会来讲,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歌 舞;从个人来讲,可以追溯到幼儿的游戏、歌唱,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儿听 到的音乐。总之,人的生命一旦合成,这种能量就开始产生了,并随着 创作主体社会实践、审美实践的增加而不断积淀,成为一个储存日常生 活经验材料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平时总是关闭着的,一旦有外界刺 激,就会激活处于平静状态的能量,与新来的信息结合融会,豁然贯通。 这种由整个生命汇集而成的审美心理能量控制着创作主体的行为。这 种由整个生命汇集而成的审美心理能量可以叫作特质组织。所谓“特 质组织是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 反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地引导行为"。“特质是动力的,特质 支撑行为,是行为的基础,行为.的原因……特质引导行为,它使一个人 有行动,有指向……从这一点看来,特质可以被看作'动机的衍生 物'。"①也就是说,这种特质组织起着强大的动力作用,在规范和引导 着创造者的心理流向,进而使之萌发出一定的创作动机来。池莉在《创 作,从生命中来》中曾这样写道:
我的创作的原动力从哪里来,我想,它的绝大部分从我自己的 生命中来。对于一个几乎童年就选择了文学的人来说,我很高兴 自己首先不是从书本和学理那里来认识世界,换句话说,不是从人 类社会已经规整的、梳理的、逻辑的和理论的地面建筑来认识这个 社会,而是从这幢建筑的最底层——地表之下,那最原始最毛糙最 真实的生命发端处体会和领教这个社会。这种亲身的体会和领教 对于个人生活来说虽然充满辛酸和苦涩,同时却也充满了文学因 素和写作动力。②
由于创作主体的特质组织不同,每一个人的创作动力也是不一样的。 从上述可见,池莉创作动力源于她深刻的生命体验。而曹禺创作的原
1.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一第55页。
2. 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动力却是原始蛮性情结。曹禺是满怀“原始的生命之感”开始创作历程 的。在最初十余年间的创作中,原始蛮性是他的一种潜意识,是促使他 从事戏剧创作的最深刻、最稳定、最强大的“原动力''。他总是自觉不自 觉地表现它、追求它。用曹禺自己的话说,始终怀有一种“对宇宙间许 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①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他创作了《雷 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表现了对这种神秘事物不可知的迷蒙 和憧憬。
创作主体由于生命特质组织的不同,也会对创作表现出不同的爱 好。如梵高喜欢画向日葵,郑板桥多画竹,齐白石擅长画虾,徐悲鸿偏 爱画马。即使是同一信息被不同的创作主体所接收,由于心理能量不 同,展示出来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丛维熙、张弦、陆文夫去长白山体验 生活,登山远眺,面对莽莽林海,一个说这些白桦树像是一个个亭亭玉 立的姑娘;另一个说像一根根船上的桅杆;第三个说像是来了一艘强盗 船,要把我们的姑娘全部抢走。同是面对一片乡村的土地,柯罗看到的 是善良和宁静,米勒看到的是苦难和辛酸,梵高看到的是惊恐和不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创作主体在实践中积淀的心理能量不同,从而形成 了不同的审美意象.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型经验,并形成一 个强大的审美定势和内在心理结构,在艺术发现和审美取舍上有着很 大的差异。如谭谈的小说《山道弯弯》发表后,他向叶蔚林和古华提出 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当初你来写《山道弯弯》,会怎样搞法?"叶蔚林说 他会在金竹和二猛的叔嫂关系上、男女恋情上再下一些功夫,古华则说 他会通过金竹和二猛关系的发展、演变,向社会纵深掘出其中的关系网 络。谭谈对此谈到了三个人审美意趣的明显不同:“我对准的是乡里人 的伦理观念,老叶看到的是男女间的柔情蜜意,古华看到的是这后面的 网络关系……一个和尚一本经,各有各的一套。"②这说明即便是同一 生活原型,呈现在不同人眼前,经过他们审美图式的吸纳和同化以后, 在他们的笔下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世界。可见,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
1. 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谭谈:《精彩一刻》,《文学界》2002年第5期"
动,既不体现为单纯的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思维,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感 受活动,而是一种建立在创作主体某种心理定势上的感觉、知觉、表象、 想像、情感、思维乃至情绪、直觉、潜意识等多层次内在机制的综合运动 过程。它既有因主体的气质、个性、心境和动机而异的特殊性,又有受 审美基本规律制约的常态性”①。也就是说,因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 构不同,他们在对每一具体事物作出反应、认识、判断上所起的作用也 就不同,所产生的创作动机自然就不一样。
以上所说的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与浜田正秀所说的三种能量的 汇合有许多共同之处。心理能量是由先天素质、社会审美实践内化、生 活乃至生命积淀而形成的。
1. 董小玉:《审美主体创作动机的心理论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我们应该看到,内力和外力对创作动机的引发作用是不一样的:外
1.熊召政:《关于〈张居正〉》,《作家通讯》(内刊)2004年第2期,第50页。
2.毛建波:《名画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界的刺激力仅仅是一种引发和催动,真正形成创作动机的动力在于创 作主体内部积存的心理能量的多少和所产变力量的强弱。“心理能量" 一词源于精神病学。专家们认为,心理能量的郁积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发泄,才能舒畅、健康。心理学家们已注意到这 个问题,但对它的解释却众说纷纭。解释得较为合理的是日本文艺理 论家浜田正秀的“三种能量汇合"说。他认为;“间脑是三种能量的汇合 点。第一种能量,是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能量;第二种能量,是由 大脑发出信号的精神能量;第三种能量,是由从内脏和整个生命中汇集 而成的生命能量,'①心理能量既是生活内化的积累,也是内心矛盾的 产物。岩井宽也认为:“人心底聚集的纠纷,是艺术创作的动力。"②可 见,心理能量不仅是脑的物理能量的转换,不仅是客观事物内化的积 累,更重要的是内心矛盾冲突的纠集七这种冲突,包括人与社会的外在 冲突,也包括人的内在冲突。可见,心'理能量是由物理、生理、心理多种 因素合成的,是从外部到内部、从物质到精神的交汇力量。如巴金在创 作《激流三部曲》时曾这样讲:
我忍受,我挣扎,我反抗,我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我想帮助 别人,我在生活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我积累了那么多的爱 憎。我答应报馆的约稿要求,也只是为了改变命运,帮助别人,为 了挽救大哥,实践我的诺言。我只有一个主题,没有计划,也没有 故事情节,但是送出第一批稿的时我很有勇气,也很有信心。我知 道通过那些人物,•我在生活,我在战斗。战斗的对象就是高老太爷 和他所代表的制度,以及那些凭借这个制度作恶的人,对他们我太 熟悉了,我的仇恨太深了。我一定要把我的思想感情写进去,把我 写进去。不是写我巳经做过的事,是写我可能做的事;不是替自己 吹嘘,是描写一个幼稚而大胆或者有点狂妄的青年的形象。挖得 更深一些,我在自己的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不仅
1.[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岀版社1987年版,第21 页。
2.[日]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倪烘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是警告大哥,也是在鞭挞我自巳、我熟悉我描写的那些人。正因 为像觉新那样的人太多了,高老太爷才能够横行无阻。①
巴金在封建大家庭的禁锢、压抑中所产生的愤怒、仇恨,长时期积淀在 心里所产生的心理能量甚至是生命能量,最终只有凭借创作的形式才 能发泄出去。这样就产生了“为我大哥,为我自己,为我那些横遭摧残 的兄弟姐妹,我要写一本小说,我要为我自己,为同时代的年轻人控诉、 申冤”②的创作动机。再如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触媒就是白鹿的传 说,但这个传说仅仅是创作动机的一个触点,作者在其中融入了对我们 这个民族更加深邃的理性思考。后来,陈忠实在讲述《白鹿原》的创作 动机时说是要解开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之谜,这与他多年以来积淀在 胸的对我们民族历史沉重的思索密不可分。他曾这样说过:“一个重大 的命题由开始产生到日趋激烈日趋深入,就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 的思考。'‘“当我第一次系统审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 系列重大事件时,又促进了起初的那种思索进一步深化而且渐入理性 境界,甚至连'反右'、'文革'都不觉得是某一个人的偶然的判断的失误 或是失误的举措了。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 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 史演进的过程。‘'③正是这种对民族命运的深度思考和对民族历史的准 确解读,才使得该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与创作主体先天的禀赋有很大关系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创作主体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一些感受性特别 强的人。他们的神经系统感觉区对于外界刺激有超出常人的特殊敏感 性。这正如巴尔扎克所说:
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或作家身上出现一种不可解释的、非 常的、连科学也难以明辨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它帮助他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2.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3.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逆93年第2期。
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预测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点,是一种 难以明言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他们根 据类推创造真理,看见需要描绘的对象,或者是这个对象走向他 们,或者是他们自己走去接近对象。①
正是凭借这种敏锐的透视力,王安忆从橙黄色的路灯光辉中体味 到友谊与热情的温暖,李存葆从烈士的欠账单上看到了最可爱的人的 伟大。有审美经验的创作主体,他们的整个身心像雷达一样时刻转动 着、捕捉着,善于把一些细微平淡的信息在心底的屏幕上放大、延长,显 示出丰富多彩的层次。他们积存的心理能量显然超出常人。如张抗抗 走在江边,被早晨淡淡的浓雾所笼罩,周围的一切都亦真亦幻、扑朔迷 离,这种自然景观立刻使她感悟到,'虽已天明,阳光将至,黑夜却不愿 退尽,一切隐隐约约,一种类似晨雾的迷蒙的感觉,包围着那个时期的 人们。”她直觉到的这种晨雾的感觉正是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那个新 旧交替时代的社会氛围。因为作家捕捉到的这个晨雾是具有时代意义 的晨雾的象征,所以促使她产生了“表现那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人们一 时难以明辨的真理、谬误和是非”②的创作动机。冯骥才也曾这样谈过 《照透生命》这幅画创作动机的产生契机:
大块阳光进来的时候,我在伏案写作,阳光穿窗而入照在我的 手上和脸颊上,我感到一直照进我的骨头,我快被融化了。一瞬间 我感受到阳光的神奇,她注入我们的身体,给我们以生命,并用它 夺目的因子把我们的一切都照透,照得透明。③
他激动起来,挥毫泼墨,“画得非常有激情”,创作了《照透生命》。正是
1.[法]巴尔扎克:《〈驴皮记〉出版序言》,见王秋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2. 张抗抗:《小说创作与艺术感觉》,见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 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3.王爱红:《诗画天下之魅——冯骥才先生访谈录》,《文艺报-美术专刊>2005年11 月22日。
这种独特的超越常人的审美感触、透视力,使他立即产生了创作动机。
(二)审美心理能量是客观生活内化的产物
心理能量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生活结构在心里 内化的结果。所谓内化就是人的外部实践活动、实践对象向内部心理 活动的转化,即客观活动的心理化,外部行为的意识化,人与物之间的 统一。审美对象的特质、情趣经过同化、顺应内化到人的大脑,不断丰 富增加人的心理能量。如巴金创作《灭亡》的动机就是看到人间许许多 多的不平之事,因而积蓄了大量的感情而引发的。他说:
我没有功夫再写小说了。一直到八月二十三日读到巴黎各报 号外知道我所敬爱的那个鱼贩子(就是《灭亡》序里说到的“先生") 和他底同伴被烧死在波尔顿查尔斯顿监狱里的时候,我重读着他 写给我的两封布满了颤抖的字迹的信,听着外面无数的人底隐约 的哭声,我又从破书堆里翻出了那本练习簿,继续写《灭亡》底十 七、十八两章,以后又连续写了第五,第六,第十,十一,十二共 五章。①
再如俄国印象主义画家夏加尔出生于俄国维特布斯克一个贫困的 农村家庭。他喜爱动物,小时候跟山羊、猪、牛讲话,农村的日常生活也 同样让他着迷。这些东西内化在他的心里,成为他一生绘画最重要的 题材来源。他后来居住在巴黎进行艺术创作。因为他对故乡积淀太 多,爱恋太深,以致越离故乡,越感到故乡的可爱。怀着对故乡的深爱 之情,产生了创作故乡美丽景色作品的动机。《我和我的村庄》就是他 的代表作。在这幅油画中,他用立体主义的分解法分割物象,充满了天 真烂漫的童趣,看着它,使人们仿佛走入了一个超自然幻想、充满孩童 思维的童话世界。②这种审美心理积淀完全是童年生活内化的结果。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2.毛建波编著:《名画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三)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有某种“先验性”
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从社会来讲,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图腾歌 舞;从个人来讲,可以追溯到幼儿的游戏、歌唱,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儿听 到的音乐。总之,人的生命一旦合成,这种能量就开始产生了,并随着 创作主体社会实践、审美实践的增加而不断积淀,成为一个储存日常生 活经验材料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平时总是关闭着的,一旦有外界刺 激,就会激活处于平静状态的能量,与新来的信息结合融会,豁然贯通。 这种由整个生命汇集而成的审美心理能量控制着创作主体的行为。这 种由整个生命汇集而成的审美心理能量可以叫作特质组织。所谓“特 质组织是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 反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地引导行为"。“特质是动力的,特质 支撑行为,是行为的基础,行为.的原因……特质引导行为,它使一个人 有行动,有指向……从这一点看来,特质可以被看作'动机的衍生 物'。"①也就是说,这种特质组织起着强大的动力作用,在规范和引导 着创造者的心理流向,进而使之萌发出一定的创作动机来。池莉在《创 作,从生命中来》中曾这样写道:
我的创作的原动力从哪里来,我想,它的绝大部分从我自己的 生命中来。对于一个几乎童年就选择了文学的人来说,我很高兴 自己首先不是从书本和学理那里来认识世界,换句话说,不是从人 类社会已经规整的、梳理的、逻辑的和理论的地面建筑来认识这个 社会,而是从这幢建筑的最底层——地表之下,那最原始最毛糙最 真实的生命发端处体会和领教这个社会。这种亲身的体会和领教 对于个人生活来说虽然充满辛酸和苦涩,同时却也充满了文学因 素和写作动力。②
由于创作主体的特质组织不同,每一个人的创作动力也是不一样的。 从上述可见,池莉创作动力源于她深刻的生命体验。而曹禺创作的原
1.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一第55页。
2. 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动力却是原始蛮性情结。曹禺是满怀“原始的生命之感”开始创作历程 的。在最初十余年间的创作中,原始蛮性是他的一种潜意识,是促使他 从事戏剧创作的最深刻、最稳定、最强大的“原动力''。他总是自觉不自 觉地表现它、追求它。用曹禺自己的话说,始终怀有一种“对宇宙间许 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①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他创作了《雷 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表现了对这种神秘事物不可知的迷蒙 和憧憬。
创作主体由于生命特质组织的不同,也会对创作表现出不同的爱 好。如梵高喜欢画向日葵,郑板桥多画竹,齐白石擅长画虾,徐悲鸿偏 爱画马。即使是同一信息被不同的创作主体所接收,由于心理能量不 同,展示出来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丛维熙、张弦、陆文夫去长白山体验 生活,登山远眺,面对莽莽林海,一个说这些白桦树像是一个个亭亭玉 立的姑娘;另一个说像一根根船上的桅杆;第三个说像是来了一艘强盗 船,要把我们的姑娘全部抢走。同是面对一片乡村的土地,柯罗看到的 是善良和宁静,米勒看到的是苦难和辛酸,梵高看到的是惊恐和不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创作主体在实践中积淀的心理能量不同,从而形成 了不同的审美意象.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型经验,并形成一 个强大的审美定势和内在心理结构,在艺术发现和审美取舍上有着很 大的差异。如谭谈的小说《山道弯弯》发表后,他向叶蔚林和古华提出 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当初你来写《山道弯弯》,会怎样搞法?"叶蔚林说 他会在金竹和二猛的叔嫂关系上、男女恋情上再下一些功夫,古华则说 他会通过金竹和二猛关系的发展、演变,向社会纵深掘出其中的关系网 络。谭谈对此谈到了三个人审美意趣的明显不同:“我对准的是乡里人 的伦理观念,老叶看到的是男女间的柔情蜜意,古华看到的是这后面的 网络关系……一个和尚一本经,各有各的一套。"②这说明即便是同一 生活原型,呈现在不同人眼前,经过他们审美图式的吸纳和同化以后, 在他们的笔下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世界。可见,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
1. 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谭谈:《精彩一刻》,《文学界》2002年第5期"
动,既不体现为单纯的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思维,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感 受活动,而是一种建立在创作主体某种心理定势上的感觉、知觉、表象、 想像、情感、思维乃至情绪、直觉、潜意识等多层次内在机制的综合运动 过程。它既有因主体的气质、个性、心境和动机而异的特殊性,又有受 审美基本规律制约的常态性”①。也就是说,因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 构不同,他们在对每一具体事物作出反应、认识、判断上所起的作用也 就不同,所产生的创作动机自然就不一样。
以上所说的审美心理能量的产生,与浜田正秀所说的三种能量的 汇合有许多共同之处。心理能量是由先天素质、社会审美实践内化、生 活乃至生命积淀而形成的。
1. 董小玉:《审美主体创作动机的心理论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