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外激力与内驱力汇合交融后形成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 从外激力和内驱力的各自表现形态来看,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外激力 好比点燃火车炉膛煤的火种,心理能量好比炉膛的煤,内驱力则好比煤 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图式为:
外激力=心理能量=内驱力
外界刺激只有被心理能量“同化"后才能产生动力。皮亚杰认为: “同化概念则是指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 中。,,②这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就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有某种“先 就存在的结构”,即涵括现实、联系历史的神秘变量。如果创作主体的 审美心理能量与外界刺激的信息不符,创作主体对外界信息就可能感 而不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能量储存得少, 尽管外界信息的刺激很强,也不会激起创作主体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果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能量储存得多,有时外界信息即使很弱,也会在创 作动力结构中得到强化,因而形成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一种建立在 创作主体审美心理储存积淀基础之上的感知、想像、情感、理智乃至直 觉、潜意识等多层心理因素综合运动的结果。它既受创作主体个性气 质、心境情绪的左右,又受社会环境、外界刺激的影响。所以,创作动机 的产生是一个合力的运动,并以立体流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单凭某一种 因素的作用是不可能产生创作动机的。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 变化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结构。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动力结构是不断调节和建构的系统
实践.的原则和内化的概念告诉我们:动力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建 构起来的;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皮亚杰的发生认识 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在活动中发展,一方面通过同化作用,将环境中 的新因素纳入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同时又通过顺应作用,使心理结构 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这样,心理结构既保持了稳定性,又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变化。马克思也认为创作主体对象化的过程就是对象创作主体 化的过程。每一次审美活动都是动力结构的重新建构,是新的同化和 顺应。动力结构总是在同化旧对象的同时被新对象所顺应的统一中发 展的。如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关仁山最初写通俗传奇小说,先后写 出了《魔幻处女海》、《胭脂稻传奇》等作品。当他深入渤海渔村,在接触 火热的现实生活以后,审美心理结构便发生了变化,写了大量的“雪莲 湾”系列小说。在“雪莲湾''这个艺术世界中,他潜心开掘使当代渔民生 活发生新变的原因,精心破译他们审美心理结构增加新质的堂奥,悉心 追寻民族命脉产生巨大变迁的秘密。后来,他又走上平原,平原上的生 活变化又使他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写时下在市场经济大 潮冲击下异化的生活本相和人们俗化的庸常心态,揭示出世纪末物质 与精神的巨大矛盾,鞭辟入里地剖解了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作者由 “雪莲湾”到“平原"的自身思想流变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是外界的现 实生活使然。作家这种审美移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的转变,最根 本是他创作精神、审美观念的变化,即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
动力结构的建构还在于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动力结构是自觉性 与非自觉性的统一。创作主体在创造中总是有意识地完善、丰富、发展 动力结构。在审美活动中,创作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审美感官,迅捷捕捉 美的信息,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分析、判断对象,同化顺应客体,创造出 新的审美意象、审美形象,使主体和对象达到新的统一,使建构更加丰 富。如《伤痕》的作者卢新华去了美国以后,办公司,做金融,蹬三轮车, 倒卖文化衫,在赌城当发牌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让他见识和积累 了在国内所得不到的东西。①这种生活的变化,刺激了他的审美感官, 激起了他的审美情感,在他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形成了集结点,促使他创 作出了长篇小说《紫禁女》。又如毕淑敏,她从在部队从事医学工作到 开始专业写作已经有了 20多年的时间,高原的生活与医生的职业,对 她的创作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的作品逼近生命本质,直面死亡, 这与医生的职业有关;她的文字朴拙平实,深沉厚重,这与她在高原的 经历有关。这种种经历和艰苦生活不仅磨炼了她的意志,也使她的思 想在不自觉中受到了“大象无形"高原气势境界的塑造,使她能用一种 朴宜、平实、生动又宁静的文字来传达深邃的寓意。可见,动力结构是 在实践中不断变化、调节和建构的,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也是在动 力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发展的。
(二)动力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动力结构是一个自我系统的动态结构和整体结构,它存在于各种 心理因素的交互运动中。在动力结构中,各种心理因素交互运动,反映 出整体的规律和特征。一旦新的审美信息被捕捉到,便被赋予新的性 质,呈现出新的面目。动力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新的形象。它虽然 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但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如有一年秋 天,何申和几个县乡干部路过一个深山小村。有一个老汉告诉他们,两 年前村长用他们几个贫困户的名'义向信用社贷款办企业,后来企业垮 了,村长也换了人,但信用社却来要贷款了。他问老汉要多少钱,老汉 说每户200元。他说200元对你们负担有多重?老汉说他家本来被列
1. 易木:《卢新华:我不愿总带着〈伤痕>的光环》,《文艺报》2004年10月30日。
入第一批进小康的先进户,这回进不成了,给政府抹黑了。他被深深地 感动了 :多么好的老百姓!自己受着委屈,还担着上面给的任务。他立 即找到县乡领导,请他们帮助帮助。尔后,写出了中篇小说《奔小康的 王老祥》①,创造出新型农民王老祥的形象。这样,外激力与内驱力达 到了自由和谐的状态,主客观交融契合,形成了一种愉快的审美经验。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由于是多种心理因素结构而成的一种自成系 统、相对稳定的结构,它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动力结构是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的实践的产物,是客 观事物内化的结果,因此必然受到客观生活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 约,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并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 善。如路遥的《困难的日子》写的是自己困难的日子的经历和感受。他 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处于“叫花子”生活状态的家庭里,在他7岁的时候, 家里没法养活他,父亲带他一路讨饭,把他送给了他伯父。那些贫困生 活的苦难经历,使他永生难忘。他伯父家里依然很穷困,勉强供他上完 了小学,无法再供他上初中。但他还是参加了考试,并且考上了初中。 家里无法供他上学,是他小学的几个好要的同学凑合着帮他上完了初 中。他虽然经历了苦难,也遭受过白眼、冷遇,但他得到了温暖和宝贵 的友谊。这给他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他经常想起在那困难的日子 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把粮食省下来给他吃,以及别的许多……于是这 种生活的经历形成了下面的创作动机:
在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是那样高尚美好……今天的现实生 活正好缺乏这些。……那时候,尽管物质生活那么贫乏,尽管有贫 富差别,但人们在精神上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互的友谊、关心还 是存在的。可是今天呢?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人与人的关系是有 些淡漠,心与心隔得有些远。所以,我尽管写的是困难时期,但我 的用心很明显,就是要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②
1. 何申:《真情・实情》,《文艺报M997年8月9日。
2. 路遥:《小说创作答问》,见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岀版 社1984年版,第160—161页。
从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这种生活的形态 和作者的心态。
2. 主体性。审美过程是主客体相互调节的过程。对象(客体)必须 经过创作主体的调节,才能与内在结构契合,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创造 出新的审美意象、审美形象。由于创作主体的想像力十分丰富,主体性 超越了客体性,便能创造岀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甚至不同于生活的艺 术形象。如关仁山在海边听说了一个捡海的老渔民发现了一具落水者 的尸体,后来落水者的家人给了老渔民一些钱。关仁山据此调动了自 己丰富的想像,用寓托的手法创作了《落魂天》,作品的寓意显得深刻而 新颖,触及了当代人最敏感最实际的课题:人性与金钱的倒错,存在与 环境的失调。它将世纪末的人格分裂、灵魂污染、生命的无奈、生存的 尴尬揭示得入木三分,同时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一 个忠厚而又窝囊的渔民从海中捞起一具死尸因而受到尊敬,过惯了穷 困日子的他得到了死者妻子五千元的报答。他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自 己的生存位置和人生的价值。一块捞死尸的招牌和公司经理的头衔, 将他灰暗的人生焕发出亮色,也使他的心态变形。从此,他以此为营 生,渴望多捞到死尸。他把海边死人的日子看作最高兴的日子,特别喜 欢看人躺倒的姿势,见到欢蹦乱跳的人就心烦和难受。这就深刻地揭 示了在商品社会里金钱导致了人们心态变异、精神失常的整体错位。 在这里,价值的发现与人性的丢失、观念的变化与道德的泯灭同时发 生,又紧密包容。作者借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将深刻的内涵寓托出来,将 读者导入一个寓言般的审美境界。很显然,这个故事与现实生活是不 同的,其关键在于主体性的能动创造。作者借题发挥,其创作动机就是 用这个故事揭示当下社会人性萎缩、物欲膨胀,精神异化、物质进化这 一重大的二律背反矛盾。
3•.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内在的连贯性。实体的排列组合本 身是完整的,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物。结构的组 成部分受一整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 的各部分的性质。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因此,结构不同于一 个集合体,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不会以它们在结构中存在的同样形式真 正独立地存在于结构之外,'①动力结构是一个整体,它是合规律的,任 何一个自成系统的结构都有其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审美心 理结构中的各种心理因素都是彼此渗透制约、互相联系,谐调、自由运 动的,因而形成了审美的动力结构和统一整体,这样也就容易产生出创 作动机。如王润滋的《内当家》就是在他调动自己大量的生活储备和全 部心智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 时,他听说了这样几件事:一件是有一位老华侨从海外归来,许多人向 他要东西,但他没有,因为在海外他不过是个看大门的。一件是他的一 位同事看一场反映中日友好的戏,看后十分激动,认为不应该光是唱樱 花赞歌,也要揭露日军侵华的罪恶。还有一件事是他的母亲在自己家 的院子里打井,而这个院子是土改时分的果实。此时正在给地富分子 摘帽。原来住在这个院子的地主正在日本,他的儿孙后代隔街而居。 这个井还打不打?他的母亲毅然决然地说:“打!"这几件事情深深地激 动了他。根据自己的感知,在情感的催动下,他调动了自己的丰富想 像。他想到我们的民族就像“一块古老的久旱的土地,盼着水的到来”, “只有那些清醒者、坚强者,才站稳脚跟迎接潮水的到来”;我们的民族 又像已经透出水面的岩石的峰尖,坚硬而又挺拔。这就使他产生了这 样的创作动机:“要写的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那岩石般的不剥落不死灭 的灵魂。類他认为“这灵魂不是漂在水面,不是埋在地下,是附着在像李 秋兰这样的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身上,她(他)们脚踏在20世纪80年 代中国这块现实的土地上,硬是撑起了历尽风雨的共和国的大厦。世 事动荡,人民是中流砥柱''。②在这篇作品中,他塑造了李秋兰这个“千 千万万个有骨气、有胸怀的中国人的化身,她代表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 在,也代表我们民族的未来”③。可见,由于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审
外激力=心理能量=内驱力
外界刺激只有被心理能量“同化"后才能产生动力。皮亚杰认为: “同化概念则是指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 中。,,②这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就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有某种“先 就存在的结构”,即涵括现实、联系历史的神秘变量。如果创作主体的 审美心理能量与外界刺激的信息不符,创作主体对外界信息就可能感 而不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能量储存得少, 尽管外界信息的刺激很强,也不会激起创作主体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果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能量储存得多,有时外界信息即使很弱,也会在创 作动力结构中得到强化,因而形成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一种建立在 创作主体审美心理储存积淀基础之上的感知、想像、情感、理智乃至直 觉、潜意识等多层心理因素综合运动的结果。它既受创作主体个性气 质、心境情绪的左右,又受社会环境、外界刺激的影响。所以,创作动机 的产生是一个合力的运动,并以立体流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单凭某一种 因素的作用是不可能产生创作动机的。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 变化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可变结构。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动力结构是不断调节和建构的系统
实践.的原则和内化的概念告诉我们:动力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建 构起来的;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皮亚杰的发生认识 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在活动中发展,一方面通过同化作用,将环境中 的新因素纳入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同时又通过顺应作用,使心理结构 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这样,心理结构既保持了稳定性,又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变化。马克思也认为创作主体对象化的过程就是对象创作主体 化的过程。每一次审美活动都是动力结构的重新建构,是新的同化和 顺应。动力结构总是在同化旧对象的同时被新对象所顺应的统一中发 展的。如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关仁山最初写通俗传奇小说,先后写 出了《魔幻处女海》、《胭脂稻传奇》等作品。当他深入渤海渔村,在接触 火热的现实生活以后,审美心理结构便发生了变化,写了大量的“雪莲 湾”系列小说。在“雪莲湾''这个艺术世界中,他潜心开掘使当代渔民生 活发生新变的原因,精心破译他们审美心理结构增加新质的堂奥,悉心 追寻民族命脉产生巨大变迁的秘密。后来,他又走上平原,平原上的生 活变化又使他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写时下在市场经济大 潮冲击下异化的生活本相和人们俗化的庸常心态,揭示出世纪末物质 与精神的巨大矛盾,鞭辟入里地剖解了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作者由 “雪莲湾”到“平原"的自身思想流变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是外界的现 实生活使然。作家这种审美移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的转变,最根 本是他创作精神、审美观念的变化,即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
动力结构的建构还在于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动力结构是自觉性 与非自觉性的统一。创作主体在创造中总是有意识地完善、丰富、发展 动力结构。在审美活动中,创作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审美感官,迅捷捕捉 美的信息,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分析、判断对象,同化顺应客体,创造出 新的审美意象、审美形象,使主体和对象达到新的统一,使建构更加丰 富。如《伤痕》的作者卢新华去了美国以后,办公司,做金融,蹬三轮车, 倒卖文化衫,在赌城当发牌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让他见识和积累 了在国内所得不到的东西。①这种生活的变化,刺激了他的审美感官, 激起了他的审美情感,在他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形成了集结点,促使他创 作出了长篇小说《紫禁女》。又如毕淑敏,她从在部队从事医学工作到 开始专业写作已经有了 20多年的时间,高原的生活与医生的职业,对 她的创作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的作品逼近生命本质,直面死亡, 这与医生的职业有关;她的文字朴拙平实,深沉厚重,这与她在高原的 经历有关。这种种经历和艰苦生活不仅磨炼了她的意志,也使她的思 想在不自觉中受到了“大象无形"高原气势境界的塑造,使她能用一种 朴宜、平实、生动又宁静的文字来传达深邃的寓意。可见,动力结构是 在实践中不断变化、调节和建构的,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也是在动 力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发展的。
(二)动力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动力结构是一个自我系统的动态结构和整体结构,它存在于各种 心理因素的交互运动中。在动力结构中,各种心理因素交互运动,反映 出整体的规律和特征。一旦新的审美信息被捕捉到,便被赋予新的性 质,呈现出新的面目。动力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新的形象。它虽然 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但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如有一年秋 天,何申和几个县乡干部路过一个深山小村。有一个老汉告诉他们,两 年前村长用他们几个贫困户的名'义向信用社贷款办企业,后来企业垮 了,村长也换了人,但信用社却来要贷款了。他问老汉要多少钱,老汉 说每户200元。他说200元对你们负担有多重?老汉说他家本来被列
1. 易木:《卢新华:我不愿总带着〈伤痕>的光环》,《文艺报》2004年10月30日。
入第一批进小康的先进户,这回进不成了,给政府抹黑了。他被深深地 感动了 :多么好的老百姓!自己受着委屈,还担着上面给的任务。他立 即找到县乡领导,请他们帮助帮助。尔后,写出了中篇小说《奔小康的 王老祥》①,创造出新型农民王老祥的形象。这样,外激力与内驱力达 到了自由和谐的状态,主客观交融契合,形成了一种愉快的审美经验。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由于是多种心理因素结构而成的一种自成系 统、相对稳定的结构,它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动力结构是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的实践的产物,是客 观事物内化的结果,因此必然受到客观生活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 约,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并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 善。如路遥的《困难的日子》写的是自己困难的日子的经历和感受。他 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处于“叫花子”生活状态的家庭里,在他7岁的时候, 家里没法养活他,父亲带他一路讨饭,把他送给了他伯父。那些贫困生 活的苦难经历,使他永生难忘。他伯父家里依然很穷困,勉强供他上完 了小学,无法再供他上初中。但他还是参加了考试,并且考上了初中。 家里无法供他上学,是他小学的几个好要的同学凑合着帮他上完了初 中。他虽然经历了苦难,也遭受过白眼、冷遇,但他得到了温暖和宝贵 的友谊。这给他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他经常想起在那困难的日子 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把粮食省下来给他吃,以及别的许多……于是这 种生活的经历形成了下面的创作动机:
在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是那样高尚美好……今天的现实生 活正好缺乏这些。……那时候,尽管物质生活那么贫乏,尽管有贫 富差别,但人们在精神上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互的友谊、关心还 是存在的。可是今天呢?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人与人的关系是有 些淡漠,心与心隔得有些远。所以,我尽管写的是困难时期,但我 的用心很明显,就是要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②
1. 何申:《真情・实情》,《文艺报M997年8月9日。
2. 路遥:《小说创作答问》,见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岀版 社1984年版,第160—161页。
从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这种生活的形态 和作者的心态。
2. 主体性。审美过程是主客体相互调节的过程。对象(客体)必须 经过创作主体的调节,才能与内在结构契合,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创造 出新的审美意象、审美形象。由于创作主体的想像力十分丰富,主体性 超越了客体性,便能创造岀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甚至不同于生活的艺 术形象。如关仁山在海边听说了一个捡海的老渔民发现了一具落水者 的尸体,后来落水者的家人给了老渔民一些钱。关仁山据此调动了自 己丰富的想像,用寓托的手法创作了《落魂天》,作品的寓意显得深刻而 新颖,触及了当代人最敏感最实际的课题:人性与金钱的倒错,存在与 环境的失调。它将世纪末的人格分裂、灵魂污染、生命的无奈、生存的 尴尬揭示得入木三分,同时创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一 个忠厚而又窝囊的渔民从海中捞起一具死尸因而受到尊敬,过惯了穷 困日子的他得到了死者妻子五千元的报答。他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自 己的生存位置和人生的价值。一块捞死尸的招牌和公司经理的头衔, 将他灰暗的人生焕发出亮色,也使他的心态变形。从此,他以此为营 生,渴望多捞到死尸。他把海边死人的日子看作最高兴的日子,特别喜 欢看人躺倒的姿势,见到欢蹦乱跳的人就心烦和难受。这就深刻地揭 示了在商品社会里金钱导致了人们心态变异、精神失常的整体错位。 在这里,价值的发现与人性的丢失、观念的变化与道德的泯灭同时发 生,又紧密包容。作者借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将深刻的内涵寓托出来,将 读者导入一个寓言般的审美境界。很显然,这个故事与现实生活是不 同的,其关键在于主体性的能动创造。作者借题发挥,其创作动机就是 用这个故事揭示当下社会人性萎缩、物欲膨胀,精神异化、物质进化这 一重大的二律背反矛盾。
3•.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内在的连贯性。实体的排列组合本 身是完整的,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物。结构的组 成部分受一整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 的各部分的性质。这些规律在结构之内赋予各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比这些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因此,结构不同于一 个集合体,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不会以它们在结构中存在的同样形式真 正独立地存在于结构之外,'①动力结构是一个整体,它是合规律的,任 何一个自成系统的结构都有其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审美心 理结构中的各种心理因素都是彼此渗透制约、互相联系,谐调、自由运 动的,因而形成了审美的动力结构和统一整体,这样也就容易产生出创 作动机。如王润滋的《内当家》就是在他调动自己大量的生活储备和全 部心智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 时,他听说了这样几件事:一件是有一位老华侨从海外归来,许多人向 他要东西,但他没有,因为在海外他不过是个看大门的。一件是他的一 位同事看一场反映中日友好的戏,看后十分激动,认为不应该光是唱樱 花赞歌,也要揭露日军侵华的罪恶。还有一件事是他的母亲在自己家 的院子里打井,而这个院子是土改时分的果实。此时正在给地富分子 摘帽。原来住在这个院子的地主正在日本,他的儿孙后代隔街而居。 这个井还打不打?他的母亲毅然决然地说:“打!"这几件事情深深地激 动了他。根据自己的感知,在情感的催动下,他调动了自己的丰富想 像。他想到我们的民族就像“一块古老的久旱的土地,盼着水的到来”, “只有那些清醒者、坚强者,才站稳脚跟迎接潮水的到来”;我们的民族 又像已经透出水面的岩石的峰尖,坚硬而又挺拔。这就使他产生了这 样的创作动机:“要写的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那岩石般的不剥落不死灭 的灵魂。類他认为“这灵魂不是漂在水面,不是埋在地下,是附着在像李 秋兰这样的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身上,她(他)们脚踏在20世纪80年 代中国这块现实的土地上,硬是撑起了历尽风雨的共和国的大厦。世 事动荡,人民是中流砥柱''。②在这篇作品中,他塑造了李秋兰这个“千 千万万个有骨气、有胸怀的中国人的化身,她代表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 在,也代表我们民族的未来”③。可见,由于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审
1.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7页。
2. 王润滋;《写民族之魂——〈内当家〉创作断想》,见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 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114页。
3.同②。
美心理机能,将多种材料结合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于是创作出了这 样一个充满强烈现实性、人民性和人性的作品。
4.自调性。审美心理既是客观事物内化的结果,也是自我调节的 结果;既是主客体之间调节的结果,也是创作主体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 调节的结果。当客体与主体发生抵藉或矛盾时,审美心理可以进行自 我调解,使之达到和谐一致。如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最初的动 机是歌颂贵族在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这显然与他长期的贵族生活 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图式有密切关系。但后来他发现推动社会进步的巨 大动力是人民,而不是贵族,于是逐渐调整自己的创作视角和心态,把 这部鸿篇巨制的创作动机调整为歌颂人民。巴尔扎克也是这样。他原 想颂扬自己的阶级,但在实际创作中把自己心爱的阶级写成了不配有 好命运的人。一篇作品动机的改变在于自我调试,创作视角的调试也 同样如此。如王安忆曾当过知青,写知青生活是她的长项。她完全可 以像史铁生、梁晓声那样回溯以往的知青生活,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她起初确也想如此行进,但深深的上海情结改变了她的创作动机。她 说:“上海给我的动力,我想也许是对市民精神的认识,那是行动性很强 的生存方式,没什么静思默想,但充满了实践。他们埋头于一日一日的 生计,从容不迫地三餐一宿,享受生活的乐趣。”①这样,表现上海市民 的生活状态就成为了王安忆的创作动机。就王安忆的上海故事而言, 弄堂里的小儿女是其胜场,由她来写确实能给人一种“贴肤贴肉”的感 觉。从最早的《本次列车终点》中的陈信开始,到《纪实与虚构》中的 “我”,乃至《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富萍》中的富萍,写的都是作者对上 海生活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体验。她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深 厚的文学表现力,将个人的生活观念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方式自然地 投射到作品中,有力地凸显了创作动机。
5.转换性。“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 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因此,为了避免降到消极被动的 形式的水平,结构必须具备转换的程序,借助这些程序,不断地整理加
1. 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人作家》1995年第10期。
工新的材料。”①动力结构作为各种心理要素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具 有稳定性,一方面又具有变易性。在审美实践中旧的图式被打破,不断 产生新的图式,使动力结构不断变化、转换,进行能动的建构。如周梅 森是一个矿工出身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黑坟》就是以煤矿的生成史 作为题材的。作品中那恢弘厚重的历史感,那沉重深邃的生活容量,那 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作品的成功在于 他深厚的生活积淀以及对历史的精研。如果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他 肯定会成为一个以写历史题材而著名的作家,但他并没有这样。这种 创作动机的转换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然。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 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促使他投身到当下的生活中。当有人问他是什 么原因促使他由写历史题材转写现实题材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现 实生活的巨大变化。他曾这样讲:没有改革大潮的冲击,“没准我还在 历史小说的圈子里绕来绕去,而且没准我还在重复我自己。很难想像, 也许会写到死胡同里去。当我无意卷入生活潮流中去后,它使我对改 革开放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的文学生命找到了新的支点”。②1995年 初,他来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徐州,耳闻目睹了在改革大潮中的巨变,使 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家乡父老为了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进行 了改天换地的战斗,使这座千年古城重新崛起,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当曾以经济落后而闻名的家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他 的面前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创作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于是产生了 歌颂家乡巨变的创作动机。他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这种感受使我萌发了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写当代生活的念头。 ……但是,坦率地说,我也有过不小的顾虑。你写民国年间的故 事,写过去的战争,既名利双收,又没谁会和你较真。而一触及到 现实矛盾,总会有人站出来,哪怕你的故事和他风马牛不相及。还
1.[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7页。
2. 刘頭:《作家必须是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一一访作家周梅森》,《文艺报-文学周 刊》2001年10月30日。
有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会把矛头指向你。①
但他还是坚定了写当下生活的信心,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 料。在火热的生活中,他的精神状态经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 就是这种为人民群众巨大创造力所鼓舞、所激动的情感促使他在短短 的三个月的时间内竟写出了长达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成 为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生活的力作。这种创作心 理和观念的转变是急剧变化的生活使然。
综上所述,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按“支配结构 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可见,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的形成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是艺术传统内化的结 果,是不断调节和建构的结果,是有机的动态系统。
1. 广心:《从生活中汲取“创作之血”——访作家周梅森》,《文艺报-文学周刊》1998年 3月8日。
2. 王润滋;《写民族之魂——〈内当家〉创作断想》,见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 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114页。
3.同②。
美心理机能,将多种材料结合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于是创作出了这 样一个充满强烈现实性、人民性和人性的作品。
4.自调性。审美心理既是客观事物内化的结果,也是自我调节的 结果;既是主客体之间调节的结果,也是创作主体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 调节的结果。当客体与主体发生抵藉或矛盾时,审美心理可以进行自 我调解,使之达到和谐一致。如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最初的动 机是歌颂贵族在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这显然与他长期的贵族生活 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图式有密切关系。但后来他发现推动社会进步的巨 大动力是人民,而不是贵族,于是逐渐调整自己的创作视角和心态,把 这部鸿篇巨制的创作动机调整为歌颂人民。巴尔扎克也是这样。他原 想颂扬自己的阶级,但在实际创作中把自己心爱的阶级写成了不配有 好命运的人。一篇作品动机的改变在于自我调试,创作视角的调试也 同样如此。如王安忆曾当过知青,写知青生活是她的长项。她完全可 以像史铁生、梁晓声那样回溯以往的知青生活,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她起初确也想如此行进,但深深的上海情结改变了她的创作动机。她 说:“上海给我的动力,我想也许是对市民精神的认识,那是行动性很强 的生存方式,没什么静思默想,但充满了实践。他们埋头于一日一日的 生计,从容不迫地三餐一宿,享受生活的乐趣。”①这样,表现上海市民 的生活状态就成为了王安忆的创作动机。就王安忆的上海故事而言, 弄堂里的小儿女是其胜场,由她来写确实能给人一种“贴肤贴肉”的感 觉。从最早的《本次列车终点》中的陈信开始,到《纪实与虚构》中的 “我”,乃至《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富萍》中的富萍,写的都是作者对上 海生活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体验。她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深 厚的文学表现力,将个人的生活观念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方式自然地 投射到作品中,有力地凸显了创作动机。
5.转换性。“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 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因此,为了避免降到消极被动的 形式的水平,结构必须具备转换的程序,借助这些程序,不断地整理加
1. 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人作家》1995年第10期。
工新的材料。”①动力结构作为各种心理要素有机的统一体,一方面具 有稳定性,一方面又具有变易性。在审美实践中旧的图式被打破,不断 产生新的图式,使动力结构不断变化、转换,进行能动的建构。如周梅 森是一个矿工出身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黑坟》就是以煤矿的生成史 作为题材的。作品中那恢弘厚重的历史感,那沉重深邃的生活容量,那 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作品的成功在于 他深厚的生活积淀以及对历史的精研。如果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他 肯定会成为一个以写历史题材而著名的作家,但他并没有这样。这种 创作动机的转换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然。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 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促使他投身到当下的生活中。当有人问他是什 么原因促使他由写历史题材转写现实题材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现 实生活的巨大变化。他曾这样讲:没有改革大潮的冲击,“没准我还在 历史小说的圈子里绕来绕去,而且没准我还在重复我自己。很难想像, 也许会写到死胡同里去。当我无意卷入生活潮流中去后,它使我对改 革开放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的文学生命找到了新的支点”。②1995年 初,他来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徐州,耳闻目睹了在改革大潮中的巨变,使 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家乡父老为了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进行 了改天换地的战斗,使这座千年古城重新崛起,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当曾以经济落后而闻名的家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他 的面前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创作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于是产生了 歌颂家乡巨变的创作动机。他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这种感受使我萌发了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写当代生活的念头。 ……但是,坦率地说,我也有过不小的顾虑。你写民国年间的故 事,写过去的战争,既名利双收,又没谁会和你较真。而一触及到 现实矛盾,总会有人站出来,哪怕你的故事和他风马牛不相及。还
1.[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7页。
2. 刘頭:《作家必须是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一一访作家周梅森》,《文艺报-文学周 刊》2001年10月30日。
有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会把矛头指向你。①
但他还是坚定了写当下生活的信心,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 料。在火热的生活中,他的精神状态经常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 就是这种为人民群众巨大创造力所鼓舞、所激动的情感促使他在短短 的三个月的时间内竟写出了长达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成 为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生活的力作。这种创作心 理和观念的转变是急剧变化的生活使然。
综上所述,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按“支配结构 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可见, 创作动机的动力结构的形成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是艺术传统内化的结 果,是不断调节和建构的结果,是有机的动态系统。
1. 广心:《从生活中汲取“创作之血”——访作家周梅森》,《文艺报-文学周刊》1998年 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