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这种创伤性的隐痛为什么能诱发创作动机,产生出优秀作品呢?
(一)苦闷是促使创作主体产生幻想的最佳因素
艺术是幻想或想像的结果,幻想或想像是生活转化为艺术的最主 要的审美因素。幻想或想像能给创作主体心灵插上翅膀,可以使“心游 万仞,精鹫八极”,甚至于脱离现实的制控,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的审美 世界,而苦闷则是产生幻想的最佳激发因素。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 日梦》中说:“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 会。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 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①幻想是我们每个人都会 有的,而作家的特点在于他并不是只满足于幻想,而是“通过改变和伪 装来''“表达他的幻想",“使精神紧张得以解除"②。创作主体在生活中 受到压抑而感到不满足,便会以幻想的形式创造出另一种现象形态(审 美形态)来满足自身的愿望。如屈原放逐而作《离骚》,通过幻想和想像 创造了这部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再如古代神话作为人类童 年时期的艺术经典,也是人们面对自然界的巨大伤害而产生恐慌和痛 苦后,利用幻想这种审美形式创造的战胜自然的艺术作品,如《女婚补 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这种幻想源于创作主体强大的内驱力,或曰"苦闷情结在苦闷 期中,创作主体力求通过艺术创作把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苦闷用艺 术的形式予以代偿或超越,突破现实对自己的挤压,以求得生活和心灵 的自由。这种创作动机如阿德勒所讲,是创作主体想要使自己摆脱自 卑感以求得优越感的一种企图。他的动机是"凌驾于困难之上"“而达 到优越目标的一种驱力''③。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可以忘记痛苦,感受快
1.[奥地利]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 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陈昭全、杨莘樂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2.[奥地利]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 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陈昭全、杨莘槃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3.[奥]A •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乐和幸福。正如克尔凯戈在《致死的痼疾》中所谈的:“我只有在写作的 时候感觉良好。我忘却所有生活的烦恼,所有生活的痛苦,我为思想层 层包围,幸福无比:这是因为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可以达到身心高度和 谐、灵肉高度统一的最佳状态,促使其突破肉体的、个体的、现实的局 限,在美的境界中寄托自己的理想,使困难和窘迫在幻想中得到克服, 使意愿得到圆满地实现。如法国画家土鲁斯•劳特累克双腿发育不 全,幻想像正常人一样飞跑腾跃,于是,他画飞奔、腾跃的马,画人健壮 粗实的大腿,显示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力。毛姆口吃,引起他内心的 极大痛苦,从而在语言表现上产生了超越心理。罗宾在《毛姆传》中这 样写道:“是口吃使他的语言叙述简洁、明快,也是口吃使他创作的戏剧 中的对话匀称对仗,读来朗朗上口。也许可以说,正是口吃给他带来了 盛誉。"正是由于生理的伤残或缺陷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超越自卑与自身 生理状况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动机。当史铁生因病双腿致残时,他渴望 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于是他在作品中描绘了知青生龙活虎似的工作、生 活,这种创伤化作了创作的内趋力,用补偿式变形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二)苦闷是培养创作主体审美体验的主要条件
审美体验是创作主体创造艺术世界的关键。如果一个创作主体没 有超常的感知力,便不可能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但这种审美体验的培 养离不开创作主体的痛苦体验。如有一位青年作者问海明威:“一个作 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回答,'不愉快的童年。”为什么如 此?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感缺失的情况下会对周围的事物高 度敏感,对最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人因生理机制的病残 带来的苦闷,常常会导致他对社会人生的超常感知,产生迥异于他人的 创作动机。如法国作家加缪身患重病,终生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 正是由于这种疾病的折磨,使他更加留恋人生,比一般人更能感悟人生 的美好。他说:“我以我全部的行动依恋着这个世界,我以我的怜悯和 感激之情依恋着人类。'‘正是这种对人类和世界的无限依恋,使他产生 了创作《局外人》的动机。陀斯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正是这种疾病 使他得以洞察常人所不可知、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因而表现这种自身 甚至人类深层精神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创作动机,在《被侮辱和被损害 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等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都真实地再现了 他患癫痫病时从肉体到精神的痛苦体验。虽然苦闷是由一种不快情感 积蓄而成的,却能促使人对感触的事物进行长久的思考。正如斯塔尔 夫人所说:当内心痛苦的时候,思想就活跃起来,去寻觅希望,或者去发 现遗憾的原因,去思考过去,去预见未来。如叶蔚林在"文革”时被下放 到湖南最偏远的山区,饱受炼狱般的磨难,但这更加引起了他对社会人 生乃至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他这样讲道:“当时被压抑的心灵是 痛苦的,痛苦便产生了沉默。在沉默中,面对原始的高山和森林,我严 肃地思索生活,思索国家和民族的命运①史铁生在伤残以后,开始关 注和思考生命与世界的问题,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他不断地追问: 为什么自己会遭遇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遭遇?当他追问没 有结果时,便开始从自身遭遇的反顾转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思索:一般 人尽管可以避免伤残,但却无法回避精神上的伤残。要想战胜苦闷,就 要不断地超越这种现实的局限,而达到一种崭新的精神境界。经过漫 长的生命的追寻和精神的跋涉,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来就面临着 不同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局限和困境,所以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目标 和理想与不断克服局限和困境的过程,生命的目标和理想就是不断地 寻找与超越,就是充分地诞生和觉醒。
(三)苦闷可以促使创作主体洞视社会和人生的奥秘
文学是人学。只有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才能体验世态炎凉,感悟人 生的真谛,探视人性的深度,见真而知深。正如明代焦拡在《雅娱阁集 序》中所说:
古之称诗者,率羁人怨士,不得志之人,以通其郁结,以抒其不 平,盖《离骚》所从来矣。岂诗非在势处显之事,而常与穷愁困悴者 直邪?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 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②
1.叶蔚林:《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见路德庆主编:《创作经验谈》,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版,第7页。
2. 焦拡:《雅娱阁集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第135页。
(一)苦闷是促使创作主体产生幻想的最佳因素
艺术是幻想或想像的结果,幻想或想像是生活转化为艺术的最主 要的审美因素。幻想或想像能给创作主体心灵插上翅膀,可以使“心游 万仞,精鹫八极”,甚至于脱离现实的制控,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的审美 世界,而苦闷则是产生幻想的最佳激发因素。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 日梦》中说:“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 会。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 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①幻想是我们每个人都会 有的,而作家的特点在于他并不是只满足于幻想,而是“通过改变和伪 装来''“表达他的幻想",“使精神紧张得以解除"②。创作主体在生活中 受到压抑而感到不满足,便会以幻想的形式创造出另一种现象形态(审 美形态)来满足自身的愿望。如屈原放逐而作《离骚》,通过幻想和想像 创造了这部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杰作。再如古代神话作为人类童 年时期的艺术经典,也是人们面对自然界的巨大伤害而产生恐慌和痛 苦后,利用幻想这种审美形式创造的战胜自然的艺术作品,如《女婚补 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这种幻想源于创作主体强大的内驱力,或曰"苦闷情结在苦闷 期中,创作主体力求通过艺术创作把现实生活中摆脱不了的苦闷用艺 术的形式予以代偿或超越,突破现实对自己的挤压,以求得生活和心灵 的自由。这种创作动机如阿德勒所讲,是创作主体想要使自己摆脱自 卑感以求得优越感的一种企图。他的动机是"凌驾于困难之上"“而达 到优越目标的一种驱力''③。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可以忘记痛苦,感受快
1.[奥地利]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 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陈昭全、杨莘樂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2.[奥地利]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 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陈昭全、杨莘槃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3.[奥]A •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乐和幸福。正如克尔凯戈在《致死的痼疾》中所谈的:“我只有在写作的 时候感觉良好。我忘却所有生活的烦恼,所有生活的痛苦,我为思想层 层包围,幸福无比:这是因为创作主体在创作时可以达到身心高度和 谐、灵肉高度统一的最佳状态,促使其突破肉体的、个体的、现实的局 限,在美的境界中寄托自己的理想,使困难和窘迫在幻想中得到克服, 使意愿得到圆满地实现。如法国画家土鲁斯•劳特累克双腿发育不 全,幻想像正常人一样飞跑腾跃,于是,他画飞奔、腾跃的马,画人健壮 粗实的大腿,显示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力。毛姆口吃,引起他内心的 极大痛苦,从而在语言表现上产生了超越心理。罗宾在《毛姆传》中这 样写道:“是口吃使他的语言叙述简洁、明快,也是口吃使他创作的戏剧 中的对话匀称对仗,读来朗朗上口。也许可以说,正是口吃给他带来了 盛誉。"正是由于生理的伤残或缺陷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超越自卑与自身 生理状况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动机。当史铁生因病双腿致残时,他渴望 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于是他在作品中描绘了知青生龙活虎似的工作、生 活,这种创伤化作了创作的内趋力,用补偿式变形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二)苦闷是培养创作主体审美体验的主要条件
审美体验是创作主体创造艺术世界的关键。如果一个创作主体没 有超常的感知力,便不可能创造出独特的作品。但这种审美体验的培 养离不开创作主体的痛苦体验。如有一位青年作者问海明威:“一个作 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回答,'不愉快的童年。”为什么如 此?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感缺失的情况下会对周围的事物高 度敏感,对最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人因生理机制的病残 带来的苦闷,常常会导致他对社会人生的超常感知,产生迥异于他人的 创作动机。如法国作家加缪身患重病,终生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 正是由于这种疾病的折磨,使他更加留恋人生,比一般人更能感悟人生 的美好。他说:“我以我全部的行动依恋着这个世界,我以我的怜悯和 感激之情依恋着人类。'‘正是这种对人类和世界的无限依恋,使他产生 了创作《局外人》的动机。陀斯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正是这种疾病 使他得以洞察常人所不可知、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因而表现这种自身 甚至人类深层精神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创作动机,在《被侮辱和被损害 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等作品中的人物身上都真实地再现了 他患癫痫病时从肉体到精神的痛苦体验。虽然苦闷是由一种不快情感 积蓄而成的,却能促使人对感触的事物进行长久的思考。正如斯塔尔 夫人所说:当内心痛苦的时候,思想就活跃起来,去寻觅希望,或者去发 现遗憾的原因,去思考过去,去预见未来。如叶蔚林在"文革”时被下放 到湖南最偏远的山区,饱受炼狱般的磨难,但这更加引起了他对社会人 生乃至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他这样讲道:“当时被压抑的心灵是 痛苦的,痛苦便产生了沉默。在沉默中,面对原始的高山和森林,我严 肃地思索生活,思索国家和民族的命运①史铁生在伤残以后,开始关 注和思考生命与世界的问题,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他不断地追问: 为什么自己会遭遇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遭遇?当他追问没 有结果时,便开始从自身遭遇的反顾转为对人类生命存在的思索:一般 人尽管可以避免伤残,但却无法回避精神上的伤残。要想战胜苦闷,就 要不断地超越这种现实的局限,而达到一种崭新的精神境界。经过漫 长的生命的追寻和精神的跋涉,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来就面临着 不同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局限和困境,所以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目标 和理想与不断克服局限和困境的过程,生命的目标和理想就是不断地 寻找与超越,就是充分地诞生和觉醒。
(三)苦闷可以促使创作主体洞视社会和人生的奥秘
文学是人学。只有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才能体验世态炎凉,感悟人 生的真谛,探视人性的深度,见真而知深。正如明代焦拡在《雅娱阁集 序》中所说:
古之称诗者,率羁人怨士,不得志之人,以通其郁结,以抒其不 平,盖《离骚》所从来矣。岂诗非在势处显之事,而常与穷愁困悴者 直邪?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 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②
1.叶蔚林:《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见路德庆主编:《创作经验谈》,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版,第7页。
2. 焦拡:《雅娱阁集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第135页。
只有感至情深的作品,才能“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鲁迅先生也 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 见世人的真面目。”①一些伟大的作家、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窘迫或人生 的磨难中,才得以窥见大千世界的真相,认清人性的美丑,从而产生强 烈的创作动机,写出了不朽之作。如屈原创作《离骚》、曹雪芹创作《红 楼梦》、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莫不如此。所以陆游感叹道:“天恐文人 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②从 历史上看,一些作家、艺术家,如陶渊明、李白、杜甫、吴敬梓等人,尤其 是由于政治上的失宠而遭贬谪的,如屈原、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 人,虽不是出身于贫寒之家,但由于国家、社会或家庭、个人的原因而沦 入社会底层、坠入困顿之中,于是使他们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世态 炎凉。一般而论,只有历经磨难、饱尝忧患,才能写出反映社会本真和 本质的作品来。
创作主体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在精神上所遭受的苦痛,会使他 们的思想发生巨大的裂变:一方面会认清大千世界,另一方面也会认清 自身,从而能使自己具有完整的理性和坚实活泼的心灵。这正如巴金 在谈到他写《随想录》时所说的那样:
这是独立思考的必然结果。50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60年 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 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 一个“人",我才明白我也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真正 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任何大小事情,一切事物、一切人在我的眼前都 改换了面貌,我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③
这部以“说真话“为创作动机的五卷本长篇巨制,是他身体饱经“炼狱”
1.《呐喊•白序》,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5页。
2.陆游:《读唐人愁诗戏作》之二,见《陆游集-剑南诗稿》,《四库全书》集部卷80。
3. 巴金:《随想录》,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页
般的磨难,灵魂大彻大悟的真实表现。
再如张贤亮在“右派"生活的环境里,心灵和肉体都得到了极大的 锻炼。他说:
在这揉和着那么多辛酸、痛苦和欢乐的二十二年体力劳动中, 我个人的心灵和肉体都有了深刻的、质的变化 在长期的体力 劳动中,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进行劳动与物质的变换中获得过某种 满足和愉快,在与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共同生活中治疗了自己的精 神创伤,纠正了过去的偏见,甚至改变了旧的思想方法,从而使自 己的心灵丰满起来的。①
这种认识也成了他的创作动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灵与 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艰苦生 活的磨难中进行灵魂洗涤的心路历程。许多伟大作家、艺术家的传记 资料表明,他们所经历的苦闷——国家的动乱、民族的危亡、个人的遭 际等都远远超过一般人。他们之所以能战胜这些苦闷,就是因为他们 具有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睿智。
从以上可以看出,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不仅会使一个人面临生活 的窘迫,而且会使他心中郁积巨大的苦闷。这样就促使他思索生命和 生存的意义,甚至无情地拷问自己,逼视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进而能看 清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形成创作动机。
(四)苦闷作为一种抑郁性的情感是艺术作品得以存活的血脉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五情发而为辞章"。抒发情感既是创作艺 术作品的动机,也是艺术作品得以存活的血脉。•苦闷作为一种痛心切 肤的情感体验与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给人的情感冲击是截然不同的。 只有蓄极积久、势不能遏的苦闷,才能产生巨大的审美张力,“感数奇于 千载"。只有像屈原这样的“羁人怨士'',才能创作出千古不朽的《离骚》
张贤亮:《心灵和肉体的变化一关于短篇小说〈灵与肉〉的通讯》,见路德庆主编: 《创作经验谈》,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217页。 等诗篇。宋代名士郑思肖目睹异族入侵、国土沦丧,为了发泄自己的愤 慨,画了大量无根和露根的兰花。这花暗喻着外族入侵,山河破碎,国 土不存,连象征着名人高士的兰花也没有扎根的地方了,成了无根和露 根的花。正是苦闷使他所创作的兰花表现出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郁 达夫因彷徨苦闷而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便以自我写真式的抒情方 式创作了《沉沦》等作品,塑造了“袋里无钱,心头多恨",“于世无补”、自 卑颓唐的“零余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抑郁苦闷、孤独凄凉的情感。又 如毕淑敏在昆仑山生活了多年,饱经了生命的磨难和苦痛,以致她离开 昆仑山多年,那种积郁在胸的苦闷情感仍使她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于 是产生了创作《昆仑荡》的动机,要用笔勾画出“给她带来巨大痛苦,又 给予她生命最初教诲的神山"①。正是这种在胸中郁积多年的情感,使 《昆仑荡》感染和感动了许多人,成为她的成名之作。
(五)苦闷是心灵的净化器,它可以使创作主体的心灵创伤得以疗 救,使之趋美、向善
苦闷作为创作主体的负面情感,对它的抒泄可以保证创作主体身 心的健康、思想的净化。创作主体发泄苦闷也是疗治心理疾病和精神 创伤的需要。“当情感饥渴时,内心似有一空洞,人会感到精神空虚,苦 闷枯燥……若不发泄出来,这种被阻截的紧张情绪,势必会向内发泄, 长期刺激,就会导致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精神失常等其它身体疾 病。”②可见,对苦闷的宣泄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有力保障。而创作 主体在发泄苦闷的同时,通过审美净化可以使负面情感转化为正面情 感。在这种审美净化过程中,原先那种折磨甚至摧残创作主体的苦闷 会变成被审美观照的对象,创作主体就不再被消极的情绪所制控,反而 将其控制和转变,使之成为创作的绝妙素材。如鲁迅先生在“忧愤深 广”的苦闷情感驱动下,在黑暗的长夜里探寻中国人的去处,创作了大 量的优秀作品。巴金在谈到自己创作《随想录》的动机时说:“我的生活 里充满了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与行为的冲
1. 刘莉:《毕淑敏:35岁嫁给笔》,《文艺报M999年7月17日。
2.[美]K • 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了一个网, 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 呼声。”他还说:“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 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 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来没有无病呻吟的时候。“正 是在这样的创作动机驱动下,巴金一生写的作品都是“给读者指出崇高 的理想,歌颂高尚的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 人牺牲自己;乂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 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①另外,从生理和 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情感都有其生理和心理的基础。疏导和抒 泄负面情感,可以使被长期积压在心底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得以释放, 因而会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快感,进而转化为审美愉悦。这种审美 净化的过程,会使得创作主体产生与现实的距离,摆脱现实的功利性, 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想像,创作岀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来。这正 如鲁•阿恩海姆所说:“用艺术来进行治疗,远不应将它作为艺术的一 个继子来对待,而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典范,它有助于使艺术又回到更富 有成效的态度上去。"尼采也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这里,我们可 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创作主体在疗救自身的同时,也是在疗治病态 的社会,因而表现出一种普泛的关爱社会和民众的忧患意识。如杜甫 在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倾诉苦闷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种“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人文关怀精神。托尔斯泰为了 人类的同情和友爱追索了一生,由于精神上的巨大苦闷无法解除,只好 离家出走,临终前对照顾他的医生说:“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受苦,为 什么你只想到我一个?”
苦闷不仅使创作主体向善,而且还使其趋美。创作主体在苦闷时 进行创作,由于审美心理比在常态和静态下创作时更敏感、更激动,因 而创作也更精美,更有魅力。当苦闷找到了突破口,就会如大水破堤, 一泻千里,创作主体内心长期积郁的感情会刻不容缓地冲出他的灵魂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页。
世界,借助艺术符号找到一种审美对应物。这个对应物就会成为一个 美丽而神奇、精妙而动人、充满美感的艺术世界,令人向往和陶醉。如 欧阳修所说:
予阅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 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 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 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亦叹,而写人情之 难言;盖愈穷而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①
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也提出了“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 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 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②的审美 主张。正所谓:“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惟箕失意不可解, 而发言乃绝千古。"③创作主体要把苦闷的情感外化为作品,一则是情 感要具有强烈的审美张力,能产生强大的审美冲击力。如朱自清由于 大革命失败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正是这种苦闷使他创作出了《荷塘月 色》这样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追求到了心里“刹那的宁静气 二则在艺 术表现形式上要有自己独特的建构,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屈原 《离骚》式的结构,陀思妥耶夫斯基奇特的小说形式,都正是作者长期郁 结的苦闷爆发的产物。
(六)苦闷可以促使创作主体去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苦闷情绪的形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暂 时失败,但却为本质力量的实现蕴藏了巨大的潜能和动力,因为这种失 败可激起人们对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伟大自豪感和必胜信心。苦闷可 以“在人的本质暂时的失败中激起人们对人的本质的庙大的自豪感和
1.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见《欧阳永叔集》居士集卷4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3页。
2.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见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版,第153-154页。
3. 费锡璜:《汉诗总说》,见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43页。
这是独立思考的必然结果。50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60年 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 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 一个“人",我才明白我也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真正 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任何大小事情,一切事物、一切人在我的眼前都 改换了面貌,我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③
这部以“说真话“为创作动机的五卷本长篇巨制,是他身体饱经“炼狱”
1.《呐喊•白序》,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5页。
2.陆游:《读唐人愁诗戏作》之二,见《陆游集-剑南诗稿》,《四库全书》集部卷80。
3. 巴金:《随想录》,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页
般的磨难,灵魂大彻大悟的真实表现。
再如张贤亮在“右派"生活的环境里,心灵和肉体都得到了极大的 锻炼。他说:
在这揉和着那么多辛酸、痛苦和欢乐的二十二年体力劳动中, 我个人的心灵和肉体都有了深刻的、质的变化 在长期的体力 劳动中,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进行劳动与物质的变换中获得过某种 满足和愉快,在与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共同生活中治疗了自己的精 神创伤,纠正了过去的偏见,甚至改变了旧的思想方法,从而使自 己的心灵丰满起来的。①
这种认识也成了他的创作动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灵与 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艰苦生 活的磨难中进行灵魂洗涤的心路历程。许多伟大作家、艺术家的传记 资料表明,他们所经历的苦闷——国家的动乱、民族的危亡、个人的遭 际等都远远超过一般人。他们之所以能战胜这些苦闷,就是因为他们 具有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睿智。
从以上可以看出,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不仅会使一个人面临生活 的窘迫,而且会使他心中郁积巨大的苦闷。这样就促使他思索生命和 生存的意义,甚至无情地拷问自己,逼视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进而能看 清社会和人生的真谛,形成创作动机。
(四)苦闷作为一种抑郁性的情感是艺术作品得以存活的血脉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五情发而为辞章"。抒发情感既是创作艺 术作品的动机,也是艺术作品得以存活的血脉。•苦闷作为一种痛心切 肤的情感体验与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给人的情感冲击是截然不同的。 只有蓄极积久、势不能遏的苦闷,才能产生巨大的审美张力,“感数奇于 千载"。只有像屈原这样的“羁人怨士'',才能创作出千古不朽的《离骚》
张贤亮:《心灵和肉体的变化一关于短篇小说〈灵与肉〉的通讯》,见路德庆主编: 《创作经验谈》,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217页。 等诗篇。宋代名士郑思肖目睹异族入侵、国土沦丧,为了发泄自己的愤 慨,画了大量无根和露根的兰花。这花暗喻着外族入侵,山河破碎,国 土不存,连象征着名人高士的兰花也没有扎根的地方了,成了无根和露 根的花。正是苦闷使他所创作的兰花表现出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郁 达夫因彷徨苦闷而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便以自我写真式的抒情方 式创作了《沉沦》等作品,塑造了“袋里无钱,心头多恨",“于世无补”、自 卑颓唐的“零余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抑郁苦闷、孤独凄凉的情感。又 如毕淑敏在昆仑山生活了多年,饱经了生命的磨难和苦痛,以致她离开 昆仑山多年,那种积郁在胸的苦闷情感仍使她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于 是产生了创作《昆仑荡》的动机,要用笔勾画出“给她带来巨大痛苦,又 给予她生命最初教诲的神山"①。正是这种在胸中郁积多年的情感,使 《昆仑荡》感染和感动了许多人,成为她的成名之作。
(五)苦闷是心灵的净化器,它可以使创作主体的心灵创伤得以疗 救,使之趋美、向善
苦闷作为创作主体的负面情感,对它的抒泄可以保证创作主体身 心的健康、思想的净化。创作主体发泄苦闷也是疗治心理疾病和精神 创伤的需要。“当情感饥渴时,内心似有一空洞,人会感到精神空虚,苦 闷枯燥……若不发泄出来,这种被阻截的紧张情绪,势必会向内发泄, 长期刺激,就会导致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精神失常等其它身体疾 病。”②可见,对苦闷的宣泄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有力保障。而创作 主体在发泄苦闷的同时,通过审美净化可以使负面情感转化为正面情 感。在这种审美净化过程中,原先那种折磨甚至摧残创作主体的苦闷 会变成被审美观照的对象,创作主体就不再被消极的情绪所制控,反而 将其控制和转变,使之成为创作的绝妙素材。如鲁迅先生在“忧愤深 广”的苦闷情感驱动下,在黑暗的长夜里探寻中国人的去处,创作了大 量的优秀作品。巴金在谈到自己创作《随想录》的动机时说:“我的生活 里充满了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与行为的冲
1. 刘莉:《毕淑敏:35岁嫁给笔》,《文艺报M999年7月17日。
2.[美]K • 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了一个网, 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 呼声。”他还说:“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 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 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来没有无病呻吟的时候。“正 是在这样的创作动机驱动下,巴金一生写的作品都是“给读者指出崇高 的理想,歌颂高尚的情操……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 人牺牲自己;乂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 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①另外,从生理和 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情感都有其生理和心理的基础。疏导和抒 泄负面情感,可以使被长期积压在心底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得以释放, 因而会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快感,进而转化为审美愉悦。这种审美 净化的过程,会使得创作主体产生与现实的距离,摆脱现实的功利性, 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想像,创作岀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来。这正 如鲁•阿恩海姆所说:“用艺术来进行治疗,远不应将它作为艺术的一 个继子来对待,而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典范,它有助于使艺术又回到更富 有成效的态度上去。"尼采也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这里,我们可 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创作主体在疗救自身的同时,也是在疗治病态 的社会,因而表现出一种普泛的关爱社会和民众的忧患意识。如杜甫 在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倾诉苦闷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种“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人文关怀精神。托尔斯泰为了 人类的同情和友爱追索了一生,由于精神上的巨大苦闷无法解除,只好 离家出走,临终前对照顾他的医生说:“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受苦,为 什么你只想到我一个?”
苦闷不仅使创作主体向善,而且还使其趋美。创作主体在苦闷时 进行创作,由于审美心理比在常态和静态下创作时更敏感、更激动,因 而创作也更精美,更有魅力。当苦闷找到了突破口,就会如大水破堤, 一泻千里,创作主体内心长期积郁的感情会刻不容缓地冲出他的灵魂
1.陈思和编:《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页。
世界,借助艺术符号找到一种审美对应物。这个对应物就会成为一个 美丽而神奇、精妙而动人、充满美感的艺术世界,令人向往和陶醉。如 欧阳修所说:
予阅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 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 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 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亦叹,而写人情之 难言;盖愈穷而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①
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也提出了“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 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 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②的审美 主张。正所谓:“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惟箕失意不可解, 而发言乃绝千古。"③创作主体要把苦闷的情感外化为作品,一则是情 感要具有强烈的审美张力,能产生强大的审美冲击力。如朱自清由于 大革命失败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正是这种苦闷使他创作出了《荷塘月 色》这样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追求到了心里“刹那的宁静气 二则在艺 术表现形式上要有自己独特的建构,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屈原 《离骚》式的结构,陀思妥耶夫斯基奇特的小说形式,都正是作者长期郁 结的苦闷爆发的产物。
(六)苦闷可以促使创作主体去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苦闷情绪的形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暂 时失败,但却为本质力量的实现蕴藏了巨大的潜能和动力,因为这种失 败可激起人们对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伟大自豪感和必胜信心。苦闷可 以“在人的本质暂时的失败中激起人们对人的本质的庙大的自豪感和
1.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见《欧阳永叔集》居士集卷42,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3页。
2.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见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版,第153-154页。
3. 费锡璜:《汉诗总说》,见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43页。
必胜的信心;在心理感受上都可以从痛苦中升华出美感。“①可见,苦闷 也是对创作主体情绪的一种提升,通过苦闷的体验升华情感,避免创作 主体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苦闷的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 促使创作主体从痛苦中思索生活和人生的意义,突破现实的局限,从痛 苦中挣脱出来,走向心灵的自由。创作主体在宣泄了内心苦闷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精神状态从紊乱中趋于平静,使驳杂的心灵世界变成缤纷 的艺术世界。存在主义认为,'人是由自己造就的。”“人不断地超越自 己,当人投出自己,把自己消融在自己之外的时候,他便造就了自己的 存在。另外,人之所以能存在,就在于他追求超越的目的②就是在这 种对苦闷的宣泄中,创作主体不断地反思自己、净化自己、升华自己、超 越自己,最终实现对现实境遇的突破和对病态心理的超越。如郭沫若 在日本留学期间,离婚不成、异国歧视、国内腐败,使他处于极端苦闷之 中,有时候想去自杀,有时又想去当和尚,但这种苦闷促使他创作了《星 空》,超越了自己个人的心理空间,开拓了明朗浩渺的“星空”,实现了对 “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史铁生在致残以后,挫折、困难猝不及防地向他 扑过来,恐怖和绝望从黑暗中伸出手紧紧地钳住他生命的喉咙。他这 样讲述自己当时的心态:“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 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③但最重要的折磨是心灵的 折磨:“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这么难,这么苦,这么费劲儿,这么累,干 吗一定要活着?''④在这种巨大的苦闷中,他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将自 己从死亡的重压中摆脱出来,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所有的写作之 夜,雨雪风霜,我都在想:写作何用?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 轻抹去。让过去和未来沉沉地存在,肩上和心里感到它们的重量,甚至 压迫,甚至刺痛。现在才能存在,现在才能往来于过去和未来,成为梦 想。”⑤他从苦闷中艰难地开始对“生之意义''这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命
1.周长鼎、尤西林:《审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2.[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3.史铁生:《我与地坛》,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4. 史铁生:《山顶上的传说》,见《史铁生作品集》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版,第291页。
5. 史铁生:《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题的探寻,他所创作的文本成了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已经不是在 一般意义上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探求,而是在宇宙自然的本原意义上进 行探求了。从维熙这样看待自己在大墙里炼狱般的生活:“我只上过北 师,就是中专,毕业后没几年就沦为囚徒。苦难是大学,磨砺出真知,它 给我的文学营养无可估量。当然,我不希望年轻人都去受苦,尽管它对 我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这20年来,我烧过砖窑,种过水稻,开过铁矿, 当过三年的煤黑子,干的都是累断骨头、熬断筋的活。'‘“如果说我后期 的作品,能够有一些自我超越,更多的是得益于我20年的坎坷生 活。“①正是作家在苦难中的精神涅槃才使他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越和作 品的超越。
当创作主体的苦闷得到表达以后,情绪就会逐渐趋于缓和和平静, 从一种忘我的状态回归到现实中的我,而体现在文本中的审美含量和 意蕴,则成为创作主体苦闷的一种表征,成为创作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 化。可见,苦闷作为一种缺失性的创伤体验是创作动机的主要发生源 和创作的内驱力,而这种情感催生出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感染力。这种生活和艺术的二律背反证明了叔本华的一句话: “苦闷是不朽之作的源泉。"
1. 朱育颖:《“负重的骆驼"——从维熙访谈》,《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1.周长鼎、尤西林:《审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2.[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3.史铁生:《我与地坛》,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4. 史铁生:《山顶上的传说》,见《史铁生作品集》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版,第291页。
5. 史铁生:《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题的探寻,他所创作的文本成了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已经不是在 一般意义上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探求,而是在宇宙自然的本原意义上进 行探求了。从维熙这样看待自己在大墙里炼狱般的生活:“我只上过北 师,就是中专,毕业后没几年就沦为囚徒。苦难是大学,磨砺出真知,它 给我的文学营养无可估量。当然,我不希望年轻人都去受苦,尽管它对 我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这20年来,我烧过砖窑,种过水稻,开过铁矿, 当过三年的煤黑子,干的都是累断骨头、熬断筋的活。'‘“如果说我后期 的作品,能够有一些自我超越,更多的是得益于我20年的坎坷生 活。“①正是作家在苦难中的精神涅槃才使他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越和作 品的超越。
当创作主体的苦闷得到表达以后,情绪就会逐渐趋于缓和和平静, 从一种忘我的状态回归到现实中的我,而体现在文本中的审美含量和 意蕴,则成为创作主体苦闷的一种表征,成为创作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 化。可见,苦闷作为一种缺失性的创伤体验是创作动机的主要发生源 和创作的内驱力,而这种情感催生出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感染力。这种生活和艺术的二律背反证明了叔本华的一句话: “苦闷是不朽之作的源泉。"
1. 朱育颖:《“负重的骆驼"——从维熙访谈》,《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