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苦闷形成的原因及创作动机产生的缘由
         生活的苦痛或苦难是造成创作主体心灵的苦闷和产生优秀作品的 “温床”,所以,往往艺术的成功与生活的悲苦恰成反向。也就是说,创 作主体所经受的苦痛和苦难愈多,心中郁积的苦闷也就愈多,希冀超越 这种苦难的欲望也就愈强烈,因而愈容易创作出优秀作品。我们可以 这样说,苦难和苦闷是创作主体取得艺术成就或成功的基础。那么,在 生活中形成的苦闷主要有哪些,如何由此而产生创作动机呢?明代王 世贞曾用“文章十命"来概括苦闷的形成和著书的原因:“一曰贫困;二 曰嫌忌;三曰玷缺;四曰偃蹇;五曰流贬;六曰刑辱;七曰夭折:八曰无 终;九曰无后;十曰恶疾。''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彭定安:《创造心理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29页。
        2.[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 — 39 页。
        3.[英]H -里德:《艺术的真谛》,王柯平译,辽宁人民岀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4.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0页。
(一) 因生活的苦难而形成的苦闷
        生活的苦难对创作主体肉体和心灵的逼迫和压抑是强烈的。它不 但会使创作主体饱尝生活的窘迫和艰辛,还会使他们倍感人间的世态 炎凉。由此产生的苦闷会激发他们产生通过苦斗、奋争挣脱这种生活 困境的心理,并促使他们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如表 现主义的先驱者、挪威的爱德华-蒙克五岁时母亲便因肺病死去,随后 姐姐也死于肺病,后来父亲也离开人世。一系列的死亡,在他的心灵上 蒙上了不可抹去的阴影,促使他在绘画中表现疾病、死亡,使画面中充 斥着恐惧、压抑和紧张。他通过画笔把这种生活的痛苦转移到艺术作 品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路遥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也曾饱受 饥饿、贫穷,这使他深深地陷入苦闷中。他发誓要挣脱生活的困境,寻 找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于是,他“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选择了 文学之路。正是这种从小产生和积存的苦闷成为他创作的内驱力,在 《人生》、《在苦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他生 活的苦难以及个人奋斗的意识。再如“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 史铁生、王安忆因对那个用千百万中国知青的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构筑 的苦难时代有过“炼狱”般的切肤体验,产生了压抑不住的苦闷,因而形 成了强烈的创作动机,创作出了《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的遥远的 清平湾》、《本次列车终点》等那样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作品。
        (二) 因生理的残损而产生的苦闷
        由于生理的残损而带来的周围环境对创作主体的漠视使其忍受着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正是这种苦闷形成了创作的强大内驱力,促 使他们产生在艺术上创造出完美自我,以超越内心自卑的创作动机。 正如阿德勒所说:“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 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①培根也说:“凡是在身体上有招 致轻蔑的缺点的人,总在心里有一种不断的刺激,要把自己从轻蔑之中 解救出来,因此所有的残疾之人都是非常勇敢的。"②此外,生理的残损
        1.[奥:1A -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7页。
         2.罗国杰:《人道主义思想论库》,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384页
所导致的生存的艰难也会促使他们对生活有更深透的理解,因而也愈 加懂得生命的珍贵,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就往往能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 念、深刻的生命意义。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甚至杰出的作 家、艺术家。阿德勒认为:几乎在所有杰出者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某 些器官上的缺陷。“有缺陷的器官即能成为重大利益的来源。在画家 和诗人之间有许多人都曾蒙受视力缺陷之害。这些缺陷被训练有素的 心灵驾驭之后,它们的主人即比正常人更能运用他们的眼睛来达成多 种目的。"①可见,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有“重大缺陷的器官"所 产生的伟大意志作为动力的。如大诗人拜伦由于脚跛从小就产生了自 惭形秽的心理,周围的人们也时常嘲弄和鄙视他。自卑与羞耻的阴影 一直笼罩着他,同时也激发了他战胜自我、超越自卑和与生存环境抗争 的坚强意志。这种意志促使他以诗的形式塑造了“拜伦式的英雄”形 象。史铁生也因伤残而形成了巨大的苦闷,而这苦闷也成为他创作的 强大内驱力,使他设法超越“上帝”给他设置的障碍和困境,创作了一系 列以残疾为主题的小说。他通过对主人公的残疾情况以及主人公与厄 运抗争的描写,使人们洞视自身尴尬的生存处境、精神的困顿,并提出 了一系列令人思考的深度命题,以此来观照整个人类共同的命运,并给 定人生的意义。舞者邰丽华没有向残疾屈服,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和她 的同伴一起成功地上演了《千手观音》,轰动了海内外。残疾对他们的 身体来说是不幸的,但却赋予了他们一个极富生命价值的完美的艺术 生命。
         (三)因精神疾病而导致的苦闷
        许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却成了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如陀斯妥耶夫 斯基、果戈理、莫泊桑、斯特林堡、梵高、蒙克等。所以莎士比亚把情人、 疯子和诗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于他们有超 于常人的幻想。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人的无意识欲 望的压抑,而创作动机的产生正是这种无意识欲望的冲动和显示,创作 则是发泄和疏导。精神分析学派的劳温菲尔德说:“艺术家的精神病之
       1.[奥:IA •阿德勒:《自卑超越》,黄光国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多可以用他们强烈的两性同体人格加以解释。通过艺术的升华,他们 成功地克服了他们的内心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的精神病是 一种无害的精神病。‘'“艺术成就的动力基础是强化了两性同体人格,它 促使艺术家寻求并克服持续积累的创伤,从潜伏的挫折发展成为艺术 的幻想。”①最为典型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一生饱受癫痫病的折磨 和痛苦,在创作时经常处于一种焦灼不安和多疑惶恐的状态。他说,自 己像苦役犯一样在写作,脑袋像风车一般转动着。因此,他的疾病也在 他的作品中暴露无遗,以致他的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患有和他同样的 疾病。正是这种狂颠式的写作方式和表现方法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 的创作个性,造成了一种惶恐和忧郁的创作基调。
        (四)因生活的顺境转为逆境而造成的苦闷
        创作主体的生活从顺逆到逆境,往往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进而 由于情感出现巨大的缺失而产生强烈的创作动机。如蒲松龄出生在一 个书香家庭,因功名不就,致使家贫不能自给。这种终日“冷落在荒斋 里"的苦闷使他产生了利用鬼狐故事讽刺时弊、揭露科举制度腐朽和社 会黑暗的创作动机,写出了名著《聊斋志异》。再如,银行倒闭使萨克雷 由百万富翁变为身无一文的穷汉。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拼命地创作,使 他成就了作品《名利场》。再如“五四”时期的著名画家黄少强,童年时 期生活在一个家境富裕、宴无虚日的家庭,但后来家道沦落,家人相继 死去。中年时的黄少强只好栖身岳母家中,以设画塾授徒糊口。后来 与人合资养猪失败,囊空如洗,以致病入膏肓。这位几乎被苦闷忧伤情 绪缠绕一生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以“哀感”为主题的作品,以致有人认为 他是“保留'五四'的哀感顽艳气息最多"的画家。②开创“大墙文学”的 作家从维熙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沉落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的落差造 成了他极大的苦闷;但也正是这段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形成了他创作 的丰富积淀,以致后来他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对于这段经历,他这样 说:“1957年我被错划成右派之后,牛不喝水强按头,一下沉沦到社会
       1. 亨利・劳温菲尔德:《精神创伤与艺术家的创造性体验》,见《文学与精神分析》,辽宁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2. 忽庵:《现代国画趋向》,《文艺报》2001年11月6日.

         的最底层。虽然受了点折磨,流了点汗水,但从创作这个角度上讲,对 我却是最大的恩惠。它使我体验到一个作家正常深入生活难以感受到 的生活。没有长期的底层生活,我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大墙下的红玉 兰》、《泥泞》、《第十个弹孔》等中篇小说——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什么完 美之作。'‘①正是这种由苦难而生发出来的创作动机,才使他的作品充 满了感染力。
        (五)因政治上的失志而产生的苦闷
        栖身政治领域是中国多数文人追求的目标。由于儒学的教化又使 这些人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 所以这些文人墨客一旦达到从政的目的,就想借政治这个合法工具来 实现改良社会、救济黎民的理想。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往往表现岀强烈 的人文精神。但文人“兼济天下''的抱负在封建社会里只能靠影响君王 来施展。中国文人的这种依附性使他们缺少独立的精神自由。他们只 有靠“进谏”来实现目的,但多数君王并不喜欢“逆耳的忠言",因而他们 常会受到冷落、排挤,贬为庶民、发配流放,甚至成为阶下囚。这种仕途 上的失志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成为终生抹不掉的痛苦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靠诗文来发泄苦闷和伤感。如司马迁在阐释 创作《离骚》的动机时这样写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②欧阳修也认为:“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 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③白 居易说得更为明了广参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 须及鲍谢之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 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戌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 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疽'④可见,这种由政治上
       1. 从维熙:《创作与生活》,见李犁耘、吴怀斌编:《中青年作家谈创作》上,山东文艺出版 社1984年版,第66页。
         2.《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80,中华书局1992年版。
         3.《薛简肃公文集序》,《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44,中华书局2001年版。
         4.《序洛诗》,见《白居易集》卷70,中,华书局1979年版。
的失志而形成的创伤性体验是创作主体产生创作动机的强大动力,他 们常常凭借诗文“以宣其怨忿而道其不平之思:
        (六) 因缺失父母爱抚而产生的苦闷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缺失父母的关怀和爱抚,或自幼丧失父母, 或遭到父母的冷落和抛弃,在心理上留下巨大的创伤,就很容易长期怀 有寻求父母爱抚的强烈愿望。而艺术就恰恰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 机,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如高尔基作品表现“母亲”这一主题的选择和 开掘得力于他童少年时期众多“母亲”对他的庇护和关爱。高尔基从小 便失去了母亲,在孤苦伶仃的颠沛流离中得到了众多妇女的照顾和体 贴,这令他永远难以忘怀。因此他的作品中到处充满对母爱、母亲、母 性的殷殷寻觅期待之情,怀着深邃藐远的情意,塑造了许多体现出深广 宽厚之爱的母性形象。再如张洁幼年失去父爱,这使她产生了追寻父 爱、渴望父爱的美好梦想,所以她笔下的理想丈夫都是按照慈父的理想 化形象出现的。这种情感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等作品中得到 了鲜明的表现。正是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和追寻使他们产生了歌颂父母 之爱的创作动机,因而创作出了伟大而崇高的父母亲的典型形象。再 如拜伦、莫泊桑、萧伯纳、卓别林等作家、艺术家也都有过缺少父爱和母 爱的经历,这些也都成为他们渴望爱抚的创作动机,并使得他们以后成 为著名的作家、艺术家。有人作过统计:在''杰出的法国和英国的诗人 中,有24%的人早年丧父和丧母;杰出的英国作家和诗人中,有55%的 人早年丧父和丧母。,,①正是这些缺少父母抚爱的不幸童年生活所产生 的巨大苦闷成为他们以后创作的动机和动力。
        (七) 因亲朋好友的误解和疏远而产生的苦闷
        一个人在人生和艺术的旅途中,要有亲朋好友的扶持和相帮,有时 因为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志同道合而成为莫逆之交,但以后又可能 因为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志趣的改变而疏远。“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巨匠 胡适作为文学革命最积极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曾有许多的文学界朋友。
       1.[美]特丽萨• M •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方展画、文新华、胡文滨编译,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他与这些朋友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激扬文字,快意人生。然而,后来 由于文学理想和艺术追求的不同,纷纷分道扬镰,甚至背道而驰,这给 胡适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和精神苦闷。一方面,他无限怀 恋旧日的文友,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文学主张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而 苦恼,成为他沉重的压力和永久的缺憾。他的这种因为与友人隔膜疏 远所产生的苦闷终于在他《尝试集》中的一些诗篇中得到了发泄。如其 中的《蝴蝶》一诗就吐露了他这样的心情:
        有一天,我坐在窗口吃我自做的午餐,窗下就是一大片长林乱 草,远望着赫贞江。忽然看见一对黄蝴蝶从树梢飞下来;一会儿, 一只蝴蝶飞下去了;还有一只蝴蝶独自飞了一会儿,也慢慢地飞下 去,去寻它的伙伴去了。我心里颇有点感触,感触到一种寂寞的难 受,所以我写了 一首白话小诗,题目就叫做《朋友》(后来才改作《蝴 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 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种孤单的情 绪,决不含有怨我的朋友的意思。我回想起来,若没有那一班朋友 和我的讨论,若没有那一日一邮片,三日一长函的朋友切磋的乐 趣,我自己的无心主张决不会经过那几层大变化,决不会慢慢的寻 出一条光明的大路来。①
        正是这种与朋友的疏远和隔膜使他“感到一种寂寞的难受'',当看到两 个黄蝴蝶开始比翼双飞,到后来各自而去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动机。 于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创作了这首小诗。通过“蝴蝶”的意象含蓄传 神地表现了他深沉浩渺的孤寂之情以及无所归依的孤单之感。
        (八)因艺术上得不到理解和同情而产生的苦闷
        艺术作品是创作个性的真实展示,也是审美追求的艺术结果。所 以,对一个创作主体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艺术创作上的成功,最大
        1. 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第3页。
        的痛苦莫过于艺术创作上的失败。然而这种成功与失败有时不是以作 品的价值来决定的。因为真正富有独创性的作品往往是一种创新和发 现,它既是对既定的艺术规范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传统审美习惯的一种 背叛,所以,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艺术家初创阶段的作品往往是 不被认同的,甚至受到压制和打击。这种境遇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苦 闷,因而成为他们创作的动机和动力。如法国画家塞尚从他的绘画第 一次被拒展直到他死去,对他作品的偏见、嘲讽从未止息,苦闷伴随了 他一生。印象派画家莫奈初次展出作品也曾受到嘲笑。瓦格纳试图在 他的歌剧中表现一种新的音乐思想,可是不被世人所认同。还有许多 作家、艺术家的作品在其生前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只有到其死后 才被人肯定。如舒伯特的作品生前无人赏识,他当时用此仅换了一盘 土豆;而他死后30年,他的《摇篮曲》手稿却卖到了 40万法郎。梵高创 作了大量的油画,但生前只卖掉了一幅,仅仅得到了五十法郎的零花 钱。他活着的时候,孤独、贫穷、绝望、痛苦,最后被逼进了疯人院,而死 后却蜚声画坛。1933年,他创作的《向日葵》在纽约拍卖行以高达一亿 美元的价钱成交,创下了人类有史以来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大概 他早已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所以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过这样的话:我认 为伟大人物的历史就是悲剧,他们在活着的时候遇到很多阻力,而在他 们得到公认的时候,他们已不在人间。但这些作家、艺术家们并不因为 这种冷遇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是把由此而产生的苦闷化为创作 的巨大动力,锲而不舍地走自己的路。再如蒙克的版画《呐喊》(又译为 《尖叫》或《呼号》)在柏林展出时曾引起巨大的争议,画展被迫提前结 束。在这幅画中,血红的天空,起伏的发射线,桥头上的人因恐惧而呼 号得变了形,整个画面都浸透在痛苦和惊恐万状的叫声里。远处有两 个行人竟无动于衷,似乎人的呐喊是无声的,人之间的痛苦无法彼此沟 通,这样的痛苦更使人难以忍受。这幅画作于1895年,在舒适典雅的 布尔乔亚的社交圈里,这样的情状无法得到体验,因而也无法被接受。 然而在紧接着出现的20世纪中,这血红的战火在欧洲天空出现了,对 无法逃避的灾难的警喻式呐喊应验了。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在颠 沛流离的战乱中,整个世界都在嚎叫、呼喊、哭泣、呻吟……这幅画终于 成了一幅箴言式的时代的现实画面。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 的发言中曾这样说: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 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 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 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 永恒的状况。①
        茨威格在谈到托尔斯泰的孤寂时也这样说:
        这个英雄主义的斗争,正同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一样,是在绝 望的孤独中进行的,或者说是在没有大气的空间进行的。妻子、儿 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唐-吉诃德。……谁也 不能安慰他,谁也不能帮助他。为了能够死去,他不得不在一个凜 冽的严冬逃离自己的富有的家庭,而像乞丐一样倒毙在路旁。 ……正是那些为大家进行创作的人,反而离群索居,其中每一个都 是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都为自己的信仰同时也为全人类 受苦。②
        可见,这种由孤寂而产生的苦闷正是创作成功的最佳心态。
        (九)因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而产生的苦闷
        一些创作主体常常怀着济世救民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进 行创作,当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入生理想,或是所见到的社会现状黑 暗腐朽时,他们常常会产生苦闷,因而产生创作动机。如沈从文在20
        1.[美]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见《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4页。
         2.[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罗曼-罗兰传》,姜其煌、方为文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148页。

         世纪40年代看到政府腐败、民不聊生的景况十分痛苦,便迫切寻找一 条救国救民的理想途径。他追问道:“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它的逐渐 堕落,是不是纯由宿命,一到某种情形下即无可挽救?会不会只是偶然 事实,还可能用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将它重造?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些人, 将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一些新的抽象原则重新建起来? ”他 思考后指出了这样的一条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人的重造''和 “民族精神的重造''。①那么,“新的抽象原则''该如何表达呢?他决定 用文学输入一种健康、雄强的人生观,改变人生,改造国民精神,进而达 到对民族和国家的重造。所以他创作了一大批表现美好人性和良知的 文学作品,用以教育和改造国民。再如,张平面对民众的疾苦和官场的 腐败,心中充满了苦闷。他常常追问:“在这片大地上,人们为什么常含 泪?”他说:“我要让那些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让陷入困境的人们看到 希望。'‘②他相继创作了《孤儿泪》、《法撼汾西》、《天网》、《十面埋伏》等 作品。他在对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采访中发现,对企业损害破坏 最大的是腐败。有些工厂严重亏损,而一年的吃喝费用高达上千万。 一些工厂领导对国有资产肆意掠夺,大发横财。与此相反,那些下岗工 人的生活处境却令人触目惊心。许多人生活在最低的生活线上,很多 干了一辈子的离退休工人领不到退休金,有些老工程师甚至在街头捡 菜叶。有一个老工人得了肝癌无钱医治,疼得实在受不了时只能用手 指抠床头墙上的砖。面对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产生了这样的创 作动机:“一定要替那些工人们说说心里话,一定要警惕成克杰、胡长清 之类的腐败分子正在动摇我们改革的基石,一定要为那些立党为公的 真正的改革■者讴歌呐喊。”③正是这种为百姓代言,为改革者呐喊的动 机促使他写'成了《抉择》。再如关仁山的家乡收棉时节发生过这样一件 事情:农民棉花丰收了却卖不了好价钱,劳动一年挣不上工钱。一个棉 农气急之下,将装满棉花的大车拉到了乡政府门口,点着烧了。他听到 这个消息,感到十分地气愤和苦闷,深切地感觉到时下的“三农”问题是
        1.沈从文:《绿魇》,见《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2. 胡殷红、赵晓真:《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力的滥用》,《文艺报》2000年8月26日。
        3.胡殷红:《张平的〈抉择〉是这样诞生的》,《文艺报》2000年8月17日。
 
中国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紧要、最艰巨的症结。谷贱伤 冬、丰收成灾的悲剧正在当下重演。农民烧了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棉花, 長是对种地的伤心,对农业的灰心啊!这种苦闷促使他产生了创作《伤 心粮食》的动机,以表达目前农民对农业前景的迷茫,对理想信念的丢 失和对土地价值否定的精神观念。可见,苦闷虽然是一种负面情感,却 常常是产生优秀作品的最佳温床。
        (十)因历史不能忘却所造成的苦闷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某个历史时段的巨大苦难会在人们心中造成 极大的苦闷,且永远挥之不去。作家黄仁柯创作的长篇小说《东瀛喋 血》就是源于郁结于胸的不能忘却的历史原因。其创作冲动产生于一 次十分意外的“车厢邂逅那是1988年,他为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事 宜乘车到北京,在硬卧车厢与一对华侨夫妇邂逅。这对夫妇一上车便 谈论起一桩悲壮的历史公案。那是1945年5月28日发生在日本北海 道的一场震撼远东的中国战俘大暴动。这使黄仁柯受到很大的震动, 以后他每每忆及此事,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而且常常使他想起岳父同 他讲过的发生在浙江金华的另外一些事情:1968年当他第一次走进岳 父家的时候,老人家带他走到山村侧旁一个荒芜的山坡上,告诉他这里 原来是山村最热闹的地方,1943年一队下乡“扫荡”的日本兵在光天化 日之下轮奸了一个姑娘,三天后当两个日本兵再次闯进村庄寻找这个 姑娘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等谁号令就自动围上去,一阵锄头铁耙了结 了这两个家伙。于是日本人再次出兵“扫荡”,没能抓着人就放火烧村, 大火整整烧了两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岳父家失去了两个亲人。他 岳父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对这些悲惨往事说不岀高深的哲理,但 这样一桩桩悲惨的往事,多少年来总使他难以忘怀!此时,他又想起火 车上那对夫妇临别时说的一席话。他们说,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 国人写第二次大战写了几十年,出了许多好作品,可是我们写抗日战争 的作品寥寥无几,难道我们死的人比他们少?难道我们受的苦难比他 们轻?这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要知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直 接死于战争的就有2000多万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岀 了伟大的贡献。然而战后几十年在如何对待战争罪犯的问题上,同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战后的德国,任何 宣传“纳粹”的行为都属违法。德国前总理勃兰特1970年应邀访问波 兰,在向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献花时沉痛地跪在冰冷的大理石上。 而日本右翼势力根本没有任何悔罪表现,他们把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 “进入",把揭露南京大屠杀说成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日本政要不 停地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公然对属于中国的领海、岛屿索要领土权。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有一股军国主义的暗流仍然在日本涌动。于是他 “觉得有必要用笔唤起人们的良知,反思战争,并通过对这场大暴动的 追忆,呼唤那差不多已被某些人淡忘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 神气①正是在这个创作动机的驱使下,他差不多用了整整一年的时 间,查阅了人量资料,采访了很多的老人,度过了难以计数的不眠之夜, 终于写成了小说《东瀛喋血》,后来又改编成电视剧《记忆的证明》。他 希望用笔揭露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洗去蒙在世人心头的污垢,受 到了读者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上述某几种因素也可以形成一种合力而产生创作动机,这种动力 因素更强大、更有力。如鲁迅的“精神难熬的'苦闷,期類集中在1923 一 1925年。在这期间鲁迅创作的大量作品,都反映出他的这种“苦闷", 而反映得最集中的是散文集《野草》。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称为“野草 时期气 这种苦闷“是社会的黑暗以及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兄弟失和、 生病、感情缺失、受到谣言的中伤和陷害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除这些客 观原因以外,“还有不容忽视的主观原因。这就是:鲁迅原先信奉的进 化论,越来越无法解释一天天发展的社会形势,这就给他带来了深刻的 思想矛盾和强烈的内心冲突,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此时正值“五 四”以后的落潮期,社会黑暗、政迨高压,使鲁迅成为孤军作战的“孤独 者”②。正是这种内在原因和客观原因的整合,使他陷入了巨大的苦闷 期。为了排遣苦闷,他产生了创作《野草》的强烈动机。从《野草》的许 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十分明晰地看到他内心世界的巨大痛苦。
      1.  黄仁柯:《从东瀛喋血到记忆的证明》,《文艺报》2005年9月1日。
        2.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249页。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