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有时与灵感纠缠在一起,甚至分辨不清,但直觉并不是灵感。 它们的区别在于:
(一)灵感是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直觉却是瞬间对事物作出的突 兀判断
灵感是在长期有意识的追求过程中无意识得到的,是创作主体在 发现某一审美客体之时没能立即洞彻其内在意义或审美内涵而存留在 脑海中,反复寻味,终得其解。如王蒙的小说《相见时难》就经历了这样 一个过程。1981年初他从美国访问回来,想写一部和美籍华人心态有 关的作品,但是始终抓不住一个核心。到11月份,他终于要写作了,但 还是犹豫,因为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将要走向何处”,“它的重心、支点在 哪里”。就在他苦苦寻觅的时候,看到一位评论家评他作品的文章,这 篇文章中提到了李商隐的诗对他作品的影响。他突然心有灵犀:“对, 我应该从李商隐的诗里找出这篇作品的题名。”他想到了李商隐的“相 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诗句,这使他大喜过望,'一通 百通,我终于找到了!作品的核心,作品的灵魂,正是写蓝佩玉和翁式 含相见时各自'难'的心情。此后便势如破竹,写起来有了主心骨。‘'②
1.[法]巴尔扎克:《论艺术家》,见王新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第5-6页。
2.王蒙:《谈触发》,见《王蒙谈创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4-65页。
(一)灵感是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直觉却是瞬间对事物作出的突 兀判断
灵感是在长期有意识的追求过程中无意识得到的,是创作主体在 发现某一审美客体之时没能立即洞彻其内在意义或审美内涵而存留在 脑海中,反复寻味,终得其解。如王蒙的小说《相见时难》就经历了这样 一个过程。1981年初他从美国访问回来,想写一部和美籍华人心态有 关的作品,但是始终抓不住一个核心。到11月份,他终于要写作了,但 还是犹豫,因为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将要走向何处”,“它的重心、支点在 哪里”。就在他苦苦寻觅的时候,看到一位评论家评他作品的文章,这 篇文章中提到了李商隐的诗对他作品的影响。他突然心有灵犀:“对, 我应该从李商隐的诗里找出这篇作品的题名。”他想到了李商隐的“相 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诗句,这使他大喜过望,'一通 百通,我终于找到了!作品的核心,作品的灵魂,正是写蓝佩玉和翁式 含相见时各自'难'的心情。此后便势如破竹,写起来有了主心骨。‘'②
1.[法]巴尔扎克:《论艺术家》,见王新荣编:《巴尔扎克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第5-6页。
2.王蒙:《谈触发》,见《王蒙谈创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4-65页。
直觉与灵感不同,它在发现某一客体之后,通过对客体作整体的通 观审视便明了•它的本质和内涵。如托尔斯泰见到了满身伤痕、快要折 断而依然挺立的牛旁花,立即感悟到这个经过车轮碾轧还顽强生存的 细小植物和他心目中理想的英雄有着同样的品质:在毁灭了成千上万 的草芥中,这一棵却依然不屈!于是他产生了创作《哈泽-穆拉特》的 动机。
(二)灵感产生在长期思考甚至理精竭虑之后,直觉却往往产生在 第一次碰头之时
灵感产生前都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的甚至相当漫长,但产生 时却相当突然。袁枚非常形象、深刻地描述了灵感的激发过程,'千招 不来,仓猝忽至,十年矜宠,一朝捐弃。人贵知足,惟学不然。人功不 竭,天巧不传。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①这就是说 千招不来的东西,有时得来却毫不费功夫。这种仓猝忽至的东西却又 包含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军旅作家王宗仁的长篇报告文学《青藏 风景线》的创作动机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过程才产生的。他想写 一部比较系统而深刻地反映4000里青藏线军营生活的报告文学,这个 想法由来已久了。但是,下决心着手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却是在1990 年夏天他来到唐古拉山中的长江源头以后。当时,他结识了一位带着 严重高山疾病坚持工作的源头兵站站长关茂福。在和关茂福相处的几 天中,他承受了高山反应的无情袭击。关茂福是一个主动要求上兵站 的大学生。15年间他一直坚持在4000米以上的山上工作,浑身是病, 但从不吭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知识分子像高山一样挺立在他的心 中。有一天,王宗仁和关茂福交谈到深夜。采访完毕,他毫无睡意,关 茂福则躲在兵站旁边的草滩上去吸烟,他知道关茂福又用吸烟来抵御 高山病带来的痛苦,并排遣心中的寂寞。他远远地站着,看着从关茂福 唇边亮起的一闪一闪的火星,他脑海中的灵感迸现了,激情被火光点燃 了 :关茂福不就是青藏高原之脊吗?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肩膀挺起了兵
1.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勇改》,见《袁枚全集》,王英志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版.第421页。
站,扛起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沉重使命。于是《青藏高原之脊》这个题 目便喷涌而出,歌颂青藏高原戍边战士这种民族脊梁的精神这一创作 动机便产生了。①虽然歌颂4000里青藏线军营生活的想法由来已久, 但一闪一闪的火星才点亮了他的灵感之光。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思 索、酝酿才有了这个动机的出现。
与灵感不同,直觉的产生却是一瞬之间的事。它没有漫长的思考 过程,是瞬间得到的,表现为创作主体对某事物或现象直观式的把握。 阿诺德•伯兰这样说过:直觉为“一种洞察力的直接揭示,瞬间的顿悟 总是直觉的一种证明"②。如果说灵感是潜意识起作用的话,直觉则是 显意识在起作用。正如钱学森所说:“我要强调的是直感是显意识,而 灵感则是潜意识。”③屠格涅夫创作《父与子》的动机,就是在一次旅行 中和遇见的一位青年俄国医生谈话后的瞬间产生的。诗人李小雨《陶 罐》创作动机产生的过程更能充分说明直觉产生的特点。1985年她去 西安半坡遗址。半坡村寂静、清冷,只有寥寥几人在参观。然而就在肃 立的玻璃柜前,一个形象突然击中了她。她险些惊叫起来:“陶罐,那是 我母亲的陶罐!灰色的,椭圆形的,胖胖而敦厚,有暗红色的鱼纹在游 动。就是这黯淡朴拙的曲线,使我感到压倒一切的窒息和触动,我预感 到这将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找到了多年前就埋藏在心底的原始的 感情,这些原始的感情再加上千年重量就成为了黄土之下一种深深的 认同。‘'她由陶罐立即直觉蓟母亲的形象,瞬间将两者串联起来,引发了 丰富的想像:苍穹、圆、孕……两者是那样地相似。于是,她写下了这样 的诗句:“据说/第一只陶罐是女人做的/因此,她塑一条/浑圆的、隆起 的曲线/朴拙而安详地立于/万古苍凉之上。”④诗人通过陶罐的外在形 象突然发现了它的美质和深刻的内蕴。
(三)灵感获取的是成熟的答案,直觉得到的是推测性的洞察
心理学发现,灵感往往发生于创造性思维久久酝酿并接近成熟的
1.吕文:《扎自己的根,走认定的路》,《作家通讯》(内刊),1997年夏卷,第59页。
2. 阿诺德-伯兰:《美学的范围》,纽约1970年版,第115页。
3.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科学》1985年第1期。
王燕生、谢建平:《一首诗的诞生》,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7页。 阶段,常常爆发在创作主体已经放弃了专注的沉思而干其他事情,甚至 静谧地睡梦之时。由于某种触发,暂时中断的神经联系突然接通,从而 出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在不经意间问题的答案蓦然浮现在脑际。灵感 爆发时,创作主体往往只注意无意得之的那一瞬间,仿佛天赐神授,而 忽视了在此之前那长期且艰难的积累和思考过程。如李国文得到落实 政策,办调转手续时,忽然看到天上发生了月食。他曾这样讲:“我去工 地办调转手续时候,正赶上一次月全食,一开始阴影侵蚀了月亮,越来 越大,最终,整个月亮陷入了黑暗中,但不多久,月亮又露出来了,摆脱 了阴影,仿佛更皎洁了。"这时,他心中怦然而动,产生了灵感,'月食时 虽然黯淡,但光明终究会到来,天和人是同样的……这些年来我们国 家、人民同样也经历了一场月食,但终于复圆了,恢复光明了。”①他通 过自然界的月食现象发现,我们的国家和个人也同样经历了一场“月 食'',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现在又明了,于是产生了创作《月食》的动机。 这种灵感的产生是作家长期积累蕴蓄所致,是壑过长期实践所得到的 成果。如果作家没有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长期思考,是不可能有这种 所得的。直觉不是这样,它是在瞬间出现的一种洞悉和透视,但因为没 有一个像灵感那样的长期积累过程,所以往往只是一种推测性的洞察 和探析。如1887年6月,托尔斯泰从阿-费-柯尼那里听到了他从监 狱女看守长那里听来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后,立刻直觉到它背后似乎 隐藏着某种待发掘的东西。但这种直觉只是一种推测和直感,并没有 像灵感那样与生活必然的因果关系。
④ (四)灵感常常出现在思考对象已经不在眼前的时候,直觉却是面 对突然出现于眼前的事物所给定的意义
创作主体的灵感往往产生在这样的时候:他面对一个具有审美意 义的客体,一时悟不出其内涵和本质而陷于长期的思考之中,经过漫长 的焦虑和苦思之后,在一个偶然的邂逅和奇遇之中,突然心有灵犀、豁 然开朗,得到了久久欲得而不可得的东西,给人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虽然此时审美客体不在眼前,但那种灵感来
1. 李国文:《作家的心和大地的脉搏》,《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
临的情形令人难忘。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其著名的《金 蔷薇》中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灵感来临时的美妙状态:
灵感来临时,正如绚烂的夏日的清晨来临,它刚刚赶散静夜的 轻雾,四下是缀满露珠的簇叶丛。它小心翼翼地向我们的面孔吹 来它于健康有益的清凉。
灵感,恰似初恋,人在那个时候预感到神奇的邂逅、难以言说 的迷人的眸子,娇笑和半吞半吐的隐情,心灵强烈地跳动着。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像一种魅人的乐器般微妙、精 确,对一切,甚至对生活的最隐秘、最细微的声音都能共鸣。①
.直觉与此不同,它是面对审美客体时所产生的。如雪莱曾看到贝 特丽采被囚禁在狱中时的一幅画像。她那庄严而忧郁的神情立刻使他 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坦,他立刻直觉到了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意义,一部 名剧便随之诞生了。直觉是在对审美客体的观照中所产生的一种感 悟,而不像灵感那样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由渐悟到顿悟而产生。另外,创 作主体在察觉和感悟到审美客体的本质、精髓的东西时,虽然有一种审 美的激动和惊喜,但一般比较平和、平静,甚至是不露声色,没有灵感产 生时那样一种激情冲动的迷狂。
(五)灵感状态的显现神奇美妙,创作主体表现出不可自控性;而直 觉状态却表现得较为平实冷静,创作主体的形态可以自控
当灵感出现时,创作主体表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美妙异常的心理状 态。尼釆在《天才的激情与感悟》中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这种情形:
可有谁清楚地知道强盛时代的诗人们称什么为灵感?倘若没 有,我愿来说说。一个人稍微有一点迷信,恐怕就不会拒绝在事实 上想像一下,自己成为某些极强大力量的纯粹化身、纯粹传声筒、 纯粹媒介。启示的概念就是描述这种情况的,它的含义是,使一个
[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人深深震撼颤栗的某种东西,突然以一种不可演说的准确和精细 变得可见可闻。倾听,而并不寻求,接受,而并不追问谁在给予;一 种思想犹如电光突然闪亮,带着必然性,毫不犹豫地获得形式—— 根本不容选择。一种喜悦,其巨大的紧张有时通过泪水的汹涌而 得舒缓,他此时步态踉跄,时而疾行,时而跡踢;一种不完全的出神 状态却又清晰地意识到有无数微妙的震颤和波动流遍全身;一种 至深的幸福,痛苦和阴郁在其中并非作为对立面,而是作为条件, 作为产物,作为如此光辉灿烂中必有的色彩起作用;一种节律关系 的本能,它绷紧了形式的广阔空间——长度,对于扩展的节律的需 要,几乎是衡量灵感力量的尺度,是对灵感的压力和紧张的一种平 衡……万物最高程度地显现了,这是不由自主的,却又好像是一种 自由的情感、绝对、强力、神性的狂飙突起……最奇特的是形象和 比喻不期而至,人不再明白什么是形象,什么是比喻,一切都以最 迅捷、最正确、最单纯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看来是真的,用查拉 图斯特拉的话来说,事物好像自动前来,甘愿充当比喻。(“这里万 物爱抚地走向你的言谈,向你谄媚,因为它们想骑在你的背上驰 骋。这里你骑在每种比喻上,驰向每种真理。.这里一切存在的语 言宝库向你突然打开;这里一切都想变成语言,一切生成都想从你 学习言谈。")这便是我对灵感的体会,我不怀疑。必须倒退几千 年,才能找到一个能向我说这话的人:“这也是我的体会。'‘①
① 灵感来临时,创作主体常常“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②。这从 许多诗人、艺术家创作中的表现上可以得到验证。如普希金用传神的 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灵感出现时的状态:“诗油然而生:/抒情的波涛冲击 着我的心灵,/心灵颤动着,呼唤着,如在梦乡寻觅,/终于倾吐出来了, 自由飞奔……/思潮在脑海汹涌澎湃,/韵律迎面驰骋而来,/手去执笔,笔去就纸,/瞬息间——诗章迸涌自如。'‘
1.[德]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文良文化编洋,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6 页。
2. [古希腊]柏拉图:《伊安篇》,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7-8 X.
直觉出现时则呈现另外的情况:没有灵感来临时那种手舞足蹈、不 能自持的状态,而显得十分克制和冷静。
总之,灵感和直觉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点。在创造过 程中,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直觉有时是灵感 实现的必要条件,直觉的结果常常是触发灵感的契机。当创作主体苦 思冥想之时,常常会由直觉突发产生灵感。创作主体的直觉能力愈强, 他获得灵感的机会就愈多;而在灵感的状态下,直觉往往最容易产生; 当直觉处于灵感状态之时,二者就合二为一了,这时出现的创作动机就 成了灵感和直觉的共同产物。
(二)灵感产生在长期思考甚至理精竭虑之后,直觉却往往产生在 第一次碰头之时
灵感产生前都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的甚至相当漫长,但产生 时却相当突然。袁枚非常形象、深刻地描述了灵感的激发过程,'千招 不来,仓猝忽至,十年矜宠,一朝捐弃。人贵知足,惟学不然。人功不 竭,天巧不传。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①这就是说 千招不来的东西,有时得来却毫不费功夫。这种仓猝忽至的东西却又 包含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军旅作家王宗仁的长篇报告文学《青藏 风景线》的创作动机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过程才产生的。他想写 一部比较系统而深刻地反映4000里青藏线军营生活的报告文学,这个 想法由来已久了。但是,下决心着手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却是在1990 年夏天他来到唐古拉山中的长江源头以后。当时,他结识了一位带着 严重高山疾病坚持工作的源头兵站站长关茂福。在和关茂福相处的几 天中,他承受了高山反应的无情袭击。关茂福是一个主动要求上兵站 的大学生。15年间他一直坚持在4000米以上的山上工作,浑身是病, 但从不吭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知识分子像高山一样挺立在他的心 中。有一天,王宗仁和关茂福交谈到深夜。采访完毕,他毫无睡意,关 茂福则躲在兵站旁边的草滩上去吸烟,他知道关茂福又用吸烟来抵御 高山病带来的痛苦,并排遣心中的寂寞。他远远地站着,看着从关茂福 唇边亮起的一闪一闪的火星,他脑海中的灵感迸现了,激情被火光点燃 了 :关茂福不就是青藏高原之脊吗?他用自己的生命和肩膀挺起了兵
1.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勇改》,见《袁枚全集》,王英志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版.第421页。
站,扛起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沉重使命。于是《青藏高原之脊》这个题 目便喷涌而出,歌颂青藏高原戍边战士这种民族脊梁的精神这一创作 动机便产生了。①虽然歌颂4000里青藏线军营生活的想法由来已久, 但一闪一闪的火星才点亮了他的灵感之光。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思 索、酝酿才有了这个动机的出现。
与灵感不同,直觉的产生却是一瞬之间的事。它没有漫长的思考 过程,是瞬间得到的,表现为创作主体对某事物或现象直观式的把握。 阿诺德•伯兰这样说过:直觉为“一种洞察力的直接揭示,瞬间的顿悟 总是直觉的一种证明"②。如果说灵感是潜意识起作用的话,直觉则是 显意识在起作用。正如钱学森所说:“我要强调的是直感是显意识,而 灵感则是潜意识。”③屠格涅夫创作《父与子》的动机,就是在一次旅行 中和遇见的一位青年俄国医生谈话后的瞬间产生的。诗人李小雨《陶 罐》创作动机产生的过程更能充分说明直觉产生的特点。1985年她去 西安半坡遗址。半坡村寂静、清冷,只有寥寥几人在参观。然而就在肃 立的玻璃柜前,一个形象突然击中了她。她险些惊叫起来:“陶罐,那是 我母亲的陶罐!灰色的,椭圆形的,胖胖而敦厚,有暗红色的鱼纹在游 动。就是这黯淡朴拙的曲线,使我感到压倒一切的窒息和触动,我预感 到这将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找到了多年前就埋藏在心底的原始的 感情,这些原始的感情再加上千年重量就成为了黄土之下一种深深的 认同。‘'她由陶罐立即直觉蓟母亲的形象,瞬间将两者串联起来,引发了 丰富的想像:苍穹、圆、孕……两者是那样地相似。于是,她写下了这样 的诗句:“据说/第一只陶罐是女人做的/因此,她塑一条/浑圆的、隆起 的曲线/朴拙而安详地立于/万古苍凉之上。”④诗人通过陶罐的外在形 象突然发现了它的美质和深刻的内蕴。
(三)灵感获取的是成熟的答案,直觉得到的是推测性的洞察
心理学发现,灵感往往发生于创造性思维久久酝酿并接近成熟的
1.吕文:《扎自己的根,走认定的路》,《作家通讯》(内刊),1997年夏卷,第59页。
2. 阿诺德-伯兰:《美学的范围》,纽约1970年版,第115页。
3.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科学》1985年第1期。
王燕生、谢建平:《一首诗的诞生》,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7页。 阶段,常常爆发在创作主体已经放弃了专注的沉思而干其他事情,甚至 静谧地睡梦之时。由于某种触发,暂时中断的神经联系突然接通,从而 出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在不经意间问题的答案蓦然浮现在脑际。灵感 爆发时,创作主体往往只注意无意得之的那一瞬间,仿佛天赐神授,而 忽视了在此之前那长期且艰难的积累和思考过程。如李国文得到落实 政策,办调转手续时,忽然看到天上发生了月食。他曾这样讲:“我去工 地办调转手续时候,正赶上一次月全食,一开始阴影侵蚀了月亮,越来 越大,最终,整个月亮陷入了黑暗中,但不多久,月亮又露出来了,摆脱 了阴影,仿佛更皎洁了。"这时,他心中怦然而动,产生了灵感,'月食时 虽然黯淡,但光明终究会到来,天和人是同样的……这些年来我们国 家、人民同样也经历了一场月食,但终于复圆了,恢复光明了。”①他通 过自然界的月食现象发现,我们的国家和个人也同样经历了一场“月 食'',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现在又明了,于是产生了创作《月食》的动机。 这种灵感的产生是作家长期积累蕴蓄所致,是壑过长期实践所得到的 成果。如果作家没有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长期思考,是不可能有这种 所得的。直觉不是这样,它是在瞬间出现的一种洞悉和透视,但因为没 有一个像灵感那样的长期积累过程,所以往往只是一种推测性的洞察 和探析。如1887年6月,托尔斯泰从阿-费-柯尼那里听到了他从监 狱女看守长那里听来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后,立刻直觉到它背后似乎 隐藏着某种待发掘的东西。但这种直觉只是一种推测和直感,并没有 像灵感那样与生活必然的因果关系。
④ (四)灵感常常出现在思考对象已经不在眼前的时候,直觉却是面 对突然出现于眼前的事物所给定的意义
创作主体的灵感往往产生在这样的时候:他面对一个具有审美意 义的客体,一时悟不出其内涵和本质而陷于长期的思考之中,经过漫长 的焦虑和苦思之后,在一个偶然的邂逅和奇遇之中,突然心有灵犀、豁 然开朗,得到了久久欲得而不可得的东西,给人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虽然此时审美客体不在眼前,但那种灵感来
1. 李国文:《作家的心和大地的脉搏》,《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
临的情形令人难忘。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其著名的《金 蔷薇》中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灵感来临时的美妙状态:
灵感来临时,正如绚烂的夏日的清晨来临,它刚刚赶散静夜的 轻雾,四下是缀满露珠的簇叶丛。它小心翼翼地向我们的面孔吹 来它于健康有益的清凉。
灵感,恰似初恋,人在那个时候预感到神奇的邂逅、难以言说 的迷人的眸子,娇笑和半吞半吐的隐情,心灵强烈地跳动着。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像一种魅人的乐器般微妙、精 确,对一切,甚至对生活的最隐秘、最细微的声音都能共鸣。①
.直觉与此不同,它是面对审美客体时所产生的。如雪莱曾看到贝 特丽采被囚禁在狱中时的一幅画像。她那庄严而忧郁的神情立刻使他 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坦,他立刻直觉到了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意义,一部 名剧便随之诞生了。直觉是在对审美客体的观照中所产生的一种感 悟,而不像灵感那样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由渐悟到顿悟而产生。另外,创 作主体在察觉和感悟到审美客体的本质、精髓的东西时,虽然有一种审 美的激动和惊喜,但一般比较平和、平静,甚至是不露声色,没有灵感产 生时那样一种激情冲动的迷狂。
(五)灵感状态的显现神奇美妙,创作主体表现出不可自控性;而直 觉状态却表现得较为平实冷静,创作主体的形态可以自控
当灵感出现时,创作主体表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美妙异常的心理状 态。尼釆在《天才的激情与感悟》中淋漓尽致地描述了这种情形:
可有谁清楚地知道强盛时代的诗人们称什么为灵感?倘若没 有,我愿来说说。一个人稍微有一点迷信,恐怕就不会拒绝在事实 上想像一下,自己成为某些极强大力量的纯粹化身、纯粹传声筒、 纯粹媒介。启示的概念就是描述这种情况的,它的含义是,使一个
[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人深深震撼颤栗的某种东西,突然以一种不可演说的准确和精细 变得可见可闻。倾听,而并不寻求,接受,而并不追问谁在给予;一 种思想犹如电光突然闪亮,带着必然性,毫不犹豫地获得形式—— 根本不容选择。一种喜悦,其巨大的紧张有时通过泪水的汹涌而 得舒缓,他此时步态踉跄,时而疾行,时而跡踢;一种不完全的出神 状态却又清晰地意识到有无数微妙的震颤和波动流遍全身;一种 至深的幸福,痛苦和阴郁在其中并非作为对立面,而是作为条件, 作为产物,作为如此光辉灿烂中必有的色彩起作用;一种节律关系 的本能,它绷紧了形式的广阔空间——长度,对于扩展的节律的需 要,几乎是衡量灵感力量的尺度,是对灵感的压力和紧张的一种平 衡……万物最高程度地显现了,这是不由自主的,却又好像是一种 自由的情感、绝对、强力、神性的狂飙突起……最奇特的是形象和 比喻不期而至,人不再明白什么是形象,什么是比喻,一切都以最 迅捷、最正确、最单纯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看来是真的,用查拉 图斯特拉的话来说,事物好像自动前来,甘愿充当比喻。(“这里万 物爱抚地走向你的言谈,向你谄媚,因为它们想骑在你的背上驰 骋。这里你骑在每种比喻上,驰向每种真理。.这里一切存在的语 言宝库向你突然打开;这里一切都想变成语言,一切生成都想从你 学习言谈。")这便是我对灵感的体会,我不怀疑。必须倒退几千 年,才能找到一个能向我说这话的人:“这也是我的体会。'‘①
① 灵感来临时,创作主体常常“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②。这从 许多诗人、艺术家创作中的表现上可以得到验证。如普希金用传神的 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灵感出现时的状态:“诗油然而生:/抒情的波涛冲击 着我的心灵,/心灵颤动着,呼唤着,如在梦乡寻觅,/终于倾吐出来了, 自由飞奔……/思潮在脑海汹涌澎湃,/韵律迎面驰骋而来,/手去执笔,笔去就纸,/瞬息间——诗章迸涌自如。'‘
1.[德]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文良文化编洋,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6 页。
2. [古希腊]柏拉图:《伊安篇》,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7-8 X.
直觉出现时则呈现另外的情况:没有灵感来临时那种手舞足蹈、不 能自持的状态,而显得十分克制和冷静。
总之,灵感和直觉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点。在创造过 程中,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直觉有时是灵感 实现的必要条件,直觉的结果常常是触发灵感的契机。当创作主体苦 思冥想之时,常常会由直觉突发产生灵感。创作主体的直觉能力愈强, 他获得灵感的机会就愈多;而在灵感的状态下,直觉往往最容易产生; 当直觉处于灵感状态之时,二者就合二为一了,这时出现的创作动机就 成了灵感和直觉的共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