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美需要转变为创作动机的条件
        审美需要转变为创作动机是需要条件的。需要仅仅是形成动机的 必有条件,但仅仅有了需要并不见得就可以产生创作动机。有的需要 甚至在胸中蕴蓄很长时间,最后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摟置或消失. 除必须“需要”之外,审美需要转变为创作动机还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一)与审美需要相适应的环境
        审美情感蕴蓄在胸时,会使创作主体处于一种欲说不能、欲求不得 的状态。这种欲望只有遇见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才能产生创作动机。如 同格式塔学派所讲的那样,内在世界的力与外在世界的力在形式结构 上异质同构,达到契合和融合时便产生了创作动机。如田汉和聂耳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恨之入骨,在1934年的一天晚饭后,他们来到上 海外滩码头。外滩码头停放着外国的轮船,一些码头工人在搬运货物, 这些货物上写着外文。当懂英文的田汉看清了木箱上的文字后,被震 怒了。聂耳的脸变得铁青,两只手紧握着拳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这些 狗强盗!强迫中国人自己扛着枪炮子弹来打中国人!我们再也不能忍 受了!”他和田汉立即产生了创作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动•机。于是田 汉很快创作了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剧本包括歌词,聂耳则饱含感情 谱写了剧中所有的歌曲。再如作家白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长 篇小说《从囚徒到省委书记》。他在自己的前半生被定为“极右”,被开 除党籍公职,接受劳动教养,充满了惨痛。12年后,他又被押送农村接 受了 10年的“群众专政”,可谓苦不堪言。当他后来从省人大领导的位 置退下来时,有了适于写作的条件,于是,“有一个念头始终在他的脑子 里萦绕……那就是把那段艰辛岁月记录下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他产生了创作这部作品的动机。他想让“这部小说成为反映那段历史 的一面镜子。尽管重温那段记忆常常会带来锥心的痛苦",但他坚信:    
         “直面严峻的历史、惨淡的人生,最终会促使人猛醒,催人奋进,激发改 革创新的激情。''①
        当然,也有的创作动机是在生存环境的逼迫下产生的。如史铁生、 邹志安、周克芹都是为了生存而写作。史铁生2003年在苏州大学“小 说家讲坛''讲演,题目为《宿命的写作》。当问到为什么要写作时,他回 答道:“是为了不至于自杀。”“写作便是为活着找到可靠的理由,终于找 不到就难免自杀或者不如自杀。''②这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创作动 机。早在1987年,史铁生便对自己的创作动机作岀了明确的解释:“先 是为谋生,其次为价值实现(倒不一定求表扬,但求不被忽略和删除,当 然受表扬的味道总是诱人的),然后才有了更多的为什么。现在我想, 一是为了不要僵死在现实里,二要维护和壮大人的梦想,尤其是梦想的 能力。”③20几年后的答案似乎还是同一个:写作是为了活着,且活出意 义来这种创作动机与史铁生的经历不无关系。残疾以后的史铁生竟 找不到一份工作,他的病情却愈加严重,只能昏昏然地躺着,直至昏昏 然不能思想。他几乎走到了人生的末路,甚至想到了自杀。“自杀的念 头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母亲对儿子揪心的牵挂和寻找儿子的踪影得到 印证。‘'“活着还是死去''已成了他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活着 他只有写作,而这种为了生存而写作的需要终究导致了他的审美需要。 对于这种需要的变化他是这样说的:“至于写作是什么,我首先以为那 是一种职业,又以为它是一种光荣,再以为是一种信仰,现在则更相信 写作是一种命运「'④生活给史铁生带来了不幸,把他逼入了写作这个 死角。史铁生又是幸运的,写作给他带来了心灵的自由,正是写作这种 审美的需要使他在理想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二)与审美需要相适应的心境
        审美需要是创作的必要条件,没有与审美需要相适应的心境,就不
      1.  颜慧:《〈从囚徒到省委书记〉书写传奇人生》,《文艺报•文化副刊》2005年6月4日。
       2.  史铁生:《答自己问》,见《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 页。
        3.史铁生:《苏州讲话》,《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4. 同③。

         可能有创作动机的产生。如郁达夫幼年失去父亲,不久又失去母亲的 疼爱,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最大的痛苦是她长大后在日本留学期间 经常受到日本人的侮辱所产生的苦闷。在《雪夜》中他这样写道:“支那 或支那人这一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龄少女的口里被说出 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 的混合作用,这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像不出来的。''这 使他深深感到悲哀,也使他忧郁、愁闷的情绪逐渐扩展、蔓延。回国后, 他愁苦的心情更加沉重。他曾这样说:“一踏上了上海的岸,生计问题 就逼到我的眼前,缚在我周围的运命的铁锁圈就一天一天地扎紧来 了。”①正是这种心境,促使他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忧郁、伤感的 情绪。
        (三)与审美需要相适应的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是审美需要的载体,审美对象必须与审美需要相适应才 可能产生创作动机。如梵高特别喜欢黄色,尤其喜欢向日葵。他把自 己的画室漆成黄色,用画的向日葵装饰他的小屋。他画的每朵葵花都 如一团燃烧的烈焰,葵叶和花瓣是向外吐射的火苗。可以说,向日葵是 他的另一种自画像,他画向日葵的动机完全是为了吐泄自己的感情。② 再如贾平凹从小饱尝孤独的滋味,养成了内向的性格。当了作家以后, 他深有感触地说:“慰藉这颗灵魂安宁的,在其漫长的20年里,是门前 那重重叠叠的山石,和山石之上圆圆的明月。‘'“山石和明月一直影响着 我的生活……左右着我的创作。”③山石、明月成了贾平凹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审美对象。所以,他一旦遇到山石、明月便喜不自禁地欣赏、歌 颂,于是山石、明月成了他创作的审美意象。他的成名作是《满月儿》, 塑造了两个农村姑娘满儿和月儿。后来,他又写了《月迹》、《月鉴》、《对 月》,同时,他还写了许多歌颂山石的作品,如《丑石》。可以说,月亮是 他喜欢的清新脱俗的女孩子的象征,而丑石则是他自况的写照。再如, 李尔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一直有一种写作的欲望,想将自己所
        1.郁达夫:《郁达夫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岀版公司1996年版,第239页。
        2.毛建波编著;《名画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3. 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钟山>1983年第5期。

         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当他听到有的日本人说“你们的抗日战争是伟大 的,是无可比拟的战争,但却没有可以与之相称的文学作品”时,觉得这 句话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却是事实。从世界范围看,写抗日战争全过程 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以其改全中国之命运的伟大历史作 用的作品确实没有。将抗日战争全过程作为写作对象与自己写作的需 要是那样地契合,于是他不顾龄高体迈,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自 己亲身经历的和间接了解到的抗日战争的事情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思考 融为一体,历时10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后来,当有一 位俄罗斯记者以为他是借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为自己的作品扬名 时,他十分诚挚地回答,'托翁的著作是伟大的艺术品,热情地歌颂了人 民反侵略的英雄气魄,但他不懂战争的根源和如何才能消灭战争。他 是宿命论者。他不能写的部分,正是我能写的——就叫'新'。”①
        (四)与审美需要相适应的表现能力
        审美需要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表 现能力,才能把创作动机物化为成功的作品。如鲁迅作为“五四"文化 运动的主将,他以卓越的表现力深刻地洞穿了中国几千年来“吃人”的 封建历史,愤怒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所造成的无数血淋淋的悲剧,并深刻 地攫挖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可见,鲁迅文学创作的动机其源在于 “憎”。与鲁迅注目于社会中的各种对立不同,沈从文则留意于自然与 社会的和谐之美。他指出:“我过于爱有生的一切……在有生中我发现 了'美二"②沈从文在谈到为什么写作时说:“因我活动的这世界上有所 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 性,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③可见,沈从文的创作动机其源在 爱。“这种爱的指向,包括自然、生命和爱情。'‘④再如,王火所创作的 《战争与人》,以深邃的目光关注人的生存与命运,道德与人性,死亡与 爱情,揭示了战争作为人之存在方式的本体意蕴,这使得我们的抗战及
        1.任晶晶:《李尔重:金戈铁马遍地诗》,《文艺报•文化副刊》2005年9月3日。
        2. 沈从文:《烛虚》,见《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
         3.闵建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婚恋与创作》,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4.闵建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婚恋与创作》,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64页。
         反法西斯文学在内化和深化“人学"方面,接通了同当代世界文学的联 系。因此,《战争与人》被评论界誉为“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文学巨著之 一,是文化品位极高的艺术精品「'① '
        可见,审美需要与创作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以说,审美需要是 创作动机的内在起源,而创作动机则是审美需要的外在表现。它们之 间是一个互为表里的因果关系。
        1. 任晶晶:《王火:战争中,我们不能沉默!》,《文艺报•文化副刊>2005年9月3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