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业,男,1957年8月出生于山东高密。现任唐山市文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河 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1986年毕业于河北廊坊师专作家班,1992年结业于鲁迅文学院。 1978年从部队到地方,曾历任《唐山文学》诗歌、散文、文论编辑,执行主编,唐山文学院导 师、唐山作家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南开大 学出版社及多家重要报刊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几百万言。专著主要有:独著、合著 格言集《爱的格言X1991年)、《爱情箴言H1992年)、《人生妙言X1993年)、《男人的智慧》 (2004年);学术论著《格言论M2004年);长篇纪实文学《来自中国家庭的最新报告》(上、下 卷,2001年);以文学形式撰写的全国统考辅导教材《商品归类快速定位系统M2005年)。 《商品归类快速定位系统》被多所高校选为必备教材,众多格言被转载或引用。因最早公开 发表“格言应成为创作文体”之见解,且较早出版个人格言集,被学界称为当代“格言领域的 垦荒者之一”;研讨格言思维及其写作规律的《格言论》,被认为是“开先河的文论专著”。其 传略辑入冰心主编的《东方艺术界名人录》等。
李思业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深沉而又灵动的作家。这种深沉和灵动不仅表现在 他诸多样式的文学作品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格言创作上。至今他已独著、与人合著出 版了《爱的格言》《爱情箴言》《人生妙言》《男人的智慧》等数部格言集。他的格言视域广阔, 涉及自然、社会,精神各大领域、各个层面。他将泛化、博杂的生活感受浓缩、提炼、升华,灌 注激情,展开想象,投入理智,凝结幻化出数以千计、文采斐然、警策动人、醒人心扉的警句箴 言,累积成一部部颇具分量、极具启迪、指导意义的“人生经典”。李思业以其创作思维的敏 锐、艺术手法的创新成为了格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早在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就 形成了“格言应成为创作文体”的先锋性认识。“在信息时代,在信息爆炸的烟雾里,在信息 泛滥的汪洋大海中,为了摆脱信息的窒息与信息的湮没,人类吊诡地凸现出一种对立的思维 方式,那就是格言思维。”这是他与最初的合作者达成的共识。他们认为格言是“一种最简 约、最经济,也最具文采的文体。是人们直接呈现、采撷和传递的言语符号的钻石与珍珠”。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就预先感知并形象地描绘了该文体后来的繁荣景象,“格言警句像 闪电或小蜂鸟,在传媒上飞翔;格言警句像槟榔和樱桃,在众口喧哗的唇齿间流动。越来越 多的思想者和热爱思想的人们,都来参加这种风靡中外通行古今的话语狂欢。”在从文体学 角度论述格言的一篇论文中,李思业甚至明确预言:格言时代已经到来。应该说,李思业格 言的诞生,既是顺之时者,又是他对时代思潮和时代需要明确预期、准确把握的产物。
当然,杰出格言作品的最终形成,社会环境的催化和作者的热情仅仅是必要条件之一。 格言创作的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是否通透、智慧是否深邃、生命体验是否真切,最主 要的,对格言思维方式和表达艺术的把握是否到位。从一部部颇耐咀嚼的格言集中,我们看 到了李思业不仅具备格言作家的良好素质,而且将一个格言作家应该具备的禀赋和条件,应 用、发挥到了很高的境地。他认真、深切地运用观察、体验、反省的方法,将审美的笔触掘进 和拓展到生活的深层和人们心灵的深处,追踪社会热点和审美焦点,凝聚历史经验和个人感 受,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美学意味。对如许的作品进行条分缕析是一篇短文难以胜任的,这 里仅以思想类型与艺术特色为经纬,用鸟瞰的方式,来赏析一下李思业恢宏斑斓的格言 世界。
一、开阔精深取精用宏 .
读李思业的格言,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作者精神领域的宽广与深邃。这些专著当中的 格言条目,覆盖了自然、宗教、人类、社会、政治、秉权、生活、财势、道德、教育、语言、思维、书 籍、艺术等诸多领域,涉猎了幻想与现实、思考与推论、智慧与愚蠢、理解与洞察、信仰与理 念、知识与蒙昧等众多范畴,透视了欲望、激情、机遇、个性、认同、自爱、自省、名誉、成功、行 为、成就、敌友、爱憎、悲欢、善恶、美德、瑕疵、毁誉、言谈等现象,探究了真伪、秘密、隐私、回 忆、梦幻、期待,机智、幽默,批评、判断、趣味等命题,甚至对伟大与渺小、历史与今人、疾病与 健康、享乐与惩罚,生命与时间、死亡与永恒等等这些永久之问,亦作出了精彩回应。可以 说,大到对宇宙生成与毁灭,小到芥粒潜藏的生命之奥义,几乎无所不包。从《爱情、婚姻、家 庭》《男人、女人、人类》《生活、人生、生命》《你、我、他》《财势、秉权、社会》《知识、思维、创造》 《智愚、成败、毁誉》《善恶、爱憎、悲欢》《灵肉、欲望、信仰》《自然、时空、永恒》这些分章标题, 仅《男人的智慧》一书,就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疆域是十分辽阔,思想是非常富饶的。在这部 书里,我们既看到了对“人间无旧事,自然无新理"这样无上规律的至高概括,也看到了“人生 的全部秘密、真谛、答案都藏在无影无踪的时间里,而时间欺骗我们的伎俩是:只让眼睛看到 空间”这样对人生终极困境的洞幽与烛微;这里既有“人间戏剧千变万化、花样不断翻新,但 金钱、美色、权势却是它恒久不变的主题”这样的宏观透视,又有“不能将自私和个人利益混 为一谈。自私是邪恶和堕落的根源,个人利益却是个体生存的合理基础”这样鞭辟入里的精 微分解。在《爱的格言》《爱情箴言》《人生妙言》组成的著名“三言”系列中,作者和合作者仅 就“爱”这一话题,分辨并道出了自然之爱、同类之爱、博爱、母爱、友爱、自爱、情爱、性爱等各 种人类之爱的联系与区别、本质与属性,甚至就一个命题深入掘进,生发出许多色彩斑斓的 思想片段,构成认识的多棱镜,醒人眼眸。关于“爱情”:他既发出“爱情是人类集体主义的起 源,排他、唯一性是她杏红色的外壳,爱情是人类集体面对世界的原始形式”这样的中肯颂 赞,也作出了“每人都能领略一次的崇高感和每人都能领略一次的伟大感,都来自廉价和虚 幻的爱情”这样的理性解构,也有“但愿你有一个秘密思念的男人或女人,这种思念不是太 阳,不是月亮,而是寂寥寒夜的星辰”这样对隐秘情感的委婉嘉许,更有“倘若在爱情王国,丈 夫与妻子不再是终身制角色,我们就必须像谋求总统连任那样,不断展示自己的才干和魅 力”这样的指导与激励。关于“爱”:作者不仅作出“归根到底,是大大小小,忽明忽暗的爱的 灯盏,照亮了这个昏暗的世界”这样的内涵丰富的终极判断,还生发出“承认自私的合理与恒 久,就避免了过分估计友情和博爱的分量”这样的世事洞明的睿语。这一切,都使我们获得对爱情与爱的制衡性的全面的认识。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南开大 学出版社及多家重要报刊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几百万言。专著主要有:独著、合著 格言集《爱的格言X1991年)、《爱情箴言H1992年)、《人生妙言X1993年)、《男人的智慧》 (2004年);学术论著《格言论M2004年);长篇纪实文学《来自中国家庭的最新报告》(上、下 卷,2001年);以文学形式撰写的全国统考辅导教材《商品归类快速定位系统M2005年)。 《商品归类快速定位系统》被多所高校选为必备教材,众多格言被转载或引用。因最早公开 发表“格言应成为创作文体”之见解,且较早出版个人格言集,被学界称为当代“格言领域的 垦荒者之一”;研讨格言思维及其写作规律的《格言论》,被认为是“开先河的文论专著”。其 传略辑入冰心主编的《东方艺术界名人录》等。
李思业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深沉而又灵动的作家。这种深沉和灵动不仅表现在 他诸多样式的文学作品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格言创作上。至今他已独著、与人合著出 版了《爱的格言》《爱情箴言》《人生妙言》《男人的智慧》等数部格言集。他的格言视域广阔, 涉及自然、社会,精神各大领域、各个层面。他将泛化、博杂的生活感受浓缩、提炼、升华,灌 注激情,展开想象,投入理智,凝结幻化出数以千计、文采斐然、警策动人、醒人心扉的警句箴 言,累积成一部部颇具分量、极具启迪、指导意义的“人生经典”。李思业以其创作思维的敏 锐、艺术手法的创新成为了格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早在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就 形成了“格言应成为创作文体”的先锋性认识。“在信息时代,在信息爆炸的烟雾里,在信息 泛滥的汪洋大海中,为了摆脱信息的窒息与信息的湮没,人类吊诡地凸现出一种对立的思维 方式,那就是格言思维。”这是他与最初的合作者达成的共识。他们认为格言是“一种最简 约、最经济,也最具文采的文体。是人们直接呈现、采撷和传递的言语符号的钻石与珍珠”。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就预先感知并形象地描绘了该文体后来的繁荣景象,“格言警句像 闪电或小蜂鸟,在传媒上飞翔;格言警句像槟榔和樱桃,在众口喧哗的唇齿间流动。越来越 多的思想者和热爱思想的人们,都来参加这种风靡中外通行古今的话语狂欢。”在从文体学 角度论述格言的一篇论文中,李思业甚至明确预言:格言时代已经到来。应该说,李思业格 言的诞生,既是顺之时者,又是他对时代思潮和时代需要明确预期、准确把握的产物。
当然,杰出格言作品的最终形成,社会环境的催化和作者的热情仅仅是必要条件之一。 格言创作的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是否通透、智慧是否深邃、生命体验是否真切,最主 要的,对格言思维方式和表达艺术的把握是否到位。从一部部颇耐咀嚼的格言集中,我们看 到了李思业不仅具备格言作家的良好素质,而且将一个格言作家应该具备的禀赋和条件,应 用、发挥到了很高的境地。他认真、深切地运用观察、体验、反省的方法,将审美的笔触掘进 和拓展到生活的深层和人们心灵的深处,追踪社会热点和审美焦点,凝聚历史经验和个人感 受,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美学意味。对如许的作品进行条分缕析是一篇短文难以胜任的,这 里仅以思想类型与艺术特色为经纬,用鸟瞰的方式,来赏析一下李思业恢宏斑斓的格言 世界。
一、开阔精深取精用宏 .
读李思业的格言,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作者精神领域的宽广与深邃。这些专著当中的 格言条目,覆盖了自然、宗教、人类、社会、政治、秉权、生活、财势、道德、教育、语言、思维、书 籍、艺术等诸多领域,涉猎了幻想与现实、思考与推论、智慧与愚蠢、理解与洞察、信仰与理 念、知识与蒙昧等众多范畴,透视了欲望、激情、机遇、个性、认同、自爱、自省、名誉、成功、行 为、成就、敌友、爱憎、悲欢、善恶、美德、瑕疵、毁誉、言谈等现象,探究了真伪、秘密、隐私、回 忆、梦幻、期待,机智、幽默,批评、判断、趣味等命题,甚至对伟大与渺小、历史与今人、疾病与 健康、享乐与惩罚,生命与时间、死亡与永恒等等这些永久之问,亦作出了精彩回应。可以 说,大到对宇宙生成与毁灭,小到芥粒潜藏的生命之奥义,几乎无所不包。从《爱情、婚姻、家 庭》《男人、女人、人类》《生活、人生、生命》《你、我、他》《财势、秉权、社会》《知识、思维、创造》 《智愚、成败、毁誉》《善恶、爱憎、悲欢》《灵肉、欲望、信仰》《自然、时空、永恒》这些分章标题, 仅《男人的智慧》一书,就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疆域是十分辽阔,思想是非常富饶的。在这部 书里,我们既看到了对“人间无旧事,自然无新理"这样无上规律的至高概括,也看到了“人生 的全部秘密、真谛、答案都藏在无影无踪的时间里,而时间欺骗我们的伎俩是:只让眼睛看到 空间”这样对人生终极困境的洞幽与烛微;这里既有“人间戏剧千变万化、花样不断翻新,但 金钱、美色、权势却是它恒久不变的主题”这样的宏观透视,又有“不能将自私和个人利益混 为一谈。自私是邪恶和堕落的根源,个人利益却是个体生存的合理基础”这样鞭辟入里的精 微分解。在《爱的格言》《爱情箴言》《人生妙言》组成的著名“三言”系列中,作者和合作者仅 就“爱”这一话题,分辨并道出了自然之爱、同类之爱、博爱、母爱、友爱、自爱、情爱、性爱等各 种人类之爱的联系与区别、本质与属性,甚至就一个命题深入掘进,生发出许多色彩斑斓的 思想片段,构成认识的多棱镜,醒人眼眸。关于“爱情”:他既发出“爱情是人类集体主义的起 源,排他、唯一性是她杏红色的外壳,爱情是人类集体面对世界的原始形式”这样的中肯颂 赞,也作出了“每人都能领略一次的崇高感和每人都能领略一次的伟大感,都来自廉价和虚 幻的爱情”这样的理性解构,也有“但愿你有一个秘密思念的男人或女人,这种思念不是太 阳,不是月亮,而是寂寥寒夜的星辰”这样对隐秘情感的委婉嘉许,更有“倘若在爱情王国,丈 夫与妻子不再是终身制角色,我们就必须像谋求总统连任那样,不断展示自己的才干和魅 力”这样的指导与激励。关于“爱”:作者不仅作出“归根到底,是大大小小,忽明忽暗的爱的 灯盏,照亮了这个昏暗的世界”这样的内涵丰富的终极判断,还生发出“承认自私的合理与恒 久,就避免了过分估计友情和博爱的分量”这样的世事洞明的睿语。这一切,都使我们获得对爱情与爱的制衡性的全面的认识。
开阔和精深不仅体现在李思业格言创作的取材上,同时还体现在许许多多令人拍案叫 绝的格言条目的具体“个案”中。如:“世界由三个要素组成一力量、善与恶。力量是盲目 的,时而与善时而与恶结合,只要世界存在,就没有最后的选择。”这是对世界构成要素的宏 阔而又精到的解析;“所谓人生的康庄大道,并非指不经崎岖坎坷,而是指灵魂能够成功地解 决或回避那渐次而来的充满艰险的一系列精神课题。”这是对人生坦途与歧途认识迷雾的驱 散,是对人生误区的指点;“对默默无闻者的创新,人们常常斥之为胡闹;而对功成名就者的, 胡闹,人们则常常誉为之探索。”这是对人性当中敬贵畏权劣根性的深度洞察,也是对世界进 退原因的高度概括。
我们不得不说,李思业的格言条目取精用宏,覆盖广阔,且内蕴丰富,意味深远,高屋建 铜,发人深省。
二、睿智机敏灵动妙绝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格言以哲理为旨归,最终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这个意义上,睿 智既是格言思维的必具品格,也是格言作品应当达到的高妙境界。李思业的格言作品之所 以被人们津津乐道、颇多流传,主要原因在于启智性品质体现得异常充分。他不仅能够将思 维的触角伸到常人难以抵达的陌生领域,获赠新感知,更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与现象中, 发掘出常常被忽略的精义与涵蕴,示人以奇警。比如,他这样谈论哲学:“胃有胃的哲学,脑 有脑的哲学,心有心的哲学,肝有肝的哲学,牙有牙的哲学,性有性的哲学,哲学就是我们的 各个器官争相解释的我们的整体生存。,,寥寥数语,精辟深刻。又比如,他这样谈论床:“床是 船,是马背,是驿站。床是生的朝霞,死的归宿,床是爱情的圣地,心伤的诊所,梦幻的摇篮。 床是罪恶与智慧的酿造场。床,再加上鞋子,就是我们的一生。”让人们领悟到庸常物事之蕴 含,让人们看到人生的底里。再比如,他这样谈论生活,'‘当然生活是一种不断的索取,当然 生活是一种不断的奉献,但切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生活始终是一种体验与揣想。”这在提醒 和启发人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智慧的人生。这类启人心智的警句,在作者的格言集中比比 皆是。我们不妨再随手摘引几条,作为我们论点的复证:“金钱是商业的上帝;权利是政治的 上帝;名声是学术的上帝;忠贞是爱情的上帝/'“与其说生活是追求崇高完美的过程,不如说 生活是抵制逃避邪恶堕落的过程。”“宗教的誓言写在灵魂上,政治的誓言写在血泊上,爱情 的誓言写在水面上。”这些格言,各擅胜场,有的穿透力强,有的概括度高,有的爆发力大,但 它们的共同点是极具启示力。这一切,当然都是睿智的效用,开始于睿智,中继于启智,最后 抵达人心。
如果说睿智体现了作家格言思维的幅度和跨度,那么,机敏则反映出作家格言思维的活 性和灵性。前者主要是向纵深的掘进,向高端的升华;后者则主要是水平方向上的扩展或移 动。如“折磨着我们的既不是'爱情'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对'爱情'和'生活'的固执看 法。”“对于骄傲的人来说,认识了自己的缺点才算认识自己;对于自卑的人来说,认识了自己 的优点才算认识自己。”这样的格言是机敏的,或者说主要特征是机敏。机敏是一个转身,是 角度的变换,是扩展,是移位。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睿智的,但这种睿智是被机敏所裹挟所 包容的。
正是睿智和机敏,使李思业的格言读起来感到生动多彩。有的正中下怀,有的直指人 心,有的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受。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是灵魂对灵魂的激荡,灵魂对灵 魂的激发,灵魂对灵魂的激励!
三、个性独具异彩纷呈
有目共睹,李思业的格言具有特别的诱惑力。无论是大轮廓的思想,还是小体积的哲 理,一经其表现,就闪烁出迷人的光彩,散发出悠长的韵味。我认为,除了思想本身的魅力, 主要得力于作者思维方式的多样和表达技巧的丰富。
对判断的创造性运用。判断是思想存在的基本形式。判断句式作为叙述语的骨骼, 在格言写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大格言家,都是善于运用判断句写作 的。李思业当然深得其精髓,运用之巧妙,不时令人拍案叫绝。如“哪儿有利益之争,哪儿就 不得安宁”。“激情掌握简单的头脑,哲学掌握深刻的头脑。所以,理性灌输和激情煽动是领 袖人物必会的两手活儿。”这些以判断句为主体的格言,是如此准确锐利,人木三分,而且干 脆利落,没有一个赘字余词。可以看出,在求得判断的奇妙和诡谪,在判断中使词语意外地 闪光等方面,李思业确乎是匠心独运,因而多有惊人之语。
1. 表达的可感性。一般说来,格言是以对关照对象的智性思辨为前提,其思维方式以综 合和抽象为主。但在艺术造诣深厚的格言作家看来,这种抽象性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却应是 多种多样的,且力求华美、富于感性色彩,就是说,要给思想穿上美丽的衣裳,或赋予思想以 生动的表情。如:“理想是个青翠的话题,由红润的嘴唇说出才迷人。”“少女之所以可爱是因 为她接近自然。她是晨露晶莹的绿草地和朦胧悠远的风景林。”第一条格言在陈述“理想主 要是青春的课题"这一思想时,在修辞上做了诗意的渲染,“青翠”和“红润'‘具有明亮的视觉 性,“红润的嘴唇"替代了“青春”(或“青年")一词.如是,一个思想在艳丽的服装的包裹下, 俊俏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第二条是对少女之美的描述,其见解并未直接完全地说出,而是 以“晨露晶莹的绿草地'‘与“朦胧悠远的风景林”做形象化启示,鲜活、自然,给人以诗意的诱 惑和享受。格言的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表述上的单调和枯燥,极大地丰富了形式。的确, 对某些思想来说,意象性的表述,也许是其唯一的、最佳的或最合适的表述方式。意象的感 性色彩,或感情色彩强烈的意象,往往能够以内涵及边界的模糊性,扩大格言的容量和功能。 而这种模糊性是文论性的语言所办不到的,如“相爱不是把两把琴合在一起,用四只手弹奏, 相爱是各自弹各自的琴,不时弹奏同一只歌曲。”“万古不渝的拥戴是青草对春天的拥戴。”第 一句格言,形理同构,喻义贴切,意象的可感性,思想的清晰性,可谓匠心独运。而第二句,理 性内核是对某种因果、某种伦理的哲理性感受,但看上去却仅仅是对外界物像的一种描述, 但是,这种描述使格言的内涵得到无限延伸,令人回味无穷。
2. 陌生化原则。一句格言的生命力,除了它说出了新思想外,就在于它出语惊人了。在 作者的数部格言集,尤其是在《男人的智慧》当中,几乎每条格言在词语符号的功能结构和自 主营造上,都别具特色,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遵循陌生化原则创造出来和遵循陌生化原则被 收入其中的。陌生化能够赋予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和感觉的新鲜感,也能够将习以为常的 词语符号化腐朽为神奇,产生新的魅力,如“许多热恋得死去活来的男女都幻想逃离这个世 界,说明这个世界是容不下真挚爱情的。”“认识犀牛同时认识苹果,你才会想到长着犀牛角 的苹果和生产苹果的犀牛。”这些格言的思想的新颖度不能说很高,道理也在常识之内,由于 作者叙述得巧妙,从而产生*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陌生化的感觉,造成了冲击原有意识的奇异 效果。
3. 陌生化是创作上的重要原则,它是衡量一个作家,尤其是格言作家独特性才能的尺度之 —F这也应是对每一个作家,对每一部作品的要求,李思业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相当突 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读他的作品时,总能够得到审美愉悦的原因了。
四、鸟飞万仞其翅仰双
在浏览李思业的格言世界时,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背景是他对格言写作规律的探索和 追寻。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他对格言的创作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整合。《格言论》一书, 新颖、奇异,填补了中外格言写作研究方面的空白,是一部开先河的文论专著。
这部专论既从历时性的角度追溯了格言的发展历史,以世界文化史的眼光,向我们介绍 了格言这一古老文体的存在,同时,还从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学史的浩瀚星海中,取出拉罗 什福科等作家的经典格言加以评析,用以强化我们对格言写作历史渊源的认识。同时,他还 从共时性的角度观照了格言存在的不同界面以及它对人类智慧进化中的特殊作用和独特意 义。这本专论中特别值得研读的是“方法与技巧”这一极具实践性的创作论部分,在这一部 分,他逐一地阐释了格言写作的技巧、技术和伎俩,特别是介绍了格言写作的思维方式。而 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与我们惯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模式明显不同,是各种思维 模式相互影响、交融渗透、立体交流融汇。我以为,作者关于“象征”的一段论述,对格言作 家、诗人,具有普遍意义,应反复咀嚼。
象征是沟通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渠道。
作为一个格言作家,你的内心应该有两种准备。一是对意象的敏感。当你发现一个具 体形象后,应该有思想准备,立刻把它升华到哲理认识的高度。二是你的脑中应储存着应有 的概念、理念、思想和情感。这些形而上的、干硬的、思维的凝块,不但要时刻等待着意象的 召唤,同时它们自身也时刻在寻找着象征性的表现,时刻准备着作为一种寓意潜入意象之 中。这样,你就为象征性格言的诞生,随时准备好了产钳。
象征应成为一个格言作家经常性的思维状态和一种认识世界的根本性的哲学姿态。
作者对格言的研究,特别重视其构成因素及结构层次的分析,用审美的视角观照其性质 及特征,观点中闪烁着现代诗歌美学的色彩,隐含着极具现代性和先锋性的哲学意味。多向 度、多侧面的论述,既深刻精到,又巧妙机智,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李思业在创作道路上跋涉有年,对各种文体多有涉猎,并创作蔚为大观,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尤其是在格言写作实践和理论建树上,已经卓然成家。为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 积极的、独特的贡献!
我们不得不说,李思业的格言条目取精用宏,覆盖广阔,且内蕴丰富,意味深远,高屋建 铜,发人深省。
二、睿智机敏灵动妙绝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格言以哲理为旨归,最终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这个意义上,睿 智既是格言思维的必具品格,也是格言作品应当达到的高妙境界。李思业的格言作品之所 以被人们津津乐道、颇多流传,主要原因在于启智性品质体现得异常充分。他不仅能够将思 维的触角伸到常人难以抵达的陌生领域,获赠新感知,更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与现象中, 发掘出常常被忽略的精义与涵蕴,示人以奇警。比如,他这样谈论哲学:“胃有胃的哲学,脑 有脑的哲学,心有心的哲学,肝有肝的哲学,牙有牙的哲学,性有性的哲学,哲学就是我们的 各个器官争相解释的我们的整体生存。,,寥寥数语,精辟深刻。又比如,他这样谈论床:“床是 船,是马背,是驿站。床是生的朝霞,死的归宿,床是爱情的圣地,心伤的诊所,梦幻的摇篮。 床是罪恶与智慧的酿造场。床,再加上鞋子,就是我们的一生。”让人们领悟到庸常物事之蕴 含,让人们看到人生的底里。再比如,他这样谈论生活,'‘当然生活是一种不断的索取,当然 生活是一种不断的奉献,但切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生活始终是一种体验与揣想。”这在提醒 和启发人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智慧的人生。这类启人心智的警句,在作者的格言集中比比 皆是。我们不妨再随手摘引几条,作为我们论点的复证:“金钱是商业的上帝;权利是政治的 上帝;名声是学术的上帝;忠贞是爱情的上帝/'“与其说生活是追求崇高完美的过程,不如说 生活是抵制逃避邪恶堕落的过程。”“宗教的誓言写在灵魂上,政治的誓言写在血泊上,爱情 的誓言写在水面上。”这些格言,各擅胜场,有的穿透力强,有的概括度高,有的爆发力大,但 它们的共同点是极具启示力。这一切,当然都是睿智的效用,开始于睿智,中继于启智,最后 抵达人心。
如果说睿智体现了作家格言思维的幅度和跨度,那么,机敏则反映出作家格言思维的活 性和灵性。前者主要是向纵深的掘进,向高端的升华;后者则主要是水平方向上的扩展或移 动。如“折磨着我们的既不是'爱情'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对'爱情'和'生活'的固执看 法。”“对于骄傲的人来说,认识了自己的缺点才算认识自己;对于自卑的人来说,认识了自己 的优点才算认识自己。”这样的格言是机敏的,或者说主要特征是机敏。机敏是一个转身,是 角度的变换,是扩展,是移位。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睿智的,但这种睿智是被机敏所裹挟所 包容的。
正是睿智和机敏,使李思业的格言读起来感到生动多彩。有的正中下怀,有的直指人 心,有的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受。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是灵魂对灵魂的激荡,灵魂对灵 魂的激发,灵魂对灵魂的激励!
三、个性独具异彩纷呈
有目共睹,李思业的格言具有特别的诱惑力。无论是大轮廓的思想,还是小体积的哲 理,一经其表现,就闪烁出迷人的光彩,散发出悠长的韵味。我认为,除了思想本身的魅力, 主要得力于作者思维方式的多样和表达技巧的丰富。
对判断的创造性运用。判断是思想存在的基本形式。判断句式作为叙述语的骨骼, 在格言写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大格言家,都是善于运用判断句写作 的。李思业当然深得其精髓,运用之巧妙,不时令人拍案叫绝。如“哪儿有利益之争,哪儿就 不得安宁”。“激情掌握简单的头脑,哲学掌握深刻的头脑。所以,理性灌输和激情煽动是领 袖人物必会的两手活儿。”这些以判断句为主体的格言,是如此准确锐利,人木三分,而且干 脆利落,没有一个赘字余词。可以看出,在求得判断的奇妙和诡谪,在判断中使词语意外地 闪光等方面,李思业确乎是匠心独运,因而多有惊人之语。
1. 表达的可感性。一般说来,格言是以对关照对象的智性思辨为前提,其思维方式以综 合和抽象为主。但在艺术造诣深厚的格言作家看来,这种抽象性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却应是 多种多样的,且力求华美、富于感性色彩,就是说,要给思想穿上美丽的衣裳,或赋予思想以 生动的表情。如:“理想是个青翠的话题,由红润的嘴唇说出才迷人。”“少女之所以可爱是因 为她接近自然。她是晨露晶莹的绿草地和朦胧悠远的风景林。”第一条格言在陈述“理想主 要是青春的课题"这一思想时,在修辞上做了诗意的渲染,“青翠”和“红润'‘具有明亮的视觉 性,“红润的嘴唇"替代了“青春”(或“青年")一词.如是,一个思想在艳丽的服装的包裹下, 俊俏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第二条是对少女之美的描述,其见解并未直接完全地说出,而是 以“晨露晶莹的绿草地'‘与“朦胧悠远的风景林”做形象化启示,鲜活、自然,给人以诗意的诱 惑和享受。格言的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表述上的单调和枯燥,极大地丰富了形式。的确, 对某些思想来说,意象性的表述,也许是其唯一的、最佳的或最合适的表述方式。意象的感 性色彩,或感情色彩强烈的意象,往往能够以内涵及边界的模糊性,扩大格言的容量和功能。 而这种模糊性是文论性的语言所办不到的,如“相爱不是把两把琴合在一起,用四只手弹奏, 相爱是各自弹各自的琴,不时弹奏同一只歌曲。”“万古不渝的拥戴是青草对春天的拥戴。”第 一句格言,形理同构,喻义贴切,意象的可感性,思想的清晰性,可谓匠心独运。而第二句,理 性内核是对某种因果、某种伦理的哲理性感受,但看上去却仅仅是对外界物像的一种描述, 但是,这种描述使格言的内涵得到无限延伸,令人回味无穷。
2. 陌生化原则。一句格言的生命力,除了它说出了新思想外,就在于它出语惊人了。在 作者的数部格言集,尤其是在《男人的智慧》当中,几乎每条格言在词语符号的功能结构和自 主营造上,都别具特色,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遵循陌生化原则创造出来和遵循陌生化原则被 收入其中的。陌生化能够赋予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和感觉的新鲜感,也能够将习以为常的 词语符号化腐朽为神奇,产生新的魅力,如“许多热恋得死去活来的男女都幻想逃离这个世 界,说明这个世界是容不下真挚爱情的。”“认识犀牛同时认识苹果,你才会想到长着犀牛角 的苹果和生产苹果的犀牛。”这些格言的思想的新颖度不能说很高,道理也在常识之内,由于 作者叙述得巧妙,从而产生*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陌生化的感觉,造成了冲击原有意识的奇异 效果。
3. 陌生化是创作上的重要原则,它是衡量一个作家,尤其是格言作家独特性才能的尺度之 —F这也应是对每一个作家,对每一部作品的要求,李思业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相当突 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读他的作品时,总能够得到审美愉悦的原因了。
四、鸟飞万仞其翅仰双
在浏览李思业的格言世界时,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背景是他对格言写作规律的探索和 追寻。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他对格言的创作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整合。《格言论》一书, 新颖、奇异,填补了中外格言写作研究方面的空白,是一部开先河的文论专著。
这部专论既从历时性的角度追溯了格言的发展历史,以世界文化史的眼光,向我们介绍 了格言这一古老文体的存在,同时,还从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学史的浩瀚星海中,取出拉罗 什福科等作家的经典格言加以评析,用以强化我们对格言写作历史渊源的认识。同时,他还 从共时性的角度观照了格言存在的不同界面以及它对人类智慧进化中的特殊作用和独特意 义。这本专论中特别值得研读的是“方法与技巧”这一极具实践性的创作论部分,在这一部 分,他逐一地阐释了格言写作的技巧、技术和伎俩,特别是介绍了格言写作的思维方式。而 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与我们惯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模式明显不同,是各种思维 模式相互影响、交融渗透、立体交流融汇。我以为,作者关于“象征”的一段论述,对格言作 家、诗人,具有普遍意义,应反复咀嚼。
象征是沟通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渠道。
作为一个格言作家,你的内心应该有两种准备。一是对意象的敏感。当你发现一个具 体形象后,应该有思想准备,立刻把它升华到哲理认识的高度。二是你的脑中应储存着应有 的概念、理念、思想和情感。这些形而上的、干硬的、思维的凝块,不但要时刻等待着意象的 召唤,同时它们自身也时刻在寻找着象征性的表现,时刻准备着作为一种寓意潜入意象之 中。这样,你就为象征性格言的诞生,随时准备好了产钳。
象征应成为一个格言作家经常性的思维状态和一种认识世界的根本性的哲学姿态。
作者对格言的研究,特别重视其构成因素及结构层次的分析,用审美的视角观照其性质 及特征,观点中闪烁着现代诗歌美学的色彩,隐含着极具现代性和先锋性的哲学意味。多向 度、多侧面的论述,既深刻精到,又巧妙机智,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李思业在创作道路上跋涉有年,对各种文体多有涉猎,并创作蔚为大观,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尤其是在格言写作实践和理论建树上,已经卓然成家。为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 积极的、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