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铸诗魂王德芳
        红烛熬血,遂有烛光;花树熬血,遂有舊蕾……
        ——引自王德芳诗作《心烛》
        摆在我案头的是一部近500页的大作——《王德芳诗选》c展 卷研读,怦然心动。行行淌着热汗,字字铸着心血。凝视诗选遐 思——人,应该怎样做人?!
        王德芳生于1941年,祖籍乐亭县大尖坨,长于松辽平原。幼 结书缘,粗通文学,便坐守孤灯,读李白、杜甫,读陆游、王维、白居 易、辛弃疾……继之,拜鲁迅、巴金,拜茅盾……只因家境贫寒,无 力深造,遂遵父命考入航校,后进厂务工。17岁那年,在人生道路 上留下第一行文学脚印——发表作品,并出任一大企业职工文艺 创作组组长,主编《职工文艺》,成为三秦大地文艺工作的先进典 型。1965年,出席全国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朱德委员 长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壮志满怀,昼夜晨昏,歌颂党,赞美新 生活,十年辛苦,春树生花°
        1966年“文革”开始,风云突变,人妖颠倒,王德芳在劫难逃, 被打成小“三家村”黑店的黑掌柜。本是一首颂党的诗,却被揪出 示众:“把你比作山峰,山峰显得高傲;比作青松,青松显得孤零: 比作太阳,太阳显得遥远;比作月亮,月亮显得冰冷……因为党太 伟大了,竟很难找到一个贴切的象征。”经造反“高参”们三捏四 造,颂党成了反党。王德芳为此,竟以反革命罪被判以重刑15年, 致家徒四壁,妻离子散,胃失去三分之二,与铁窗相伴7年又7个 月,直到春风又绿摭上草,党和人民还他以清白,瘦骨伶仃的他, 才昂首走出牢门。他说燕赵乃我祖籍。远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不复还”的荊轲,近有李大钊守常先生为共产主义理想,昂 首于绞刑架下,而我的家乡距李先生出生地仅十里之遥,我因诗 遭难,面对志士的鲜血,却不能因遭难而背弃诗。他揩掉身上的血 污,跃起奋笔,重又得诗千余首,载近百家报刊° 1985年,他作为中 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岀席了中国作家第四次代表大会。迄今出版 的诗集有《古原草》、《绿雨》、《心烛》、《王德芳诗选》。现任《企望》 杂志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作家协会副主席。 曾获“神剑文艺特殊成果奖”及“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而他却 把自己比作萤火虫,比作一束小小的烛光,“燃也随你,飞也随你, 即使不幸熄灭,最后的一缕追求,也亮晶晶溶进晨曦C ”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