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文学,爱看书也爱买书,那时常常在15 瓦的灯下抱着一本小说可以看到深夜。记得看的最早的一部小说是在唐山大地震之前,是一本叫《三家巷》的书如今已不记得作者的名字了,那时也不过11岁的样子,从此就怀揣了一个少年时期的梦想一直在心中萦绕。虽说我很喜欢买书看书,然而,却不喜欢上学。这对于大字不识的父亲来说,我就是他的希望,我呢,却让他失望了。为此,在我从唐坊中学辍学的那一天,父亲就狠狠地教训了我对他的背叛,最后长叹一声,不得不默许我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那一年,我 16 岁。
虽说开始学着种地务农了,但我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一直在书海里徜徉。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农村很贫穷还没有普及电视,我们村上有一个图书室只在每天的晚间开放,我办了一个借书证,这样就可以随时借阅。白天劳动,夜里看书,像《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我三五天就能阅览一本,几乎把图书室里的小说全看遍了,我成了一个小说迷。直到有一天,我当兵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也更加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可以说,三年的警营生活,使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部队不仅仅把我从一个农村青年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而且在这期间我利用训练之余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拿起笔来尝试着写了一些小散文时,才体会到了自己文学知识的匮乏。光有兴趣爱好是不行的,还要有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就跑到书店买了几本"谈写作"等方面的书籍以弥补自己的先天营养不良,同时也使自己更加感受到文学的神圣和魅力,从那个时期开始我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笔。
再以后,由于繁杂的事情较多我无法静下心来写作,一直未能实现自己儿时的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创作来自于灵感,当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的人物形象在我的眼前鲜活般地晃动,当我在电脑前轻轻地敲打出一行行文字的时候,心中犹如闪烁着激情的火花一样燃烧起来。记得一位很有写作能力的朋友曾经对我说过∶这爬格子不但是一件辛苦的事也很可能没有结果。尽管文学这一路走得十分艰辛而我始终坚持没有放弃,凭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直到今天《走进封家的女人》终于在大家 关注的目光中付梓向世了,正所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全委、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先生 在得知我要出版这部小说时,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对于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唐山市丰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丰南区文联主 席黄永先生和河北省作家协会影视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丰南区作星协 会主席李枝增先生的热情关怀,得到了吉林大学出版社刘子贵编审的鼎力 相助。得到了我亲密的战友肖良青、付朝山、于得举、田文学、王春平、 刘殿军等人给予得资金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吴凤珍、李贵和、王振新、吴 再成、陈立瑞、赵贵明等人的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致谢。
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还参阅了《丰南县志》等有关资料,对此,表 示感谢,但是由于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写作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缺点 和不足,尤其是在语言的结构和地方的方言应用上可能用得不十分的精 确,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2011年12月30日于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