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
第一辑
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题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流派只是文学史家研 究的课题,一些文艺理论著作虽也都各辟专章讨论流派问题, 但那也只是理论上的阐释,谈的都是文学史上曾经存在过 的诸流派,从不涉及当代文学的。虽然我们党早在五十年代 中期就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发展文学艺术和 科学的方针,而且在当代文学现实中确也存在着属于文学流 派性质的某些作家群,或者是在三、四十年代就已形成流派, 现在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群,然而却从未有人将它们冠之 以文学流派的名称而加以肯定和总结3在那些实际上已经具 备了形成一个独特文学流派的作家群中,即使是事实上已经 居于主帅地位的大师式的作家,也从来不曾明确地提出对流 派的倡専,好象那样做是一种离经叛道的事情。这不能说不 是在“左”的路线禁锢卜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我国的当代文学走过了长长的一段曲折发展的艰苦历 程,正象经济建设一样,并没有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成就。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时期文学岀现了一个空前繁 荣的局面,这才使社会主义文学有了一块能够健康发展的丰 腴土壤。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理直气肚地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的问题了.
        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流派以什么为标志?它同文学史上 存在过的那些文学流派有何异同?我国当代文学中存在着哪 些已经形成流派和能够构成流派的作家群?形成和发展社 会主义文学流派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 真地加以研究和探讨的。
        中外文学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些流派 不仅繁荣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而且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是在许多复杂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它是文学 的高度发展和艺术上成熟的体现。关于文学流派形成的诸种 因素,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著作中已有很多论述,这里不再 赘言。
        纵观文学史上的各个流派,大抵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直接同风靡一时的文艺思潮、创作方法相关联着, 他们的作品便是此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的直接体现。这种 文学流派常常是以一个文学社团、报刊或出版社为主要阵地, 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作家集团。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 的,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此类文学流派白•着一定的阶级性。 这是因为,它们总是以某种哲学思想作为其文学主张的理论 基础,从而代表着某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意识和要求 的,因此它们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此类文学流派,大都是' 在同其他文艺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或社会风尚的斗争 中存在着、发展着的。我国文学史上的公安派、桐城派'、文 学研究会、创造社、甲寅派、新月派等均属此类。
        此类文学流派,大多注重于理论上的建树,在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和创作等方面同时发展。因此,它们是文学史上的 重要流派。
        另一类文学流派是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家群,他们的作品 表现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美学理想和情趣,从而形成一个 流派。他们一般并不直接与那些带着鲜明阶级烙印的哲学思 想、文艺思潮相关联。虽然他们有的也打起一个旗号,提 出一些创作主张,但它并不带有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上的特 别性。此种流派有的是以地域为中心而形成,有的又打破地 域的界限,以共同的创作题材、风格和其他艺术特色为标志 而形成。此类流派,主要是以他们的作品,而不是以他们的 理论和文学主张来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盛唐时代描写 退隐生活、田园山水的王孟诗派与描写战争生活、边塞风光 的岑高诗派,是以作品题材和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为分野形成 的两个不同的流派。宋词中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周 邦彦为代表的婉约派,主要是艺术手法和风格上的差异(当 然也包含有诗人世界观的不同),当代文学中的山药蛋派和 荷花淀派,也主要是作家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不同。
        此类流派,一般并不注重于理论上的阐述,主要是以他 们独树一帜的作品来显示自己的艺术特色,从而为世人所承 认。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所喜爱,所称道,为艺术发展史作出特有的贡献、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虽然孔孟的儒家思想成为统 治一切的思想-影响着整个社会意识,但其他各种不同的哲 学思想也在同时传播着,发展着。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文 学流派大多属「第一类,因而它们在历代的政治斗争中各自 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有了一 个统•的思想-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导 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指导。 这样,社会主义时代出现的文学流派就大多是第二类了,虽 然,在现在复杂的社会条件卜,,各个流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 各种社会思潮(文艺思潮也是社会思潮的表现)的影响,但 它一般乂并不以标榜文艺思潮为特点,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 都是以表现农村现实生活为主的社会主义文学流派,他们任 审美观点、艺术手法、出言风格等许多方面各不相同,但他 们却是共同恪守着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虽然在选 取题材、表现生活的角度、典型化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而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方面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 是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农村政策为指针去反映农村的矛盾 斗争的,他们也就都能正确地揭示了我国农村革命斗争的进 程。
        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大多是以一个地域为中心而形成 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是有组织的活动,各级 文联、作家协会和其他学术组织所进行的工作,对形成文学 流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地方的文学报刊,作为本地具 作者发表作品的阵地,强调和坚持了地方特色,另外,从作 家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素养方面去分析,生活在同一个地域的 作家,尽管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美学情趣各不相同,. 但由于他们扎根在同一块深厚的土壤里,他们所接触到的人 民生活,所呼吸到的社会空气,所接受和继承到的本地区历 史文化渊源和民间艺术的营养,又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在 他们创作的作品中,除去属于“这一个”的个人独特风格之 外,又总是带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这往往表现为浓郁的地方 色彩。而这些,便是一个文学流派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因素。
        每一个在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学流派,几乎都是 以一两位大师式的文学巨匠为主帅的,许多人师承于他,形 成一个政治倾向、创作方法、艺术见解、艺术风格相近似的 结合体。有些流派虽没有为晚进作家所承袭的主帅,但也必 定有一两位杰出作家为其代表,许多人竞相效法,团结车他 的周围C唐代的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岑参、高适这样南大 诗人,具有这种雄放风格,以写乐府歌行为主的此派诗人, 尚有李顾、崔颖、王昌龄、王之涣、王翰这样一些写出过千 古绝唱的诗坛宿将,但他们的成就似又都不能同岑、高相比。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有影响的文学团体和文学流派,如文 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现代派等,其代表人 物都是声名显赫的作家诗人。特别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 两个重要流派,简直町以说是群星灿烂,众峰并峙。当代文 学中早期形成的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其主帅赵树理、孙犁, 都是蜚声文坛的语言艺术大师。
        今天,我们的文学已经出现了建国以来最繁荣兴旺的大 好局面,'这种景象也是几千年的文学史上所罕见的。我们这 个时代,是老中青年作家“五世同堂”,携手并进的时代, 一些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写作,成就斐然的艺术大师,还在继续着他们的创作活动,新一代独具风格的大手笔正在涌现。 有一些正被人所效法,有一些正以自己的艺术成就影响、团 结着一批青年作家-这些,就是形成新文学流派的基础。
        戏曲流派是有着严格的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首先表现 为直接的师徒相承关系,京剧中的梅、程、荀、尚、谭、麒、 余、马,越剧中的袁、尹、范、徐,都是以师承传宗接代, 历久不衰,流派创始人死后,此派艺术仍在继续发展着,丰 富着。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流派也每有此种情况。清代的桐 城派,从开山祖方苞开始,经刘大槌、姚鼐,直到它的旁支 阳湖派的领袖作敬,其间绵延百余年,追随者甚众。咸丰八 年( 1858年)方宗诚编选的《桐城文录》七十六卷,駐收集 了桐城派作家八十三人的文章。 '
        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虽也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并不 一定表现为代代相袭,往往只是在一代作家中起作用。这是 因为,各个时代的文学都是以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为主,当社 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文学的风格也必然会随着发生 变化。我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三千年,但生活的节奏一直 很缓慢。而在社会主义时代,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变化 之速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文学 的手法、风格、韵味诸方面也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 况下,原来形成的文学流派也往往会失去了原来的特征而发 生分化,甚至会解体。荷花淀派的情形就是如此。现在,只 有韩映山还在谨守着这一派最初形成时的那种手法去写作, 保持着原来的风格。刘绍棠已经往前跨了一大步,似有形成 另一支派的趋势。而从维熙等人,则已经远离开这一流派去 做新的探求了。
        近几年来,我们的文学走上了广阔发展的坦途,当代文 学岀现了一个百花竞秀的热闹局面,作家作品之多,创作思 想之活跃,文学作品在人民生活中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 而且,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文坛上已经显露出了多种文学 流派竞相争妍的端倪。现在,除去岀现得较早,并已为人们 所承认了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新边塞诗派、岭南散文流 派等文学流派之外,还有一些正在形成着的,并且已经受到 人们注意的新的流派,如高原派、敦煌文艺流派等等。
        当前,我国文坛上有几个极惹人注目的作家群,这是有 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生力军。他们 之中,有的已经具备了形成文学流派的基础,或者可望发展 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有的是生活在同一地域里的多种流派的 混合体,可望发展成为几个不同的文学流派的。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北京中、青年作家群。这是当前我国 文坛上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成绩的创作力量,是新时期 文学界的一支劲旅。他们是隶属于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的那些 中、青年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大部分为小说和报告文学作 者。有一些是建国初期就开始创作,并且初露才华,后来经 历了长长的一段坎坷舛途,粉碎“四人帮”后才重返文坛; 有一些则是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文学新秀。几年来,他们一 个个文思如泉涌,创作了大量的短、中、长篇和报告文学。 这些作家,许多人荣获过国家级的创作奖,在历届的中、短 篇和报告文学评奖中,他们算得上得分最多的先进集体。王 蒙、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邓友梅、汪曾祺、浩然、李 国文、刘心武、宗璞、张洁、遊容、葛翠林、理由、母国政、 陈建功、肖复兴、郑万隆、毛志成、梁晓声、韩蔼丽等,都 是这个作家群中令人瞩目的人物?
        陕西青年作家群也是一支十分活跃的创作力量。他们沿 着柳青开创的道路,追随着老一辈卓有成就的作家王汶石、 杜鹏程等,把生活的根深扎在西北黄土高原的沃壤里,写出 了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篇篇作品喷发着渭河两岸大地 的芳香。他们特别善于表现新时期农村的崭新生活,善于塑 造新的人物。路遥、陈忠实、京夫、贾平凹、莫伸、赵熙、 李凤杰、李天芳是他们的代表。
        遍布于大江南北的风华正茂的知青作家群,是一股不可 忽视的新生力量,叶辛、张抗抗、王安忆、梁晓声、孔捷生、 史铁生、矫健、铁凝、张承志等人,可以说是这个作'家群中 的佼佼者。这是一批当过下乡知青又以写知青生活和青年题 材为主的青年作家,他们有着比同龄人丰富褂多的生活积累, 真正在生活的底层浮沉过多少年,亲身经历过爱与恨交织的 生活,曾经认真地思考过,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提出 或者回答当代青年最关心的问题,反映了当代青年的心声, 从而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共鸣。
        此外,湖南的一批以写农村题材为主的青年作家和天津 的一些以写城市生活和工业题材为主的中青年作家,也是工 作得极有成效,受到全国读者的广泛注意的。
        具有能够形成一个文学流派基础的作家群当然不止这 些,这只是比较明显又为人所瞩目的几个。在这当中,有的 已具备了一个文学流派的雏形,有的则情况较为复杂,似乎 不单单只是一个流派的基础,而是更多些。
        我以为,•北京中、青年作家群并不如有些文章所说的那 样,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基础,而是居住在同一个地域里的不 同流派作家的群体。他们有共生的现象,但又各自谨守着自 己的文学主张和风格。试看,王蒙与刘绍棠,邓友梅与刘心 武,他们之间是多么不同!因此,把北京作家群看成是一个 文学流派,这是不恰当的。今日的北京作家群与抗战期间的 东北作家群情况不同。当年东北作家群中那一群青年作家, 如肖红、肖军、端木瓢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等, 他们都有着流亡的共同经历,怀着对失去了的故土的深切眷 恋之情,饱含血泪写出了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作品,他 们虽各自有着自己的风格,但却又有着一个共同的基调和色 彩。这样,把他们看做是抗战初期的一个流派也未尝不可。今 日的北京作家群则是个比较复杂的文学现象。他们虽交往频 繁,而且常常结伴去各地讲学,但都是自己讲自己的主张。 他们各自有其美学观点和艺术追求,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异彩 纷呈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那是绝不相同的。从目前的情况看, 打起“乡土文学”大旗,写着田园牧歌式小说的刘绍棠,和 近年来有着新的追求和开拓,被人称为北京“市井小说,’作 家的邓友梅,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两个不同的流派。刘绍棠所 竭力倡导并且进行着不倦的实践和探索的乡土文学,可能会 发展成为他早期曾经追随的荷花淀派的一个旁支,这是以描 绘带着浓郁冀东风情的京郊农村生活为特色的现代田园诗, 我们姑且以他早年曾戏言过的“运河滩派”名之。邓友梅在 他的《话说陶然亭》、《那五》、《寻访画儿韩》、《双猫 图》等新作中所表现的北京风味的“市井小说”,可能会沿着老舍所擅长的以描绘北京特殊的风土人情和市民生活为主 的那条创作道路发展下去,成为一种风俗画式的具有地方志 意义的独特的文学。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却对老北 京的风俗习惯和别易一格的市民生活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 如果他们有一种锲带不舍的精神,不断的追求、探索、开拓,' 并且有一批青年作家追随其后,便有可能发展成为两个以地 域为主的文学流派,一个是以描画京郊农村生活为圭的 “乡土文学”,一个是表现北京各阶层市民独特生活的“市 井文学” 0
        朱文华同志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和前景的预测》
        (《当代文艺思潮》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中提出,当代 文学有三个已略现萌芽状态的文学流派,即“告别文学”流 派、“探索文学”流派和“历史文学”流派。单纯以创作题 材作为划分文学流派的标志,我以为是不合适的。文学流派 不能单纯从创作题材来划分,因为,写同一题材的作家,他 们的美学观点、所遵循的创作方法以及个人的艺术风格,都 并不一定相同或相近,而流派的形成却是以这些方面为主要 因素的。因此,‘未来的文学也不可能如朱文华同志所预测的 那样,是这三种文学流派“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乃至完全 意义上的形成”。这是把复杂的文学现象简单化的一种表现。 而结论应该是:风格迥异的多种流派争奇斗妍,社会主义文 学更加斑斓多姿。
三 
        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是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是许多作家惨淡经营和 不懈探索的结果。文学史上的一些著名的文学流派,往往是 经过创始者的倡导,追随者的效法、鼓吹与探求,在艺术上 不断地创新,才逐渐得到社会上承认,而后才被人冠以流派、 的称号。 •
        文学流派的形成,常常是以一个团体或刊物为阵地,逐 步发展起来的,这正如一个戏曲艺术流派必须以班社和剧团 为阵地一样。在没有刊物的古代,文学流派的形成往往是以 文会友的结果。或朋辈交游,诗文唱和;或集会结社,开院 讲学;或远游从师,慕贤求学。由此而慢慢形成一个艺术主 张与风格相近的流派。到了科学昌明的近代,印刷事业发达, 报刊岀版业勃兴,便转而为以一个刊物和出版社为中心来发 展流派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几个著名流派大都是这种情 况。文学研究会是以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和郑振铎主编 的《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为主要阵地,来发表他们 的作品和文学主张的。这正如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文学论争集•导言》中所说,“这两个刊物都是鼓吹着为人 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的,他们反抗无病呻吟的 旧文学,反对以文学为游戏的鸳鸯蝴'蝶派的•海派.文人 们”。创造社是以《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和《中华日 报》上的《创造日》为主要阵地,来宣传他们的政治观点和 文学主张,发表他们那些火辣辣地直抒胸臆的作品的。新月 派是以他们主办的《新月月刊》、《诗刊》等刊物来发表自 己的作品的。
        社会主义社会和那时不同,我们的文学刊物一般是由文 联或其他有关机构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是党领导下的一个事 业单位,而不是象过去那样,由一些人自由结合起来的社团 组织。有人由此认为这样的刊物是与发展文学流派相矛盾的。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社会主义的文学刊物应该而且能够 承担起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的任务,千方百计为发展流派 尽力,省级以下刊物更应如此。因为,地方刊物都联系着一 个以本地区作者为主的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在他们的作品中 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艺术上的共同特色,一般表现为浓郁的地 方色彩,而这正是形成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的重要因素。 地方刊物最好由一两位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并且有 志于建立文学流派的作家担任主编,他要担负起培养新秀, 倡导发展文学流派的重任。他不仅要把那些风格相近的作者 团结在刊物的周围,而且要寻找并团结愿为建立这个流派执 言开路的评论家。建国初期,孙犁同志主持《天津日报》文 艺周刊时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他在《关于编辑和投稿》一 文中说:'.刊物要有地方特点,地方色彩。要有个性。要敢 于形成一个流派,与兄弟刊物竞争比赛。”(.《秀露集》 190页)总之,我们的文学刊物要为发展文学流派开路,而不 应该禁锢它。
        还有一些非地域性的文学流派,作麥们是在信奉同一种 文艺思潮,坚持同一种创作方法,因而話成一种手法与风格 相近的作品,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令读者瞩目。文学刊物应 重视此类文学现象,给它们以一定篇幅,促进它们成长、发 展。一般地说,全国性的文学刊物,或是以提倡某种单一题 材和休裁的刊物(如青年的,城市的,军事的,小说的,诗 歌的,散文的),尤应对此类流派给予更多的关注。
        甘肃省酒泉地区的《阳关》文学双月刊,在扶植文学流 派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和有益工作,是很值得称道的。它大 力倡导和探索创立敦煌文艺流派,组织了 “探索、创立敦煌 文艺流派的专题讨论,并设立“敦煌文艺流派奖”,愿为 这个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艺术实践。它还扶植着一种继承 了我国古典诗歌中边塞诗优良传统的新边塞诗派。这个刊物 从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开辟专栏讨论,已经发表了许多文章, 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文艺界的极大兴趣。此外,《山西文学》 之为发展山药蛋派,《飞天》之为发展新边塞诗派,《青海 湖》之为发展高原派文学所作的努力,也是值得欢迎的。如 果全国有更多的刊物具有《阳关》这样的气魄和扎扎实实的 工作作风,对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流鳗极为有利的。
        为了促进一个流派的形成发展,戛学刊物应对某些作家 另眼相看,可以打破种种限制,连续地或以显著地位发表这 些作家的作品,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研究、评论,探讨他们 的艺术特色与创作道路。
        文联、作家协会和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当代文学的流 派给予更多的注,及时地研究、探讨当代文学中的流派问 题,以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过去和现在,对这个问 题的注意是很不够的,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这是个极为薄弱 的领域。在一些作家协会的地方分会中,对此种文学现象往 往是视而不见,或者是冷眼旁观,置之不顾。这种状况,是 亟需改变的。
        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社会环 境。今天,在禁锢文学发展的枷锁已经被粉碎,极“左”路 线的阴影正在消散的条件下,更多地去注意一下发展社会主 义文学流派的问题,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发展社会主 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我们呼唤着:一个超过文学史上任何时代的流派竞秀、 文学繁盛的新局面早日到来。
        一九八三年九月于唐山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