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组合一世界军事改革的共同趋势
        军队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其效能 的高低强弱。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 把军队改革的目光投向军队体制编制,把它作为 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军队效能的 战略性措施。
        (一)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世界军事 改革的浪潮奔腾不息。战后以来,美军编制进行 了5次大的改革,苏陆军进行了6次大的改革, 平均7—12年一次,小的调整就更多。法军战后 至1983年进行了 6次编制改革,仅1976年以来 就进行了两次重要改革。联邦德军1956年至 1980年就已实行过三代编制,从1980年起,又 开始按第四代编制进行全面改革。英军在多次对 体制编制改革的基础上,于1985年又进行了 “20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我军总体结构也几 经调整,目前,这一改革仍在继续。
        为什么各国军队频繁地进行体制编制改革,
        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
        军队作为一个多层次结构的巨型复合系统, 它的功能和机构是由结构决定的。构成军队的各 个要素组合的密集程度不同、排列次序不同、比 例关系不同,军队的功能和机制也迥然不同。英 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早就说过:“一支军队的威力 存在于它的组织之中由于过去构成军队的要 素比较简单,因而人们的目光首先集中于人和武 器装备等物质实体上。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军 队构成要素越来越多,结构的作用日益突出。追 求体制编制的优化、选择最佳体制编制便成为各 国军队改革的基本思路。         
        体制编制改革具有速效性特性。军队作为一 个系统来说,各个构成要素的发展,都会使军队 的战斗力得到提高。但一般来说,武器装备的更 新要靠经济实力的增长,人的素质提高要受到整 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和军队训练水平的制约。而 体制编制的变革,比较起来,可以通过改革较快 实现。体制编制改革的这一特性,已被越来越多 的军队所认识,苏军认为,要使现有的武装力量 更好地“遂行总的战略任务,“重要的是研究一 种最佳形式”,美军认为,“要使北约获得更多的 师而又不使军费增加一、两倍,办法就是改变北 约部队的编制他们把优化体制编制作为争夺 二十一世纪优势和主动的战略措施。作为弱军来 讲,更要在结构上胜敌一筹。
        搞好体制编制的改革,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 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带动 其它方面改革。六十年代,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 麦克纳马拉对美国军事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改 革,曾引起各国军界的注目。他上台后,面对错 综复杂的矛盾,首先对国防体制这个起决定作用 的关节进行了改革:把国防管理大权从参谋长联 席会议和三军各部的手中转移到国防部,由国防 部对国防发展进行“统一的计划控制”,规定国 防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统一协调国 防力量各部分的发展,杜绝了过去三军各行其 是、发展项目重复、浪费严重的现象;根据需要 设置相应的机构,如建立国防情报局、国防后勤 局,有效地利用情报资源为国防建设服务;统一 各军兵种的后勤工作,提高国防物资利用率。在 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从而给美国国防部这部机器注入新的活力。他成 功的关键一步,正是敢于首先从根本上动摇旧的 体制。
 
(二)
        各国进行的体制编制改革,由于各国战略方 针、军事思想、军事传统、地理环境和意识形态 等方面的差异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不同,但也呈 现出某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体制方面:
        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最高国防决策机构 统 帅体制是军事体制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决定着军 队领导体制。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国家多次 对统帅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更加集中统一的统 帅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33年的20年间, 全世界只有10%的国家建立了这种最高决策机 构,而目前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美国战后开始 设立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几经 演变,现由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4 人组成。苏联的最高决策机构“国防会议”,有 苏共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国防部长等7 人参加。英国二战时期的战时内阁由7人组成, 1982年马岛之战时,仅有4人组成。这种决策 机构,具有最高权威性,能够迅速处理现代瞬息 万变的国家安全形势和突发事件。
        各国的国防部,按其权限大小可分为实体、 半实体、虚体三类。实体的国防部具有全面的国 防执行权;半实体的国防部通常只有军事行政 权,没有作战指挥权;虚体的国防部,既无军政 权也无军令权,只有某些礼仪性使命。目前,许 多国家都根据本国情况,加强了国防部建设,把 国防部变成为统辖军队建设和作战的实体,更好 地把军队建设纳入国家建设轨道,统一国防和军 队建设问题,协调军事部门同非军事部门的关 系。
        舍弃军政、军令合一的单轨制,采用国防部 领导下的军政、军令分立的双轨制,形成养兵和 用兵两个系统:由军政系统管理军队的行政管 理、部队建设、战备训练、兵役动员、武器釆购 和后勤供应等工作;由军令系统专司作战。美国 是较早实双轨制的国家,目前,美国正在酝酿的 新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这种双轨制。近几年 来,英国、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国也继而效 尤。
        这种体制,便于军政系统集中精力抓好军队 自身发展建设,作战系统从大量行政事务中解脱 出来,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但是也存在不少弊 端,如军政系统对作战问题考虑较少,部队建设 与作战运筹联系不紧;军政军令系统之间易发生 矛盾,机构和人员设置上易重叠等等。
        完善军事指挥系统为提高部队灵活反应能 力,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完善军 事指挥系统。美国自50年代开始对指挥体制进 行了 4次较大的调整。在80年代进行的第4次 调整中,于1983年成立了中央总部,以完善其 全球军事指挥系统。1984年成立了国防部联合 特种作战局,并于1987年成立了美国特种作战 司令部,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低强度战争的需要。 1985年成立了三军联合航天司令部,这是美军 进行“天战"所采取的重要步骤。苏联近年致力 于完善战区指挥体制,于1978年至1984年间, 在统帅部与军区之间建立了西方、西南、南方和 远东4个战区指挥机构。战区的建立,提高了苏 军的战略指挥能力。
        编制方面:
        编组规模小型化 60年代,美陆军重型师 占全部陆军师的比例一度高达60%。进入80年 代,美军将陆军发展的重点放在组建编制人员 少、战斗人员比重大、无重型装备的轻型师和特 种部队上。计划从1985财年开始,5年内组建5 个超轻型步兵师。空中突击师和空降师依照轻型 步兵师进行改编。80年代初制定的重型师的规模也将缩小。预计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的“空地 一体作战部队",拥有一个师的作战能力其编制 员额只有一个旅。许多国家也都把过去一度推崇 的大部队合成改变为小合成。趋向小型化的原 因:高度自动化技术装备节省了大量人员;高精 度、大威力的兵器使小部队具备了以小制大的可 能性;大规模杀伤武器对大部队构成严重威胁; 小型化快速、灵活、轻便更适合对付低强度战争 和突发事件。
        编组形式多样化 当今世界军队,过去不分 东西南北和作战对象的“清一色"编组形式已不 多见。多姿多态,不拘一格的编组形式应运而 生。按装备不同编有各军兵种部队;按任务不同 编有野战、守备、特种、防空、空降、游击部 队;按作战地理不同编有山地、高原、沙漠、丛 林部队;按战备程度不同编有满员、简编、架子 部队,等等,同一军种、同一级的部队,也不是 千篇一律,如美陆军师的编制就有装甲师、机械 化步兵师、空降师、空中突击师、高级技术摩步 师、轻步兵师七种类型。它们一般都遂行定向作 战任务。
        大量编组快速反应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法 国1985年正式成立了一支由4.7万人组成的快 速行动部队,其主力部队“空中机动师"的编制 人数为6千人,拥有各类直升机200多架。意大 利正在组建一支由陆、海、空军组成的拥有两个 旅规模的“快速干扰部队美军目前由中央总 部所统辖的快速部署部队近30万人,其中地面 部队5个师,战术空军7个联队,海军3个航母 编组。此外,陆、海、空三军都编有特种作战部 队。其中陆军特种作战部队自1981年至1986年 期间,其兵员增加了 30%° 1987年至1991年, 兵力将增至4万人。苏军每一个军区和驻外集群 均编有特种部队旅,每个合成集团军和坦克集团 军编有特种部队连。这些快速反应部队和特种部 队在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中将发挥重要作 用。
        增加预备役部队的比重外军认为,预备役 部队既能迅速扩编补充,又能节约军费开支。因 此,预备役部队的比重不断增强。从1981年到 1986年,美国编组后备役部队由91万人增至 113万人,1987年增加5万人,使三军编组后备 役部队拥有11个师,62个攻击机和战斗机中 队,飞机1000余架,各型舰只有23艘。英国早 在1981年的白皮书中,就决定将作为英陆军志 愿兵预备队的地方军,由1986年的6万余人增 加到7. 9万人,计划到1990年再增加7000人。 苏联预备役士兵2500万人,军官100万人,其 数量仍在增长。
        釆取“积木式“插件式”组合结构 现代 战争尤其是高技术、低强度战争,要求编组形式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西方军队中出现的“积木 式”、“插件式”组合,就是预先把部队编组为若 干个战役、战斗“模块”,作战时根据敌情、地 形、任务等情况,把若干个“模块”象搭积木一 样灵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作战编组。达成 既定目标,作战编组解散。美陆军师现实现三旅 制,旅釆取的便是“积木式”组合。日海上自卫 队“八八舰队"的编组也具有这种特点。
        现代战争情况变化急剧,影响胜负的因素增 多,各级可以用来进行作战准备的时间越来越 短。过去那种将一些部队牢牢焊在一起的大兵团 固定式合成编组,已难以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 “积木式”、“插件式”组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迅速变化,使军队弹性、可塑性和应变能力大大 提高。
        (《世界军事》总第1期)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