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验性战役演习几个主要问题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集团军的建立,战役演习特别 是检验性战役演习在训练舞台上更活跃、普及, 演习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 是,由于改革刚刚开始,有的改革成果还不够完 善,人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不尽一致。现就以 下几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正确把握演练标准
        所谓检验性战役演习,就是为检验战役指挥 员和机关组织指挥现代战役的能力和战役军团的 协同作战水平,以作战任务为背景,结合一定战 役方向和战役地幅的情况进行的演习。这种演 习,针对性强,利于全面锻炼和提高战役军团的 整体作战能力,了解战役训练的实际水平,发现 问题,更好地改进训练指导,而且组织简便,利 于经常实施。因此,这种演习应该是战役演习尤 其是集团军战役演习的基本形式。搞好这种演 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把握演习 标准。据了解,当前对这个问题有多种看法,如 有的认为检验性演习的基本标志就是“上导下演”,还有的认为是“在生疏复杂地形上演练" 或“多暴露问题"等。我认为,检验性战役演习 的本质特征是“检验”,即受检对象必须处在 “未知”状态中。如果演习的领率机关和部队对 演习的整个企图、情况设置、处置办法以及演习 地区的地形等情况都已了解,演习就达不到检验 的目的,因而这种演习也就不能认为是检验性演 习。因此,组织检验性战役演习,要融“检验" 与“战役"于一体。从检验的角度来说,以下几 条是应认真把握好的:
        (一)导、演分开。执导的一方和被导的一 方实行分离,这是确保“检验”的重要一环。从 演习实践看,上导下演,导、演分开比较容易。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应釆取上导下演的方式实 施。但是要看到,一年之中,高级领率机关在同 一的时间内不可能对所属数个战役军团均实施上 导下演,只能是自导自演。对于这种演习,只要 导、演双方思想统一,敢于从严要求,不怕暴露 问题,导和演的真正分离是办得到的。当然,上 级领导机关应加强监督指导。
        (二)不交预案。所谓演习预案,主要是指 演习想定、有关文书、实施计划等演习导调文 书。这些文书集中反映了整个演习的企图、导调 工作的总体设想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处置方案。这 是不能交底的。但是要看到,战役演习层次高、 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因素又多,要把这种演习 搞好,组织演习的领率机关,在确定了演习的主 要事项后,又必须尽早给演习部队下达演习指 示,预先明确演习的课题、目的意义、大概时间 与地区、规模、参演兵力和方式、有关规定以及 准备工作的内容、要求、完成时限等,以便使参 演的首长机关和部队统筹安排工作,有针对性地 组织各项准备。毫无疑问,给演习部队预先打招 呼与不交预案是两回事。不交预案是检验性战役 演习的本质要求;预先打招呼作必要的准备,是 组织大规模战役演习的重要工作。两者既不能有 偏废,又不能混淆。
        (三)不搞摆练。为增强检验性演习的效果, 演习军团应根据上级关于组织战役演习的指示, 结合日常的训练,认真组织首长机关学习战役理 论,进行战役课题的图上或沙盘作业,组织所属 部队进行诸兵种合练。特别是对于课题生疏的战 役演习,还须预先有重点地对战役理论、作战方 法组织研究。如果演习军团的针对性训练超出了 上述范畴,人为地按照演习中充当的“角色", 预先进行首长机关背台词、演习部队摆队形的预 演,那就不符合检验性演习的要求。一般地说, 不搞预先摆练在多数情况下是能够办得到的,但 是在组织观摩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不搞摆练,克 服这一 “怕丑”的心理,敢于摔打自己,是比较 难的;参观者要辩证地看待演习中出现的问题, 不能以“一丑遮百俊”的态度评估演习。只有这 样,才能使演习部队演一次提高一步,并使演习 观摩变成一项真正有价值的考察活动。
        作为检验性战役演习完整的标准体系,其内 容是很丰富的,除了上述三项基本内容外,还可 以包容其它方面。但战役演习的基本标准具有很 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既不能把那些不具有普遍 意义的要求包容进来,也不能把有悖于演习根本 目的的提法作为标准来遵循。比如,检验性演习 难免要暴露一些问题,作为参演的首长机关应不 怕出问题,大胆演练,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指导与 客观实际相一致,少出或不出纸漏。提倡不怕暴 露问题,但不是鼓励多出问题,更不能认为暴露 的越多越好。再比如,检验性战役演习应力求在 生疏复杂地形上进行,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每次战役演习不可能都到生疏复杂地形或预定战 场进行。所以,提倡选择生疏复杂地形,但又不 能以此作为单一的追求目标。而应从实际出发, 在坚持检验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现 有的合同战术训练中心和大型训练场地;即使是 老地形,只要善于设想多种情况,一种情况拟定 多个方案,研究多种打法,也能取得好的演习效 果O
        二、开展多样化的演练
        战役演习的形式是反映演习内容的。由于战 役演习的目的、任务、对象、规模等情况的不 同,必然要求有多种演习形式出现。在和平时 期,战役演习是提高战役指挥员和机关组织指挥 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研究各类型战役指导,丰富 发展战役理论的基本实践来源,也是促进战役军 团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开展多样化的演习,才 能收到与此相适应的综合效益。从总的情况看, 近几年的战役演习的基数较前几年确实有了增 长,但由于绝大多数是首长机关或首长机关带部 分实兵的演习,因此,有的认为战役演习就是这 么“两下子",很难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种 认识上的偏见与其它某些消极因素相融合,使得 一些演习更加具有单一模式化的特点。比如,或 只重首长机关演习而不愿带实兵,或只带少量实 兵而不愿带大部和全部实兵,或只求自导自演而 不愿上导下演等。由此可见,这个问题不解决,
 
战役演习就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
        首长机关的战役演习是我军长期采用的一种 演练形式,它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小,花钱少,组 织简便,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可以 经常运用的演习形式之一。但它与实兵演习相比 仍有局限性,不能因此而排斥实兵演习。至于那 些为了图省事、消极保安全而不愿带实兵的想法 则更是不可取的。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的演习, 是这几年运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实践证明,在 现实的训练条件下,采取这种形式是可行的。当 前在运用这一形式时要注意两点:一点是不能认 为参演实兵的数量越少越好。因为实兵太少,则 可引起演习类型的变化,难以达到预定的演习目 的。由此认为,根据演习层次和规模的不同,对 “部分实兵”的数量含义确定一个大体的标准是 非常必要的。从我们的实践看,每次战役演习, 首长机关所带实兵应占演习军团建制实兵总数的 三分之一为好,即一个集团军的演习带一个实兵 师和部分直属部队;有些局部战役行动的演习, 实兵再少一点也是应该允许的。再一点是不能认 为带少量实兵的演习是唯一模式。这种演习与全 建制的实兵演习相比,由于其实兵数量有限、建 制不全,只能演“折子戏”,使“造势"、“谋势”
        受到限制,指挥、协同和保障的演练必然会出现 一些空白环节。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争取 大部或全部实兵参加演练为好。
        随着训练条件的改善和战役训练的深入发 展,战役演习的层次、规模及方法等也必须向多 样化的方向扩展。要着眼当前的国际战略背景及 我国周边的形势,既要重视大战条件下的战役行 动的演练,又要加强局部行动的研究演练,既要 研究现实的作战对象,又要研究潜在的对手。要 根据战役训练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规律的要 求,既要重视初级战役军团的演习,又要积极组 织高级战役军团的演习,既要搞好独立军团的演 习,又要力争组织数个战役军团在一个或几个战 役方向的共同遂行任务的演习。要立足我军现行 的训练体制,既要重视集团军(包括省军区、卫 戍区、军级警备区和守备区、海军基地、空军 军)和战区两个现有实体层次的演练,又要着眼 未来作战的需要,积极组织无实体层次(集团军 群或方面军)的演练,既要组织好陆军集团军的 战役演习,又要搞好海、空军和二炮的战役演 练。要根据当前的训练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积极 改进演习的具体方法,如把对抗、模拟的方法部 分地引进演习领域,结合师团合同战术演练或年终考核组织演习等。
        三、坚持有计划的活导活演
        在检验性战役演习中,坚持活导活演,按照 战役发展进程,采取多种手段,设置灵活多变的 情况,适时诱导首长机关和部队进行演练,对于 努力体现现代战役作战的特点,充分发挥演练者 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战役指挥员在复杂情况下的 机断决策、随机应变能力和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都有重要作用。在今后演习中必须大力提倡活导 活演。但强调活导活演,并不是否定计划指导的 作用。恰恰相反,我们所说的活导活演是在计划 指导下的灵活导演。道理很简单,组织战役演习 同组织战役作战一样,组织准备和协调工作十分 复杂,必须要有事先的周密计划和方案,否则就 会打乱仗。由此可以认为,活导活演,就是以预 先的演习计划和基本的导调文书为基础,根据战 役演习进程和指挥员的决策,临机设置演习情 况,因势利导组织演练。
        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活导活演,要注意两个问 题:一是对导演计划与活导活演程度的要求不 变,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导演双方的素质 和演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实行区别对待。一般 说,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预先计划(文书)可 以想得细一点,反之可以粗一点;规模大、层次 高、军兵种多、综合性强的演习计划应作得具体 一些,反之可作概略计划。二是对计划导演与活 导活演运用要避免随意性。根据我们的实践,二 者的结合运用可以本着以下精神进行:就是演习 的总体情况是预先计划的,局部的具体情况设置 可以是随机的;演习的初始情况是计划好了的, 演练过程中的情况可以是随机设想的;符合预先 设想时进行灵活导调。只有这样,才能使演习有 计划、有秩序进进行,达到活导活演的目的。
        搞好活导活演的关键在于导的一方。作为导 调人员,首先要有强烈的灵活执导的意识。要打 破不必要的“自尊感”,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与演 练者同等的位置上,允许对方突破预定方案。其 次要作好充分准备,力争多设想几种情况,多搞 几个方案,多研究几种打法,导调人员的“思想 库”愈丰富,随机设置情况的快速性和合理性就 愈有把握。再就是在实际演习中,要对战役指挥 员的决心方案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只要大体 上可行,就应允许付诸实施,导调人员再给予必 要的诱导使其完善。如果作过分的苛求,演习就 很难“活”起来。对于演的一方来说,最主要的 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和善于作 出富有独立见解的决策。如果不敢超越,只会 “顺杆爬",套原案,活导活演也是难以实现的。
        四、重视战役层次中的战术演练
        跳出战术圈子,进入战役层次,是对战役演 习的基本要求。战役指导能否真正进入战役层 次,是区别战役演练与战术演练的主要标志。目 前,由于理解上的差别,有些同志把跳出战术圈 看作是不管战术范围内的事,把战役指挥员研究 关照战术问题,同没有进入战役层次划等号。我 认为,强调跳出战术圈子,进入战役层次,其本 意是要求战役指挥员善于从战役的全局来思考决 策,不宜把指挥的焦点放在战术动作上。但并不 是在战役和战术之间切一刀,对战术问题截然不 管。这一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找到足够的 证据:从战役与战术的关系看,战役目的决定战 术的任务和方向,但战役又由若干不同规模的交 战和战斗所构成,没有各个战斗也就没有战役。 从战役作战的实践看,战术任务完成的好坏,对 战役全局的胜负有直接影响,有时一次关键性的 战斗就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战役演习的 目的看,它除了有增强战役指挥员的战役意识, 锻炼战役指挥能力之目的外,还负有巩固发展战 术训练成果,提高诸军兵种整体作战能力的任 务。如果战役指挥员把战术问题抛在一边,势必 有损战役演习的总体效益。毫无疑问,任何一位 现代战役的指导者,无论运筹作战还是指挥演 练,都不应当对战术问题实施“原则领导",或 完全由师以下指挥员实施“责任包干”,而应当 象我军老一辈高级将领那样,既能从战略全局的 利益出发来统筹战役,又能立足于战役需要切实 把握好战术问题,既要精通战略战役,又要娴熟 战术,对一些主要的战术问题不但要管,而且还 要管好。
        战役指挥员关照战术问题,重点应放在作战 指导上。比如,根据战役总企图,合理确定各战 术单位的任务,并明确其在战役全局中的地位, 统一战术指挥员的作战思想;规定战役各阶段各 个战斗的战术方针,明确战术手段;直接参与主 战场或关键性战斗的谋划;搞好各战场和各次战 斗之间的配合和衔接;检査各单位的战斗准备, 及时掌握了解各战场和战斗的进展情况,给予指 导和保障等。对于具体的战术行动,战役指挥员 不应当也不可能以过多精力去管。
        战役演习中,还要重视实兵的演练。实兵在 战役演习中的主要任务是展现战役态势,反馈和 检验战役指挥,演练战役协同,提高诸军兵种合同作战能力。现在有的只注意战役态势的构成, 而不重视战役协同的演练;有的把“造势"简单 化,直接把部队由前一个态势地点拉到下一个点 上构成新的态势,这样,一次演习过程反映到实 兵身上就是走了一段路程。如果这种只重展现态 势、不重协同演练,只重走、不重打的问题不解 决,不但影响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水平的提高,而 且也难以通过实兵的行动真正检验战役指挥,还 会给部队造成一种“未来战役就是这么打”的假 象,使演习的效果偏离实战。在今后的战役演习 中,应当把战役与战术研练融为一体。各战术单 位要严格按实战程序,从组织战斗到战斗实施, 逐段逐个情况地演,不应跳越。每一个战役态势 的构成,是通过一系列战斗和机动的共同结果, 实兵“造势",既要注意练走,更要注意练打。
        五、摸索简便有效的组织方法
        由于战役演习规模大,耗资多,组织工作复 杂,以往给人们的印象是“搞不了"、“搞不起”。 近年来我们结合战役训练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 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但也不可否认, 在这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有一定的盲目性,仍有 进一步认识之必要。
        首先是导演机构的人员数量问题。导演工作 是一项复杂的、多元化的、综合性很强的组织工 作。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演习,既要做大量 的计划工作,设置复杂的战役情况,还要在演习 中不断掌握了解战场态势,实施全程控制。如果 没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导演班子,是很难胜任这 一任务的。在当前战役训练水平不高和通信、指 挥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不应在增加或减少 一、两个导演人员的问题上兜圈子。再者,任何 一次战役演习的导演工作的量和导演人员的素质 是不确定的,也不应当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量 标准来确定导演班子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在 力求精简的前提下,有时多几人,有时少几人, 准备期间投入力量大一点,演习实施时人数少一 点,都是可行的。
        其次是导演文书的改革问题。现代战役作 战,规模大,参战军兵种多,情况变化急剧,作 战指挥的信息量很大。演习中,要把这些数量众 多的信息传输给参演部队,就要拟制大量的导演 文书,离开了导演文书这个信息载体,就难以创 造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演习中,有的单位为了 体现导演工作的改革,釆取少出情况或将多种情 况综合归纳成一份文书的办法。这样做,导演文 书的数量是减下来,但却不尽符合现代战役的特点和作战指挥的实际做法。改革导演文书,并不 单纯在于数量的减少,关键是要提高文书自身的 质量,还要注意改进文书的传递方式。
        再就是调理工作问题。有的同志认为,不搞 调理,不设调理员,既可以精简导调人员,又简 化了组织工作。但从战役演习的实际需要看,设 置一定数量的调理员,对于协助导演控制演习部 队,为演练部队提供必要的条件,反馈演习情 况,把导、调、考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演习质 量,都有明显的好处。
        (《军事工作研究》1988年6期)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