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情结与燕园之恋 (代序)
       敬献给母校北京大学百年华诞
 
        我所见到的每一个曾在北大生活过的人,不论他是受业 于沙滩红楼,抑或负笈于燕园,一提及母校,他们都会表现 出强烈的眷恋、渴念、向往和自豪之情。而且,这种如游子 依恋母亲般的情感,竟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剥蚀而愈 久弥坚。由此我慢慢体悟出,这种如宗教信仰般虔诚与执著 的红楼情结与燕园之恋,是每一个北大人天然存在着的弥足 珍贵的神圣情感,甚至连那些曾经在这里蒙受过屈辱、遭遇 过厄运的人也不例外。我未曾见过憎恨北大的北大人。
        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北大人,各自有着特定的怀念内容。 已入老境的前辈学人,常常回味沙滩附近那些专为红楼而存 在的小公寓、小饭铺、小茶肆里寒他而有趣的生活;从燕园 走出来的几代学子,总是兴味盎然地怀念那诗情画意的湖光 塔影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然而,令不同年龄的北大人魂 牵梦萦的共同的东西,便是绵延了近一个世纪、由科学与民 主精神凝铸而成的幽邃学魂,那便是被具体概括为“勤奋、严 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虽然这是抽象的、无形的,但 它却又无处不在,它潜入到每个北大人的心中,塑造了他们 的灵魂。这种应该称之为“北大精神”的东西附着在每个北 大人身上,它又自然折射为那种神奇般的情结与眷恋。
        不同年龄的北大人,还常常自豪地历数着一些大师的名 字,不管他们有没有受过那些人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 惠泽,但大师们确实曾活跃在这里的讲坛上。在那些值得北 大人自豪的名字中,有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鲁 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梁漱溟、钱穆、熊十 力、马寅初、汤用彤、俞平伯、周培源、冯友兰、金岳霖、朱 光潜、宗白华、魏建功、王力、冯至、曹靖华、翦伯赞、贺 麟、江泽涵、王竹溪、张景钺、黄昆、傅鹰、季羡林、邓广 铭、周一良、陈岱孙、张岱年、侯仁之……
        我是1953年秋季进入北大中文系的,那时,大规模的全 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刚刚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 大学三所名校合并为二,新的北京大学集中了原北大、清华、 燕京三校的文、理、法各系科的精萃,由沙滩红楼迁至燕京 大学校址燕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名师荟萃、学风严谨、读 书空气异常浓郁的大好局面。从社会大环境来看,那正是我 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肇始之年,举国上下,万象更新,热气 蒸腾,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如旭日东升。负 笈燕园四年,是我的一生中精神最为昂奋、心情最为愉快、求 学最为上进、生命色彩最为亮丽的时期。待到我们修业期满, 准备走上工作岗位之时,新中国第一次使知识分子精神受到 严重摧折的大规模政治运动一一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便开始 了。我们恰好在燕园度过了幽雅平静的四年读书生涯。
        那几年中,我有幸受业于本世纪下半叶中国第一流的著 名学者,亲聆他们的教诲,他们的深厚学养和人格力量给予 我的惠泽,使我终生受用不尽,由此打下了做学问的扎实根 底。
        我的业师们多是出生于上个世纪最后几年和本世纪最初 几年,他们是“五四”新思潮直接承受者,是世纪之交西学 东渐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汇互补的受益者。这些学贯中西的世 纪学人,那时多正处于四五十岁的壮盛之年,但他们早已是 驰名海内外的大学问家乃至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的学界耆宿 了。而今,他们多已成为古人,尚健在几位也已是耄耋老人 了。
        与我同窗共学的学长学友们,颇不乏有志之士,博学多 识之辈。他们静心敬业,孜孜砲砲于学,在名师指教和燕园 学风的熏陶濡染中,如苍劲大树般挺立起来,许多人如今已 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了。而今执教于北大讲坛、活 跃于学术文化界的那些饱学之士,有不少是我在燕园负笈时 的学友。
        离开北大整整四十年了,这期间,我回校只有很少的几 次,而间隔最长的一次竟达22年之久,那当然会有景物依旧、 人事全非之慨。然而,母校的形象却一天也未曾在我心中淡 化,怀念之情一刻也不曾稀释。从刚离开北大那时开始,我 就以极大的兴趣去倾听来自燕园的各种信息(令人兴奋的和 使人担忧的),以极大的热忱关注着燕园师友们的学行业绩。 哪怕是并不重要的一点点关于北大的消息,或者是哪位北大 师友又出版了一本书,发表了一篇论文,我都会感到由衷的 高兴。我把从书籍报刊上读到的,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有 关北大的事情,都尽可能的或摘抄、或剪贴、或复印、或记 录下来,并且妥为保存,成为我珍贵的藏品,几十年来,我 积累的资料可谓不少。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渐渐意识到,我 这是在读北大,研究北大。因而,当我在1996年某一期《北 京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上读到一位研究生提出“建立北大 学”那篇很有见地的文章时,我很是赞赏他的观点和倡议。在 研究北大的过程中,我逐渐加深了对北大的了解(当然,这 种了解总是很肤浅很有限的),也凝炼了我的红楼情结与燕园 之恋。而这些,又恰恰成了我的生命和精神不断亢进的强大 鼓动力。每当我想起北大的师友,每当忆起在燕园的那些美 好的青春时日,我的身上就陡然增添了一种力量,我就不会 颓唐,不会消沉,不会懈怠,我就会不断地上进、求索、创 造。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对业师们和一些学友们的生活经 历和学行业绩进行了追踪探究,对他们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 就进行了研讨,并结合追忆自己亲历之事,以《燕园寻梦》为 总题,开始撰写怀念与记述燕园师友学行的系列纪实文字,意 在为北大的两代学者画像。通过追索描绘本世纪后半叶集聚 于这所最高学府中的一些著名学人的学行轨迹,揭示燕园无 处不在的幽邃学魂和北大人执着严谨的治学精神。这些文章 陆续在国内一些文化、学术、人物类报刊上发表,十余年间 已写了近五十篇。所记述的北大学人,师辈中有马寅初、汤 用彤、周培源、冯友兰、金岳霖、宗白华、冰心、杨晦、魏 建功、王力、游国恩、浦江清、吴组绑、林庚、周祖谟、高 名凯、袁家骅、章廷谦(川岛)、王瑶、冯至、曹靖华、季羡 林、张中行、金克木、邓广铭、周一良、侯仁之、何其芳、力 扬、蔡仪、李赋宁、乐黛云、毕达可夫等。同辈学友有廖静 文、江枫、刘绍棠、袁行需、李厚基、刘纲纪、谢冕、张炯、 温小饪、崔道怡、孙克恒、林昭、奎曾、王磊、任彦芳等。涉 及的人物近百位。
        从1898年(戊戌)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肇始, 北大已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我初进燕园时,母校刚刚过了 55岁生日,而今却已到了她的百岁寿辰,我也已过了花 甲之年。为纪念母校百年华诞,特将这本《燕园师友记》付 梓,算是一个虔诚的学子献给母亲百年的一份薄礼。
        马嘶
        1997年8月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