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坛上,活跃着一群闽籍的文学评论家,他们以 其敏捷的文思、横溢的才华、超前的识见和睿智的笔锋称雄 于文艺理论批评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是从燕园走出去的。这 个批评家群体引领风骚的两位主将:谢冕和张炯,都是与我 同一个时期负笈燕园并且相熟的,他们在燕园时期早现的才 华和青春风釆,我都是很为熟悉的。
谢冕和张炯是1955年秋季来北大的。1955年,是北大中 文系以往几十年中招生最多的一年,中文系55级也是出优秀 人才最多的。现今在北大中文系执教的教授中有很多人是这 个年级毕业后留校的,在其他各高等学校、文学研究部门、新 闻出版部门,也有不少是从这里出去的。他们成为文学界、教 育界一批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我想,这个事实并非偶然现 象,一定有其主客观的原因,这是很需要认真探讨一番的。
谢冕是福州人,他在来到北大之前,已是在福建有些名 气的青年诗人了。他出生于1932年,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 解放军,曾担任师文艺队组长,军文化教员。1955年秋季,他 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走进了燕园。来后不久,我们就 相识了。那时我刚刚进入三年级,主编着油印的《北大诗 刊》。
谢冕是个全身迸发着勃勃生气的年轻人,他生得五短身材,两眼炯炯有神,高高的前额透射出智慧的光芒。他性格 开朗,爽快火爆,似乎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种热烈与躁动的 情绪。他喜谈笑,又喜争辩,与人交谈常是情绪昂奋,语调 高亢,那带着浓重闽南腔的普通话似乎总是比别人高出八度, 而且使人感到有一种急不可耐的紧迫之情,这也便充分显现 了他那热烈与纯情。我感到,这是一种十分可爰和可贵的性 格,一种玲珑剔透、不夹带一点泥沙的真诚与明彻。
谢冕是福州人,他在来到北大之前,已是在福建有些名 气的青年诗人了。他出生于1932年,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 解放军,曾担任师文艺队组长,军文化教员。1955年秋季,他 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走进了燕园。来后不久,我们就 相识了。那时我刚刚进入三年级,主编着油印的《北大诗 刊》。
谢冕是个全身迸发着勃勃生气的年轻人,他生得五短身材,两眼炯炯有神,高高的前额透射出智慧的光芒。他性格 开朗,爽快火爆,似乎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种热烈与躁动的 情绪。他喜谈笑,又喜争辩,与人交谈常是情绪昂奋,语调 高亢,那带着浓重闽南腔的普通话似乎总是比别人高出八度, 而且使人感到有一种急不可耐的紧迫之情,这也便充分显现 了他那热烈与纯情。我感到,这是一种十分可爰和可贵的性 格,一种玲珑剔透、不夹带一点泥沙的真诚与明彻。
我们相识后不久,他便拿来一本厚厚的剪报册给我看。那 是他发表诗作的剪报本,每一页上都剪贴了几首铅印的小诗, 是福建解放前后他发表在报刊上的,发表时用了 “谢冕”“谢 鱼梁”这两个笔名。我认真地读了他的诗,我惊奇于他发表 诗作的数量之丰和诗艺之成熟。这我才了解到,他是一位早 熟的诗人。在当时的燕园里,他称得上是很少有人与之匹敌 一位佼佼者了。
他的那些小诗,写得很隽永,很深邃,很精致,有些诗 构思独特、奇巧,耐人寻味,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读了这 些诗,我深深地受到了震动,才感到自己写的那些是平庸无 奇的。他的那些诗,大都表现了一个正直青年对旧社会的愤 懑和幽怨,是感世伤时之作,而解放后所写的诗,则对新生 活新事物表现了由衷的喜悦和热爱。他善于思索,也善于潜 心构筑意象,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独特地描摹生活 的才华。记得有一首小诗是写他造访一位熟识的人,诗中有 一句是:“一把铁锁锁住了五年时光。”我特别喜欢这句子,我 觉得这是通过具象事物的某些特征去表现生活本质,并自然 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本领使我惊叹,因而,虽经 四十年岁月我仍记得。
谢冕很快便以其才气、诗名和刻苦攻读在同学中获得了
声名,成为燕园中的一个名人。
他那清澈如水的人品和嫉恶如仇的正直性格,也为大家 所称道。他那时还写诗,但写得显然不如过去多了,他把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钻研基础理论和大量读书方面去。 1956年秋季,《红楼》文学期刊创刊了,我们都成了《红楼》 的编辑,大家见面机会更多了。在编辑部里,他的聪颖,他 的卓识,他的热忱,他的激情,都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除夕之夜,在由中文系操办的灯谜室里,有一条 灯谜很引人注目:“皇帝辞职打一人名气有人一下子便 猜出,这是谢冕。由此也可看出谢冕的赫赫声名。
我毕业离开北大以后,与谢冕的再度相见已是1981年的 深秋了。那时,谢冕已是一位享誉海内外、被人称为“中国 首席诗评”的诗歌评论家了。
那一年的10月末,我为我们的刊物去京组稿,一天上午,翻译家江枫陪我去北大看望多年不见的谢冕,在蔚秀园谢冕 的家中,又巧遇在《文艺报》的吴泰昌。我们虽已二十余年 不曾相见,但大家似乎还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一眼就看出, 在谢冕身上,仍然存留着年轻时那股让人一下子就会感觉出 的蓬勃朝气,他仍是那般的易激动,喜争辩,那音调也仍是 高八度。中午时,他领我们到海淀的一家小饭馆午餐,席间, 谈起社会上的一件令人不平的事,他又激动起来,高声喊叫 着,争得面红耳赤,引得邻桌的人投过好奇的目光。这时,我 仿佛又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谢冕。那时已届深秋,秋风萧瑟,树 叶飘零,天气已有凉意,我穿了两层长袖衣服,吴泰昌已穿 上厚格呢西服,而谢冕却还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衬衣。我问他: “你这个福建人不怕冷吗?"他说:“习惯了,我总是这样「'饭 后,他又穿着这身单衣,骑自行车去城里,参加市文联的一个会议。他的身上似乎永驻着青春的活力,难怪他的学生们 说他身上有一种“少共精神
他的那些小诗,写得很隽永,很深邃,很精致,有些诗 构思独特、奇巧,耐人寻味,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读了这 些诗,我深深地受到了震动,才感到自己写的那些是平庸无 奇的。他的那些诗,大都表现了一个正直青年对旧社会的愤 懑和幽怨,是感世伤时之作,而解放后所写的诗,则对新生 活新事物表现了由衷的喜悦和热爱。他善于思索,也善于潜 心构筑意象,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独特地描摹生活 的才华。记得有一首小诗是写他造访一位熟识的人,诗中有 一句是:“一把铁锁锁住了五年时光。”我特别喜欢这句子,我 觉得这是通过具象事物的某些特征去表现生活本质,并自然 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本领使我惊叹,因而,虽经 四十年岁月我仍记得。
谢冕很快便以其才气、诗名和刻苦攻读在同学中获得了
声名,成为燕园中的一个名人。
他那清澈如水的人品和嫉恶如仇的正直性格,也为大家 所称道。他那时还写诗,但写得显然不如过去多了,他把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钻研基础理论和大量读书方面去。 1956年秋季,《红楼》文学期刊创刊了,我们都成了《红楼》 的编辑,大家见面机会更多了。在编辑部里,他的聪颖,他 的卓识,他的热忱,他的激情,都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除夕之夜,在由中文系操办的灯谜室里,有一条 灯谜很引人注目:“皇帝辞职打一人名气有人一下子便 猜出,这是谢冕。由此也可看出谢冕的赫赫声名。
我毕业离开北大以后,与谢冕的再度相见已是1981年的 深秋了。那时,谢冕已是一位享誉海内外、被人称为“中国 首席诗评”的诗歌评论家了。
那一年的10月末,我为我们的刊物去京组稿,一天上午,翻译家江枫陪我去北大看望多年不见的谢冕,在蔚秀园谢冕 的家中,又巧遇在《文艺报》的吴泰昌。我们虽已二十余年 不曾相见,但大家似乎还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一眼就看出, 在谢冕身上,仍然存留着年轻时那股让人一下子就会感觉出 的蓬勃朝气,他仍是那般的易激动,喜争辩,那音调也仍是 高八度。中午时,他领我们到海淀的一家小饭馆午餐,席间, 谈起社会上的一件令人不平的事,他又激动起来,高声喊叫 着,争得面红耳赤,引得邻桌的人投过好奇的目光。这时,我 仿佛又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谢冕。那时已届深秋,秋风萧瑟,树 叶飘零,天气已有凉意,我穿了两层长袖衣服,吴泰昌已穿 上厚格呢西服,而谢冕却还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衬衣。我问他: “你这个福建人不怕冷吗?"他说:“习惯了,我总是这样「'饭 后,他又穿着这身单衣,骑自行车去城里,参加市文联的一个会议。他的身上似乎永驻着青春的活力,难怪他的学生们 说他身上有一种“少共精神
谢冕是一位有着诗人气质的学者,他的著述不仅思想新 颖,有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而且文笔活泼、优美,那些理论 批评文字犹如一篇篇清丽幽雅的散文,令人百读不厌。他也 有虽然为数不多却很有影响的散文作品,如那篇被选入多种 选本的《永远的校园》,便是被人们广为称道的脍炙人口之作。 他是一位极有魅力的教授,也是一位极具魅力的评论家。
他的诗人气质还表现为,他虽然是个学者和文艺理论批 评家,却对现实生活有着新鲜的感受力,他总是能够在平凡 的生活中看到“那里有新的生命",而他,又总是亲自去体验 生活的壮美。有一年夏天,他去青岛开会,午饭后,他一个 人慢慢走到海边,登上一块礁石去欣赏蓝色的波涛。忽然,一 个巨浪迎面劈来,把他推进海水。幸亏附近有人跑过来把他 救起,他才幸免于难。
这些年,他的成就与日俱增,著述也颇为丰硕。他是北 大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大中国语 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 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他在北大主持的“批评家周 末”,吸引了众多的中青年评论家,他们关注着当代文学的走 向和发展,这个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活动在当代文坛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他主编了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他主编了创 意新颖的“中国文学百年”丛书,并亲自撰写其中的一部。他 还与钱理群、孟繁华教授共同主编了《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八 大卷450万字。他的著作有《湖岸诗评》《北京书简》、《共和 国的星光》、《论诗》、《谢冕文学评论选》、《中国现代诗人 论》、《文学的绿色革命》等多种。1986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 中心《有成就的人们》(《世界名人传》)第12版收入了他的 小传、并刊登了照片。
张炯有着和谢冕相似的经历,他也是穿着草绿色的旧军 装来到北大的,不同的是,他喜欢穿蓝裤子,绿上衣。他是 福建福安人,1933年生,1949年读中学时就参加了革命工作, 曾任闽浙赣人民游击队二纵三支队政治委员,解放后在第十 兵团、福建军区所属部队和机关工作。他和谢冕一起从部队 考进北大,并且编在一个班上。
张炯是细高身材,生得眉清目秀,但并不柔弱,很有些 男子汉气派。他性格内向,不像谢冕那样易于冲动,给人以 老成持重的感觉,这也许与他年纪轻轻就做了政治领导工作 不无关系。他思维缜密,作风稳健,但又不乏洒脱热烈的一 面。他同样有着让人能够感觉得出的才气,而且总是显现出 精力充沛、精神旺盛的样子。他同谢冕似乎老是在一起,他 们的名字也总是紧紧连在一起,一提起这一位,立时就想起 那一位,虽然两个人的性格迥然相异。我认识张炯也差不多 与认识谢冕的时间相同。
张炯在踏踏实实地学功课,也不声不响地写着小说。那 时,北大同学中写诗者大有人在,写小说者却如凤毛麟角,我 记得只有52级的崔道怡、54级的陶尔夫发表过小说,刘绍棠 那时已离开北大。因而张炯写小说便是很引人注目的。《红 梦》创刊号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同学 们中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在谈论这篇作品。后来,他 还写过长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那部反映“五四运动”的 电影文学剧本《雷之歌》,便是他与同班同学任彦芳等人合作 的。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优于形象思维 能力,对于他,搞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更为合适。所以他终究 没有成为一个小说家,而成了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张炯也是《红楼》的编辑,编小说、散文方面的稿子。他 那时似乎就很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并且常在假期去旅行。他 穿着那身绿上衣,蓝布制服裤,戴着一副墨镜,肩挎一个军 用绿帆布挎包,轻捷又潇洒地踏上旅途。
在“大跃进”的年代,学校成立了文学创作组,张炯、温 小饪、孙幼军、任彦芳等都是创作组成员,他们在一起讨论 提纲,进行集体创作,创作出了当时很有些名气的多幕话剧 《时代的芳香》,剧本演岀后,很受好评。中文系1955级集体 编写的那部煌煌巨著“红色”《中国文学史》,他也付出了许 多早现的才华。
1960年毕业后,张炯以其优异成绩被分配到为万千学人 所仰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不久,他 就开始有大块文章在级别很高的报刊上发表。此后,除了有 不长的一段时间在《红旗》杂志工作之外,他一直在文学研 究所工作。
我离开北大后第一次同张炯见面,是在“文革”中的1968 年。我进京去办事,到文学所去访他,他那时还住在文学所 的单身宿舍里,他的爱人王淑秧其时还在辽宁大学任教。我 们见面时,他似乎正是心情悒郁、情绪低落之时,他心事重 重,话也不多。而那时,一种低压与恐怖的气氛笼罩着那个 并不太宽敞的院子,楼外檣上贴满了揭发、声讨的大字报,多 是针对何其芳、徐懋庸等人的。我们没有深谈,便匆匆分手。 再度相见时,已是政通人和的1981年了。那时,他已是文学 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艺理论批 评家了。那几年,我们见面的机会比较多,有时在文学所,有 时是在他家里,后来,我还曾请他来我们城市讲学。那时,他 很忙,他肩负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重任, 经常去各地,主持各种会议,他还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勤于 著述。那几年中,他已经充分显示出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把 许多全国性的会议组织得周密严谨,滴水不漏。
现在,张炯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 论》主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 国作协副主席。这些年来,他出版了《文学真实与作家职 责》、《新时期文学论评》、《新时期文学格局》、《社会主义文 学艺术论》、《张炯文学评论选》、《创作思想导向》、《丁玲创 作论》等著作,他与郡培共同主编了电大中文系教材《中国 当代文学讲稿》。由于他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 就,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他“二十世纪成就奖。将他 列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辞典》。
谢冕与张炯,这两位从东海之滨一同走进燕园的福建才 子,如今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他们还都依然保留着蓬勃的 青春活力和有增无减的旺盛精力,在事业上,他们还正处于 盛放的华年,心力、气力与创造力俱足。他们犹如两驾骄健 的良骥,并躯驰骋于文学的田野上,牵引着无数注视者的目 光。
他的诗人气质还表现为,他虽然是个学者和文艺理论批 评家,却对现实生活有着新鲜的感受力,他总是能够在平凡 的生活中看到“那里有新的生命",而他,又总是亲自去体验 生活的壮美。有一年夏天,他去青岛开会,午饭后,他一个 人慢慢走到海边,登上一块礁石去欣赏蓝色的波涛。忽然,一 个巨浪迎面劈来,把他推进海水。幸亏附近有人跑过来把他 救起,他才幸免于难。
这些年,他的成就与日俱增,著述也颇为丰硕。他是北 大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大中国语 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 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他在北大主持的“批评家周 末”,吸引了众多的中青年评论家,他们关注着当代文学的走 向和发展,这个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活动在当代文坛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他主编了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他主编了创 意新颖的“中国文学百年”丛书,并亲自撰写其中的一部。他 还与钱理群、孟繁华教授共同主编了《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八 大卷450万字。他的著作有《湖岸诗评》《北京书简》、《共和 国的星光》、《论诗》、《谢冕文学评论选》、《中国现代诗人 论》、《文学的绿色革命》等多种。1986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 中心《有成就的人们》(《世界名人传》)第12版收入了他的 小传、并刊登了照片。
张炯有着和谢冕相似的经历,他也是穿着草绿色的旧军 装来到北大的,不同的是,他喜欢穿蓝裤子,绿上衣。他是 福建福安人,1933年生,1949年读中学时就参加了革命工作, 曾任闽浙赣人民游击队二纵三支队政治委员,解放后在第十 兵团、福建军区所属部队和机关工作。他和谢冕一起从部队 考进北大,并且编在一个班上。
张炯是细高身材,生得眉清目秀,但并不柔弱,很有些 男子汉气派。他性格内向,不像谢冕那样易于冲动,给人以 老成持重的感觉,这也许与他年纪轻轻就做了政治领导工作 不无关系。他思维缜密,作风稳健,但又不乏洒脱热烈的一 面。他同样有着让人能够感觉得出的才气,而且总是显现出 精力充沛、精神旺盛的样子。他同谢冕似乎老是在一起,他 们的名字也总是紧紧连在一起,一提起这一位,立时就想起 那一位,虽然两个人的性格迥然相异。我认识张炯也差不多 与认识谢冕的时间相同。
张炯在踏踏实实地学功课,也不声不响地写着小说。那 时,北大同学中写诗者大有人在,写小说者却如凤毛麟角,我 记得只有52级的崔道怡、54级的陶尔夫发表过小说,刘绍棠 那时已离开北大。因而张炯写小说便是很引人注目的。《红 梦》创刊号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同学 们中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在谈论这篇作品。后来,他 还写过长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那部反映“五四运动”的 电影文学剧本《雷之歌》,便是他与同班同学任彦芳等人合作 的。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优于形象思维 能力,对于他,搞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更为合适。所以他终究 没有成为一个小说家,而成了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张炯也是《红楼》的编辑,编小说、散文方面的稿子。他 那时似乎就很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并且常在假期去旅行。他 穿着那身绿上衣,蓝布制服裤,戴着一副墨镜,肩挎一个军 用绿帆布挎包,轻捷又潇洒地踏上旅途。
在“大跃进”的年代,学校成立了文学创作组,张炯、温 小饪、孙幼军、任彦芳等都是创作组成员,他们在一起讨论 提纲,进行集体创作,创作出了当时很有些名气的多幕话剧 《时代的芳香》,剧本演岀后,很受好评。中文系1955级集体 编写的那部煌煌巨著“红色”《中国文学史》,他也付出了许 多早现的才华。
1960年毕业后,张炯以其优异成绩被分配到为万千学人 所仰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不久,他 就开始有大块文章在级别很高的报刊上发表。此后,除了有 不长的一段时间在《红旗》杂志工作之外,他一直在文学研 究所工作。
我离开北大后第一次同张炯见面,是在“文革”中的1968 年。我进京去办事,到文学所去访他,他那时还住在文学所 的单身宿舍里,他的爱人王淑秧其时还在辽宁大学任教。我 们见面时,他似乎正是心情悒郁、情绪低落之时,他心事重 重,话也不多。而那时,一种低压与恐怖的气氛笼罩着那个 并不太宽敞的院子,楼外檣上贴满了揭发、声讨的大字报,多 是针对何其芳、徐懋庸等人的。我们没有深谈,便匆匆分手。 再度相见时,已是政通人和的1981年了。那时,他已是文学 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艺理论批 评家了。那几年,我们见面的机会比较多,有时在文学所,有 时是在他家里,后来,我还曾请他来我们城市讲学。那时,他 很忙,他肩负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重任, 经常去各地,主持各种会议,他还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勤于 著述。那几年中,他已经充分显示出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把 许多全国性的会议组织得周密严谨,滴水不漏。
现在,张炯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 论》主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 国作协副主席。这些年来,他出版了《文学真实与作家职 责》、《新时期文学论评》、《新时期文学格局》、《社会主义文 学艺术论》、《张炯文学评论选》、《创作思想导向》、《丁玲创 作论》等著作,他与郡培共同主编了电大中文系教材《中国 当代文学讲稿》。由于他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 就,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他“二十世纪成就奖。将他 列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辞典》。
谢冕与张炯,这两位从东海之滨一同走进燕园的福建才 子,如今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他们还都依然保留着蓬勃的 青春活力和有增无减的旺盛精力,在事业上,他们还正处于 盛放的华年,心力、气力与创造力俱足。他们犹如两驾骄健 的良骥,并躯驰骋于文学的田野上,牵引着无数注视者的目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