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就有名片,不过那时叫名刺或名帖。拜见权贵或名 人时,先要投上名刺,以便对方决定是否接待和如何接待,遇上 要见的人不在,留下名帖就等于说某某曾来拜会。但在当时,名 帖仅限于读书人和官吏使用,一般百姓用不着它。读书人的名帖 无非在名字之前加个“愚弟”、“晚生”之类自谦之词,仅仅起个 通名报姓的作用。以后在官场上,下级要向上官递手本,名字之 外要写上职衔和履历,有时还要注明籍贯和上辈的官衔,除有让 上级了解自己的作用外,多少带点炫耀和套近乎的意思。由于那 时印刷业不发达,而且常因拜见对象的不同,名帖上的内容也不 同,因而只能随用随写,不能广泛散发,见了人就递名片是近些. 年才有的事。
现今人们见面递上一张名片,多数要标上单位、地址、电话 号码、职务等等。有心者还印上自己主管业务范围,无非是为了 方便联络,省去现写现记的麻烦。有的人印上一大堆头衔,特地 标明什么级别,就带有炫耀的意思。有的人用金、银等贵金属做 名片,除炫耀之外,也不排除行贿或赠与的作用。至于有的人弄 虚作假,职务高套,头衔有虚无实,或者印上几套名片,见什么 人递什么片子,这已司空见惯,反正现在只要肯出钱,谁都可以 印名片了。
但是,小学生印名片,还是新闻。近日报载,某小学学生印 名片成风,居然也印上自己的职务,这已是奇事。另一小学更 奇,学生名片上竟然标明其父或祖父的官职,不仅炫耀自身,连 老子都成了炫耀的本钱。名片“深入普及”到如此程度,小小年 纪就会拉大旗做虎皮,着实令人拍案惊奇。
惊奇之余,又有一些感慨。感慨之一,封建社会讲究封妻荫 子,然而仅靠祖上荫庇的,不都落得个八旗子弟的下场么?感慨 之二,从娃娃时代就求富贵、追虚荣,会不会耽误一辈子?感慨 之三,小孩子炫耀的习气难道不是受社会、家长的影响所致吗? 感慨之四,小学生印名片,是否与德育教育相违背?感慨之后的 愚见是:小学生印名片不是好事!
原载《秦皇岛晚报》1996年5月14日 署名张乃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