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中没有俊男靓女、笑星歌星,故事里没有离奇的情节和 引人发笑的噱头。银幕上没有甜蜜的长吻、美人的洗浴、勇猛的 武打、惊险的车技。这些当代编导惯用的“法宝”,在影片《大 转折》里根本见不到影子。而且又是在闷热的夏季映出,不免让 人担心映出效果。然而出人所料,整个影院里一扫浮躁的气氛, 观众席没人大呼小叫,出出进进,也没人中途退席,几乎每个人 观后都说,“太好了。”
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大转折》的可贵之处正在于真实地而 又艺术地再现了历史,在基本线索、主要情节的描述上,没有搞 “气死史学家”的标新立异;同时也不是历史的简单图解,而是 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不仅表现了史上载明 的,而且表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肯定会、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不 仅表现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所体现出的讲大局、挑重担、 不畏艰险、机智灵活的大智大勇,肯定了他们对全局的贡献,而 且客观地描述了在困难条件下某些指战员暴露出的弱点和所犯的 错误,揭示了部队四进四出大别山而带来的后遗症一群众的疑 虑与冷淡,而这,恰恰反衬了刘邓所遇到的艰难处境。这种不加 雕饰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叫人感到可信,也就 产生了艺术的震撼力,观众可以在了解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汲取
力量,得到启迪。
文学艺术的真实在于细节的真实。影片所表现的三个女兵对 小镜子的喜爱,小花马的去而复回,老乡怀着惧怕与试探的心情 给刘邓盛上的两碗稀“饭”,在枪炮轰鸣中浑身疥疮的战士跃入 温泉惬意地唱着陕北民歌,还有战士穿的开花衣服、刘邓用的掉 瓷的茶缸,以及蒋介石对孙辈的温情和对自己后事的胡思乱想, 都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虽然这些都是小的细节,然而对长 篇历史巨卷来说,却起到了诠释的作用。影片最值得一提的是对 领袖人物的细节刻划,毛泽东因得不到刘邓的消息而无缘无故地 对医生发脾气,听到刘邓进入大别山的消息后安然入睡……通过 这些细节既表现了刘邓大军在毛泽东心目中的份量,也刻划了毛 泽东性格的方方面面。影片对刘邓的刻划更是不落俗套,体现了 编导对艺术真实的追求。人们都知道刘邓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 他们毕竟是在年龄、经历、性格、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等等都有 相当差异的两个人,以往有些影视剧里把刘邓写得处处一致,甚 至一句话让两人各说半句,那种惊人的和渚反而叫人感到不可 信。而《大转折》的编导在宏观上肯定二人的统一之处,又着意 从微观上表现出二人的差异,特别是刘伯承的儒将风度和邓小平 的沉稳冷峻,不仅分别塑造了真实的刘、邓,而且点明二人的差 异,使塑造的二人形象恰到好处地互为补充,达到新的和谐融 洽,这才是真实可信的。
原载《秦皇岛日报》1997年8月2日 署名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