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居民小区,居民大都是“平民”,既无达官显贵, 又无名人“大款”,但是人们温饱尚无问题,因而当出现一个经 常拣废纸的老太太时,自然就引起我的注意。看她“求纸若渴” 的样子,我就有意将手头的废纸、旧报纸送给她两次,她在道 谢的同时,也免不了诉苦:老伴卧病在床,自己没有退休金,又 年老体弱,只好拣点废纸卖钱贴补家用。我听后,除了安慰之 外,又感到奇怪,这种情况,怎么没人救济?
谁也未曾料到,平民堆里也有不平常的事。前两天,老太太 的老伴病故,楼前突然门庭若市、人来人往,来者大多是西装革 履、昂首挺胸。我心中纳闷,老太太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亲 友,而且好像都有点来头?要看老太太平时境况,属于“穷在闹 市无人问”,要看今日情形,又像是“富在深山有远亲”,难道是 老太太“真人不露相”或者是故装穷相?好像都不是。就在“出 殡”的那天,除去拉花篮的卡车、工具车和拉普通亲友的几辆面 包车之外,光小轿车就有十五六辆,而且不乏高级轿车,这场景 与拣废纸的老太太怎么也连不到一块。后来从知情人口中我才得 知,原来死者有几个儿子,都在不错的单位,办丧事自然草率不 得。在一些人的啧啧声中我忽然想问,这场丧事究竟是让谁风光 呢?是死者吗?他活着时,这些人没让他风光,不可能死后让他 风光,何况死人也找不到风光的感觉。那么风光的是老太太喽?
街坊邻居平时只见老太太满街拣废纸,自食其力废物利用说不上 丢人,可在世俗眼光里,肯定算不上风光。如今就算让老太太风 光了两天,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363天老太太拣废纸时佝偻的 身影。这2: 363是否也太不成比例了?用笨脑子设想,若是拿 出“2”的百分之一,肯定能抵得上“363”的百分之百,而风光 的“2”哪怕扩大百倍,也抵不过不风光的“363”,所以这两天 老太太风光与否,实际上是没什么意义的。我想来想去,终于找 到了答案,原来想风光的正是那些平时不让老人风光而借办丧事 之机向同事和亲友显示自己的人,可是反过来又一想,就觉得他 们这样的风光,实在应当大打折扣,简直就是风光的反面。
原载《秦皇岛日报》1999年3月22日著名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