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我爱好文学,作文是我的乐趣。从小学到大学, 我的作文常做为范文被老师讲评,我高小的语文老师苏清义对我 十分偏爱,直到我上高中还写信希望我日后能当赵树理那样的作 家。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戴绍华也表达过类似的期望。所以我起初 是立志于搞小说或散文创作的。不过人常是身不由己,初中阶段 我当班上壁报的编辑,当时流行小品文,也就胡乱写开了。在大 学读书时,担任校刊记者,为完成任务,写过几篇杂文,算是在 校刊上变成了铅字,现在看来虽然幼稚,却是我写杂文的起点。 1966年参加工作以后,曾在县(现改为县级市)里搞过一段文 艺创作,不过当时框框太多,自己又没有多少生活积累,写的东 西不多。后来调到机关搞公文,属于逻辑思维,间或在业余时间 搞点形象思维,无非是为了完成文联交给的任务,写点小说、报 告文学之类,偶尔有两篇文艺短论,也可算是杂文。20世纪70 年代末,唐山一位编辑约我写杂文,只写过不到10篇就停了。 后来,唐山市成立杂文学会,一位老友推荐了我,我想既然成为 会员,也就胡乱写了两篇,《西僧东游的启示》即其中之一。
真正写起来是近十来年的事儿,原因很简单:近几年报刊上 杂文栏目多了,而一些大手笔不屑于写“豆腐块”,杂文新作者 又少,于是,唐山、秦皇岛两地报刊的编辑就写信、打电话或当 面约稿,有时把版面空出来“等米下锅”,没办法,便一门心思 写开了杂文和言论、随笔、影视短评,从广义上讲,后者也在杂 文范畴之内。其中有些篇目曾被选入已出版的杂文集,但始终没 有一本自己的集子。如今将报刊上发表的杂文拙择其善,也就有 了这个《萤光集》。
取名《萤光集》有两个考虑:我常用笔名火菲乃梦中所得, 命中注定火光很弱;同时我写点文章,只不过想发出萤火虫那样 的光亮而已,而萤石又有黄、白、绿、紫等各种光泽。所收的文 章全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因而一律注明出处,这除了存真之外, 也含有对相关报刊和编辑表示怀念与感激之意。出版前作者都做 了修订,个别篇目的题目有所变动,以发表时间为序编排。出版 社及编辑给我很大支持与帮助,杨迎新先生曾在《杂文界》撰文 评论我的杂文,这次又在百忙之中为我这个集子写序,在此一并 致谢。
作者2000年7月于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