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华 口述
杨继先、剑峰整理
我早年在滦师求学,毕业后,留滦师附小任教,不久考入- 北平京华美术学院,离校后并未从事所学专业,到北平师范大 学任训导员,后派遣到唐山。我自一九三九年加入国民党到唐 山解放前夕,近十年的时间,我一直为国民党效力。
(一)
日本进关以后,国民党活动转入地下,随着日本投降,很 快转向公开,这时国民党急于建立地方组织,扩大发展对象, 妄图控制冀东一带,消弱共产党的力量。就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受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的派遣,来唐山筹 建“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唐山办事处”,(任秘书)。国民党河 北省党部责成我抓紧建立唐山市及周围各县的国民党的县党. 部。我凭借在唐山及各县的老关系,物色了十几名人选,分别 推荐他们充任市、县党部的书记.长,名单上报后,很快得到省 党部的批准。这些市、县级国民党部书记长,有的是抗日战争 时期加入的国民党,有的是在抗日战争前就加入了。这些书记 长分头赴任后,立即着手建立各县的国民党组织,大力发展国 民党员。这样,到一九四六年夏,唐山市及周围各县的国民党 党部先后建立起来。
(二)
一九四六年二、三月间,我在北平见到国民党河北省党部 委员兼滦榆区工运指导专员常介甫,常对我说,由他负责唐山 的党务,特别是控制住开滦,要我和他合作,做他的助手。常 介甫来唐后,我们就向开滦要了陆家街新华巷五号、六号两所 房子,作为“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唐山办公处”和“滦榆工运专 员办公处"o两个机构均由常介甫负责。这样,以开滦为据 点,着手建立伪工会,发展国民党员,建立国民党的各级组 织。
选择开滦做为发展国民党组织的据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当时的情况看,开滦的产业工人多,仅唐山矿就有几千名职 工,具备建立伪工会和发展国民党的条件;另外,开滦的经济 实力强,以它为后盾,能够保证经费开支;但主要原因是,国 民党组织及其控制的伪工会在开滦有着牢固的基础。早在“七 七事变”前后,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社会部的许惠东负责唐山工 运和党务的时候,他分别通过他手下的安辅庭、常介甫等人来 控制开滦、启新、华新,重点放在了开滦。那时,开滦已有国 民党和伪工会的活动,但大部分国民党员是属改组派系统的, 他们常常利用工人敲包工大柜,又勾结包工大柜敲开滦,时有 罢工(利用工人和矿方闹事)发生,开滦虽然打通了南京的国 民党,仍解决不了改组派在矿上的问题,于是开滦转移目标, 向地方党部打主意了,很快,开滦的上层人物顾震、王崇植等 人便与许惠东勾结上了。开滦想借助国民党以掌握矿伪工 会,企图收买分化工人,用来减少工人闹事和一些麻烦,驱逐 国民党改组派的势力,许则想利用开滦的经济实力,乘机操纵 开滦工运,扩大他的势力,双方各揣心腹事,相互利用。这样, 开滦每月给许拨付相当数量的经费,各矿成立“劳资接洽处”, 完全由许控制,负责接洽转达工人对矿方的一切交涉事宜,指 导国民党的所有工作。这个“劳资接洽处”表面上是开滦的一 个行政部门,实质上是国民党设在开滦的办事机构,开滦负责 经费开支,人事安排无权过问,直接由国民党任免。
一九三八年,共产党领导了开滦工人大罢工,许惠东、安 辅庭、常介甫操纵开滦伪工会纂夺了罢工领导权,对破坏这次 工潮起了很大作用。这样,许惠东等人与开滦总局上层人物的 关系愈加密切,在各方面得到开滦的更大支持,同时,开滦为 配合国民党的活动在矿上成立了 “劳工处",各矿成立4查工 处”,以加强劳工管理。从此,使他们得以直接插手开滦的工 运活动,并培养了费云卿、倪长生、栗温这样一批反动骨干力 量,成为把持开滦伪工会的主要上层人物。在常介甫和我来唐 山后,开滦的国民党和伪工会组织依然是由他们几个人控制, 没有发生变化。这样把开滦作为发展国民党的据点,各方面的 条件就完全具备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国民党在唐山没有打出旗 号,为尽快发展国民党组织,一九四六年五、六月间,常介甫 和我串通了原开滦伪工会的一些主要上层人物,在唐山建立起 “开滦产业总工会”,会址设在西山口。开滦原伪工会的一些 主要头头这次又都出任"产业总工会”的常务理事,象唐家庄 矿的栗温、林西矿的倪长生、赵各庄的费云卿、秦皇岛码头的赵 学敏等,这些《产业总工会”的常务理事同时又是开滦国民党 的党部委员,“产业总工会〃在各矿设置分会,各矿分会理事 也都是党的负责人,通过他们在各矿发展了大量国民党员,常 介甫和我又决定把党部设在《产业总工会",党以工会为基 础,这样一来,把党的活动和工会活动溶为一体,通过工会活 动来发展国民党员。
(三)
工矿党实际上也还是国民党。一九四六年底,国民党中央 决定在唐山设置直属中央领导的“唐滦矿厂特别党部”,派遣 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全国劳协常务理事安辅庭,充任“唐滦 矿厂特别党部”主任委员兼唐滦工运专员。安辅庭一到唐山就 下令各矿、厂的国民党组织服从他的指挥,并急于挤身进开 滦。可常介甫为保住自己的势力,他凭借自己在开滦建立的伪 工会,发展一定数量的国民党员,防止其它派系占据开滦,因 此,安辅庭只好暂居启新,筹建市工会,组建矿厂特别党部。 安辅庭组建起来的矿厂特别党上有意排挤、孤立常介甫,所以 委任的诸委员中没有常介甫系随人。常介甫为保住自己的实 力,找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书记长吴延环商量,于是决定把常介 甫控制的以开滦系统为主的国民党组织改名为“开滦工矿党”, 以此抗拒安的染指。从这时起,在开滦产业总工会的牌子旁 边,又挂起了一块“开滦工矿党”的牌子,两块牌子,一套人 马,这样,就区别于其它的国民党组织,保全了开滦的国民党 组织,并把其它形式的国民党组织排斥在开滦门外。实际上, 开滦工矿党依然是国民党。
以常介甫为主任委员的开滦工矿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 力,釆取了一切欺骗、利诱等卑鄙手段发展国民党员,以后甚 至按照工牌把工人的名字一抄,就算做工矿党员了。
(四)
在唐山,除了《开滦工矿党”之外,国民党在唐山的组织 还有所谓的“特别党”和“市覚” 。所有这些党派,勾心斗 角,互相倾轧。
“特别党",就是安辅庭组织和控制的“唐滦矿厂特别党 部”发展的国民党。安辅庭早年在启新水泥厂做工,加入国民 党后,靠搞黄色工会发迹,日寇侵占冀东时逃离唐山,一九四 六年底,受国民党中央派遣来唐山,在槐树街三十四号安身之 后,千方百计地抓紧发展国民党组织,由于他是戴着“唐滦矿 厂特别党部”主任委员的头衔来的,“唐滦矿厂特别党部”又 是国民党中央为控制厂矿企业单独设立在唐山的专门机构,因 此,当时把这个组织策划发展的国民党叫做“矿厂特别党”, 俗称“特别党” o安辅庭控制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启新、华新、 启新瓷厂、冀东电力公司、德盛瓷厂等,大概拥有一千多名国 民党员。
“市党”是以汪广平为首的国民党唐山市党部发展和控制 的国民党组织,党部设在马家屯十八号。汪广平原任国民党遵 化县党部书记长,因遵化被解放军攻占,他逃来唐山,当了市 党部书记长,随着他实力的不断扩张,形成一支同安辅庭、常介 甫闹内直的地方实力派。他避开安,常的势力范围,在机关、 学校、商号、保甲爰展了近两千名国民党员。
这三个分别以常介甫,安辅庭,汪广平为首的国民党派 系,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尤其是常、安两派,安辅庭总想利 用职权吃掉常介甫的实力,而常介甫凭借省党部的力量和在唐 山的实力地位,根本不把安放在眼里。为此,安辅庭多次向国 民党中央告状。国民党中央曾于一九四八年六月下令将安,常 两派合并,取消了 “开滦工矿党〃的名称,统一了组织,两派 一律归国民党唐滦矿厂特别党部领导,并对特别党部进行了改 组,将安辅庭调离唐山,另行委任。同时,派遣荆宪生、李海 平分别担任'唐滦矿厂特别党部〃的书记长和主任委员。重新 组建的矿厂特别党部的委员由常、安两派派员分别担任,开滦 方面也派人加入。
安,常两派合并,表面上看,是安辅庭达到了吞并工矿党 的目的,而实际上,新组建的特别党部的委员中,原工矿党成员 占了一半,而且下属组织仍按老规矩行事,各自指挥原班人 马,我们这些原工矿党的头头,依然控制着开滦系统的国民党 组织。
国民党在唐山的这三大派,他们各自发展组织,扩充自己 的势力,抢占地盘,相互排挤。新组建的矿厂特别党部成立 后,已临近唐山解放,在国民党败退时,荆宪生、李海平带着 极少数几个人逃跑,开滦系统的国民党组织也迅速土崩瓦解 了。
(程春华系秦皇岛市卢龙县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