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觉寺位于还乡河畔,玉 田县城东南四十里许的蛮子营 村东,现为我市规模最大,保 存最完好的古寺庙。
净觉寺的主要建筑均系清 代所建。
净觉寺的主要建筑为三殿 和三楼,即前殿(山门),正 殿、后殿、碑楼,钟楼、鼓 楼,还有东西配殿、配房、耳 房共九十九间,四周环以围 墙,共占地四十余亩。
建筑布局以山门、正殿、 后殿为南北中轴线,东西跨 院、配殿、配房、龙凤门及钟 楼、鼓楼在中轴两侧对称排 列,规整严谨3正殿为整个寺 院的中心,也为最高点,各种 建筑坐落其东,西、南、北, 主次分明,疏密得当。整个建 筑,既充分体现了寺院建筑的 庄严肃穆之特征,又具有清代 民式建筑的小巧玲珑、富丽堂 皇之风彩。
建筑工艺精湛,它的每个 单体建筑各具特色。山门是砖 石结构的无梁殿建筑,用澄浆 砖拱券而起,除门窗外,不用 寸木。椽、飞、斗棋均用青砖 精工雕成,并在棋眼处雕出佛 像。正殿、后殿、碑楼则是木 结构,椽、斗棋、雀替都雕成 鸟、兽、鱼、龙之形。正殿采 用悬梁挂柱工艺,殿内除绘壁 画外,环内壁塑有许多泥像, 摆成经变故事。东西角门制 作,更是别出心裁。以门栏为 界,半是砖石结构,半是木结 构,一面雕龙,一面雕风,故 称龙凤门。主要建筑上的酱釉 色、黑色、绿色琉璃瓦,闪闪 发光,耀人眼目。寺内所有木 雕、石刻及彩绘中的人物、 鸟,兽、故事等,则是精巧多 样,栩栩如生。一九七六年大 地震,正殿、后殿的脊、瓦都 有脱落,山墙劈裂,一九七九 年至一九八。年国家多次拨 款,现已维修一新。遗憾的是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 由于■红卫兵〃破“四旧”, 使殿内泥塑已荡然无存,壁画 也遭严重破坏,难以补救。
净觉寺不仅以其规模宏大 著称于世,还以其结构严谨, 工艺精湛远近闻名。其建筑艺 术集中地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 的高度智慧和才能。是国家的 宝贵文化遗产。
此外,寺内藏有石碑八 统9是研究净觉寺的宝贵资 料,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尤其 王敬德草书重修净觉寺碑文及 楷书智然禅师墓碑文的书法, 堪称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