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董树宝,準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说话干脆,办事利、 索、干净,言而有信,说面做到。
1976年,董树宝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愉快地回到家中, 参加了生产队劳动,这一年,他刚刚19岁。没有一个月,他就被公 社领导看中,选拔到公壮当了让人羡慕的八大员——电话员。干这 一行,上通下联,是个重要工作,董树宝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年 年受到领导的表扬。,年青人积极上进,有永远也使亲完的劲,他一 身兼两职,还担任了广播员工作。每天早晨、中午、晚上,转播上 " 级新闻,并且自办广播,编播好人好事、公社里的大事,一干就是 十_年, ■' .
1986年7月份,正值盛夏季节,骄阳如火,已经30岁的董树宝 已经成熟了。他找到了乡里的领导,请求去氧气厂工作,当时,乡 里在筹建氧气厂,他的请求得到了领导的批准。
董树宝高高兴兴投人到一个他日夜想往的新天地,接受风起云 涌的经济大潮的洗礼,氧气厂需要这样的年青人。说是说,干是干, 在筹建初期,氧气厂缺这、少那,困难重重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 无穷的,一旦被发动起来,就有排山倒海之势"移星推月之力,势 不可挡,无坚不摧。
董树宝带领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调动大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思广益围绕厂子生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感一股绳,把 厂子当成了自己的家。董树宝浑身都是劲,他潜心学言,向外聘师 傅请教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他兜里装着小本子,把一天天的生产 运转情况全部记录下来,慢慢摸索生产经验,以“实"打底,从 “细"上下功夫,,使自己尽快掌握了生产技术,很快厂领导让他担任 了技术员工作d他是不甘寂寞的年青人,他在一无图纸、二无数据、 三无设备的情况下,发扬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 神,,董树宝为画图纸,白天晚上加班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几 天功夫他就把图纸和设备画了出来。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董树宝 整天泡在厂里,搞试验,’一次不行二次,二次木行三次……。在失 败与,成功的摸索中,他掌握了大量可贵的一手材料。外聘的师傅在 技术上封锁,捂着盖着不让学,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们..,董树 宝偷着学,一点一点地钻,查遍国内外所有资斜,总结出个久的操 作方法,能熟练地独立生产。一天,乡里领导找到董树宝问起厂里 技术情况,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讲到如果说把外地师傅辞退,你 能不能挑起氧气厂技术这副担子,董树宝攥起拳头保证说:“行!”
时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半年以后,董树宝担任了车间主任。他 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清楚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什么苦呀 累呀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一夜不睡觉可以,一天不吃饭照样干,渴 了喝口冷水、饿了吃袋方便面填填肚子,这对他来说是极为平常的 事,,他不在乎,他唯一考虑的是,当对一件事情充满希璽并断言成 功之时,应当尽力杜绝失败的可能,他常常提醒自己,要努力,加 倍努力。
一天,他去唐山参加省劳动人事厅主持召开技术培训班,这是 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来自各大厂企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班,气 氛之严肃,争论之激烈,董树宝大开眼界。同时,董树宝向唐山氧 气厂技术科讨教,谈出自己的观点,他把一本国家劳动部颁发的 “七九规程"关于压力容器检验的有关数据,.一一核查,他发现书里 的操作公式缺少一个引数,不准确,始终装在脑海里。果不其然,一 两年后,国家劳动部就修定了这个公式,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看法是 对的。
中国有位名人说,一个人若想成就一项事业,必须为此作岀某些牺牲。 ,这也好比一不登怕运击员为亍登上辉煌的峰巅,必须舍弃 途中一切诱人的东西。
董树宝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他有自知之明。他觉海自己掌握的 知识有限,能量很小,但是他永远也不甘人后,董树宝这个人人。 道的万事通;土专家,在生产技术上不论哪一个环节上出了毛病,或 者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的时候,只要董树宝一岀现,问题便马上迎刃 而解。
1990年,供电紧张,.停电频繁,董树宝这时已经是生产厂长。他 面对这种情况,感到这样下去对生产影响很大,必须想出万全之策, 保证生产。他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学习到的技术,在设备上找出 窍门,他利用空气分离,气态、液态、同态的原理,把空气变成液 态,用膨胀机对外做功,消化它的热量,压缩空气随之转动的道理, 在7. 5瓦电机上发电。遇到难题,董树宝就登门、求叢懂行的技术人 员,还到几十里远的市新华书店购买有关发电知识的书籍,边学习, 边实践,董树宝和大家紧密配合,通力合作,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搞 成功了。利用膨胀机发电,只花了 200元费用,由原来的消耗电,变 成利用设备发电,每天不但减少了 7. 5瓦电机的耗电量,同时还发 出了 2000瓦电能,仅按一天节省电费120元计算,一年大约节省电 费一项达4万多元,这是一项了不起旳创造。他显示亍董树宝的风 采,爱岗敬业的精神。前不久,在全带科贸一条街展示会上,董树 宝的革新技术,向全市广大群众做了演示,并引起了很大震动。许 多同行们都来厂参观学习,向董树宝讨教这一技术的有关材料,他 毫不保留的奉献给同行们,这其中有唐海县,也有广西的朋友们,都 在董树宝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给社会创造出财富。
1993年,董树宝担任了西葛氧气厂厂长,负责全厂全面工作;他 敏感地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这也说明了镇领导对他的信 任。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技术,因为这里的工人大多是农村庄稼 人的后代,有的刚从部队复员,有的刚刚走岀校门等等。对于这些 人不仅需技术培训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也需要加强爱岗敬业的教育。是的,董树憲在厂里威信特高,且又颇为关心人、体贴人。大 家一天不见他,还真是想得慌呢。董树宝厂长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 火、会用人,具有高超的组织才能。大家伙和董厂长在一块干活,感 到咛情愉快,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对此,董树宝厂长也颇有感受,他说,西葛氧气厂还有值得总 结的东西的话,那攧是厂领导一班人作风正派,思想过硬,密切配 合,通力合作,至于我本人,只不过就象一个乐队指挥一样,做了 一些调动、组织和协调工作,真正宏伟的乐章全靠大家来演奏。
好一合出色的指挥,胜任好皆样一个角色何其难。 •.
的确,,大凡到过西葛氧气厂的人都知道,这个厂的领导班子成 貝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当代企业家的气度,眼力、胆识和开拓进取顽 强拼搏的精神。大家知道,打铁先须本身硬。这方面,.厂长身先士 卒做出了榜样,他们大家也身受感染和启发,人人以实际行动去工 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董树宝厂长与工人一 样,从没有特殊的地方,如果说不同的话,那就是他比工人到的早、 回的晚,加班加点,有时常常工作到深夜,或者说肩上的担子重,身 上的压力大。 、
董树宝厂长的一个特点是,那就是工作起来雷厉风行玩命的干, 而且非常注意抓住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要害部位一攻再攻,彻底 攻克,不获全胜决不罢休。他们生产的氧气质量纯度高,深受客户 的欢迎。他们厂最大的用户唐山.碱厂,放着邻近的一家氧气不用,跑 几十里远的酉葛氧气厂来取货,’什么原因,那就是质量过关。此外 f
黄各庄铸钢厂、戟门等铸钢厂都爱用他们的产品。一次黄各庄的王 乃富使了一个亲戚送来的氧气,仅用了一个月,就又找到了西葛氧 气厂和董树宝厂长讲,我就是倒找钱给他,•也不用他的产品。由于 产品质量过硬',他们这个小厂的经济效益也不错,每年产值达60多 万元,人均产值2万多元,利润5••万多元。这几年,他们不仅还清 了国家贷款60多万元,而且现在有固定资产103万元,这个董厂长 上任不到四年,企业发展如此迅速,效益如此可观早已超出人们的 想象。然而,董树宝厂长并没有感到一点轻松,他仍然夜以继日地 思考着当前,设计着未来,他还是住鳶那间简朴的办公室.,他没有 大哥大,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
. 工人们说:董厂长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
笔者在采访中看到,同时也在深深地思索着,董树宝做为现实 中的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厂子,而把自 己的家庭、名利、地位、享受看的很轻,甚至于不屑一顾尹我敬佩 这位年青人的所作所为,并为他的举动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当前,社 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发财心切,而董树宝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做, 他只是全身心地颂注于企业,“为企业发展奉献着他的一切,,这难道 不值得華习和表扬吗? ,
对此,董树宝有董树宝的价值观、、人生观,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不是看他从这个社会上获得了多少物质享受,而是应该看这个人向■ 人类和社会奉献出了多少有益的东西,为人类和苍会创造了多少有 形的和无形的财富。说得多么好哇!然而,,董树离光会说,而是 会干,干出了业绩。几年来,他多次被丰南、市委< 带政府评为先进 工作者,被市总工会评为技术能手,还当选了市政协委员。当选市 政协委员,这说明了自己要为人民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 他不负众望,在参政议政方面,他写出了《关于当前少数领导干部 用公款跳舞,造成较坏影响》等提案,建议把舞厅三陪小姐全部轰 走等提议。他关心国家大事,不忘人民的养育,不甘落后,他一个 心眼搞事业,有一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所以,他丝毫不敢放松 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向前奋进,象奋飞的头雁,带领着大家朝着 美好的未来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