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幕春时节,广袤的冀东大平原麦苗青青,桃李争艳,到 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采访了马维才经理。一见面,他就 热情地与我们握手,谈话。从言谈话语兩,我们体会到他的纯朴、憨 实、沉稳和睿智,他不高的身材,给人,一种朴实、自信、精明和百 折不挠的印象。他说话响亮而清脆,有丄股拼搏向上和亢奋的劲头, 显露出一个实干家的风度。
当讲述他自己时,是那么谦逊、不屑一顾,总是说没有可讲的。 可我们却从他四十年人生旅途中,听到了;见到了,不少让人激动、 让人敬佩的事情。
马维才出生在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建立的第九个年头,那时全国 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派走向社会主义的欢乐景象。但是,在 他长身体长智拿的黄金时代,灾难性的“文革",无情的剥夺了他学 习的机会。一房空前的历史性悲剧,使多少青年疯狂,多少青年迷 茫,多少青年颓丧。但是他却没圖家庭出身原因而迷茫,而是怀着 崇高的理想,旺盛的求知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刚毅性格,积极地 投入生活,严肃地对待家庭、人生。16岁,正是青春美好的年华,他 初中毕业了,本可以继续升学的他,参加了大地震后家乡恢复建设 的大军,当了一名小瓦工。
—、磨炼
如果说:“人的意志和才能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炼岀来的”这句话是真理,那么马维才的经历恰恰证明了这个真理;观难的岁月如造 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塑造了一个杰出的企业家。
,马维才怀着青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一种不甘人后的坚强意・ 志,向世俗和命运宣战。他凭着自信、凭着他的信念,,奔波于建筑 行业之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象春风送来了党的温暖,马维才 如鱼得水,自由弛聘于海洋之中。在建筑工地上,条件十分简陋,一 年四季,春夏秋冬,都随工程队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大家一起往, 民房、住帐蓬,冬天的严寒,夏天的暑热,饥渴劳倦,蚊叮虫咬,马 维才均不在话下,白天一干十几个小时,累得浑身散了架,•.可他贓 例不忘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更 多的本领。马维才不愧是时代的英才,通过艰苛生活的磨炼,.使他 渐渐的成熟了。他由一个小瓦工成长为建筑工程师,这都是血汗换 来的成果。他为了工程质量,晚上看图纸、’做计划、搞核算,一笔 笔细算用工、用料,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他常常是一干大半 夜,他为提高工程质量用尽/了少血和脑汁。为建设好自己的家乡立 下了汗马功劳,为了人民的妥金工程,他可以说毫不吝啬地牺牲了 自己的利益。在任务紧张时,他常常是一连几个月不回家,节日不 休假是常有的事,他马不停蹄的工作着。 ’
一次,在唐山市橡胶厂施工,由于这个厂是几十年的老厂,地 形复杂,需要认真细致的掌握地下情况,马维才深入现场,认真调 查分析,在全面了解地下建筑设施资料以后,果断地签订了这项承 包合同。
做为一位技术领导,马维才深知肩上的担子非同小可,他全身 心投入,不敢丝毫疏忽。那些日子,他身体累瘦了,眼窝塌陷了,就 是病了也不退岀工地。为了事业他常常夜里睡不好觉,在思考、在 计算……,始终以大局为重。马维才在施工中虚心学习,诚恳地向 技术人员提岀意见,指岀影响施工的不足之处,高度的耐心,翔实 的数据,真实的情况,以极其负责的精神,给全面高质量的施工赢得了时间。
在施工中,马维才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善于发挥大家的 才能,他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团结同志,协调一致,统一步伐,就 象高能量的磁铁把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夺取了工程的胜利,赢 得了厂家领导的赞扬。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表现了马维才的气魄、胆识和領略,是令。 人叹服的。 *
马维才带领着施工大军辗转冀东大地,活跃在唐山,也闯进了 天津这北方最大的城市,虽然是一群土里土气的庄稼人,可却干出 了惊人的大工程。一连串的大厂企都留下了他们的杰作,在天津化 工厂、唐钢、唐山科技馆、煤炭医学院等几十家工地」工程全部被 评为部优、全优。马维才干起洁来每天都超过十几个小时,有时累 得浑身疼痛,马维才非但不觉得累,反而越干越有劲,他心中揣着 父老乡亲们嘱托,他就象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为了工作方便,他 就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在艰难的环境中,完成了一个 个施工任务。下雨了,别人都往家里跑,他和工人们却奔向工地。
一次,马维才的爱人临产,由于身体有毛病,肚子里长了肌瘤, 需要做手术。生命受到威胁,此时马维才却在工地上紧张的施工,他 无法脱身。妻子杨世英住进了医院,手续都是亲属们办的,马维才 在领导的强行逼迫下急匆匆赶到医院。他面对手术后的妻子,没有 什么话语,一个五尺高的汉子,流下了行行热泪•、…・
仅仅一天,马维才又告别了妻子去了工地。.
二、冲刺
勤劳、智慧、勇敢的人们一定会有闪光的金色的收获。
马维才和他的伙伴们正在以足够的劲力和谋略,,紧紧把握命运 的航浆,驾驶着企业之舟驶向胜利的彼岸。
“路漫漫其修运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这就是马维才的警言。
为了争取项目,在当今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马维才招实 费了不少心血和汗水。一个乡办小企业,论队伍,论技术力量、设 备,远远不如大的建筑行业,他就千方百计地打门路,托亲戚朋友, 头顶如火的骄阳,常常是几进人家门、磨破嘴、跑断腿,真情换来 了同情,马维才用这种执著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从唐山到天津,他 们的建筑公司遍满了大大小小的战场,夺取了一个战果辉煌的业 绩。 ’•
正是马维才这种扎扎实实、诚实忠厚的办事态度,一次又一次 的赢得了客户和职能部门的好评,才使得他们有了饭吃,才使得各 个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才有了黄各庄建筑三处这样的规模,也正是 马维才吃苦耐劳、克守职责的精神风貌,才带岀了建筑三处众多的 实干家。 ' '
马维才带领的队伍,敢打硬仗,从不含乎。在工作方法上,他 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巧妙处理,求大同存小异,宽厚待人,虚心 学习,不耻下问。为了整个工程,从不计较个人一时一地的得失。马 维才常常这样讲:“只要是对国家有利,人民有利的事,我认准了的, 坚决干下去!”他们每年都创产值五六百万元,利税35万多元,现 在拥有固定资产几十万元。对他们这支小队伍来讲,是个了不起的 数字!
马维才并不满足。可以这样说,他们没有被眼前的巨大成功和 巨额利润所陶醉,而是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必须树大志,迈大 步,去适应惊涛骇浪般急剧变化的建筑市场。
,三、未 来
马维才带领着乡亲们在致富的路上迅跑,给乡亲们带来了财富, 也带来了幸福,他本人也富起来了,但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要为 乡亲们办些事情。为了使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上更方便,他在水利电力建设上曾拿出上万元的材料支持了村子的事业。每当听说有的地 区发生了自然灾害,他都慷慨解囊相助,谁家遇到了困难他也都 300、500的人民币给予支持。马维才想的是大家,是共同富裕,马 维才凭着一腔献身家乡造福人民的豪情壮志,在向前大步行进看马维才是不会止步的;黄各庄建筑公司三处是不会止步的。
马维才说:“几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外人比,我 们永远感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除了更顽强的拼搏外,我们别无 选择。
.这几年,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还当选了市政 协委员。他说:“我要对得起党的培养,人民的信任……”
采访还没有结束,马维才就急等回到唐山建筑王地上,因为那 里少不了他,他需要跑投标承包施工、设计项目的方案、跑资金,他 要和对方商讨施工中的一项项条款,他要……
工程承包合同一签订,马维才便马不停蹄的搞予算、跑料,他 们要在建筑工程的黄金季节,抢时间,抢速度,上质量。企业要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关键在于质量的保证,马维才 历来是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创一流工程,
适者生存。为了迎潮踏浪,马维才头脑里运筹良方,先后制定 了一系列企业管理的良策:
1、 在公司内部,实行了层层承包,与队与人签订承包合同,使 责、权、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和效益分配捆 在一块,层层落实,层层把关,有效控制。
2、 实行效益工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多种按劳分配形式, 增加了激励机制。其次是实行各项承包指标与分配挂钩,用内部承 包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奖惩,使企业效益与承包效益同步提 高。
3、 引进自我约束机制,进行承包工程的跟踪控制,对机械设备使用、保养、折旧、租赁及回收,制定了风险抵押等制度。
这是一种科学化的经营模式,这是马维才他们一班人智慧的凝 聚,实践的结晶。它催发了人们的干劲,给企业注入了活力,焕发 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