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立潮头 ——记私营企业家、丰南市双益机械厂厂长李从利
            一、 盛誉环抱中的私营企业家李从利
           李从利,一个明亮的名字。他今年刚满40岁,不高的个子,剪 得粵短的头发透示出一种兩毅和果断,而他那总是带着谦和的微笑 的蔷容给人以憨实、厚诚的感觉』"
           从1993年到1996年就争回奖项30多份,仅1996年就荣获省 市、县奖购11项。这一份"奖证,代表着一份份成绩和一份份付岀。 若大的丽匕省私营企业新頁多?,而跻身于河北私营企业百强之列何 其蔼?唐山私营企业何其号,能跻身20强又是何其难?李从利以他 惊入的胆识、严细的管理而独样的生意经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
           在左李从利安公室时老板桌上,放着一尊奖杯。这座奖杯由两部 分说成,卞面處金色的梯形底座,四蔺棱角分明,四周平面上赫然 镌毋着:笋兩市十矢杰备青星匚喚(经理)这些字用红色涂成, 与签苞衬花,糸外裡目。上面复二尊质地考究的景泰兰的胆瓶,瓶 口 '里放满亍一簇由红、'白;紫;粉花组成的花束,整个屋子被这座 奖杯鮮映得富丽'堂皇。其知她真正带给人们的是对他的拥有者一 李从莉事业的肯定和樊赏:徒实着李从利的不凡。
           二、 如今,下岗已成普遍性的社会会问题。为此,人们忧心忡 忡,然而,你可曾知道,5年前,早有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自砸 “铁饭碗",辞掉公职,捧起“泥饭碗”,将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吗?
           李从利.1958年岀生在丰南市大新庄镇一村。1973年,刚刚19 岁的他,就力挫群雄,凭他的精明强干当上了造纸机械厂厂长。1989 年调任小集第二造纸机械厂当了厂长。在当厂长期间,他目睹了国 营企业的弊端,那种僵死的观念和陈旧的体系令人窒息。他想改革, 却有众多客观因素制约。他再放眼看看周围,改革的春风早已吹遍 了大江南北,南方各省市捷足先登,而我们却依然抱残守缺,他把 视角转向旁边生活的人们。大新庄地处唐柏公路沿线,交通方便,人 们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入仍然微薄。李从利依稀听到了农 民在贫困中的呻吟。他忽然感到,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1991年,李 从利和大新庄全村结合,商定联合办一个机械厂。厂子刚刚建到一 半,大新庄三村就因为种种原因撤出门。李从利是要干就干到底的 人,他不会让这个厂半途而废,无奈机械厂完全变成了李从利的私 营企业。建好这个厂需要总投资80万元,哪里去找这么多的钱呢? 然而,困难吓不倒英雄汉,李从利属于那种越挫越坚的男子汉。时 年34岁的他为了这80万元钱,吃不下,睡不香0他向自己的亲属 说明情况,争取他们的帮助。亲属们相信这个从小就有志气的从利, 他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慷慨解囊,凑集了 14万元交到了李从利手 中。李从利又贷款40万元,又拆借了一部分,终于,80万元凑齐了, 全部派上了用场。1992年,一个占地10亩,拥声厂房、办公室、设 施齐备的丰南市双益机械厂拔地而起。他向世人昭示,李从利自己 的厂子从此诞生了!然而,问题接踵而来,要全力发展“双益",没 有李从利不行。李从利不全身心投入也不行,然而,李从利又是国 家正式职工,有身份的厂长。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李从利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思前 想后,想了好多好多。一个念头倏地浮在脑际,他要辞职,干自己 的一份事业。起初,他也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当国家正式工,照 着铁饭碗,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呀,换了户口本,拿着城镇呈I 粮本又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事啊,因为这是脱离苦海转折了命鼎 的护身符。他借了父亲的光,接了班,成为了令人羡慕又妒忌的正 式工。而今天他竟作出这样抉择,35岁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羅刽 道今后会发生什么变化?然而,如果自己不全身心投入到这。
           这厂子前途何在?他一想到这刚刚诞生的厂子,一种责任感油然而 生。要创造就会有牺牲,他要开这历史的先河,辞退公职,重新成 为一个农号,从头开始。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拍板定案了。 他要真正皐握自己的命运,把自己放在零的起点上发展一番事业。
           三、他不断创业,积小成大,积腋成裘,垄断了华北地区的造 纸机械行业,捧起了 “金饭碗……。
           辞了公职,李从利洒洒脱脱地办起了自己的私营企业。按照自 己的意愿科学地管理着企业。1992年6月份“双益造纸机械厂”正 式投产,到12月底仅半年就完成产值150万元,纯利润30万元,李 从利一下子成功了。接着李从利一发不可收,1993年创产值300万 元,1994年400万元,1995年700万元,1996年1000万元。李从 利一下子成为全省私营企业的皎皎者,在私营企业的星座上放射出 夺目的光彩。•
           市场经济如此不景气,李从利何以独占鳌头,胜券在握?李从 利自有他灵丹妙药。他说,一个企业要想永远在市场中取胜,无怪 乎两个效益;一是信誉效益,二是新产品效益。为了实现信誉效益, 李从利从自我做起,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认真对待每一位来求购 “双益机械"的买主。他要求,每位员工特别是销售科的人,一定要 站在买方市场,讲求信誉。他的造纸机械品种齐全,「如果厂家所要 的机械包括机械零件而“双益”没有,他就立即和外地联系,将货 运到“双益”,货到款付清,然后再卖给用户。对于李从利的干净利 落的工作作风,所有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纷纷称赞。他从不拖泥带 水,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他视信誉为生命,让每一个和他打交 道的人都无比依赖他。1993年山东敢一个厂家和他预订了一台造纸 机械,由于客观原因没能按时交货,拖延了一个月。为此,李从利 立即决定少收山东用户1万元作为对方的赔偿。其实,人家根本没 有指责李从利,也没有索赔技这一切都是李从利自己主动做的。虽 然李从利让利了 1万元,但他得到的是无限的信任和崇高的尊重。人 们都说,湘李从利打交道我们一万个放心,。由于“双益”制造的机 械质量好、价格低、信誉高,所以他们从没设过一个业务员,每年 仅这项开支就节省40万元。而且,他把管理人员降到最少人数,按 正常人员组合领导配备,他这样一个年创产值2000万矛的大厂,管 理人员至少40人,而他只设了 4名非生产人员,即1名厂长、1名 经营副厂长、1名会计、1名现金。尽管如此,他厂子一切都井然有 序,产销两旺。人们慕名而来,产品供不应求。李从利规定谁要产 品必须预交50%。这样的决定不但没有吓跑用户,反而越来越多地 用户到丰南“双益”,提早交款排队等货。单是预付款就少到20万, 多达百歹元。如此巨大的数额,与其说是双益机械的信誉,倒不如 直截了当的是厂长李从利的人格力量。他用他周到的服务,决不失 信于人的管理赢得了所有客户的信誉。
           李从利属于那种不甘寂寞、勇于开拓的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在对手如林的造纸机械立于不败之地。李从利从产品人手,不断开 发新产品,以适应造纸市场的更新。李从利认识到企业要生存,就 得不断开发新产品。"双益”最初生产轧钢机,钢材市场不景气后, 李从利立即转产生产造纸机械,传统的造纸机械已不能满足市场的 需要。李从利立即根据市场调整企业,他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使用 了机内涂布工艺,立即受到用户的欢迎,预订机械者倍增,李从利 的产品效益大增。 - '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万物意泽,适者生存,李从 利深知这层含义。他居安思危,时刻注视着市场的动态,研究着国 内外造纸机械的现状?分析着造纸机械的前景。1996年,腾飞后的 双益机械厂已达到创年产值1000万元按说,就是李双利躺在床上 睡大觉疽别的私营企业也赶不上,更不用说那些徒有虚名、外强中 干的乡镇企业了。面对成绩,李从利没有狂妄自大,小富即安,而 是瞄准大市场,求大发展,居高临下,他的产品原则是“生产一代、 研制一代、储备一代”。鉴于此,李从利心中涌动的永远是创大业的 渴望。
           1996年,他决策再建一个分厂,生产机制板纸。他投资80万, 流动资金120万。他选厂地,搞设计、施工,很快在一块依水傍村 的地方,又一座“双益”机械造纸厂建成了。1997年1月正式投产。 这里有新开发的干燥机,改变了原来只通过日光自然晾晒合成板纸, 现在通过干燥机后一次成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质量。他还新开 发了高克重板纸。目前全国的高克重板纸能达到600克,而他开发 研制生产的高克重板纸竟达3000克,其性能、质量、用途在全国均 处领先地位,填补了高克重板纸3000克的空白。
           李从利以他对事业的忠诚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发展了 “双益",服 务于社会,蓬勃了事业。李从利富了,他有了钱,而且是实实在在 地有了钱,若大的厂子,固定资产达600万元,年产值近2000万元, 而他没有一分贷款,这些全是实打实的他的个人资产。值得特别一 提的是,他富而有德,为富更仁。,几年来,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 府命名为纳税状元。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李从利更是倾注了满腔热忱。 自1993年以来,他每年都要为社会捐款帮助贫困'户2—3万元。今 年,他又出近3万元帮助中小学修路、垒院墙等。
           李从利总是憨实地说:“有了钱不能自己花,没有党的政策,没有 社会各界的支持,我李从利就不会有今天。"他感激共产党,这种感激 之意化作反哺之情,他的工厂从28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他对工 人一视同仁,既严格管理又倍加爱护,工人家有丧事,厂子拿出300 元以表哀悼;家有喜事,厂子拿出500元以示祝贺。工人们个个是主 人翁,没有被雇佣思想,和李从利同心同德。几年来,李从利从没拖欠 过工人工资,而且尽可能地多奖励。每逢过年过节,他都鱼、肉、蛋地 发给大家。1996年底,又发给每位工人一辆自行车。工人们骑着崭新 的自行车團家,一路上响着悦耳的铃声,铃声代表着他们愉悦的心 境,摇来了一个个金色的收获。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