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新今越
初识魏丽英,是在她那间整洁素雅的办公室里,一身大白褂,浑 身来苏水的味道,冲淡了她女性特有的魅力。
当我们说明来意,魏丽英•连连摇头,一再强调,没什么可说的, 没什么可说的,只是干了自己的份内事。我们坚持说,这是政协给 的任务,一定要写。魏丽英才不得不配合我们、打开自己的“引 号",娓娓道来——
采访从简历开始
今年43岁的魏丽英,有着一段辉煌的履历、
1979年,正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三个春天,魏丽英以骄人 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按理,她可以分到一些大中城市里 的大医院工作,但遵照当时“社来社去”的指示精神,她分回了老 家抚宁县枣园公社卫生院当了一名临床医生。
1983年,她由抚宁随夫调到小集卫生院。
1987年,县中医院正式成立,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魏丽英调进刚 成立的县中医院,在这她一干就是十年。十年当中,'她为了提高自 己的医术,曾先后在开滦医院、唐山中医院进修中医内科和神经内 科各一年。从1990年起担任内科副主任至今。
'沿着这条生命的轨迹,我们隐约窥测到她那闪光的地方。
百分之九十五的背后
患者就是上帝,患者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魏丽英常常以此来 告诫自己。
在这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中,魏丽英始豊战斗在临床第一线,靠 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上乘的医德,直接为患者服务。
.据统计,魏丽英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为此,魏 丽英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 ,・.
有一次,一位昏迷的患者被送进了医院。经诊断是脑充血,魏 丽英马上组织医护人员抢救,二天三夜艰苦奋战,终于使病人脱离 了危险。随后,又治疗了二十多天,直至患者能独立下床才出的院。 但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有时患者的亲属不在近前,她就为患者 端屎端尿毫无怨言,体现了一个医护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中 医院一时传为美德。
魏丽英最高贵的品质还在于她对医务事业的衷诚,她对自己拿 不准的病症,既不臆断,也不推诿,总是很耐心的听求患属的意见, 收下患者,然后带他们去唐山找专家做精密仪器的检查。
1995年,一位,34岁的女患者,因肌肉萎缩来院治疗,因医院现 有仪器无法确诊,她就多次带患者去唐山找专家做CT检査,最终诊. 断为脑干堵塞,使患者及时得到了治疗。
奉献自己的爱心,给社会一份温暖。魏丽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 时刻注意自己的带头作用。
西刘良村,有一个烈属老太太,儿子在解放战争中,为共和国 的成立献岀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膝下仅收养了一个孙女,.娘俩相依 为命。一次,老太太有病来院治疗,了解到这些的魏丽英,就像老 太太的亲闺女一样侍候她。出院时,魏丽英看到老太太非常困难,她 就和院领导反映,建立了医院的扶助对象,魏丽英更是带头捐了一 百元钱,聊尽寸心。
红包的诱惑归零
红包,作为金钱的易名,像炮弹,曾击倒了多少名医,红包更 似瘟疫,披着漂亮的外衣,将多少医院的医风污染。但红包,对魏 丽英没有诱惑。
曾有一次,一位从农村来的老太太患脑血栓住院治疗,病人来 的时候正处于昏迷状态。魏丽英马上组织人员抢救,家属见了,忙 把魏丽英叫到一边,拿出一个几百元的红包,硬塞给她。魏丽英没 有生硬地拒绝,而是先收下来,稳定家属的情绪配合患者治疗,待 患者出院时,又将此钱很婉转的交给家属,感动得患者热泪畅流。
魏丽英说,我这样做,并不是我鄙视金钱,一个人患病,本来 就有很多花费,如果我要是接受他们的红包的话,就等于雪上加霜, 这样的事,不仅我不会做,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医护人员都会拒绝!,
值得特书的一笔
魏丽英在临床干出了成绩,,干出了名气,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陶醉于此,而是非常清醒的认识自己,深刻、认 真地总结自己,把自己在工作当中所得所失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篇 文字、论文,供医术界共同研究、探讨。
几年来,她先后发表论文12篇。其中,国际级会议学术交流论 文一篇,并发表在论文集中;全国级会议学术交流12篇,4篇在学 术论文集中发表,5篇在《中国中医急症》、《临床脑电学》等杂志上 发表;省级学术论文2篇,在《河北中医》上发表。此外,她还协 助刘院长共同搞了 “克糖灵的临床有效观察"的科研工作,并从1995 年起,担任河北中医学院的任课教师,担负15名学生的讲课及实习 带教工作,为我市中医院赢得了荣誉。
结篇意犹未尽
当选为政协委员的魏丽英,经常向领导反映公费医疗等问题,得 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有一些关于医德医,风问题的提案,得到了领 导的肯定和表扬。
几年来,她多次被评为出席卫生系统的先进个人私业务能手,并 在九五年得到政府记三等功的奖励。
面对这些荣誉,魏丽英看得非常淡。她相信:成绩属于过去,创 造才是未来!
我们衷心地祝愿她在未来的岁月里,像天使一样,给人们带来 更多地幸福,更多地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