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南境内,.205国道南侧,有一个文明、古老的小镇——宣庄 镇。现划为宣庄管理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文明的古镇也开始抛掉落后与贫穷. 日出而干,日落而归的庄稼人,也放宽了视野,各显其能,在市场 的波涛中,一争高低。
生活的风风雨雨是一把无形的刻刀,无时无刻在给每一个人雕 像。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79年初,一个长相忠厚,性 格内向的小伙子不甘在改革开放的机遇中落伍,自投资金,带起了 一支建筑队伍,开始了建筑行业的生涯,他就是现在的宣庄建筑公 司经理,宣庄管理区经管站站长,经联社主任梁建启。
当时准建筑行业,可以说是有远见的。唐山的大地震使建筑 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各行各业都要从头开始,恢复建设首当其冲。
搞建,凭得是手苕,手艺巧,质量好,就能占领市场,就能扩 大知名度"
当时梁建启带的这支建筑队,,是支年轻的队伍。为把好质量关, 生产中,梁建启不但自己把好质量关,还教育每个职工坚持质量,树 立良好的风气,以质量矗人。他既是一个领班人,又是一个质量检 査员,每垫一丝砖他都要看一看灰浆是不是饱满,每抹一片墙,都 要看一看是不是平整為发现问题,无论是谁,立即返工。
生产上,为学到更多的业务知识,梁建启买来了有关建筑的书 籍,绘图手册,抓时间就看就学,在实践中学用结金,使自己的业 务知识面不断扩大。
质量是建筑业的生命。随着这支建筑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 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不但走出了丰南,把建筑业务扩展到唐山,担 起了唐山商业干校、商业医院的施工任务,敢和大的施工队竞争,建 筑队也发展到了 300多人。
质量是最好的宣传员。良好的信誉,可靠的质量,使这支建筑 队伍在唐山地区有了一席之地,他们不仅能承揽楼房、宾馆工程,还' 能承揽装饰、装修、保暖、防水、路桥、港口的专业化工程。
自身素质的提高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业务面不 断扩大,产值、利润不断提高,年产值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増到1000 万元。
实事说明,梁建启鬼个能人。他眼光看得远,看得准,能抓住 机遇,有大千一场的决心。
是金子就要闪光,是人才就会被发现与
在实践中,梁建启这种实干精神,敢左知难而进的魄力,被领 导惠眼识真珠,使他又担起了区经管站站长和经联社主任的担子。无 疑,这给本来就重的担子,又加大了份量。
经管站要管理工业企业,近两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生 产越来越不好搞,粉金短缺巳是各个企业的一大难题,没有资金生 产周转不开,新的项目开发不了,只好望洋兴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各个企业中文是能人辈出,这么多的饭碗,你推'他也抢。面对这, 种局面,这对梁建启又是一种考验,危机再及,困难重重,怎么办?
梁建启想了很多,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想到的自己是 一名共产党员,哪里困难就要在哪里上。他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扭 转当前工业企业的局面,使企业从低谷走向腾飞,闯出一条路子来。
当时的企业,能象样的只有5家,3个铸钢厂,一个印刷厂和一 个铝合金厂。要指导这些企业走岀困境,就要拿出真格的。象管理 自己的企业一样,傾注心血,采取措施。
市场就象大海一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更高,死抱一个产品, 单搞一种经营,是根本行不通的。梁建启积极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铸钢厂,、生产的是铸件,不但小活小件要收,大件较高新的 硬活也要敢干。但有一条,质量要把住关,谁都知道,产品质量的 优劣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把住产品质量关,梁建启协助各个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 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有了规章制度,企业就有了活 力。
一系列的措施出台,使铸钢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业务面不 断扩展。他们不但给唐山大型水泥厂铸件,又和沈阳重型机械厂联 营,生产出的特种钢件出口到越南,打开了市场,受到同行业的羡 慕。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宣庄管理区的工迎企业,虽然规模 小,也发挥岀了自己的优势,拿世了自己拳头产品。不但企业有了 效益,也安置了部分剩余劳力。可以说,这与经管站的协助指导是 分不开的。
内行人都知道,农村的工作不好做。每天,无形和有形的工作 都涌至而来。就拿经管站这一摊子来说,它的管理权限,并不是只 限于工厂企业,还包括农村财务、土地承包等项目。
财务工作是农村中的经济大事,农民一年的收入支出,都要有 个明细帐。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心里想着群众。上级的指示要及 时传达给农民,农民的意见也要认真听取,反馈给上级领导。
为了便于群众监督管理,这区各个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 理财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农村的党风廉政建 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为把监 督权和制约权做到行之有效。区经管站站长梁建启成了大忙人,他 跑了这村跑那村,深入农户听取意见。根据群众的意见,又从实际 岀发,按照各村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具体周密、完善可 行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监督检査,力戒形式主义。在检査中,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工作落后的地方加强指导,实行帮促。
土地是农民的聚宝盆,经济来源的支柱,实行土地承包,要做到合理,行之有效。在这方面,经管站做了大量工作,事前要了解 群众,听取不同见解,还要从大局出发,以农民利益为重,做到合 理公正,群众满意。
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后,结合本村的实际,每个地块根据土质 好坏,都制定了承包基数,做到合理竞争。
珍视土地是人们共同的心愿。特别是在人均耕地锐减的情况亍, ,不但要做好土地的承包工作,还要推行和不断完善土地开发工作,'做 到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经管站的任务可算不轻,还要协同农、 林、牧、水等部门提供综合服务。不但推广粮食作物的种植,还要 推广大棚菜的种植及新技术和新品种,他们的工作是群众看得见,摸 得着的。利国利民,一举两得。
在经营管理方面,梁建启倾注了全身的精力,占用了大部分时 间。为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他深入调査研尧,获得了第一手资 料,并根据铮村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安排,取得了令群众满意的 效果。
经联社,是农村区域管理中的新产物。身为经联社主任的栗建 启,为全区的经济发展,融资金,跑贷款,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身兼数职的梁建启每天的工作时冋表排得满满的,他没有节 假日和星期天,事业的激懵在感召着他。已咨是47由的人了,体力 还是那样充沛,浑身有使木完的劲,和他谈话;显得是那样的诚恳、 谦虚、深沉,我不由得心潮起伏。肃然起敬。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澎湃的市场经济托出时代的弄潮儿。事 业在期待着他,父老乡亲在期待着他。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梁 建启这个实干家,更会全身心的投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宣 庄管理区的腾飞与发展,书写新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