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人 ——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周岳亮
豪情壮志
            1966年夏季著名的京城学府——北京大学,一年一度地在欢送她的优 秀儿女。阳光温柔地倾洒在一幢幢美丽、典雅的建筑上,绿茸茸的草坪上人 影憧憧,欢声笑语,全体应届毕业生与辛勤栽培他们的老师紧紧拥在一起, 溶入短暂而永恒的摄影机的镜头。
            依依惜别的午宴过后,毕业生们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带着校长颁发的毕 业文凭,陆续离开校园。几年的大学生活,十几载苦读的学生时代,到此划上 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这一年,北大物理系毕业的周岳亮,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 作。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站在人生新的起 跑线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军中的一员。周岳亮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激光 大屏幕显示。参加该项目的科研人员共15人,分成3个组,即激光器组,负 责激光光源研制;激光调制组,负责把电信号变成激光强度调制信号,激光 束偏转组负责把激光束扫描成二维图像。周岳亮分在激光束偏转组。告别了 校园生活,工作起来是美好的,充满着多姿多彩。艰巨的任务和神圣的使命, 周岳亮浑身感到有使不完的劲。但困难是有的,书本学过的东西运用在工作 中是实践,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慢慢释放它的能量。
面对各种困难,周岳亮心里早有准备,在学校的图书馆他看过法拉第、 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科学家的传记。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战胜困 难的勇气和永攀髙峰的精神,深深打动他这颗年轻气盛的心,给他增添了战 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在初次整机联调时,他们这组发现负责偏转的部分根 本不能工作。于是,他们开攻关会,査找原因,研究问题病根,制定岀新的方 案,反复试验。加班、熬夜、劲费了不少,遗憾的是,激光束偏转仍然不能同 步。在此情况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周岳亮,凭着自己的丰富知识,提出了一 个新的想法:把振荡器改成触发振荡器,再加相位比较——反馈,也许可以 解决问题。但是,周岳亮当时工龄是最短的一个,人微言轻,对他的方案,没 人重视。敢于创新,敢于迎难而上的周岳亮并没有消沉,而是鼓足勇气,再一 次挑战。经过反复思考,一个大胆方案在他的脑海形成。也就从那天起,他开 始了新的攻关。每天加班到夜里1:00左右,节假日也全部用上,为了实现自 己的目标,他全然不觉累。经过了 3个月的攻关研制,一套触发振荡器和相 位比较——反馈装置,在他手中初见雏形。这样的系统基本完成后,周岳亮 信心倍增,接着又留心激光器和激光强度调制器的使用,并且很快就熟练掌 握。此后,他又连续作战,晚上大家都下班回家,他就一个人留在实验室,打 开系统所有部件,进行整机联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获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激光显示初战成功。成功的喜悦又把周岳亮拉到现实的一 面。这是他偷偷地把组里的方案抛在一边,另搞活经济的一套,组里认可吗? 现实总要面对,于是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结果向组长俞祖和汇报时,组 长听后非常高兴,并且立即观看效果,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周岳亮在科研的路上遇到了伯乐,还不止组长一个人,抗美援朝时的少 将,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乔星南知道此事后,把他叫到办公室,高兴地说:“周 岳亮干得好,给全组的同志做出了榜样,希望你继续努力,在你身上,我发现 有两点太突出了:一是干1劲大,每天加班到夜里1:00之后,节假日全部用来 加班;二是攻关能力强,自提方案,自己完成,并且解决了整个项目的关键难 题,值得提倡、赞扬。”随后,各种表扬、奖励接踵而来。在荣誉表扬面前,周岳 亮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觉得这点成绩算不了什么,他心目中的法拉第、麦克 斯韦、巴斯德等人的成绩才算得上成绩。自己在科研领域中,只算刚刚起步。 做出了一些成绩,心里还有些不安,因为他取代了一个外号叫刘麻子老同事 的部分工作,他会理解自己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岳亮发现刘麻子这个人, 并没有一点反感,是个心胸坦荡,顾全大局的人。因此,至今,他俩还保持着 很深的友谊。
            周岳亮用流淌的汗水,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不断为人民 创下新业绩,在科学战线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他先后 从事过数种新激光器,微量物质激光检测,脉冲激光成膜系统,大面积高温 超导薄膜,二硼化镁薄膜以及氧化锌异质结等研究工作。其中有多项是国 家863或973项目。必胜的信心、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拼命的干劲,宽的 知识面,灵活、跳跃式思维再加上他经常求教,借肪各路“神仙”,所有科研 项目在周岳亮手中都基本实现攻无不克。他因此也获得许多奖励。先后获 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全国科学大会 奖1次,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其他省部级奖6次。在国内外重 要科技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专利30多项。先后获得副研究 员、研究员(教授)等职称,并成为博士生导师。还被冠以国家突出贡献专 家的荣誉,获得出国留学机会。荣誉在周岳亮的心中并没有占多大位置,他 知道,在人生的路上,他还有更多的追求,在标杆面前,还有新的高度,还要 继续努力拼搏,后面的路还很长。
旧事重提
            夏日的北方应是美丽的,天蓝地阔一派生机。1942年6月4日,周岳亮 出生在河北省丰南县小集镇骚古庄村一户农民家庭。村庄的名字从字面看 很文雅,可叫起来乡亲们总是称为臊狗庄,很不好听,村民们一商量,干脆去 掉前面的骚字,于是便有了古庄的村名。
            因为家境贫寒,周岳亮的爸爸周荣昌、妈妈郑素珍都没有上过学,但他 们从小就羡慕有文化的人,于是就自学。在周岳亮记事起,就发现爸爸和妈 妈经常看书。有诅字课本、算术、书法和一本“理化篇”外,也有小说类,如 “包公案、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等。周岳亮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 “我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凭着自己的努力我既能看书,又会算账,世上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每当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溢满骄傲的表情。而周岳亮的 爸爸是多才多艺的,不仅地种得好,还会打铁、做各种农具,还发明了 一种割 草靶,在当地小有名气。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周岳亮从小就相信:困难并不 可怕,只要不懈努力,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在经常听老人们讲故事中, 他也得到了许多知识,特别崇尚包公和诸葛亮O他认为,故事中的人心好,刚 正不阿,聪明多谋,他从心里佩服和喜欢,立志长大了也要成为那样的人,为 人做好事做善事,受人尊重。
            周岳亮上有两个姐姐,大姐周淑兰、二姐周惠兰,他是最小的,又是男 孩,从小爸爸、妈妈对他十分关爱。平时,两个姐姐对他也特别好。他时常听 到的是“好孩子”,“将来一定有岀息”等表扬和鼓励的话。
            1949年,家乡解放,周岳亮和二姐上了小学。学校在村子东边,教室是三 间土房,另有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周岳亮的老师姓郑,中等身材,教书很认 真。
            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并没有给周岳亮带来欢乐。随着时间的后移,他 发现自己对学习很无兴趣,算术和语文成绩都不好,考试总是不及格,挨训、 罚站成了家常便饭。每天去学校,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到学校,往座位 上一坐,脑子一片空白,打不起精神来。
            三年级下半年,换了一个老师。一上任,就把学生一个个叫到办公室考 试。轮到周岳亮了,他揣着不安的心情,进屋先向老师鞠了一个躬。老师对他 说:“我考考你。”于是给周岳亮出了二道算术题:1.3+5=?2.一个苹果2个人 平均分吃,问每个人分多少?当时,周岳亮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他知道3+5等 于8。而第二道题,一个苹果二个人分,也知道每人分半个,可当时没有学分 数,也没有学小数,不知如何回答,想了一会儿,干脆画了半个圈。老师看了 他的答卷后,说:“很好” !然后拿起笔在卷子纸上,郑重其事地写上120。接 着又说:“我考过其他学生,他们都放弃了第二道题,只有你画了半个圈,这 预示着你将来一定有出息” !从那天起,每天放学都把周岳亮留下一小时补 课,每天进度很小,当第二天周岳亮把补课作业交给老师,认真看后,总是大 加赞扬o也就从那时起,柳暗花明,周岳亮由每天挨批,变成每天受表扬o 3个 月下来,原来所丢下的课程都高质量地补上了。过去上课时,周岳亮因为听 不懂,在座位上不老实,总有小动作。现在他却换个人似的竖着耳朵听讲,成 绩也上来了。但是老师并没有到此为止。一个星期六下午,把周岳亮叫到办 公室,说:“你的成绩已经赶上了,但是不要满足,你还不具备有出息人才的 素质。你还要继续努力!”接着老师给他出了一道对四年级学生都很难的算 术题。周岳亮想了一会儿,对老师坦率地说:“不会做” !老师听后,不慌不忙 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接着说:“不会没有关系,把这本书拿去,边看书,边思 考那道题目,反复看书,反复思考,10遍不行就想100遍,最后一定能做出 来。”周岳亮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了,当天晚上躺在炕上,就琢磨那道题,很晚 了才睡着。第二天,是星期日,他没有出门,还是抠那道题。经过20个回合, 星期夭晚上终于将那道题拿下。周岳亮当时心情特别高兴。第二天上学,他 早早来到学校,向老师汇报。老师听后,高兴地说:“太好了!还要继续努 力。”晚上放学后,又给他出一道更难的题。并且说:“记住,反复看书,反复 思考,10遍不行,就100遍! ”周岳亮按老师说的,用了一个星期,又将第二 道题拿下。随着亠个又一个难题被攻克,周岳亮的信心越来越大,当大约100 道难题被攻克后,他有了自信,认为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他也想起 妈妈说过的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信心和力量,使周岳亮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学习成绩稳居前茅。看书、学 习、思考问题,都给他带来极大乐趣。成绩好又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进入了 良性循环轨道。
            周岳亮的中学时代是在丰南县稻地中学(后为丰南一中)度过的,有 了原来基础,课本知识;只用少部分时间,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成绩名列 前茅,大部分时间用来海览群书。涉猎面很广,包括:物理、数学、天文、哲 学、医学、小说和诗词等。读书的时候仍然釆用边读书,边思考,重点处反复 读,反复思考,有时候,一个题目思考数月o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问题被弄懂 了。上初中时,老师不懂唯物辩证法三定律,就和他讨论。读高中时,来了一 位叫李芳林的物理老师,不但没有架子,知识渊博,很快就和周岳亮打破了 师生关系,成为好朋友,经常一起讨论科学问题。1960年对周岳亮来说是 不平凡的一年,高中面临毕业,填写志愿报考北大,心里却没了底。老师最 知学生,在李老师的指点下,周岳亮最终考入北大物理系,北大也迎来了一 位新的学子。
心理力学与治国方略研究
            人们早就发现有许多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很相似。在此基础上弗洛伊 德提出了心理力学这一概念,有人曾试图建立类似牛顿力学那样的理论体 系,但都没有成功。
周岳亮把这一问题纳入长期研究范围,有时间就想想。1991年在意大利 访问。一天在地利亚斯特海滨漫步,眼前是碧波万顷的大海,身旁是风景如 画的海岸。清风拂面,心旷神怡。望着海面出神的他,突然一个新的想法跳了出来。在创建心理力学方面找到了重要突破点。
            周岳亮采用模拟物理学的方法,从相似现象入手,给岀心理力这一概念 的定义、单位以及得失型心理力的表达式,找出了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和第 三定律在心理力学中的对应形式,并在实际问题分析中获得应用。具体内容 这里不讲,只把结果做一点介绍:
            1•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心理力的作用下发生的。预期的收获是动力主要 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而付出的成本则是阻力主要来源。
            欲使某群体接受什么,可以有三种方法:(1)展现预期获得,使之产生 吸引力;(2)展现不接受的话,预期所付的代价,使其恐惧心理力,并被迫接 受。(3)以上二者兼用。这三种方法结果是非常不同的,其中大有学问。
            2.兴趣是力量又一个来源,而这一来源产生于过程本身,它是用之不竭 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这一点,充分利用这一点,这一点利用的好,就会培 养出出类拔萃的人。
            3.情绪也可以产生心理力,而情绪产生的心理力有时具有破坏总体目标 实现的作用,这一点人们必须警惕。
            周岳亮把研究结果用到治国方略研究,并对国家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 提出不少建议。从结果看,其中大部分被釆纳。
            多年来,周岳亮除了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外,他还一直从事数项计划 外的科研。这些基本都是开辟新领域的工作,有“相似论”、“心理力学”、 “非常规医学”、“治国方略”以及“天体演化和物质大循环理论”等。牛顿 曾说过,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用多年思考同一问题。周岳亮在上述方面正是 按牛顿所说所做的,所以获得了重要进展。为了保住宽松的,不受干扰的思 考问题的环境,周岳亮从不张扬自己。因此,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这方面的 研究工作。
            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都有雄心壮志,将来要做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 那样的大科学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雄心壮志消失了。坚持一生者 少而又少。而周岳亮就是这极少数人行列之一员。他面前还有一个台阶就是 院士。可他本人并没有想方设法去争取这个光灿灿的帽子,而是塌下心来默 默研究自己的课题。为了保持这样一个环境,他也放弃了一次次做大官的邀 请和机会。这里应插几句话,那就是,周岳亮在博览群书的时候,曾研读过不 少治国平天下的大作。上级组织部门看到他有当官的能力,所以才一次次邀 请。
            周岳亮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除了喜欢读百家著作外,还爱打乒乓球、旅 游、做诗,甚至自己做歌(做词、作曲)自己唱。1995年秋天在实验室干了一个 通宵,当夜2:00左右取得突破,心中很是高兴,第二天做歌一曲,歌词为:
            夜已深,人皆睡,只有我们实验室灯光明媚,
            激光闪,屏幕美,新奇的实验结果使人醉,
            不觉困,不觉累,美好的梦鼓舞着我们硕果累累。
            此后,加班的时候,就常常小声唱这首歌,自己唱歌,自己欣赏。
            大约十年前,所里组织去云岫谷游览。白天置身青山绿水,饱览大好风 光。晚上在农家小院欢歌笑语,尽享忙中偷闲的快乐。是夜躺在床上,思绪起 伏,成一首词:
鹉坞天,游云岫谷,
青山历历沐春光,
碧水弯弯去远方。
夕阳笑语出东院,
新月欢歌越西厢,
欲攀登顶,转彷徨。
凌云心事暂收藏。
十年一枕经天梦,
必登绝顶铸辉煌。
            1997年,周岳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当客座教授,一天晚上传来邓 小平同志去世的消息,心中很难平静。第二天做七律一首:
七律•悼念邓小平同志
大星初现左右江,
决战淮海英明扬。
红权创建功赫赫,
笑对枪林傲骨香。
两手乾坤转巨船,
一心华夏铸辉煌。
巨龙腾飞今已始,
英明青史永流芳。
            该诗被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册收录。
            多少忧欢,多少期望,多少设想……全部摆在周岳亮面前。敢于拼搏的 精神,蕴含着一股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势和力量。这样的奋斗着,这样的实 干家不会老,青春永远属于他。
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说:“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 生存时,仍能以你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民服务。”衷心祝愿我钦佩的周岳 亮,为我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顽强拼搏,百炼成钢,为我国的经济腾飞, 矢志不渝,一往无前,勇敢地奋斗一生。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