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窗
           孙子兵法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似乎是一条亘古不 变的法则。在任何时候,面对危险的环境,最好的办法都应该 是逃离。也只有这种方法,可以让危险系数降低到零。直到现 在,仍然很难统计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是跳窗逃生的。很多 幸存者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大地震袭来的一刹那,平日里出进 自如、视若知己的门突然背叛、扭曲、变形很难打开。于是人 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窗口。•
           我在有关资料中见到了一些地震中跳窗人的记录:唐山钢 铁公司职工赵宏一家四口越窗而出,无一伤亡;唐山发电厂职 工王久如夫妻越窗,安然脱险;丰润县任各庄乡中学某教师震 前从窗口跳出;唐山钢铁公司职工秦振英震时反应敏捷,迅速. 从窗口跳出,用一小时时间成功救出全家五口……
           后来细想,从窗口离开屋子的人是敏捷的也是无奈的。一 个重要的前提是:门走不得了(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燕子李 三和地下党交通员什么的)。一般来说,窗口离床和炕较近, 跨越起来比较方便,是离开屋子的最短距离,这是一层原因; 还有一层原因就是在颠簸中走到门口和打开门都是很困难的 事,而求生者最耽搁不起的不是这些困难,而是另一种东 西一一时间。在跳窗者当中大致上分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下意 识或无意识,急了,不假思索,从窗口蹿出去了。另一部分是 想从门口出去,而门打不开,转过头来又想到窗口。临头的大 难突然给懵懂的人们出了一道速答题,而人们的答题方式却有着那么大的差 异:有的躲到墙 角;有的钻到床 下;有的趴到柜 子下面;有的躲 到桌子底下,有 的吓呆了,抖成 一团,不知所措 ……而我最欣赏 那些越窗而出的 人,(但地震来 临时跳窗只适合住平房、屋外有空地的逃生办法。住楼房的和 建筑外无空旷场地者不宜越窗,读者朋友切记!)首先,紧急关 头,他们还能比较自如地指挥自己的身体。面对灾难,这是一 种主动、从容的表现。其次,离开危险之处,他们尚能够迅速 判断、选择了一条便捷的路径。在这些表面意义之下还有一种 激越的自信和英雄主义色彩。自然,越窗而出的人最先投入到 救人的行列。
残存的窗户,以及残存的玻璃上变形的树影和天空。
          部贵成说:
          在跳窗的一刹那,轻盈起来的身体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快感。地震发生时,我和3个工友住在铁路唐山站货场西边唐 山工务段工区的平房宿舍。头天晚上到交大(原唐山铁道学院 所在地)看电影去了,回来还要连夜赶写“批邓”的批判稿,上 面说主要批判邓小平“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谬论 和崇洋媚外进口外国机车、破坏自力更生等等,睡得晚了。迷 迷瞪瞪的,地震一晃,仁人都醒了,房子嘎吱嘎吱山响,暖瓶 茶缸也摔到地上。三人都不约而同想从门口往外跑,好不容易 到了门口,门变了形根本打不开,用脚都踹不开!我一看不 行,回过身来,想往床底下钻。因为前一阵子搞防震宣传时说 过地震钻到床下或桌下。那一刻,忽然有一个闪念,觉得这样 不太好,太被动,有些后怕,就没钻。抬头就看见了窗户,我 蹿上小桌,踹开窗口,三个人都从窗口跳出去,我跑在最后, 脚刚落地,房子马上就塌了,感觉是倒下的房檐追过来似的砸 了一下我的脚后眼,“扑”地腾起一阵烟尘。
          当时几个人吓傻了,愣了一会儿一整个城市也愣了一会 儿,死寂一般。十几秒钟后,四面才传来凄厉的哭嚎和喊叫 ……后来醒过神来,赶紧扒人,到早晨七八点钟时,我们已经 把工区的20多人都扒出来了,后来扒东西的时候,看见床铺 已被砸得贴了地面,脸盆都成了平平的铁片……
          无疑,从小到大,在若干次的跳窗行动中,这是他最值得 记忆的一次。最后,他又向我说起那种快感:在脚踝离开窗台 时的那一小段飞翔中,似乎每个毛孔都张开了,有一种沁凉, 电流般涌满全身。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