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悠久的历史
丰南县是1946年5月新建的县,原是丰润和滦县的一部分, 因在丰润南部,故名丰南。当时县政府设在大岭子村,以后又迁 到桥北坨。县政府开始叫县佐公署,县长称县佐。丰南县的第一 任县委书记是赵光,县长是王鹏程。
丰南县虽然建置较短,但县境历史悠久。1958年开挖幸福 河时,在刘唐保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石刀、石斧,还发现有大量用 火的痕迹,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 衍,开疆拓土。原丰润县部分,在春秋时属无终国;原滦县部分 属孤竹国,战国时期均属燕国。秦统一中国后,本县属右北平 郡。到了北魏时期;宋家营、越支一带,就开始煮盐。据明隆庆 四年(1570)《丰润县志》记载,“北魏孝昌二年,魏以国用耗 竭,租调不足,乃因丰润近海,可以煮盐”。这说明丰南产盐已 有1500年的历史了。到元朝初年,越支盐场已闻名于北方。当 时长芦盐场共辖22个场,“所辖诸场,越支课居其半”。这就是 说长芦盐所收的赋税,越支盐场就占一半。本县最古老的村庄是 宋家营,据传建于唐朝初年。原名叫送甲营,相传唐太宗征东 时,在小集南边的造甲坨锻造铠甲,造成后送到宋家营储存,所 以叫送甲营。原来这里的古迹甚多,什么银杏树、龙爪槐、廠儿 井、响头狮子等等。现存的两株银杏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仍 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不减其姿。宋家营西南部有一个有名的寺 院,叫望海寺,建于唐代贞观二年(628)。那时,登寺可以观看 波涛汹涌的大海,由此可见苍桑变化之大。
到了金代,我县已开始引水灌田,种植水稻,稻地镇就因为 在辽金时期种稻而得名。距该镇4公里的大长春,曾为金代行宫 ——长春宫,据史书记载:金世宗曾12次来长春宫遊猎,并在 此诏见过玉田、石城(今开平)两县令,指责他们“年老苟禄”。 稻地镇明朝正德年间就开始设集镇,到了清代已很繁荣,远比唐 山、胥各庄闻名。稻地是滦州开、稻、僻、榛四大名镇之一。连 通该镇的陡河大铁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是全省第一 座公路铁路。
王兰庄镇也是本县古老的村庄之一,建于唐代。清代雍正年 间,在此曾设过营田,王兰庄营田曾生产过一种珍奇的红稻米叫 御田胭脂稻,曾是供皇宫食用的贡品。《红楼梦》贾府里吃的红 稻米,即指此米。1955年毛泽东主席曾给河北省委写信,让粮 食部门收购一部分,以招待国际友人。
县城胥各庄是随着开平矿务局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为运输 煤炭,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李鸿章屡次向清廷上疏,提出修筑铁 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阻挠,他们叫嚷修铁路是“破 坏列祖列宗之成法而乱天下”称铁路是“西技淫巧,万不能学” 的怪物。李鸿章无奈,于是决定于光绪六年(1880)由芦台至唐 山先挖一道运煤河,可是挖到河头以后流沙严重,工程无法进 行,只好到此中止。煤河是全县最早的人工河流,全长70华里。 唐山煤矿的煤由马车拉到河头,然后装船由煤河外运。由于运输 力低下,运价又高,李鸿章等人被迫做出了修筑唐胥铁路的决 定,光绪六年(1880)九月施工,光绪七年(1881)五月竣工。 这是全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全长16.04华里。铁路修成后,胥各 庄修车厂也随之建立(唐山机车车辆厂的前身),在英国工程师 金达的指导下,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但愚昧腐朽的清政 府不让使用,说什么“震动东陵,先王神灵不安”,“黑烟冲天, 有伤稼禾”。只好用骡马拉着火车在铁路上运煤,因此这条铁路 也被称做“马车铁路”。由于工效太低,在洋务派的力争下,才 开始使用机车。牵引能力百余吨,“运输之力,陡增十倍”。
煤河的开挖,唐胥铁路的修建,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拉开了序 幕,也促进了河头、胥各庄的繁荣发展。光绪十七年(1891)的 《丰润县志》对河头的繁荣景象作了这样的记述:“洋楼花坞,目 不暇赏,稍西桥旁,列肆鳞比,人烟辕集,居然一水陆埠头也。” 清末文人张春在他写的《津门杂记》中写道:"……有开新河一 道,往达天津,又建铁路一条,由矿直接河头,规模大廓气象一 新,运煤火轮车络绎于途,该外曩为萧瑟荒村,现已为大市落 矣!”
胥各庄繁荣兴旺的另一个原因是猪鬃加工业的兴起。远在清 朝咸丰年间,王禾庄(解放后划归唐山)赵新在天津英国人开办 的“高林”洋行当差,得知了猪鬃的用处,回家后开办起猪鬃加 工场,从此暴富。不久,猪鬃加工业传到了胥各庄,胥各庄就逐 渐成了北方猪鬃的集散地,加工场及栈房,钱铺多达百余家,所 产猪鬃远销欧美。
本县文化教育也较发达,远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就 成立了 “河头公立初等小学堂”,这就是县实验小学的前身,至 今已有85个年头了。最早的中学是丰南二中,1942年开始招生, 1946年共产党建立的'丰南县人民政府在大新庄建立了第一所革 命中学。清末民初建立的学校还有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 宋营小学辉坨小学、宣庄小学、王兰庄小学;最早的职业学校是 民国9年(1920)宣庄小学招收的商业职业班,民国27年 (1938).河头小学也招收商职班,民国29年(1940)正式叫河头 初级商业职业学校。
丰南县这块土地是块宝地,可以说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代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高第就是本县安机寨 村人,虽然他在抵御清兵时有失误,但他为官清正廉明,是值得 肯定的◎董各庄村董家明清两代就出过10名进士,20名举人, 408名秀才,两名龙虎大将军。董果于清乾隆年间曾当过台湾总 兵,为台湾的海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该村的董榕 曾当过金华、南昌等地的知府,批判过重男轻女的陋俗,他写的 一部剧本《芝龛记》就是歌颂抵御外族入侵的女英雄沈云英。民 主主义革命家秋瑾女士曾给予高度评价,并题了这样的诗句“莫 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 有雌”。举世闻名的考古学家、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掘者裴文中 就是本县西纪各庄人。随着时代的前进,著名人物就更多了。据 初步统计省军级以上干部6人,地师级的85人,研究员、教授 178人(指1982年以前的)。
第二讲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漫长的旧社会,丰南人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因丰南地 处九河下梢,十年九涝,旱灾、虫灾连续不断,粮食产量每亩仅 几十斤左右。除天灾外,还要受封建势力的盘剥,70%以上的土 地被不足人口 5%的地主霸占着,南部有号称“海大王”的李连 溪,霸占土地3万余亩,草泊2.7万亩,有当铺、烧锅、钱庄、 粮行、商号28处;雇长工250余名,丫环、老妈子20多名;管 家、掌柜、护院、打手"余名;可谓骡马成群,使奴唤婢,花 天酒地。东南部的大片土地被号称“南霸天”的李殿杞霸占着。 稻地耿家也有上万亩土地,停子庄一带均为其佃户。广大贫苦农 民租种地主土地将收获的半数以上交纳地租,整年在死亡线上挣 扎。以小集地区柳河村为例,解放前全村272户,贫下中农238 户,其中有202户给地主扛长工,有70名妇女当佣人,120名老 人小孩沦为乞丐,沿街乞讨,有两户曾经卖儿卖女。
工人的生活更是悲惨,以猪鬃工人为例,每天工作14小时 以上,男工每月工资仅8元钱,折小米80斤,女工6元,童工4 元,所创劳动价值90%以上都被买办、资本家、把头所榨取,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当时在猪鬃工人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上鬃行,遭涂炭,工房就是阎王殿。烟尘呛的吐痰血,苍蝇大 蛆满屋转,夏天进蒸笼,冬天把冰窖钻,累死累活早见鬼,吃糠 咽菜拿命换”。除受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外,还饱受了兵祸匪 患战乱之苦,在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和国民党 反动派统治时期,全县有2000余名无辜群众惨遭杀害。
然而,丰南人民从来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统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早在元代本县盐 民就进行过抗盐税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我县稻 地胥各庄一带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过游行示威,进行过反帝反封 的宣传活动。民国初期,宣庄、小集一带的农民曾进行过抗租抗 税斗争。1929年胥各庄河头爆发过2000多名猪鬃工人的罢工斗 争,1937年唐坊地区深井村还爆发过农民武装暴动,这些自发 的群众斗争,虽然给予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但终因没有共产党 的领导而失败。在长期的苦难生活和斗争实践中,丰南人民逐渐 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才能使穷 苦百姓翻身得解放。
本县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始于1927年,小集镇的韩旭楼,宋 营郑洪勋在丰润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当年7月在宋营高小建立 了县内第一个党支部。1931年稻地北关小学、安机寨小学、1933 年宣庄小学相继建立了党支部。党组织诞生后,本县人民的革命 斗争由自发走向了自觉。1932年秋,稻地党支部发动各村小学 教员,开展了增薪运1933年,中国共产党丰润县党组织负 责人李一夫发动宣庄西八村农民进行了抗租斗争,迫使地主李连 溪答应了条件,赢得了斗争的胜利。1935年,李一夫又领导宣 庄一带教师进行了席卷全县的罢教斗争,给反动势力以沉重打 击。1938年,全县有2000余人在党的领导下,拿起武器,走上 了抗日第一线,参加了有名的“冀东抗日大暴动”,斗争虽然失 败了,却点燃了全县抗日斗争的熊熊烈火。在爽坨一带,杨永 学、石占山拉起了两千余人的抗日队伍,于小泉在稻地一带组织 了抗日队伍。抢夺武器、砸警察所。胥各庄以西的农民群众参加 了鲍子菁战日队伍。一时间革命烽火燃遍丰南大地,“不当亡国 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呐喊声响彻丰南上空。
抗日战争中,丰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八路军和县区武 装力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除奸反特,破坏交通, 捣毁据点,大小战例,举不胜举。比较著名的有:在西葛击毙伪 丰南办事处主任李荣三的战斗;爽坨之战,杨家泊战斗,特别是 老王庄之战,击毙日本侵略者战马75匹,击毙日本山田少佐官 兵170 Ao在这些战斗中,丰南人民表现得特别英勇,他们积极 配合部队,参军参战,运送伤员,担任向导,做军鞋军袜,送粮 送草,送水送饭。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大人民在饱尝战争苦难,付出巨大代价 之后,迎来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欢欣鼓舞,着手恢复经济,重建 家园,医治战争创伤。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又重新挑起了内战。 为了夺取抗战胜利果实,占领了胥各庄及京山铁路沿线的村庄, 并组建了漫阳县,县政府设在河头。美帝国主义配合国民党反动 派大举进攻解放区,1946年6月16 H,驻唐美军曾到解放区宋 家营侵扰挑衅,这就是毛泽东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 提到的“唐山事件”。国民党反动派网罗了大批的流氓地痞、恶 霸地主,组织反动武装,称所谓的“民众自卫队”,本县群众都 轻蔑地称其为“伙会”。这伙对共产党和人民怀有刻骨仇恨的反 动派、汉奸、土匪、恶棍,他们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仇恨,抓 丁抢粮,反攻倒算,肆意屠杀党员干部和无辜群众,其手段之残 忍,罄竹难书。伙会头目主要有老铺一带的么庆泽,唐坊一带的 赵洪图,小集的王子林、邸国珍。这些血债累累的反动分子,怙 恶不俊,终于恶有恶报,相继受到人民应有的惩罚。
时势造英雄,斗争出豪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 义建设中,涌现岀不少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全县人 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1243名优秀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 民将永远怀念他们,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在牺牲的著名烈士中,有曾任过京东特委组织部长的赵玺 珍,他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和群众一起被敌人围困,为解救群 众不遭杀戮,挺身而出与敌格斗,最后英勇牺牲。
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著名烈士有老王庄的妇联主任王翠兰,被 称为刘胡兰式的英雄。她被捕后,敌人对她威胁利诱,施尽种种 酷刑,王翠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敌 人兽性大发,凉水、辣椒水、煤油一次次灌进她的肚里,灌死了 再弄活过来;用烧红的烙铁烙,用竹签扎10个指头,用香火烧 她的脸,她对敌人仍是破口大骂,没泄露党的一丝机密。最后惨 遭杀害,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 还出现了不少战斗英雄。如钱营乡小赞公庄的王占山,在长期的 戎马生涯中,屡立奇功,在朝鲜金城战役中,他带领一个排的兵 力,在断食断水的情况下,坚守阵地4昼夜,打退敌人5~10倍 兵力的38次反扑,歼敌700余名。中国人民志原军授予他二级 战斗英雄称号,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际勋章,他先后6 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于家泊村的李九龙曾参加辽沈、平津、抗美援朝,对越自卫 反击战等重大战役,战功显赫,已成为我党的高级将领(上将军 衔),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大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廉洁奉公、艰苦奋 斗、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共产党员。如丰玉宁联合县委书记江 汉同志,在革命斗争中颠沛流离,舍生忘死,吃苦在先,房东老 大娘看他身体虚弱不堪的样子,特为他熬了肉,他却把肉端给战士,自己吃高粱饼子就盐水。
解放战争期间,区委把1.2万斤公粮交给西纪各庄党支部委 员赵忠海保存,当时正闹春灾,赵忠海宁可让全家吃野菜,自己 冒着生命危险,硬是把公粮完好地保存下来。
清庄湖女共产党员任素兰,在解放战争中为不掉队,不泄漏 党的机密,硬是咬着牙、狠着心,将自己不满两岁的孩子扔在雪 地里活活冻死。
以上这些共产党员,是我们丰南千百个革命先躯的一部分, 他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曲浩气长 存、光彩照人的革命篇章,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与丰南大地永 存!
第三讲优越的自然条件
丰南县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县域滨临渤海湾北部,海岸线长23.5公里,全县处于环京津经 济发达地区和秦唐沧渤海湾对外开放经济区,也是国家重点开发 的黄淮海平原及大渤海湾经济综合开发区的组成部分。丰南县在 冀东沿海全方位开放中,处于联结天津——秦皇岛的开放前沿地 带,处于京津唐秦四个经济实力很强的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 之内,就近可以取得它们经济技术及科学文化的辐射成果,有利 于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特别是唐山港——南堡新三角 区的综合开发以及涧河港口的兴建,本县将成为河北省和唐山市 沿渤海重点开放区和重点开发区。
丰南的交通运输方便,是河北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柏油路的 县。京山铁路贯穿县境北部,南部有汉南铁路,全县已初步形成 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今后,随着 涧河港的建成和使用,往南以海运可直达山东半岛,苏、浙、 闽、粤、桂、海南、台湾等省区沿海地带;往北,可同辽东半岛 广泛开展经济和贸易往来。对外可发展同日本、韩国乃至东南亚 各国的经济联系。总之,这一海陆港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的形成, 将会对进一步充分合理开发本县资源、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加速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丰南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加上 南堡盐场占地271平方公里,共1568平方公里,折合235.2万 亩。其中,非耕地多于可耕地,全县共有可开发利用的荒地 21.14万亩,有未利用的坑塘水面2420亩,草泊8.2万亩。这些 土地资源经过整治、改造可用来发展种植业、海淡水养殖业。虽 然如此,人均耕地面积仍是逐年减少的趋势。1949年,全县有 耕地936378亩,人均占有3亩,到1990年,由于新中国建立以 来水利,交通和城乡建设挤占耕地,只剩759855亩,加上人口 增长的因素,人均只占有L57亩,几乎比1949年减少了一半。 看来,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大事。
县境南部濒临渤海,岸上滩涂区斥卤不毛,是著名的长芦盐 业、化工区域。全国最大的盐场——河北南堡新生盐场,就坐落 在黑沿子镇东南部滩涂。加上县境其它10个盐场,海盐年产170 万吨,约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11.2%o以海盐为主要原料的唐 山碱厂也坐落在我县沿海,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之一,现已 投产,年产纯碱60万吨。
海岸以下的潮间带,全面积折合23.03万亩,底质粘重,比 较平缓,适合围海养殖及晒盐。按15米等深线的浅海水域40多 万亩,是浅海鱼类捕捞作业区,也适合贝类繁殖。全县有海、淡 水鱼、虾、蟹、贝类等资源百余种,最高年产可达2万吨。
丰南县还是全国优质肥煤产区,肥煤储量8亿吨。“七五” 计划重点工程之一的钱营煤矿,是全国第一座特大型竖井煤矿, 年产400万吨,可开采70年。此外,还有盐卤,地热,天然气, 牡蛎矿等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全县盛产水稻、小麦、玉 米、棉花、花生、蔬菜,是全省粮食基地县和全国重点产棉县。 1980~ 1989年,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亿公斤,棉花5400 万公斤,花生2500万公斤。全县年产鲜饲草10万吨,饼糠4.2 万吨,鱼虾下脚料450万公斤,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瓜菜年产3.8亿公斤,苇草、稻草22万吨,丰富多样的 农副产品原料资源,为发展纺织、造纸、食品和饲料等工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我县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建国以后由于人 口增长速度过快,到1990年全县人口已达50万人,为1949年的 160%,全县的资源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就显得越来越实出, 所以,我们必须一手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手抓人口的控制。
第四讲巨大的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领导丰南人民 开始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丰南与祖国 同步前进,40余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全县人民克 服人为的、自然的因素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国民经济有了巨大的 发展,尤其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同给我县的 经济腾飞插上了金翅膀。昔日贫穷落后的丰南,如今已成为渤海 之滨的一颗璀灿的明珠,京津唐金项链上闪光的一环。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3200万元,1990年一跃达到 T10.8亿元,位居全省139个县(市)第一位,相当于1949年 的33倍,比三中全会前1978年的1.6亿元增长近6倍。财政收 入完成5763.1万元,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的481万增长12倍。
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135.1万元上升到3.15亿元,是 1949年的10倍,相当于1978年3倍。粮食总产量于1989年首次 突破2.5亿公斤大关以后,1990年又有大幅度提高,达到2.8亿 公斤,全县53万亩粮食作物中平均亩产超500公斤。相当于 1949年的7.8倍°
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73.8万元上升到7.36亿元,比1949 年增长1000倍。在整个工业发展中,乡镇企业发展尤为迅速, 已经成为全县工业的支柱o 1990年全县乡、镇、村、个体四级 工业总产值达6.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5%o工农业结构 比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年工业比重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2.3%, 1990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近80%0工业产品 由新中国建立初只有少量的手工业,发展到1990年的拥有猪鬃 加工、盐化、冶金、机械、建材、煤炭、造纸、纺织等十几个骨 干行业。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快,1990年出口创汇企业发 展到42个,岀口创汇产品达42种,1990年,出口创汇总值达 9835万元。出口口岸发展到6个,并先后在北京、深圳、海口、 大连建立了 4个对外办事处。兴办“三资”企业取得了突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财贸工作成效显著,金融形势比较 稳定。1990年,全县工商税收完成5101.6万元,社会商品零售 额达3.75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旧社会,我 县因地处九河下梢,灾害频繁,广大劳动人过着食不饱腹,衣不 蔽体的极其悲惨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生活虽有很大提高, 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20 年间提高幅度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人民不但彻 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1990年农村人均 纯收入874元,比1949年增长10倍,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提 高近3倍,高于全市、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比全市高81元, 比全省人均高285元,比全国高273元。城镇人均生活水平已超 过千元。人均占有粮食为521公斤,比新中国建立前提高4倍, 比1978年增长1.5倍。1990年,城乡储蓄余额达3.6亿元,人 均储蓄存款达715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高档家用电器已进 入了相当数量的家庭。
我县不但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硕 果累累。主要标志:一是科技进步步伐加快,新中国建立以来, 到1990年,全县获奖科技成果59项,其中有7项科技成果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全县各类科技人员达6929名,比新中国建立初 期增加近百倍,1988年本县被省科委列为河北省农村技术开发 重点支持县,1990年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联系县。二是基础教 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快,新中国建立初期,本县只有初级中学一 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50%,到1990年在全县青少年中,具 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 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成人教育跨进了全 国的先进行列。三是文化体育事业日新月异,城乡开展了多层 次、多方位的群众文体活动,业余文艺队、曲艺队、花会队,皮 影队已发展到265个,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家、省、市内很有名 气的青年作家。
新中国建立40多年以来,丰南县的经济发展超过了旧社会 几百年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丰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丰南,振兴丰南。
回顾丰南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心潮澎湃,展望丰 南的前景光辉灿烂,到本世纪末,本县国民经济指标将比1990 年提高2.7 ~ 3.6倍,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2000年社会总产值 达到76.5亿元,比1990年增长2.5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4 亿元,比1990年增长两倍,外贸出口总额达5亿元,比1990年 增8.8倍,人均生产总值达3249元,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显 著提高,将进入小康水平。
我们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勤劳朴实的50万人民,有中国 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我们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一 定能把我县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199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