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 下乡采访, 常常听到一些流传乡间的故事、笑话, 讲述者有农民、市民,也有干部。其浓郁的泥土气息,传神的乡 土语言,机巧的民间幽默,都让我为之倾倒。几年下来,竟采集 到百余篇。
这些故事笑话,有的是完整的段子。人们在海侃神聊中,又 往往加进讲述者的想象与推演, 而原创者则隐没于那些笑声之中。 有的则是生活中的真实片断, 那些片断中的人物最初都有名有姓, 也是传着传着,那些名姓就丢失了,唯留下喷涌的笑声。
今选录数篇于下,希望把那些笑声也带给诸位朋友,顺便稍 加“理论”,权做对丰南民间文化的一些探讨。
( 一 )
民间是出故事的地方。从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中,可以看出 先民们的信仰、理想与追求,其中许多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更是 广泛流传。
传统的民间故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长工斗地主的故事。 随着地主阶级的消亡,而失去存在的土壤,这类故事也就成了一 种民间文学的遗产。另一类是“傻”女婿的故事, “傻”女婿因 其不懂世事, 办事机械, 做出种种愚蠢可笑之事, 总是受到怠慢、 戏弄,而他们又总是巧妙地击败对方,胜利而归。社会发展了, 但人伦关系未变, 社会上嫌贫爱富, 嫌“呆”爱巧的观念依旧存在,故而今天, “傻”女婿的故事还偶有所闻。虽其内容语言有了很 大不同,但根髓未变。前些年,就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笔者只 是稍加整理,且自拟题目——会外语的狗
开头照旧是三个姑爷到岳父家拜年,酒席摆下,翁婿对饮。 大姑爷、二姑爷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时不时还夹杂些 OK 之类, 唯三姑爷纳纳少言。酒过三巡,翁道: “这几年,你们几个混得 还算可以。今天你们都说说,过来的一年都学了点啥本事。”
大姑爷:“我学了三国外语。”说着便叽哩咕噜一番。
二姑爷:“我也学了三国外语。”也跟着哇哩哇啦一番。
翁不懂外国语,却晓得这年头洋话吃香,听两婿叽哩哇啦, 虽如坠云雾之中,仍笑哈哈地点头,又转脸对三姑爷道: “老三 也说说。”
三姑爷:“我不会外语,只学了一点兽语。”
翁一愣,心想如今会说洋话的人多,还没听说有会兽语的, 只在电视里见过会学鸟叫的。正巧,家里养的那只大黄狗在当屋 里正向里屋窥视,遂呼之入室,夹一片肉掷去,黄狗倏然吞下, 咀嚼有声。
翁问:“这狗说什么呢?”
“它说谢谢。”三姑爷端坐,答道。
这时一只小花狗亦来到屋内,翁又掷下两片肉,两狗鲸吞, 呼呼作响,翁又问:“这回,它俩又说什么呢?”
三姑爷仍端坐,却摇起头来: “这回我就听不懂了,这二位 好像在说外国话。”说着瞟了大姑爷、二姑爷两眼。
这篇故事,构思巧妙,于不动声色中,将自吹自擂者挖苦了 一番,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时,着实为其讽刺力量所折服。
近世许多针贬时弊的小品, 也常用类似手法, 以寓言式的幽默, 对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予以抨击, 牛呀驴的成了这类故事的主体, 喜剧效果十分强烈。下面这则骂驴打驴的故事就是如此。前几年 茶楼酒肆,常有人学说,每每引起哄堂大笑,这个故事还堂而皇之地登上一家省报。下面所记,乃是丰南的版本。
今驴之冤
自从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问世以来,驴的人文命运就每 况愈下。
且说这天黄老汉赶着驴车到集上卖玉米。中午时分,老汉将 驴拴在乡政府门前一棵柳树上,信步往前面一家小吃摊走去。正 走间, 忽想起忘了给驴取下草料, 又折了回来。不料刚走到驴车旁, 猛听一声恶叱:“老汉, 这是你的驴吧!啃了树皮, 罚款十块!” 老汉定晴一看,乃一戴红箍者,敢怒不敢言,便把气撒在驴上, 只见他举起胳膊, 照驴的长脸, “叭——叭”打去, “你这 畜生, 你以为你是谁呀, 可以走到那吃到哪儿?”说着将草料从车上取下, 放在驴旁:“睁开你的驴眼看看,这才是你的午饭!”
那驴也拗,脖子歪向一边,对草料看都不看,老汉又将水桶 提过来, 驴仍愤愤然视若不见。老汉见状, 又掴了驴一巴掌, 喝道: “你道你是谁呀,还得小姐陪着才喝呀!”
“红箍”在一旁观瞧, 始觉有趣, 忽然有悟, 瞪了老汉一眼, 走了。只有那驴儿两次挨打, 实感委屈, 又无以为诉, 便“呜呜—— 呜呵”地喊起屈来。
社会上的吃喝现象,人们已然见怪不怪了,这个故事却别开 生面,借题发挥,指桑斥槐,大块朵颐者们既使真的听到了,对 打驴的老汉也只有瞪眼苦笑,况乃驴乎?只可怜那头无知的驴, 为反腐倡廉而遭捧喝,也难为那头驴了。
下面这则犬的故事,则从另一角度,揭露了一种官场流弊。 迎宾犬王某,性随和,其犬亦温顺。王升任某长后,造访者日多, 其犬皆一如既往,摇头摆尾做欢迎状,无人惧之。王对此犬渐感 不悦, 欲弃之。邻有花甲者曰:“不可, 不出半载, 此犬必改其性。”
果然不出所料。先是王某为官日久, 脾气见长, 那犬亦步亦趋, 也厉害了起来。凡外人敲门入宅, 再无欢迎之状, 而是狂吠不止, 人渐惧之。
王某东窗事发, 终被解职, 门庭渐渐冷落, 但那犬仍循惯性, 见人狂叫, 造访者几绝。王不悦, 又欲弃之。花甲者曰: “不可, 不出半载,犬性如初”。
又不出所料, 不过数月, 那犬随蜇伏的主人一道, 脾气渐消。 凡客至,王殷殷有礼,犬亦乞乞然导引入室,待客落座后,又恭 恭然踱之院门旁俟之。
某夜,一贼翻墙而入, 踩于犬背,犬竟一声不吭, 反引贼至屋前, 幸被发觉,贼逃。
此后,人皆称此犬为——迎宾犬。
俗话说, 狗仗人势, 此言不虚, 人势一衰, 狗也就夹起了尾巴。
民间还有许多幽默故事,或嘲弄落后,或捉弄愚钝,或纯属 逗乐,或自我娱乐,活跃气氛,如此而已。比如,以少见世面的 乡下人到城里,见什么都新鲜,结果弄出许多笑话,而编造的故 事,就属此类。故事里的人物虽愚钝可笑,但又憨态可爱,这是 乡下人的自嘲。我想, 只有心胸如大地般宽广的人, 才会如此自嘲, 而许多自命不凡的“高贵者”是没有这等气度的。
下面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崩人
说的是二头进城, 回村后便向村人炫耀见了世面。人问如何, 他比比划划地说: “那天我刚一进城, 就听有个地方喇叭响得紧, 平时狗打架我还看个究竟呢,这喇叭一响,一准有热闹可看。我 顺着喇叭声找去,最后来到一个大操场,只见场子四周围着一大 圈人,个个伸着脖子往场子里看。我三转两转挤过人群一看,立 马吓了一跳。只见围子里面有人高举手枪,举枪人前面齐刷刷地 排着六七个人。不知那举枪人喊了句什么,那几个人吓得都单腿 跪下。也就是咽口吐沫的空儿,举枪人又喊了一声,随手一枪,先是冒出一股白烟,紧跟着就听“砰”一声,前边跪着的那些人 撒腿就跑,一个比一个快。你说打枪的废物不?离这么近,生是 一个也没打着。枪声响过,周围看热闹的人一齐喊了起来。你说 咋的,越喊那些人跑得越快。这时,就见前边有人赶紧横扯起一 根绳子,大概是拌马索一类的东西吧,想拦住逃跑的人。可那绳 子也太不结实,领头的那人胸脯一挺就把绳子撞折了,紧跟着后 边逃跑的人一个个都冲了过去,屁事没有。
人问:“你说,二头,那是干什么的?”
“崩人的”,二头说。
人们听着,起初尚觉稀奇,听到最后,不禁轰然大笑: “那 不是赛跑吗!”
(二)
乡间还有层出不穷尽的笑话,叙述的是滑稽境遇中展开的插 曲性事件,往往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漫画式场景。过去农村 流传的这类笑话, 有卑微者用智慧揭露官僚地主的贪婪与虚伪的, 通过笑声, 表达了人民的爱憎。也有对人民自己的缺点, 如懒惰、 自作聪明、迷信等善意的讽刺和温和的规劝。如今乡村说笑话、 编笑话的人少了,笑话大多让流行小品攫走了。但乡间总有喜剧 发生,若是留意,在家长里短的唠嗑中,在散步闲话聊天中,总 会听到一些幽默之语, 将其忠实记录下来, 就是一个个新版的笑话, 甚至是绝妙的讽刺小品,而又绝无斧凿之痕迹。因为这欢笑声不 是从电视上下载,而是从乡间发出的。比如下面这篇。
爹比猪好
一妇与女友谈其公爹如何如何,似极厌烦。女友问: “你家 老头有多少退休金? ”妇答若干。女友一拍大腿道: “着呵!养 一头猪才赚一百多块;快好好拉扯着老头吧, 比养一头猪强多啦!”
这个笑话, 道出了一个自古就说不尽的家庭人伦关系的话题, 以及“孝道”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有道是“纳上钱粮不怕官, 孝敬父母不怕天”,何时孝敬尊长蔚成风气,我们的社会也就前 进了一步。
下面这篇则别有洞天。
喝酒受罪
老汉嗜酒如命,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酒。一日独酌,正 飘飘欲仙,见儿媳掀帘而进,便扬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饮罢摇 首拧眉作痛苦状,自言自语道:“喝酒这玩意,纯粹是受罪。”
儿媳看在眼里,笑道: “您老说得是。要不这样吧,这罪您 别受了,让小宝他姥爷替你受吧! ”说着拎起桌上那瓶酒欲走。 老汉见状,忙说:“不可,不可!就可着我一个人遭践吧!”
说着,从儿媳手中拽过酒瓶,又满上一杯。
老汉的矫饰与儿媳的机巧,在这一生活小插曲中表现得淋漓 尽致,而家庭和谐与乡间笑声也因之而交汇一起。
忍俊不禁的乡间笑声总是让人回味。过去,乡村开会,讨论 发言,有时候想极力表白一种意思,结果却因用词不当或语句颠 倒而越发说不清楚,甚至适得其反,乃至让人哭笑不得,许多人 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下面就是一例。
忆苦会
生产队开忆苦思甜会, 众人纷纷发言诉说旧社会的苦。末了, 一老汉也站起来说: “在万恶的旧社会,咱贫下中农过着牛马不 如的生活, 解放后翻了身, 分了房子分了地, 如今生活如牛马了。”
生产队长忙摆手说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生活如牛马,不 就是和牛马一样吗?如今咱们的日子比牛马强多了 ——应该这么 说!”
接下来这个笑话也是一件真事,是说道路上乱罚款的。路遇 罚款,苦苦哀求或找人说情,或可减免,而这个笑话中的罚款者 却执“法”如山。
胖瘦一律
某地干部到南方考察,两辆面包车逶迤而行。途中因一段公 路翻修而绕经一村。至村口,一戴红箍者(又是一个“红箍”) 将头车拦住了:“下来,交过路费!”
车上下来一胖子, 问及缘由,“红箍”说:“没看见前边修路吗? 过往车辆凡经我村者一律交款 20 元。”
胖子忙陪笑道: “老乡辛苦!我们来自贫困县,经费紧张, 能不能高抬贵手?”
“红箍”上下打量了胖子一番, 目光落在他凸起的肚子上:“什 么经费紧张,没钱你怎么这么胖?”
“这,这又不是一天胖起来的。”胖子这样解释。
“不行!”“红箍”拍了拍胖子的将军肚, “交 20 元放行!”
胖子无奈,只得掏出两张拾元的票子递过去: “少交一张行 不? ”“红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抢过那钱,不再理他, 并示意司机前行,转过脸又喝道:“下一辆!”
从第二辆面包车上下来一个瘦子, “红箍”又上下打量一番, 巴掌一挥:“胖瘦一律,交款二十!”
民间笑话是一种短小形式的民间故事,一句点睛之笔便揭露 出事物的本质,几句巧妙的对话,便抖出笑料包袱,又总是在关 节之点,用俏皮的出人意料的话,结束故事,使听者大笑起来。 这也往往是笑话的精彩之处。可别忘了, 我登录的这些名为笑话, 实则是真实的事情。正因如此,也就产生了别样的幽默魅力。
(三)
趣事、逸闻是又一个民间笑源,它们和民间笑话接近。历史 上,它主要是一些名人偶然的简短而又可笑的动作或话语,与严 肃的历史人物传说不同,在于它的短小幽默。除此之外,民间逸 闻也十分丰富。有记述奇闻异象的, 有乡间种种不可思议的经历的, 或以机智博取人心,或以奇异引人入胜。特别是动荡年代,人间 逸闻趣事愈多,文革时期便是明显的例子。动荡的社会,本身就 布满了大小矛盾, 荒谬之事也就难免发生, 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 而荒谬又往往与幽默同行。那个时期的许多笑话, 时而还被人说起, 引起一阵笑声,一片唏嘘。其中许多是关于读错别字的,如下面 这二则逸闻,就曾在境内广泛流传。
有九个苍蝇碰壁
“文革”时期, 讲话发言皆以引用毛主席语录或诗词为时髦。 某局长做报告,开头照例是几句主席诗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 苍蝇碰壁”。其中, “几个”的“几”字因秘书写得潦草,上下 两笔都出了点头,局长不假思索就读作“九个”。这样,把原词 就读成“小小寰球, 有九个苍蝇碰壁”。“几个”苍蝇, 变成“九 个”苍蝇,秘书一听马上意识到是自己潦草所致, 遂一旁小声纠正: “局长,是几个”。
局长以为自己对这个数字没念清楚, 于是提高嗓音, 重新读道: “小小寰球, 有九个苍蝇碰壁”!为“匡正”视听, 还特意将“九 个”二字读为重音,以示强调。
“局长,是几个”,秘书见局长误解了,再次纠正。
局长火了, 将稿子一摔, 狠瞪了秘书一眼, 怒道: “总问什么, 九个!九个苍蝇碰壁!”
在那个知识贬值的年代,读错别字曾是一种社会通病,无论 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都屡屡有闻。在乡村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那阵子,一些不具备教师条件的人,因“根红苗正”也登上教书 育人的讲台,讲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笑话也就屡有所闻。下面这件事即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成语新解
某村民兵连长的侄子,识字不多,但能说会道,善于东拉西 扯, 特别是对一些成语的解释, 常常一鸣惊人, 此人走上讲台后, 就翻新了不少成语。
一次, 他向学生讲解“道听途说”这一成语, 就让人匪夷所思: “道, 就是老道;途, 就是徒弟。道听途说就是老道听他徒弟说。 老道住在庙里, 不亲自调查, 只听几个徒弟瞎说, 哪有个准呀, 所以, 道听徒说不可信也。”
又一次,有学生问“众寡悬殊”怎么讲,他说: “寡,当然 是寡妇,悬,就是吊起来,寻死。这个成语讲的是一群寡妇不知 为何想不开, 集体去上吊, 怪吓人的, 故而这个成语用得很少。”
民间流传的有关文革中的逸事传闻,还有一类反映教条主义 和形式主义的。在那个无奈的年代,普通百姓的无奈之举,红卫 兵小将的无知举动,造反派的狂热与理智的缺失等等,因其有悖 常理, 违反规律而又自圆其说或言之凿凿, 或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 也就产生了幽默。那种笑声,浸着眼泪,留下思索,让人感慨。
脚下有个花达人
某生产大队造反派夺权,将大队党支部书记轰下台,并决定 召开社员大会进行批斗,同时责令其老妻崔氏上台揭发他的“罪 行”,与之划清界限。为着儿孙不受牵连,她不得已违心听命。
其时,凡批判发言都要引用一段主席语录。崔氏不识字,当 教师的儿媳便为其选了这样一条语录: “一切狡猾的人都没有好 结果。”教婆婆反复背诵,但“狡猾的人”老记不住。儿媳便像 教学生那样说: “您记住,脚下一滑,底下有个小花达人,就想 起了狡猾的人。”
隔日批斗会上,造反派对大队书记猛批一通后,让崔氏上台 揭发。老太太颤颤地走上台,心疼地瞅一眼丈夫,心一横扭过头 去准备揭发,但开头那段语录怎么也想不起来,光重复一句“毛 主席说,毛主席说”,台下的儿媳见状急中生智,忙作扑地状, 婆婆见到,猛然醒悟,只见她定了定神,开口道: “毛主席说, 你脚下老踩着一个小花达人,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众社员如坠五里雾中。
这类逸事,都不是好事者编造的,而唯其真实,也就能拨动 人们的心弦,唤起不少人的回忆,想起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一 位老同志讲过一则当年文化考试的事情,这种事情好象在那个年 代才会存在和发生。
四大发明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时,民办教师由大队选拔,虽也考虑文化 基础,但更重视家庭出身。1978 年各地招收民办教师开始进行文 化考试。头一次参考,人员良莠不齐,出了不少笑话。
如某地语文试卷中有两道填充题,一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 明是( ) ,一是孙中山是( ) ”。有的考生前者填为“锹、 镐、木锨、锄”,后者填为“中国一座著名的大山”。
还有一则也是在那个时期。说有个管校代表给小学生讲课, 问道: “孩子们, 八大还是七大?”学生们齐声答道: “八大!” 代表说: “八大?我是老八,怎么管老七叫哥? ”这等笑谈,也 只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十年浩劫,全民反省,这其中许多故事、笑话和轶事都是对 那个时代,也是经历者自身的剖析,这里容不得丝毫油滑,当然 也不能带任何恶意,那是那一代人用血泪乃至生命换来的教训。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告别了苦涩,告别了贫困,乡间笑声自然 也就爽朗起来,热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