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年贴对联已是很普遍的了,且对联的质地、装饰也越 发讲究,但内容却日渐平庸、干瘪。多是祈福发财好运一类,文 化色彩淡薄,少有趣味可言。有时走过一条街,花花绿绿的,也 留不下什么印象。而且除过年之外, 无论商号店铺还是百姓人家, 都很少有撰写和贴挂对联的了。往日不仅喜庆、哀挽、胜迹,许 多行业也都有楹联相随,童颖、格言、戏谑嘲讽皆有妙联传世, 而且还有许多“单身”传世的“绝对”,以求后人续对者。
庚寅虎年将至,望着集市上那些边饰、彩画图案花哨,内容 却庸常的印刷的春联, 不禁想起几幅从前的对联, 内容虽已陈旧, 但余韵犹在,因而也就留在了记忆中。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这是贴在灶君(俗称灶王爷)神像两旁的对联。灶王爷是乡 间普通崇奉的神祗, 无论穷家富户, 家家都要供奉, 一年复一年, 乡村孩子都是看着它们长大的。
灶君之称战国时已出现,魏晋以后就成为上天监察下界的耳 目,常驻百姓人家,监视民间一举一动。腊月二十三,是监守民 间一年的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之日。
这天,家家灶前没祭,然后将贴于灶上的那张烟火薰烤了一 年的灶君像揭下来烧掉, 送灶王爷上天。为让灶王上天多说好话, 还用糖瓜抹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满口甜蜜, 就会“上天言好事” 了。不知是谁最早想出这个聪明的办法,以至成俗。
灶王爷也愚得可爱。千村万落, 千家万户, 一律说好不说坏,玉皇大帝也一概听信, 从未督查过。区区几个糖瓜, 短短一副对子, 便讨个全家安宁,不得不佩服乡村的智慧。
对了,那几个糖瓜,其实只往灶王嘴上抹了一点点,祭过灶 王之后,统被孩子们瓜分了。孩子长大了,把这些事情也忘了, 可那幅对联却印在了脑海里,那是乡间最常见的对联,一挂就是 一年,其横批“一家之主”。
我本一片婆心送这个孩儿给你
尔必百般善事要留下阴骘与他
这是观音庙里送子观音身后的一副对联。旧时,几乎每一片 佛山静土,都供有送子观音。佛殿金碧辉煌,松柏相拥,大殿中 的送子观音与庄重的观音菩萨不同。送子观音怀抱婴儿, 慈眉善目, 下边还垂立一位“送生哥哥”,肩背装满泥娃娃的布袋,听观音 差遣送孩子给施主。
这是将求子之望寄予神灵的求诉。过去结婚一年还未受孕, 家人便着急起来, 那些长年不孕的妇女更是如坐针毡。“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千奇百怪的求子习俗也就应运而生。从生育的先奏—— 婚礼开始, 求子之俗即占有重要位置。如新娘下轿, 脚不能沾地, 要从席子或布袋上走过,这叫“传席”,寓传宗接代之意。新人 步入洞房, “全科人”将红枣、栗子、花生撒于炕上,以寓“早 立子”“花茬生”,这叫“撒帐”;还要给新娘吃半生不熟的鸡 蛋或饺子, 问新娘“生不生”,待新娘怯生生道出个“生”字来, 皆大欢喜。
求助观音, 是婚后急切盼子对神灵的祈求。人们认为生子与否, 是由神佛主宰的,自然也就为求子而拜倒在神佛脚下。送子观音 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吧!
就文字而言, 这副对子也算不错, 对仗工整, 语言通俗, 除“阴 骘”(骘,音 zhi,迷信指阴德,即所谓暗中作的好事) 一词外, 都浅显易懂,且语意深长,观音菩萨慷然送子的慈悲心怀与得子 之后要善待优抚的嘱咐, 让求子之人心存感激。只是, 生子与否, 那具泥胎怎能主宰呢!
操毫未技艺不教斯人憔悴
习顶上功夫教人头面一新
这是一副颂扬理发师的对联,恍忽在哪见过,又印象模糊, 后来在一本书里见到,记下来,就是这个样子。
理发师是现在的称呼,旧时称剃头匠,耍的是一把剃头刀。 早年流行的一种剃头刀, 刀刃可缩进木柄里。打开后, 刀面很宽, 刀背也很厚,从中间凹下去,刀刃部位形成外凸形锋面,就有了 极锋利的刃口。剃头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往刀柄、刀背,即 可在头上、脸上任由来往。
旧时剃头匠的操刀本领都不含糊,一般“刷刷”几刀,头顶 便黑白分明,横竖再来几下,就一片光明了。听那走刀“刷刷” 声,没有丝毫阻滞之感,象一曲动听的音乐。技艺高超者更是了 得, 那把剃刀就是运斤成风之斧, 从下颌到眉梢, 从额角到双鬓, 从眼眦到耳内,毫厘不爽,游刃有余。
那真是各行各业皆有绝技,既使剃头这样的“毫末技艺”也 小瞧不得的。“毫末技艺”一语双关,既是指剃头这种行当,也 是剃头师傅的一种自谦。
旧时理发店的对联也有口气惊人的:
握一双拳,打尽冲冠英雄,谁敢还手?
持三寸铁,削平肮脏世界,无不低头。
这副对联, 措词非同一般。其间“冲冠”“肮脏”语带双关, 意在对社会不满,借此发泄一番。但自谦也好,惊人也好,像旧 日有一手好手艺的理发师傅已是凤毛麟角,而今许多理发师干脆 就不刮脸了。
不求名声震地富贵惊天
唯愿瓶不断酒炊不断烟
这幅对联是 1964 年我在赵县搞“四清”时,在一家农村干部 的影壁墙上看到的。当时,那名村干部正接受审查,这幅对联乃 是他当年志得意满时的杰作。那时乡村有这种生活理想的人还不 多。
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在饥饿线上苦斗,最大的愿望 是填饱肚子,进而衣食不愁,可是年复一年,这个愿望总是难以实现。有个电影叫《狗日的粮食》, 我没有看过, 但一见这个名字, 就知道那里边一定有许多乡下百姓为求温饱而经历的酸甜苦辣。
“衣食足,知荣辱”,这是古人之言。多少年来饱受冻饿之 苦的国人,只要能吃饱饭,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像今天这样,获 得温饱, 时而还有点小酒喝, 自然也就挺起腰板, 自重起来。试想, 如果今日生产队还在,下班回来,谁还会像以往那样揪头捋穗, 干那些丢颜面的事呢!
这幅对联没有错,虽然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 “瓶不断酒” 已是神仙过的日子了。而今,虽然还有贫困人口,但瓶不断酒、 炊不断烟之家却是非常普遍了。我们应为这种社会进步感到由衷 高兴,并祝愿国家进一步富强起来,人人都过上好日子。
前些日子接一同事电话,说他现在北京照看外孙女,闲暇时 常给社区的老人写几幅字,他说这幅“瓶不断酒”的对联最受人 称道。他说, 这副对子还是我写给他的。放下电话, 我想起来了, 是为参加一次书法展览,他来电话求我写一幅对联寄去。我就写 了这一幅,这事也有十几年了吧。只是这不是我的创作,而是那 位赵县的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