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食与谣
             流传下来的节令民谣、民谚,生产生活气象类占去大部分, 也有一些是关于节令食品的,如“头伏包子二伏面,三伏饺子就 辣蒜”、“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九, 蒸菜篓, 三十, 吃饺子。” 没有这类谣谚的节令,也多有吃什么的俗规。如二月二摊煎饼, 当午(端午)包粽子,打春烙春饼,立秋贴秋膘(吃豆腐脑) , 冬至吃饺子。
              乡村一年四季粗茶淡饭,荒时暴月,还要忍饥挨饿,往往盼 到个节日,方能吃上顿面条、馒头,饺子更是乡间难得的美食。 乡谚“好吃不如饺子”,所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五春节中 这最重要的几天都要吃饺子。对乡下孩子来说,这些农时节令都 有一样平素难得一见的吃食在遥相招手,生活中也就有了一个个 盼头。
              如今,每逢这些节令,也常听人念叨这些顺口溜或说几句该 吃什么了的话,不少人家还在做这些应景饭菜。这只是对旧日生 活的一种回味,对农耕时代的一种怀念吗?诚然今日已没有多少 人再向往过去只有节日里才能吃到的包子、馒头和面条了,即便 是饺子,也早已成为日常饮食。每到那些节令,人们之所以念念 不忘那些面条包子和饺子,我想那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驱动。 你想, 对一个家庭, 一个社会来说, 这些节令食品年年吃, 辈辈吃, 反反复复地吃,吃了又吃,甚至在平日能吃到的情况下,节令一 到还必须吃,若没有一种可驱动全社会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这种 力量就是习俗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进伏那天要吃捞面而不吃烤 鸭,腊月三十必须吃饺子而不吃面包、香肠的缘故。习俗是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我们不知不觉地都在这种文化的薰陶之 中。
              我们应珍视这份文化。因为,其中有着我们祖先的信仰,与 我们有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些节令食品强调全家围坐一起来吃, 是我们民族关于节日团圆的一种寄托。而且大都有着象征意义, 如过年包饺子,要把皮和馅都剩一点,意为留余头。在古代还伴 有相应的祭祀仪式, 有的为敬神, 有的为祭祀, 有的为拜月等等。
              虽然, 我们现在日子好过了, 许多人家都是想吃什么吃什么, 对节令食品已是淡漠了。我觉得那些民谚还是应留住的,留住那 种期盼的心情,留住祖祖辈辈的记忆,留住往日一粥一饭即可知 足的快乐。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