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总是淘汰落后和粗拙,艺术却不是这样,越是原始的, 就越是珍贵。如原始先民的壁画,长满绿锈的青铜器,甲骨上亦 写亦画的文字……这些古老的艺术,流露着人类童年时期的心灵 自白,表达着原始先民内心的情感,让人怀往。诸多民间艺术, 都有与之一脉相承的特点,不事雕琢,近似“粗糙”,拙朴之中 反映出乡村的纯洁与真诚。
乡村的绣花就是这样。
绣花和腊染蓝印花布一样,是乡间大众化的美术,最普遍的 是绣肚兜和绣枕头底。肚兜是挂束胸腹间的贴身小衣,是最古老 的服饰, 其原始形状是蛙的肢体的自然展开。“跷跷蹊, 蹊蹊跷, 抱着脖子搂着腰”,这一生动的民间谜语,其谜底正是肚兜。旧 时,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穿肚兜,民间还有“六十六,六十六, 穿闺女的红肚兜”的讲究。小孩出生、满月或周岁,亲戚在送庆 礼时都少不了肚兜。枕头底是园柱状枕头两边的“堵头”,乡下 都枕这种形状的枕头, 童枕也多是这种形状, 也有鱼形、蛙形的, 还有的中间留一方孔,为的是不让孩子耳朵受压。
乡村女孩子十几岁就跟着妈妈学针线、学绣花。先是在一块 小白布上绣,觉得可以拿出手了,就和小姐妹一起,边说话拉嗑 儿,边绣花。你学我的,我学你的,没几天功夫,花花草草的, 就都绣出了个模样。往后就是绣肚兜、绣枕头,绣着绣着,那些 绣品就穿在了身上, 摆在炕上。绣得好了, 就学绣花鞋。早年间, 乡间年轻妇女普遍穿绣花鞋,又多沿习传统,绣出红花绿叶,鞋 头有花,鞋帮也有花。各家都有剪好的花样子,可以比照来绣。
现在只有戏里的人在穿绣花鞋了。
这些民间绣品,大多只是几片绿叶,几朵小花,或一两只小 虫小鸟,构图简单。而又不讲透视,不讲远近,不讲比例,不受 时空限制和自然形体的约束,任由绣花人信马由缰,兴之所至, 随意编织。一丛绿草上可以开出各色花朵, 兰叶上可以结出石榴, 喇叭花中可以长出青果。对此,你不会觉得这是胡乱编织,而是 感到乡村姐妹们的心灵奔放,她们心中的乐观与美好的情感。如 果这些民间绣品忽然也讲起光线与透视来,反而有一种索然无味 的感觉。就像儿童画也和成年人的画那样,那种纯真的稚拙之美 也就不见了。
孩子的肚兜和睡枕, 除花草外, 还有绣“五毒”(蜈蚣、蟾蜍、 蛇、蝎子、壁虎)的,取其辟毒驱邪之意,以庇护孩子。
民间绣品中,最有趣的是虎头鞋、虎头帽。
虎头鞋,即以鞋头饰以虎形的童鞋,一般为布制,也有绸缎 制的,有单有棉。面料多采用红、黄、蓝或黑色, 以彩线绣成虎的眉、 眼、耳、鼻,也有用彩色布贴缝的。虎须用彩线做成,形象极具 夸张, 粗眉、大眼、短鼻, 大口, 双耳斜竖, 长长的虎须分列左右, 虎势十足。虎头帽与虎头鞋的虎形相似, 只是前者阔大肥硕一些。
孩子穿上虎鞋虎帽,就有了老虎做伴,也就有了保护神,故 民间有“要想安,老虎看”的俗谚。旧时医疗条件落后,孩子经 常夭折,人们认为这是邪物作祟所致,为辟邪,便绣双虎鞋,绣 个虎帽,求助于威猛的老虎。因此以虎做孩子的保护神,就成了 乡间久远的风俗。当母亲一针一线地绣着大眼睛大嘴巴的虎头时, 心里想着盼着的,是孩子将来会像虎那样健康茁壮、无病无灾。 她们轻轻哼着自编的小调,想象孩子穿着虎头鞋、戴着虎头帽家 里家外高高兴兴跑来跑去的情景,心里就涌上一股甜蜜的暖流。
乡间绣的虎头,已注入了人们的想象和愿望。这虎头似人又 似猫,绣得非常鲜艳,虎的凶猛消失了,变得活泼可爱,这个兽 中之王也就成了孩子的朋友。
千百年来, 农民都在社会的底层, 生活中充满了辛酸和苦难。 但在那些民间绣品中,我们看不到忧愁。那些在寒风中跑来跑去的虎头鞋、虎头帽,那些绣着花草或五毒的肚兜,还有寄托着温 情的烟荷包,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劳动者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旧时绣花普遍,因之乡间专有卖丝线的货郎,乡下叫卖花红 线的,摇着小拨浪鼓,走庄串户。他们卖“花红线”,也卖花样 子和绢花,红色的绢花一朵一朵的,很是鲜艳。
我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卖花红线的货郎遭遇蹊跷的故事。 说有个货郎来到一个村子里,打胡同中走出一个小媳妇,从货郎 那里挑了许多花花绿绿的丝线和绢花,说先拿回去,一会儿就把 钱送来。货郎答应了,见那媳妇走进胡同,一晃身就不见了。他 瞧着有些纳闷, 但并未多想, 只是在当街等着, 但过了好长时间, 也不见那媳妇出来,着急了,便走进胡同,挨家去问。但胡同里 的几家都说没有人买过丝线和绢花,货郎也未见到那个小媳妇。 货郎好生奇怪,正摇头叹息自认倒霉之际,猛抬头,忽见一家茅 厕旁的一把破旧条帚上,插着不少丝线和绢花……当然,这是乡 间纯属娱乐的谈资。但编出这等故事,也需要些想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