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琴
那一年刚过了八月十五,我正给孩子们讲《鸟的天堂》,校长推门进来说:“别讲了,上公社拉救灾的东西去!”
我出门一看,一辆大马车正在教室外边停着呢,驾辕的是一匹枣红马,拉梢子的是一头骡子和一头大叫驴,赶车的姓王,外号“省油灯”,名字想不起来了。我二话不说,跳上马车就走。到了公社一看,人家都装得差不多了。公社分四个片区,我们离公社最远,得到的信儿最晚,就落在了后面。
正是吃饭的点儿,没人理会我们,赶车的老王嘴里嘟嘟囔囔的。我俩口袋里都没钱,好歹这里离我家很近。我说老王你先歇会儿,我去家里踅摸点儿吃的。跑回去一看,母亲正在忙活着烙黑面火烧。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包起四个就走。临出门又在院子里薅了两棵大葱,剥了皮儿,捋巴捋巴攥在手里,连颠带跑地回去了。
我和老王二一添作五,蹲在墙根儿底下吃了,然后开始装车。大晌午的,也没人管,我俩就可劲儿装,眼瞅着装得差不多了,正要拴绳子,我看旁边有一个大木头箱子,上边贴着一张纸,细看写的脚踏琴,还是上海货。我说,老王,这个值钱,咱俩得装上!老王不乐意,架不住我花说柳说的,也许是那俩火烧起了作用,反正是费劲巴力装上了。回去卸完车,打开箱子,真是个漂亮的脚踏风琴,可惜学校里七八个老师,都没见过,更别说用了。我说不要紧,咱们慢慢鼓捣。
学校放学早,到了晚上就剩我一个人,又在村外头,连个鬼都没有。我就买了一盒橡皮膏,裁好了,贴在白键上(黑键顾不上),拿圆珠笔写上“1、2、3、4、5、6、7”,然后找了本音乐书,成宿地照着扒拉。架不住工夫长,慢慢地也能摸着弹出个调儿来,开始是慢节奏的《游子吟》《东方红》,后来也能试着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这类的了。我也不讲指法,调子有了,节拍就是那么回事呗!虽然是乱弹琴,也让我们乡下的孩子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