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附: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
         三代以前选士皆由学校,而得人极盛,实我中国兴贤育才之隆轨。即东西洋各国富强之效,亦无不本于学校。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渝,伤令各督府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威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前因管学大目等议奏,当准将乡、会试为三科递减。前据该督等奏称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又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与有光荣。经此次渝旨,著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以定指归,而宏造就。并著责成各该督抚实力通筹,严伤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启蒙小学堂,慎选师资,广开民智。其各认真研究,随时考察,不得稍涉瞻徇,致滋流弊。务期进德修业,使用兼赃,以副朝廷劝学作人之至意。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