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废科举,广学校后,初定中学学制为五年,民国元年后改中学为四年,实行四年制。民国十一年,教育部公布“王戌学制”决定实行“三三制”;分高初中两部,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一学制直沿袭到现在。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原丰润县与遵化玉田二县办起一所中学。到1912年分开后,于丰润城内建校,名为“丰润县预备中学”,1914年迁往车轴山。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由于师资的不足,当时曾在丰润县城内,举办两处简易师范(又名乡村师范,一处男师,一处女师)。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于河头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内,增设普通中学一个班。
1944年初,丰玉宁联合政府,曾在尖字沾村,创办了一所“短期干部训练班”,共办了两期,培训出130多名干部。
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政府为培养革命干部,曾在大新庄创办了一个初中班,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骚扰,扫荡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