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业教育
         民国二年教育部颁布《实业学校规程》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工商业、农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甲种职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遍实业教育,乙种职业学校施简易普遍实业教育,亦得应地方需要授以特殊之技术;实业学校之种类为:农业学校、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学生不以升学为目的,毕业后亦不予升学机会。
当时县设有“河头初级商业职业学校”一所,简述如下:
         河头初级商业职业学校之前身系“河头镇立国民小学校”。首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地址在铁道南三义公院内,原名为国民学堂,嗣后在粮市街买地建校,始改称河头镇立国民小学校。
         民国十九年(1930)校长董天锡鉴于我县文化虽素称发达而职业学校尚阙,乃百般设法,呈县申请,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八月,经县批准,招设初中商职学生一班。民国二十九年(1940)奉令正式改名为“河头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小学则改称“附设小学”。这时商职已有三个班单轨制。
         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暑假,为造就人材起见,呈请主管机关,又招收普通初级中学一班,以开学生方便之门。
         1945年后,本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停办改为单一的初级普通中学。
         全校校舍概况:计有平房94间,外租宿舍30间,使用种类:教室、教员室、校长室、职员室、图书馆、寝室、食堂、办公室、厨房、成绩室、传达室、夫役室、储藏室。
         全校各种设备:校具540件,图书125种,仪器标本130种,各种挂图50种,体育器械18种,音乐用具20件。
河头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停办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经费困难,教育与实际不能相结合。其次是毕业生出路问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再加之日寇的蹂躏,因而商业萧条,生产落后,学生毕业即是失业的开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来源问题。再其次是教科书的缺乏,多系自编讲义或翻泽大学专科之讲义与课本,结果不是高深过度,则是简略不堪,大有碍于教学。其它如师资贫乏,设备简单等等均难以解决。
         :1939年丰润县河头完全小学附设初级商业职业班所习之科目:修身、日语、英语、算术、国文、商业概论、商品学、商业道德、中文打字、英文打字、代数、几何、商业薄记、经济学、商业实践、商业心理学、汇兑学、统计学、工业薄记、广告术、银行学、商业地理、广告画。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