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在民国初年,教师待遇较高,社会地位也不亚于一般公务人员,特别是在县城教书的中学教师,或在乡镇教书的高等小学教师很受社会尊重,衣着、举止也都比较讲究。后来由于物价飞涨。待遇下降,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师,就更是一落千丈,把教书人看作是读书人的末路,饥为“穷教书的”或“小孩王”等等。
         那时的乡村小学,多设在祠堂、庙字里,在教室内,这边还供着佛像,那边就开始教书了,小学教员常年住在庙里,过着独立的,闭塞的、三位一体(校长、教员、校役)的生活,终日忙忙碌碌不知温饱和饥寒。就这样他们还是最怕两种人,一种是督学或视导员,他们经常到各小学视察,申访和听课等等。教员们恭恭敬敬地接待他们,因为他们决定着某教员能不能再继续教书。还有一种人就是原保留下来的校董,他们在村中有一定的势力,他们如果不喜欢那个教员,就将利用其势力使该教员书教不成而被迫失业。这两种人都得罪不起,得罪了职业就保不住。所以那时的教员,如没后台靠山,再不愿拍马溜须,一般半年的时间,就得换个学校或失业。如此不稳定的职业,给小学教员们生活上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家有二斗糠,不当孩子王”的说法。
         在日伪时期,教师不只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在政治上还要受到严密的监视,敌伪以各种手段迫害思想进步的教师,稍有不慎就被扣上“政治犯”、“文化匪”等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审讯拘留。在1942年,小集镇的日本宪兵队,曾把小集、大新庄、爽坨一带的小学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斥、审查。在那个年月里,当教师的整年过着饥寒、恐怖的日子。
日伪政府为了控制教师中进步思想的传播采取多种方式对付他们。如:民国三十四年(1945)四月,关于小学教员的连坐切结和保证书等就是一例。
           丰南办事处小学校教职员连坐切结                  第  组
           为出具连坐切结事,本组教职员均系安分守法,品学端方,绝无越轨行为及思想不良等事情,自出具连坐切结后,互相监察,倘有不法行为,本组连坐人员即行密报,如有祖狗隐匿等情,甘受连坐处分,所具切结是实。
          附:表样:校名  学校所在地  姓名  职别  籍贯  永久通讯处  签名  盖章  备考  中华民国  年  月  日
说明:1、每校教职员在5人以上者,自为一组,15人以上者可为两组;不足5人者,得联合附近学校教职员,以足5人为一组,为最低限。
         2、组号由教育科汇编。
         3、本切结由各校长督伤连坐教职员,於开学后一月连同保证书一并送寄教育科,倘逾期不到者即行撤职。
(附:保证书样)
 
保 证 书
为出具保证书事今保得△△△充任
丰南办事处△△学校△△△确属思
想纯正行为端方绝对遵守校章忠于
职务在任期间如有轨外行动保证人
愿负全责所具保证是实

△△乡(镇)长△△△□
保     长 △△△□
甲     长 △△△□
 
中华民国       年    月    日
          保证书说明
         1、本处各公私立小学教职员均须一律取具上项保证书。
         2、保证人须由被保证人本乡(镇)保甲长联合保证并得於年   月
日上,加盖乡、镇公所图记。
         3、如因故不能取具前项保证人保证时须由治安良好地区取具殷实商保(应详细注出商号地址经理人姓名并加盖图章)。
         4、保证人对被保证人之一切思想行为须完全负责。
         5、本保证书手续完善后须于开学后一月内随同连坐切法一并送寄教育科倘逾期不报即行撤职。
         6、保证人或被保证人如中途变更应于本月内呈报更替或撤销。
                                                            民国三十四年四月
         下面是摘录《河北省翼东道各县小学校教员身份保证办法》的其中几条。
         河北省算东道………各县小学校教员身份保证办法
         三、各县对于新委小学教员,事先均须详密考察其思想行动,勿使不良分子侵入,核委后即应确保其身份。
        四、各县对于现职小学教员,须由教育科长、督学、教育委员随时分区明密考察,如有思想动摇,行为不轨之嫌疑者,应于警告,或由教育科会同警察所侦办之。
         五、各县中外官宪,对于小学教员如有检举情事,应伤由教育科会同警察所负责妥情调查处理。
         ......
         七、各小学校长对于所属教员之思想行为须随时明确,考察其纯正者,应确为保证,挟嫌者应设法规导,或报告县署侦办。
         八、各乡镇保长对于现地小学教员之思想行为应随时从侧方考察,并负保证责任。
         九、各县警察所、分驻所等,对于县地小学教员,应负考查,保证责任。
         ......
         十一、为使小学教员互相监督、考察。并互为保证起见,实行联保法。
         ......
         十五、小学教员身份保证书,须填写四份,一份存校,一份存现地乡、
镇公所,一份存现地警所,一份呈县,以备随时调查证明。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