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播 事 业
丰南县的广播事业始于1949年,当时由县文化馆设专人组织群众用矿石收音机收听广播,各村用广播筒在街头、屋顶口头广播。
1952年,胥各庄首先建立了广播站,该站有一台25瓦扩音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节目内容主要传达上级指示、政策法令等。
1956年10月,县广播站在胥各庄建立,称“丰润县广播站”,开始安装0.2瓦喇叭120个。1961 年丰南、丰润分建后,设广播站,采用电话通讯线输出方法,计有舌簧喇叭2000个,实现了全县通播。分早、午、晚三次播音,每次1.5小时。节目内容有新闻、首都报纸摘要、河北联播、唐山新闻、丰南新闻等。由于经费紧张,1963年停办。1965年恢复后,接通县城至各公社的电话通讯线载播。
1969年,筹建农村广播网,发展纸制小喇叭入户,达到100%,各公社建立了转播站。1971年,广播宣传阵容逐步扩大,各公社设机线员、报道员、播音员。县广播站每年组织1-2次报道员集训,平时有重点地培训广播员。扩大宣传队伍,提高广播质量,把优秀稿件向省、市广播电台推荐,并录制录音报道、录音通讯等节目。
1976年大地震后,广播曾一度中断,陷于瘫痪。机务人员与省抗震救灾小分队日夜奋战,很快修复了30个公社的广播扩大机。1977年至1978年重新架设广播专线,总长250公里。1979年,重新建起了一座高78米的干扰台。1981年至1985年,更新了各乡站的广播扩大机,全县音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广播自办节目发展到县、乡两级。县办节目有:全县联播、丰南生活、学习节目、文学节目、信息服务、文艺广告、戏曲等。这些节目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人、新风尚;科技知识、信息服务等。稿件采用配音、对讲、问答等方式。1985年,优质稿件评比中,《王大娘葬鸡》、《山东嫂嫂探亲记》分别获市一等奖和省二等奖。
1985年7月,将县委宣传部隶属的县广播站,定为县政府下属的局级单位,称丰南县广播电视局,下设人秘、编播、事业3个股,共有工作人员30名。
1952年,胥各庄首先建立了广播站,该站有一台25瓦扩音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节目内容主要传达上级指示、政策法令等。
1956年10月,县广播站在胥各庄建立,称“丰润县广播站”,开始安装0.2瓦喇叭120个。1961 年丰南、丰润分建后,设广播站,采用电话通讯线输出方法,计有舌簧喇叭2000个,实现了全县通播。分早、午、晚三次播音,每次1.5小时。节目内容有新闻、首都报纸摘要、河北联播、唐山新闻、丰南新闻等。由于经费紧张,1963年停办。1965年恢复后,接通县城至各公社的电话通讯线载播。
1969年,筹建农村广播网,发展纸制小喇叭入户,达到100%,各公社建立了转播站。1971年,广播宣传阵容逐步扩大,各公社设机线员、报道员、播音员。县广播站每年组织1-2次报道员集训,平时有重点地培训广播员。扩大宣传队伍,提高广播质量,把优秀稿件向省、市广播电台推荐,并录制录音报道、录音通讯等节目。
1976年大地震后,广播曾一度中断,陷于瘫痪。机务人员与省抗震救灾小分队日夜奋战,很快修复了30个公社的广播扩大机。1977年至1978年重新架设广播专线,总长250公里。1979年,重新建起了一座高78米的干扰台。1981年至1985年,更新了各乡站的广播扩大机,全县音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广播自办节目发展到县、乡两级。县办节目有:全县联播、丰南生活、学习节目、文学节目、信息服务、文艺广告、戏曲等。这些节目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人、新风尚;科技知识、信息服务等。稿件采用配音、对讲、问答等方式。1985年,优质稿件评比中,《王大娘葬鸡》、《山东嫂嫂探亲记》分别获市一等奖和省二等奖。
1985年7月,将县委宣传部隶属的县广播站,定为县政府下属的局级单位,称丰南县广播电视局,下设人秘、编播、事业3个股,共有工作人员30名。
电视、录像
70 年代初期,丰南开始有电视机,当时只是少数机关单位有公用电视机。据1975年抽样调查,小集公社22个大队只有4台电视机,这一期间公社派专人在各村巡回放映电视节目,群众争相观看。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机的数量与日俱增。1983年,全县有电视机2100台,平均每47户l台;1984年,全县有36694台,平均每5户1台。
为了使观众更清晰地收看电视节目,1982年11月,在丰南二中操场东院安装了电视差频转播机,它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为10瓦,天线辅射功率为50瓦,覆盖半径为7公里,铁塔高47米,收12频道的节目变成6频道向外发射,这就使胥各庄附近的电视机不设室外天线就能看天津电视台的节目,这台差频转播机财政拨款5900元,由文教局安装管理,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
1984年,一些个体户营业性地放录像。文教局、广播站也先后购置了录像机。翌年,全县(包括个体户)共有录像机20台。当时所放的录像片多是从香港进口的,内容以武打、凶杀、色情居多,在青少年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以后,县政府对这些淫秽录像加以控制、收缴,对少数营业者进行了处罚并吊销了营业执照,但仍有不法个体户偷偷放映。
为了使观众更清晰地收看电视节目,1982年11月,在丰南二中操场东院安装了电视差频转播机,它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为10瓦,天线辅射功率为50瓦,覆盖半径为7公里,铁塔高47米,收12频道的节目变成6频道向外发射,这就使胥各庄附近的电视机不设室外天线就能看天津电视台的节目,这台差频转播机财政拨款5900元,由文教局安装管理,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
1984年,一些个体户营业性地放录像。文教局、广播站也先后购置了录像机。翌年,全县(包括个体户)共有录像机20台。当时所放的录像片多是从香港进口的,内容以武打、凶杀、色情居多,在青少年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以后,县政府对这些淫秽录像加以控制、收缴,对少数营业者进行了处罚并吊销了营业执照,但仍有不法个体户偷偷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