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先进教师及模范班主任事迹
一、为党的事业顽强奋斗
                     ——记丰两县柳树思农业中学郑于露
         郑秀露,女,48岁,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先是分配到柏各庄农业科研所工作,后又转到丰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为了适应这一转折,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1983年9月郑老师带着多病
的身体毅然接受了组织分配,到柳树O农中任专业教师。
         面对新的工作,她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从学习教学基本功入手,拜老教师为师,主动去听别人的课,分析、摸索讲授规律,学习别人的课堂教学艺术,为了提高讲课效果常要翻阅大量参考资料,课前还反复试讲,并且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练,讲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她注意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激发学生们学农的兴趣和爱农的感情。郑老师不顾疾病和劳累,多方关心和照顾学生。还经常利用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世界上最新农业技术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讲解当前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她总是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她在家里长期挂着一块小黑板,开辟了补习小课堂,有时补课一次竟达数十人,常累得头晕目眩、关节疼痛,就这样还是始终坚持。
         郑秀露在七十年代,曾患有宫肌瘤、心脏病、肝硬化、骨质增生等数十种病,且一直没有痊愈,有时两脚浮肿,自己的鞋不能穿就穿上她父亲的大鞋,坚持上课。她认为工作就是抗病的精神支柱。1983年冬又患乳腺癌,经手术和放射治疗,都没能奏效,1984年7月经再次检查,确认癌细胞已经转移,而郑秀露又是怎样对待呢?用她自己的话说:“‘左’的束缚刚刚冲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春风正鼓起我奋进的理想风帆,我怎么能在癌症进攻面前坐以待毙呢,不能!我下定决心,要与病魔抗争,用精神武器战胜癌细胞,努力赢得时间,赢得生命,以求为人民多做贡献。”
         她为了和死神抗争,到天津鹤翔庄气功培训班,拜两位年已八旬,并有几十年气功史的老人为师,经过两个多月的勤学苦练,癌症有明显缓解。
她热情关心青年教师的进步。经常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一起研究专业知识,对他们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总是真诚地提出批评和帮助。此外,她还主动承担了当地农民的科技咨询和学校有关农业技术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指示等任务,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称赞。
         1984年,她被评选为丰南县和唐山市的先进工作者,并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记县实验小学五四班班主任马素琴
         马素琴,女,于1962年从事教育工作,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她曾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的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她所教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县、市文明班集体。
         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抓起始教育,在接新班后较短的时间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情况,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然后分别进行教育;二是搞好常规教育;三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四是从一点一滴细小的事情抓起。
         另外,她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她对学生既热情关怀爱护,又严格要求,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还注意做到了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二十多年来她为教育学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81年被选为丰南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