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廒脱险记
李树发
      在抗战时期,黄米厫是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因此,军民之间很熟悉。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给我留下了一段至不能忘怀的往事。
     那是一九四四年冬天,军民情同手足,同仇敌慨,把日本鬼子打得焦头烂额,其势大减。一天傍晚,我和丰滦五区区长李林清同志、民兵连长张子玉和穆深同志四个人完成了一天紧张的组织、动员工作后,考虑到黄米厫离會家湾据点仅有八里地,我们准备去會家湾。但是,天已经晚了,走夜路也不方便,离这儿最近的李八也有八里开外呀,外面的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同志们又穿着单薄,走还是不走呢?李区长考虑到这些问题,又发现大家前的都很劳果,最后决定,就暂时在黄米村歇息一夜,天亮离开村子。就这样,我们四人便一起住在了一位五十来岁李大爷家。
     天麻麻亮,我们一骨碌爬起来,刚要出村。突然,大人喊,小孩闹,鸡飞狗跳墙,村子里炸了营。接着,村外又传来两声枪响。怎么回事?我们四人机警地拔出枪。这时,房东李大爷急忙跑进屋来:“快快躲起来,鬼子清乡啦。”怎么办?大家后悔昨晚不该住下,敌情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择。正当我们犹豫不定之际,突然隔壁传来一阵哭声。原来,那里在发送人。李区长灵机一动,果断地对大家说:“我们四个人在一起目标太大,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我们今天是有风使风,有雨使雨,各讨方便,快!”李区长说完便一跃身跳过东隔壁。
     东院,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大红棺材哭爹喊娘,李区长从一位大嫂手里要过一个白布孝袍,顾不得问是死了谁就拍打着棺材帮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起了妈妈。在場的人被这从天而降的孝子弄得莫明其妙。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区长。刚才村外的枪声已经使他们明白了八九。那位大嫂赶忙提醒李区长说:“是爹爹死了。”李区长又赶紧哭起参爹爹来。
     “当”的一声大门响,闯进十来个鬼子和滿洲兵,他们绕着棺材转了几圈儿,突然一个鬼子盯住这位体形粗大却身穿着一个小孝袍的“大孝子”不动了,李区长早有发现,便又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起来,那位大嫂也假戏真做地过来“劝哭”。那个鬼子看到这个場面突然“噗哧”一声笑了。随后,他们便在屋外翻騰了一阵便走了。
     性格内向的张子玉见李区长跳过墙去,不慌不忙,竟动着胳臂,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向街去,并假献股勤混进了给鬼子蹓马的人群里。这时,一个刚从马上下来的矮胖鬼子迎面过来,张子玉在房东李大爷的暗示下,连忙迎上前去,学着汉奸献媚的腔调说:“太君辛苦了!马的,要蹓的干活?”鬼子翻了几下眼珠,又打量了一下房东李大爷,李大爷赶忙哈腰一笑:“太君放心,他的,大大的好人!”鬼子这才把马交给了张子玉。
     剩下我和穆深,正急得抓耳挠腮。我一转身,眼睛突然一亮,发现了水缸边的一付水桶。我象得了救命符,高兴地对穆深说:“穆深,你掸掸锅,我去挑水,咱们假装给鬼子烧水。”于是,我担起了水桶,大大方方地朝水井走去。
     黄米厫的水井是石头砌的,挺深。我走上井台,费了好大劲儿才摆上了两桶水。这时,一个老大爷给鬼子马走到井边,我赶忙前:“大爷,饮饮马吧!”老大爷迟疑沒动,马却先过来喝水。这下糟了,鸡沒捉着反倒失了把米。一个鬼子急步跑过来,“啪”地一记耳光冲我打来,打得我耳朵嗡嗡直叫,我强压怒火,心里暗暗骂道:你们这些王八蛋,等着!鬼子乌哩哇啦地叫喊着:“现在,马的,水的不能进!”老大爷认出了我,赶忙点头哈腰地在鬼子面前解劝说:“皇军,他的,年轻,不懂这些,这是大大的好人,是为天皇出力的好人!”我怒在心里,笑在面上,也赶忙过去趁机施礼。然后,重新挑起一挑水返回院里烧起水来。
     日头已经跳过房顶。这些来自會家湾据点的七十多个鬼子伪军沒有抓到人,便捉了些鸡鸭撤回去了。小村庄这才平静下来。李区长我们四个人又重新集中起来,走到乡亲们面前,激动万分。李区长感动地对房东李大爷说:“多亏了乡亲们的掩护,谢谢大家啦!”老人爽朗地笑了:“军民一家嘛,谢什么?!”
     这短短的一句话,使我们象吃了蜜一样,我们激动地流出了泪水。这是些多好的乡亲们哪!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沒有这些乡亲们的支持、帮助,甚至付出很大的代价来掩护我们,我们就将寸步难行,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也正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密切配合,才很快取得了胜利。
                                      (吴海波  整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