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
我从一九三四年夏天开始,在范庄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在稻地一带开展秘密建党工作。到一九三七年前后,已经发展了李子固、郑士骧、彭鸿泉等几名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我任支部书记。这个党支部直接受京东特委领导,特委书记运昌同志會多次到这里检查工作,布任务后来李运昌同志因为准备暴动工作,改由丁振军同志领导。
一九三七年底的一天,丁振军同志到范庄小学来,对我说,最近上级党组织准备派胡锡奎同志到这里来领导稻地部的工作。并要我做好掩护他的工作。丁振军月志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胡锡奎的情况,说他是一名入党很早的同志,在中央和省委都有职务,工作上很有经验。丁振军同志临时,又把跟胡锡查同志见面的办法我做了交待。
听说有这样一位同志要到这里来亲自领导我们的工作,使我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分析了范庄的环境,觉得掩护好胡锡奎同志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我已在这里工作了二年多,“结交”了许多人,如村子里的绅士范贤龙,校工孟奎元以及范贤宇等,都与我很“要好”再说,我在这里也算一个知识分子,经常有教员、同学到我这
里来。这次胡锡奎同志来,以我过去的老师的身份出现,以到乡下休养为由长居是不会引起外人猜疑的。
一九三七年多快放寒假的时候,胡锡奎同志到范庄来了。他说话带有浓重的湖北口晋,性请温和,平易近人。我们见面后,他先询问了一下地支部的活动况。我根据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汇报。
过了不几天,我们开支部会,胡锡奎同志也参加了。这一天,李子固、郑士骧、彭鸿泉、熊子玉等几名党员分别从安机寨、稻地、相庄子等几处小学汇集到稻地西门外河堤上,我们假装成游玩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谈。胡锡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做了具体指导。如当前的中心应该抓什么,怎样开展工作等等,使我们这些经验不多的年轻人很受教育和启示。这次支部会后,胡锡奎志就走了。走前约定,春节后搬来,并要久住,要我给他准备好住处。
一九三八年春开学后,胡锡奎同志果然带着行礼来了。我在学校隔壁范贤太家租了一间屋子给他住,屋子后面是荣园子,环境倒也清静。胡锡查同志此时化名王仲华,又名“地图”,人们都称他“地图”。胡锡奎同志叫我任他的秘书,把跟省委联系的办法,电报密码都交给了我,省委发来的文件也由我保存。
由于胡锡奎同志的到来,使稻地一带的工作开展得很活跃。胡锡奎同志到这里不久,就指示我们搞一个刊物,取名叫《大华》。这是个三十二开的小册子,主要载一些宣传抗日救国内容的报道胡锡奎同志的英文很好,我也有一定的英文基础,靠字典能翻译一些东西。我们从当时的英文报纸《泰晤士报》摘译一些抗日的消息,特别是关于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的情况。当时这家报纸的报道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把稿件组好后交给党员较多的安机寨小学刻印出版,印好后再交到我那里,由交通员带走发出去。此时的安机寨小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宣传阵地。除负责刻印《大华》刊物外,还负责翻印党内文件和抗日宣传品,如当时北方局的《火线》杂志上的文章及“抗日十大纲领”等。
胡锡奎同志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党的影响,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他的领导下,我们通过做报纸编辑的工作,在唐山《工商日报》开辟了《晨钟》专栏,专门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有策略地宣传我党的政策主张。
跟胡锡奎同志接触得时间久了,使我感到他不仅性情温和,待人热情,而且勤奋好学,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都很高。他在大革命失败以后會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过,能讲俄语,有时还写一些理论文章分析形势。他那精胖入里的观点使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受启示。我们很自觉地把他为“师长”。但他总是那样平易、谦和,使我们从心底里感到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
一九三八年上半年,冀东大暴动的准备工作进入高潮,党的负责同志经常到稻地来,但沒有一个固定的地点安身,工作起来很不方便。于是,胡锡奎同志提出搞一个秘密的党的机关。用什么做掩护呢?胡锡奎同志认为搞一个书店比较合适。因为我们这些党员,小学教员居多,这些人集资搞一个书店还是合乎情理的。教师进书店,也符合常规,活动起来也方便。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办书店很合适,最后决定由我负责筹备。此时张克雨也来了。张作过丰润县党的负责人。他任这家书店——“秦康书店”的老板。同时还找了两名年轻的学生党员做店员。“泰康书店”就这样力起来了。一直办到大暴动前夕,张克雨及两名学生党员参加暴动离开这里才宣吿结束。
一九三八年暑假前夕,暴动组织工作已经很紧张了,胡锡奎决定离开范庄到暴动队伍里去。走前,具体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对稻地支部的党员做了具体安排,即一部分人参加暴动,一部分人留下来继续坚持秘密工作。二是组建路南工委。我们这里参加暴动的除已经参加暴动组织工作的郑士外,还有檀德润、葛凤英、高云舫、边万朋及安机寨小学的两名学生党员。留下来坚持工作的是我和彭鸿泉、熊子玉三人,因为我们还沒有暴露。组建路南工委,是为了冀东大暴动以后继续坚持秘密工作。决定由闫达开同志任书记,宋敏之同志任宣传委员,我任组织委员。胡锡同志参加暴动队伍后在李运昌部任政治部主任。
冀东大暴动以后,我也离开了范庄。后因其他原因,路南工委也未建成。我先到唐山市委做组织工作,又代理了一段唐山市委书记职务。后来听说,胡锡奎同志在暴动队伍受挫后转到天津省委。一九三八年下半年我去天津汇报工作肘偷见他一面。
一九三九年四月,我到冀察热区党委党校学习时,胡锡奎同志任察热区党委宣传部长,主持党校的工作。我在那里多次听胡锡奎同志的报告,受益非浅。后来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我任平西龙崇赤联合县县委书记时,一次到北岳区党委参加组宜会议又见到了他。当时他任北岳区党委宣传部长,这一次我们谈论起当时北岳区一带的工作时,我说,这里环境残酷,可以说是从老虎嘴里夺食吃。胡锡奎同志说,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动群众的问题,依靠群众,离开了群众一时也不行。这些话使我深受教育,进一步坚定了我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解放以后,胡锡奎同志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我每次去北京开会,都去看望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六四年在沈阳的一次见面。当时我在沈阳工作;胡锡奎同志到沈阳考察,把我找到招待所相见。记得那次在場的还有黄火青夫妇等。这一次会面,我们谈了许多,对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充滿了希望,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永诀。胡锡奎同志从东北回去后就调任西北局第二书记。在“文革”运动开始不久便含去世了。胡锡奎同志永远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一九三七年底的一天,丁振军同志到范庄小学来,对我说,最近上级党组织准备派胡锡奎同志到这里来领导稻地部的工作。并要我做好掩护他的工作。丁振军月志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胡锡奎的情况,说他是一名入党很早的同志,在中央和省委都有职务,工作上很有经验。丁振军同志临时,又把跟胡锡查同志见面的办法我做了交待。
听说有这样一位同志要到这里来亲自领导我们的工作,使我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分析了范庄的环境,觉得掩护好胡锡奎同志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我已在这里工作了二年多,“结交”了许多人,如村子里的绅士范贤龙,校工孟奎元以及范贤宇等,都与我很“要好”再说,我在这里也算一个知识分子,经常有教员、同学到我这
里来。这次胡锡奎同志来,以我过去的老师的身份出现,以到乡下休养为由长居是不会引起外人猜疑的。
一九三七年多快放寒假的时候,胡锡奎同志到范庄来了。他说话带有浓重的湖北口晋,性请温和,平易近人。我们见面后,他先询问了一下地支部的活动况。我根据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汇报。
过了不几天,我们开支部会,胡锡奎同志也参加了。这一天,李子固、郑士骧、彭鸿泉、熊子玉等几名党员分别从安机寨、稻地、相庄子等几处小学汇集到稻地西门外河堤上,我们假装成游玩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谈。胡锡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做了具体指导。如当前的中心应该抓什么,怎样开展工作等等,使我们这些经验不多的年轻人很受教育和启示。这次支部会后,胡锡奎志就走了。走前约定,春节后搬来,并要久住,要我给他准备好住处。
一九三八年春开学后,胡锡奎同志果然带着行礼来了。我在学校隔壁范贤太家租了一间屋子给他住,屋子后面是荣园子,环境倒也清静。胡锡查同志此时化名王仲华,又名“地图”,人们都称他“地图”。胡锡奎同志叫我任他的秘书,把跟省委联系的办法,电报密码都交给了我,省委发来的文件也由我保存。
由于胡锡奎同志的到来,使稻地一带的工作开展得很活跃。胡锡奎同志到这里不久,就指示我们搞一个刊物,取名叫《大华》。这是个三十二开的小册子,主要载一些宣传抗日救国内容的报道胡锡奎同志的英文很好,我也有一定的英文基础,靠字典能翻译一些东西。我们从当时的英文报纸《泰晤士报》摘译一些抗日的消息,特别是关于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的情况。当时这家报纸的报道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把稿件组好后交给党员较多的安机寨小学刻印出版,印好后再交到我那里,由交通员带走发出去。此时的安机寨小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宣传阵地。除负责刻印《大华》刊物外,还负责翻印党内文件和抗日宣传品,如当时北方局的《火线》杂志上的文章及“抗日十大纲领”等。
胡锡奎同志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党的影响,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他的领导下,我们通过做报纸编辑的工作,在唐山《工商日报》开辟了《晨钟》专栏,专门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有策略地宣传我党的政策主张。
跟胡锡奎同志接触得时间久了,使我感到他不仅性情温和,待人热情,而且勤奋好学,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都很高。他在大革命失败以后會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过,能讲俄语,有时还写一些理论文章分析形势。他那精胖入里的观点使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受启示。我们很自觉地把他为“师长”。但他总是那样平易、谦和,使我们从心底里感到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
一九三八年上半年,冀东大暴动的准备工作进入高潮,党的负责同志经常到稻地来,但沒有一个固定的地点安身,工作起来很不方便。于是,胡锡奎同志提出搞一个秘密的党的机关。用什么做掩护呢?胡锡奎同志认为搞一个书店比较合适。因为我们这些党员,小学教员居多,这些人集资搞一个书店还是合乎情理的。教师进书店,也符合常规,活动起来也方便。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办书店很合适,最后决定由我负责筹备。此时张克雨也来了。张作过丰润县党的负责人。他任这家书店——“秦康书店”的老板。同时还找了两名年轻的学生党员做店员。“泰康书店”就这样力起来了。一直办到大暴动前夕,张克雨及两名学生党员参加暴动离开这里才宣吿结束。
一九三八年暑假前夕,暴动组织工作已经很紧张了,胡锡奎决定离开范庄到暴动队伍里去。走前,具体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对稻地支部的党员做了具体安排,即一部分人参加暴动,一部分人留下来继续坚持秘密工作。二是组建路南工委。我们这里参加暴动的除已经参加暴动组织工作的郑士外,还有檀德润、葛凤英、高云舫、边万朋及安机寨小学的两名学生党员。留下来坚持工作的是我和彭鸿泉、熊子玉三人,因为我们还沒有暴露。组建路南工委,是为了冀东大暴动以后继续坚持秘密工作。决定由闫达开同志任书记,宋敏之同志任宣传委员,我任组织委员。胡锡同志参加暴动队伍后在李运昌部任政治部主任。
冀东大暴动以后,我也离开了范庄。后因其他原因,路南工委也未建成。我先到唐山市委做组织工作,又代理了一段唐山市委书记职务。后来听说,胡锡奎同志在暴动队伍受挫后转到天津省委。一九三八年下半年我去天津汇报工作肘偷见他一面。
一九三九年四月,我到冀察热区党委党校学习时,胡锡奎同志任察热区党委宣传部长,主持党校的工作。我在那里多次听胡锡奎同志的报告,受益非浅。后来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我任平西龙崇赤联合县县委书记时,一次到北岳区党委参加组宜会议又见到了他。当时他任北岳区党委宣传部长,这一次我们谈论起当时北岳区一带的工作时,我说,这里环境残酷,可以说是从老虎嘴里夺食吃。胡锡奎同志说,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动群众的问题,依靠群众,离开了群众一时也不行。这些话使我深受教育,进一步坚定了我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解放以后,胡锡奎同志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我每次去北京开会,都去看望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六四年在沈阳的一次见面。当时我在沈阳工作;胡锡奎同志到沈阳考察,把我找到招待所相见。记得那次在場的还有黄火青夫妇等。这一次会面,我们谈了许多,对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充滿了希望,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永诀。胡锡奎同志从东北回去后就调任西北局第二书记。在“文革”运动开始不久便含去世了。胡锡奎同志永远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刘长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