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卫生防疫
组 织 机 构
        建国前,历代政府不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也从未建过卫生防疫组织。建国初期,卫生防疫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组织有关医务人员临时承担。1956年始建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5人。1957年增为20人,设有防疫科、公卫科、食品卫生科、检验科。1976年“七·二八”地震房屋全部倒塌,在沧州医疗队的帮助下,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1983年卫生防疫站迁至文化路重建。设有食品卫生科、地方病科、环境保护科、劳动卫生科、计划免疫科、防痨科、宣传科、化验科、X 光线室。主要设备有防疫救护车2部,通用车l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细菌操作台、超声清洗机各l台。1985年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主管医师2人,医师2人,医士14人,初级卫生员5人,一般工作人员2人。
行病防疫
        解放前本县流行性传染病,非常严重,一旦发生,立即蔓延,无法遏制。自1909年到1948年,近半个世纪中,境内曾先后流行过十几种疫病。主要有霍乱、鼠疫、麻疹、天花、伤寒、痢疾、白喉等,死亡率高达95%以上。本世纪30年代初,地方政府曾引进种牛痘预防天花技术,在主要集镇和小学校推广,未能普及到广大农村。新中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县推行预防接种和有计划的免疫工作。使发病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据1949年统计,全县流行天花、麻疹患者939人,死婴657人,死亡率为70%,1951年又流行麻疹、痢疾等11种传染病,患者12680人,死亡731人,死亡率为5.76%,比1949年下降64.24%。为普及预防天花,1950年开始推行免费种牛痘,每年一至二次。为预防霍乱及肠道传染病,从1951年开始在沿海地区采取接种霍乱菌苗和粪便检查措施,于每年7~9月份进行。1957年2月,全县开展甲状腺肿和黑热病调查。1958年,以宣庄地区为重点对麻疹发病趋势做了重点调查,根据调查测算出全县可能发病人数3.62万。事先投放丝瓜络、霍香合剂、贯仲等预防中药,结果未使麻疹流行。1961年对重点人群和疫区,普遍接种伤寒、霍乱、流脑等十余种菌苗。1962年全县组织了52个防疫小队,分赴各地防疫治疗,完成麻疹疫苗接种22658人次,接种率91.5%。百白破疫苗注射6585人次,接种率82.3%。乙脑完成39787人次,接种率94.8%。伤寒菌苗接种52435人次,霍乱菌苗3.6万人次。投放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36980人次,随着“麻疹活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等有效生物制品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用,将预防接种纳入有计划的轨道。各地分院、卫生院均设有专职防疫医生负责预防接种、疫情报告和培训骨干。1976年“七·二八”地震后,为了防止疫病流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发放来苏水、漂白粉、敌敌畏、六六六粉等消毒药品30余吨,并为各公社配备机动喷雾器一台,全县城乡开展了全民性的消毒灭菌、杀虫除害及控制水源污染,加强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防疫灭病工作,国家还出动飞机定期喷药消毒,震后全县无传染病流行,扭转了历史上的“大灾必有大疫”的规津。1982年,对地方性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和宿主动物研究,获得了唐山市科技成果奖。1985年,为保证疫苗符合低温冷藏要求,为全县医疗系统增加了“冷链”系统装置。改变了过去只能利用冬春低温季节以“接力赛”方式,逐级下发疫苗的做法。为确保防疫工作的开展,1985年开始,建立三级疫情报告网,上到县防疫站,下至乡村医生,层层有人抓,村村有人管。
地方病防治
        因县境地处沿海、水质成份复杂,华北地区的高氟带经过本县的钱营、小集、大新庄、宣庄四个地区,四个地区水质含氟过高,达5毫克/升,超过国家生活饮水卫生标准的5倍,长期饮用,氟中毒严重,造成90%左右的人患有氟斑牙,严重的村高达100%。1980年以来,采取打深井降氟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5年,全县共打深井44眼,经卫生部门鉴定,含氟量均在1.0毫克/升以下,控制了斑牙病的发展。
食品饮食卫生监督检查
        建国初期,本县对食品饮食卫生的监督检查多为食物中毒事件检验。1953年,增加了对清凉饮料的检验项目。1957年,开始对食品卫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但只限于某些销售环节。1983 年《食品卫生法》下达后,卫生检查监督始进入生产、运输、保管等环节。全县建立食品卫生监督员制度,在县防疫站增设6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在各分院配备8名防疫医生为食品卫生检查员,负责全县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44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计划监督,建立卫生档案,每月监测2~4次,样品鉴定合格率为78.3%。1985年,对4721名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了以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法》为内容的培训,并对食品从业人员4493人进行体检,发给卫生许可证2992份。对不符合卫生体检要求的调离岗位。对改建或新建冷饮、食品厂增加卫生设施给予技术指导,对其产品实行抽样调查,先后共51次,细菌合格率为87.5%。理化指标合格率100%。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
        建国后,县卫生行政部门曾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去学校进行学生体检。对患砂眼的学生给予免费治疗。“文化大革命”期间,体检停止。1978年以来,先后对学校学生组织三次有关体质、近视、龋齿的调查,会同学校校医,将查出的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
劳动保护卫生普查
        建国前,本县有万余人从事猪鬃加工业,由于当时的工厂卫生条件太差,加上猪毛上挟带大量的脏土和炭疽菌,90%的工人都患有哮喘,肺病等职业病,当时的政府和厂方资本家根本不关心工人的死活,有半数以上的人到50岁以后非死则残。建国后,政府非常重视工人的健康,由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对粉尘污染和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给予防护性的劳保用具,并完善防护装备,定期为工人检查身体。1979年以后,更加注意了对一些有污染的企业进行了普查。1982年对猪鬃工厂、农机厂、毛麻厂、煤矿、陶瓷厂、化肥厂、油棉厂接尘5年以上的450名工人进行了职业病普查,共发现矽肺患者25人。1985年对94个粉尘污染较严重的乡镇企业中1443 人进行了普查,有66%的企业粉尘及毒物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