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妇幼保健
管理机构
        解放前,历代政府不过问妇幼保健,根本无保健机构。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妇幼保健工作,1950年在县医院内配备两名干部专抓妇幼保健工作。1955年10月18日,建立县妇幼保健站。最初只有两名工作人员,1962年增为4人。1978年增为8人,在卫生局院内办公,1984年县投资7.4万元,在青年路新建保健站,增至20人,设有:化验室、妇产门诊、儿科门诊、检验室、放射室、药房。主要设备有救护车、显微镜、3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等。
妇 女 保 健
        一、普及新法接生
        解放前,县内各地产妇分娩多为旧式接生婆(俗称“老娘”),由于不讲卫生造成细菌感染,使婴儿死于破伤风者几乎占半数以上,产妇死于破伤风和产褥热者很多。建国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新法接生,对旧接生婆进行改造,选择有一定文化和接生经验者经过培训,使之掌握新法接生技术,同时培养一批新接生员。到196年,先后培训480人,并发给接生员证书和接生工具。1969年以后,在农村中普遍推行新法接生。1982年,在全县普及后,新生儿死亡率由1976年的10.9‰下降到1985年的0.9‰。
        二、妇女病防治
        建国初期,妇女病的防治多限于脱产干部和国营企业的职工。广大农村,则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未能普遍进行。1956年以后,随着医疗机构的普遍建立,妇女病的防治得以逐年发展。各地医疗单位均增设妇科或妇产科,但仅限于门诊,还缺乏全面普查。从1961年,开始对妇女进行普查。是年发现1178名妇女闭经,1922名子宫脱垂。通过普治,发病率下降67%。1982年又对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漏),在全县进行普查,发现妇女子宫脱垂606例。其中:I度轻的153人,I 度重的91人;Ⅱ度轻的109人,Ⅱ度重的81人;Ⅲ度169人。对Ⅱ度以上患者进行了手术和药物治疗。除24人死亡外,到1985年95%以上的已治愈。1984年组织各乡、镇妇女干部203人,传授了不同时期妇女保健知识。并对29个厂矿企业妇女进行了保健检查,落实了劳保待遇。1985年通过对13195名妇女普查。正常盆腔11528人,查出患有外阴白斑、阴道炎、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卵巢肿物、子宫肌瘤等患者1674人。
儿 童 保 健
        一、体格检查
        从1960年起,本县对在校小学生进行一至二次体检。体检包括:视力、身高、坐高、胸围、握力等项目,并记入个人体检档案。虽当时医务人员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检查的不细,但对儿童的身体保健起了积极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儿童体检中断。1982年,恢复体检制度,对小学生生长发育进行跟踪调查。1984年开始对零至七岁的幼儿,进行了普遍检查,至1985年共检查41296人,发现患佝偻病3061人,贫血2158人,砂眼125人,蛔虫症3468人,营养不良症4886 人,其它疾病318人。通过治疗治愈率为97.6%。
        二、防预治疗
        建国初期,主要通过新法接生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实行免费接种牛痘,于1951年,全县消灭天花。1952年至1962年,以防治麻疹、百日咳、流脑、白喉、乙脑、脊髓灰质炎为保健重点。从1962年以后,又逐年推广应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麻疹活疫苗、百日咳活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等。使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脑、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等六种常见病得到控制。
        1980年,由县防疫站负责,对全县102678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卡介苗接种。并对全县120271 名儿童中的110519人作了接种试验,试验率达91.8%。其中,试验阴性102968人,实际接种102678人,接种率99.7%。试验阳性6987人,阳性率6.32%,对其中人呈现阳性的155人,做了透视和拍片。发现肺结核患者5人,其余未见异常。卡介苗接种工作由临时组成的165个注射小组,采取逐村注射,集中突击,分片扫尾的办法进行。县卫生局派15人赴各地配合工作。同时组织了136人的卡介苗师资集训,保证了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1981年,为保证儿童基础免疫有计划的实施,全县各乡(镇)建立0~12岁儿童计划免疫卡片,发放计划免疫接种证。按照免疫程序,实施计划免疫。1982年至1985年,全县为99.5%的幼儿投放了小儿麻痹糖丸,为97.7%婴幼儿接种了百日咳、麻疹疫苗。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