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钟
一九三八年春,在冀东重鎭之一 —— 稻地大街上,在一阵乒乒啪啪鞭炮声中,一家小小的书店开业了。这家买卖宇号叫“泰康”,门脸不大,只有两间临街门市,座落在大街街中路北,当时有名的大商号蔚兰馆斜对门。店里卖的都是些念书人用的东西,诸如纸墨笔砚,小学生课本之类,品种繁多。伪商会,伪联庄会的头目,各买卖字号掌柜,一齐来抱拳恭喜,祝贺小店生意兴隆。泰康书店的张掌柜和几个小店员,应接不暇。张掌柜浓眉大眼,大高个儿,身穿长袍,风度翻翻,大有买卖人的气派。他滿面春风,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连连答谢。手下的几个伙计,人人精明强悍。这个书店,就是我党冀东特委的一个机关——秘密联络站。
这时,在稻地已经建立了在特委直接领导下的党支部,杨春华(王子玉)为书记,郑士骧为组织委员,彭鸿泉(彭飞)为宣传委员,李子固为委员。这个支部起初归李运昌同志领导,后来由丁振军同志负责。一九三七年底,当时的特委书记胡锡奎同志接替丁振军的工作来到稻地,亲自领导了这个支部的工作。彼时,冀热边特委书记李运昌同志主持的县多鱼屯会议刚刚开过不久。那大会议决定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派八路军挺进华北,以雾灵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成立冀东抗日联军,并举行冀东抗日大暴动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团结各阶层人共同抗日,组成抗日爱国统一战线,进而组织大规模的武动,胡奎同志负着重大使命来到稻地,他化名地图,住在范庄小学。当时杨春华同志正在那里任教,他们以师生关系,为胡锡奎同志安排了住处,为他的工作提供方便。
一九三八年春,为待委工作之便,也为省委来组织暴动的张克雨同志提供职业掩护,胡锡奎同志提议建立秘密联络站作为特委机关,公开办成一个书店,取名泰康书店。杨春华等同志积极响应,并与共产党员张洪儒(张逢春)一起,分头筹办起来。按胡锡奎同志意见,这个书店的资金,由当时的党员同志捐款集资,每人拿出五块钱。事情一经倡导,许多人都主动拿了錢,光张洪儒的关系人杨玉山、张林贺、张林秙、王子儒等每人就拿了十元,杨春华同志自己出了二十元,并且亲自到唐山鱼市街的一个书局办来纸墨笔砚等货物,又经郑士骧找稻地大乡长张麟阁、警察队长王武运等联系了门市场地,共两间,一间卖货,一间住人,泰康书店就这样办起来了。
张克雨同志以掌柜的身份,公开住在书店里,常住在那里的还有店员身份的张洪哲(张洪儒的弟弟)和帐房先生冯树人。张洪武同志游学卖货(实际是特委交通员)。杨玉山、张林贺、张林秙等住在边各寨他们的家里,这几个人都是刚刚毕业的进步青年。胡锡查同志经常来店里,有时还住在那里。杨春华同志当时是胡锡奎同志的秘书,虽和书店沒有直接工作关系,但为了做好掩护工作,也经常来店里照料一下。他会拉京胡,张克雨又能唱两句,为掩人耳目,招徕顾客,使小店办得更象些,他们还时常拉起胡琴唱上两段。
就在这个看起来和别的店铺并无两样,一派生意兴隆的气氛的背后,我党的秘密机关正在这里紧张地工作着。胡锡奎同志不辞辛劳,日夜奔走,发动群众,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接触工商各界。常常是天不亮就出发,有时当天夜间回来,有时隔三四天才能回来。张洪儒同志每周到书店来两次,他们事先约好,定时碰头会面在书店的小里屋,胡锡奎、杨春华、张洪儒,张克雨,以及在杨相庄小学教书的郑士每次总要研究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还通宵达旦。特委的同志们高培之、卞振东、闫达开及彭鸿泉等,也會到店进行秘密集会。
为积极宣传抗日,为大暴动做好思想准备,书店秘密印刷了许多党的文件。他们把毛泽东同志著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以及《中国共产党抗日国十大纲领等刻印成小册子。此外,书店还有一架三管直流收音机,是张洪儒的族兄张洪庭献出来的。每天夜深人,他们就打开收晋机收听延安广播,及时地把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各战場的抗日捷报收抄刻印出去。从书店同时转发的还有经杨春华同志转来的安机寨支部办的刊物,名字叫《大华》周刊。这份油印刊物的大多数消息,都是从英文版的《泰晤士报》上翻译选摘的胡锡奎同志、杨春华同志都懂英语,他们见到报上刊登了国抗日前线的胜利消息和有关抗战局势方面的文章,便立刻亲自动手,译成中文,编好稿件,由安机寨支部的同志秘密刻印出版。
为了秘密传送方便,泰康书店发行的这些印刷品,一般的版幅都很小,约有三十二开大小,纸也很薄,字体也小,这样便于隐蔽、保存和传送,又节省开支。负责刻腊板印刷的是边各寨的进步青年杨玉山、张洪哲、张林贺、张林秙等。为了不致暴露目标,他们刻印这些东西,从不在书店里干,而是非常谨慎地带回家里,夜间来完成。当时,河头有个致善书局,书局里有个店员姓陶,很进步,经常偷把书局里的腊纸和纸张拿出来,送给杨玉山等人,积极地支持我们的抗日工作。
负责秘密传送这些印刷品的,是张洪儒、张洪武等同志。张洪儒利用他哥哥张洪庭在唐山当信差的便利条件,经常将文件先转到他家,再利用邮信的车子,将文件藏在自行车的大梁上,用信兜子盖好或藏在车子的内外胎之间,混出市区,由洪儒同志转送到丰润、玉田、蓟县盘山一带。张洪武同志负责为胡锡查同志跑交通,他也经常将文件带好,设法转送到滦南、滦县、乐亭一带。
经泰康书店转发出的党中央的文件,和抗战胜利捷报等材料,一时间遍及了冀东城乡各界,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我们的政治影响。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走上前线,参加八路军打击日寇。敌人对这些秘密文件的传播十分恐慌,千方百计地想破坏印发这些文件的我党机关驻守唐山的日本宪兵队司令部下令在唐山市区及各县的要路口,设下了许多道关卡,严格搜查来往行人,企图通过大搜查来破获抗日文件的传送。
一次,张洪儒同志化装成游学的先生,将秘密文件用腊纸包好,藏在一个小筐子里,上边放上了几斤小鱼,用自行车驮上,一连闯过了敌人的几道关卡,来到了唐山西山口栅栏门子前边。这个卡子处在市中心,又是南部通往北边丰润、遵化、玉田、蓟县的要道,所以敌人盘查特别严,日本宪兵队,侦缉队在这设了许多岗哨。洪儒挨在人群里,想混过卡子,结果被日本人拦住了。他们端着枪,刺刀尖紧对着洪儒的胸膛,气势汹汹地盘问他是干什么的?洪儒鎭定自若地回答是游学的。接着又过来两个特务将他混身上下搜了个逼,也沒有发现什么破。鬼子刚想放行,却有个特务突然大喊道:“筐里藏的什么?”洪儒一震,随即又冷静下来,从容地笑着说:“老总,这是几斤小鱼,你拿去吃吧!”说完还故意顺筐给敌人看。敌人虽然沒有解除怀疑,可也实在搜不出什么东西,本想从他驮的筐里捞点外快,一看又是小腥鱼子,便沒好气地命合说:“把车子留下,走吧!”说完不容分说,将洪儒推出了栅栏门子。这下可把洪儒急坏了,车子上的党的文件可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紧哪。洪儒知道和他们讲道理是不行的,来硬的更不是他们的对手,便立刻心急如火地跑到邮局找到张洪庭想办法。两个人左思右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他们村里有个叫李玉恒的,在伪公安局上班,便一起来到公安局找到李玉恒,经过耐心地做工作,终于说服了他为洪儒做保取出了车子。尽管敌人戒备森严,想尽一切办法想破坏我们秘密文件的印制和传送,但最终还是枉费了心机,秦康书店印发的文件,一直在顺利向冀东各地传送着,抗日的捷报不断鼓舞着冀东军民的斗志。
一九三八年六月,冀东抗日斗争的形势迅猛发展,大暴动的组织工作已经到了紧张的最后阶段,组织上调张克雨同志到冀东专门从事暴动的准备工作,秦康书店也就在完成了她使命之后停业了。停业后,杨春华同志与同志们一起将书店剩下的商品打成包,退回到唐山书局,并进行了最后结算,这个书店前后共投资几十元,半年来,除去负担了大批刷品的开支外,还保障同志们到机关来开会、碰头、连络工作的食宿费用,为党的秘密工作解决了一定的经费。更币要的是,这里还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革命青年,东大暴动输送了一支生力军。在胡锡奎、杨春华等同志的努力工作下,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果。当时的醉察队长王武运就會坚决地向我们表示:“等八路军过来,我一定去投八路,要是不去,我就对不起你们这些人,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连伪大乡长张麟阁也积极同情抗日,提出每个月向我们交十块大洋錢,算作他对抗日工作的一点心意。
是年大暴动前夕,胡锡奎同志也离开了稻地。临走前,他把同省委联系的办法和电报密码交给秘书杨春华同志,要他留在稻地继续坚持秘密斗争,并交给他几个关系人,贵成他在必要时掩护他们并与其保持联系。同时,胡锡奎同志还就地一带的共产党员的分工问题,做了详尽的部署,决定留下来的有杨春华、彭洪全等,去参加暴动的有郑士骧、檀德润、葛风英、高云舫、边万朋等教师党员,还有安机寨学校的校工和两名学生党员。并对他们的去向做了安排。
泰康书店的进步青年张林贺、杨玉山等大部分参加暴动,同时,他们联系了河头的刘宗英、肯贵勤、葛××、张克良等同学,一行十几人由张洪武负责接头,直奔了會家湾,去参加沿海地区的暴动队伍。此外,安机寨学校的十几名党员师生也在传委的安排下,坐火车分赴铁路沿线参加暴动。在我县的地及其附近地区,通过了一段时间组织发动和思想准备,几支暴动队伍也正在蕴育和形成,一場大规模抗击日寇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了。在这場震撼全国的东抗日大暴动中,稻地秦康书店,将作为重要的革命策源地之一,永垂史册!
(峻钟整理)
(本文根据王子玉、张洪庭、杨玉山、张林贺同志的回忆和冀东烈士陵园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