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捉蟹
岳长存
         我于1932年10月2日出生在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新河庄村。我爱家乡新河庄,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情朴实。我更想念1950年以前出生在家乡的那段美好时光,那个时候,白云蓝天、空气新鲜、碧水无染、绕庄流转,地里葱绿的庄稼,沟里游动着鱼和螃蟹。这对于我富有极大的魅力,除了上学外,每逢假日除了割草,作小工夫之夕卜,就与捕鱼捉蟹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家乡捕鱼行当真是五花八门,常见的归纳起来有9种:淘、一关、截、叉、流、泼、钓、抡、扎。
“淘”,就是淘鱼,要先搭埝,然后用斗子或水车往外淘水,淘干拿鱼,这种方法可见于春夏秋冬四季,虽然劳累,但其乐无穷。尤其是在将淘干之际,各种鱼儿成群结队,往返游戈,或闹得噼里啪啦讨人喜欢。记得八岁那年冬天父辈们淘鱼,捉到一条大黑鱼扔到岸上,我爱不释手,竟将这条比自己长的多黑鱼抱在怀里,上边高我一头,下边托在地上。我抱着它往家跑,半路上鱼打挺弄了我好几个大跟头,弄得我满身泥土也不嫌脏,终于抱回家里,放在十二印大锅里,围了一圈半,估计约有二十多斤。
         “关”即关沟,就是挑选较窄较短的沟,事先搭好两头的埝,两头各留开口,出水一头插上苇箔,进水一头让它流水进鱼,隔段时间,搭埝淘水,淘干捡鱼,记得有一天,到傍晚五、六点钟我去关沟,淘干后竟捡了一篮子清一色鲶鱼,我乐极了。
“截"就是用扁网截鱼,这要选在大雨之中和雨后水流急的时候,把扁网放在流水口上等鱼近网,几个钟头竟截了几百斤。父叔两个人挑鱼去卖,都没卖完。
         “叉”就是叉鱼,当夜十一点左右,网前出现了鱼打架的情况,弄的水声稀里哗啦,我扔下网,拿起网绳的鱼叉朝水响的地方扔了过去,水不响了,我下水去摸,这一叉竟叉了三条大鲤鱼,两条大的一个四斤多,一个三斤多,最小的一斤多。事后老人告诉我这是鲤鱼在咬籽。以上讲的便是叉鱼,这是偶尔为之。主要还是夜间没见鱼而已。有目标的,多数是叉带仔游戏的黑鱼。再就是冬季刚冻冰时,跑冰镇鱼叉鱼,手持榔头和鱼叉边跑边追鱼,见鱼不跑就榔头镇之,鱼晕而破冰叉之。记得我曾叉过一条七斤半的黄钻,其肉细膩好吃。
         “流”,指流鱼,多数是流小鱼小虾和鲤鱼。这种方法是先搭埝憋鱼,将鱼憋急了再开沟坐炕坐瓦(木板一块,抹上硬泥),瓦下接上筛子或苇箔,然后淘水流鱼,我小时候干这种勾当较多。记得有一次我去流鱼,鱼儿成群结队从炕及瓦板顺流而下,不到两个钟头,竟流了好几十斤,兴趣来自鱼儿争先恐后从瓦板上流到筛子里。
         “泼”就是用泼网捕鱼,一讲泼网,丈八尺长,六七尺宽,两边有杆,两人各抬一边,网下边有坠放人水中,两人推网走,赶鱼人网,抬起网捉鱼,这种方法是受条件限制的,是水中无草,二是天凉不能下水。再有春秋两季的扒鱼,个人手持扒网,扔往水中,然后用力拉回,这种方法只捕小鱼,而限在春秋两季。
         “钓”,就是钓鱼,这是较普遍的不再赘述。上述几种我都干过。
         “抡”,就是打鱼的人将网抡圆扔在水中将鱼扣住,然后拉上岸来捡鱼。
         “扎”,就是扎璇,我村煤河以北,系清雍正五年(1727)工部侍郎王钧置王兰营田两处,南围“菱角泊"(王兰庄庄北)水田8顷51亩1分,播种胭脂稻,另一处北围“三角淀"旱田39顷49亩,即指此地,这片地由于地势低洼,只好种高粱,每年雨季一到,这里就成为一片汪洋,捕鱼人在水里用苇箔扎璇,扎璇选址很重要,也很有讲究,要根据水的流向,以及鱼儿游动规律等要点去扎璇,扎的不对,一个鱼儿也不进。方法是:首先选好璇址,  用苇箔做成雁翅型作为进鱼口,然后再作数个圆形,摆成迷魂阵,使鱼有来无往,然后进人鱼仓,定时捞之。以上两种我是看过没有干过。
         说到鱼种,品种比较多,小鱼有麦穗、耗根、秤杆等,稍大的有鯽、鲤、草、黑、红眼、黄钻等。鱼的大小,我见过20多斤的黑鱼,二斤多的鯽鱼,十几斤的鲤鱼,七斤多的黄钻,所说有趣是指捕到的鱼多鱼大。
         旧社会,捕到的鱼多,却是卖鱼难,卖不了的鱼,只好用盐水腌后装人大缸中。一九四八年底解放后好了,捕多了鱼可以运到唐山和胥各庄市场上卖。
         下面说说捉蟹。螃蟹的活动规律,民间谚语是:“七上八下",指蟹在阴历七月份开始往上爬,八月份就少了。有意思的是:有的可以爬到草上;有的可以爬到岸上;更有少数可以爬到高梁尖上。实践证明,上爬的都是肥的,瘦的和刚脱皮是爬不到岸的。据老人们讲:刮西北风刺激蟹脐发痒而出水上爬。捕蟹方法大体上有照、踏、掏、钓、楼五种。
         “照”就是用灯照,可以提灯在道上照,这个办法捕到的蟹数量少。如果是定点照,捕到的蟹会多一些。所谓定点照,就是选好地址在流水口处,用苇箔插成八字形,当中留一尺多,用泥土作炕由深到浅作成坡状,然后作炕,用手摸抹,口水深1一2寸(螃蟹爬上坑不露盖子为宜)水从炕面上流,蟹随水流而上爬,坑后有灯诱之,蟹上炕后要手疾眼快伺机捉之,不能使蟹逃之,如果逃了,要耽搁好长时间才有蟹来,我定点捉蟹时间好几年,最多照过半麻袋,最大的蟹竞达一斤二两。还是圆脐。
         “踏”,就是在有流的筒子前边,下到水里用脚踏之,脚感踏到蟹后脚不能动,潜水到脚下将蟹捉之,记得最多的一次踏过一面袋。
         “淘”,就是到水里寻找螃蟹窝掏之。这活有诀窍,避免让蟹夹住,如果夹住可疼了,有时还可能夹破。为防被夹,可事先准备好草棍、树枝或八号铅丝,一只手用这些去捅扎螃蟹,另一只手堵住蟹窝之门等之,待蟹爬出后捉之。
         “钓”,就是用一支竹竿或木棍拴上线绳,线头挂上蛤蟆肉垂到水中,见蟹咬动肉食,即抬杆拉绳随手拿起小捞网,见蟹未出水前用捞网捞之,待蟹人网后迅速将拉网拉回将蟹捉之。
         “楼”,就是让螃蟹上楼(用竹片编成的捉蟹工具)具体做法是:选好璇,在水流口处,类似捕鱼作成螃蟹璇,是用苇箔插成圆形的璇,使蟹能进不能出,璇上盖上苇箔,防蟹出,在璇的一角留孔,孔上加篓,篓的下端有孔,使蟹爬人篓,篓的上端有竹盖,蟹多取之。这种方法我看过,没有干过。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