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民生活
第一节 农 民 生 活
第一节 农 民 生 活
本县地处沿海,地势低洼,河流众多,旧有“十年九涝”之说。解放前全县雇农、贫农、下中农占总人口的75%,大部无地少地,靠佣工度日者占45%。因受地主残酷剥削,生活贫困,长工全年工资平均只有43元(折合小米500市斤)。正常年景,只能“糠菜半年粮”,一遇灾荒,则是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甚至出现过人相食的现象。至今本县还流传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水灾悲惨情景的歌谣:“草根树皮全吃净,河里苲草上秤约,东庄不敢西庄去,姥姥锅里煮外甥”。1939年日伪时期的《丰润县事情》记载:“连年天灾人祸,农村疲惫,经济破产,故农民生活之惨苦,不言而喻”。据柳河村调查:1947年土地改革前全村272户,贫下中农238户,其中有202户靠扛活收入度日,70名妇女当佣人,120名老人小孩沦为乞丐,有两户曾卖过儿女。
沿海一带的渔民生活更加贫苦。据涧河村调查:解放前该村有400户人家,1600口人,只有50 只渔船,全集中在养船户之手。船工出海捕鱼,年收入仅35元。住泥房,穿破衣,吃黄蓿(一种盐碱地长的野草)和腥鱼烂虾尚难维持,很多人靠乞讨度日。
解放后全县农民经济上翻身,生活得到保障。即使1949年遇历史上罕见的水灾,仍能安然渡荒恢复生产。1958年以后由于搞浮夸风酿成的高指标、高征购,出现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县农民日均口粮仅四、五两,只好以瓜菜、花生皮、玉米骨等为代食品,这就是所说的“低指标、瓜菜代”。因营养不良,人们有的闹浮肿,妇女闭经,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1962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农民生活又见提高,收入逐年上升。但由于“文化革命”极左路线的干扰,十年中一直停留在人均70元左右的水平。吃粮标准每人仅180公斤左右,不但口粮指标低,且粮种单调,人们称之为两杂一条(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咸菜条)。1978年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广大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有一部分农民向小康水平发展。
据县统计局1985年对全县百户农民家庭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表明:
一、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1985年全县人均纯收入496.2元,比1976年的68.8
元增加7.3倍;比1984年增加95元,增长20.3%。
二、高收入户比重上升,低收入户比重下降。1985年,全县年收入万元以上的农户327户,占全县总户数的0.3%。1962年至1978年16年中,人均收入最高年为107.6元(1978年)。1982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户占总农户的32%,到1985年仅占1%。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的农户1982 年占40%,1985年只占6%。人均纯收入500~800元户的1982年仅占3%,到1985年已增加到35%。特别是沿海一带的乡镇,收入提高极为明显。1985年黑沿子乡人均收入920元,涧河村人均收入1413.7元。
三、消费水平全面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985年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4元,与1965年85元相比提高5.2倍,比1982年增加210元,增长2.2倍。主要表现为:食品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983年农村人均口粮343公斤,比1962年的102.2公斤增加240.8公斤;比1972 年的137.5公斤增加205.5公斤;比1982年的301.5公斤增加41.45公斤。1984年农村取消粮食定量以后,粮食消费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1981年与1985年相比粮食消费量中细粮(大米、白面)所占比重由36.6%提高到66.7%。90%以上的农户基本吃细粮,玉米做饲料或出售。肉类消费由1981年的人均8.5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10.5公斤,提高23.5%。蛋类消费由人均3公斤上升到5公斤,提高66.7%。服装消费向多样化高水平发展,据调查,几种主要衣着商品消费总量除棉布和棉布服装减少外,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过去讲究耐穿耐脏,价格便宜,转向重质量、色泽和款式,因此,化纤、呢绒、绸缎等高档布料消费量上升。1985年农民家庭人均购买棉布3.6米,比1981年减少38.6%.而人均买化纤布料却由1981年的1.37米上升到3.4米,增长1.5倍。农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构成情况如下表:
农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构成比较表
年份 数字 项目 |
每人平均(元) | 构成(%) | ||
1985 | 1982 | 1985 | 1982 | |
生活消费品支出 | 438 | 241 | 98. 6 | 99. 2 |
1、食品 | 218 | 112 | 49. 8 | 46. 5 |
2、衣着 | 46 | 27 | 10. 5 | 11. 2 |
3、住房 | 78 | 68 | 17. 8 | 28. 2 |
4、燃料 | 32 | 8 | 7. 3 | 3. 3 |
5、用品及其它 | 64 | 26 | 14. 6 | 10. 8 |
二、非商品消费支出 | 6 | 2 | 1.4 | 0. 8 |
家用电器从1979年以后开始进入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逐年增加。1985年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1982年大幅度增长。每百户拥有自行车164辆,比1982年增加42辆;缝纫机83台,比1982年增加21台;手表169只,比1982年增加83只;收音机85台,比1982年减少15台;电视机39台,比1982年增加37台。见下表:
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占有量
项目 数量 年度 |
自行车 | 手表 | 缝纫机 | 录音机 | 收音机 | 洗衣机 | 电视机 | 电冰箱 | 大型家具 | 电风扇 |
1982 | 126 | 86 | 62 | 100 | 2 | 314 | ||||
1983 | 138 | 136 | 74 | 102 | 4 | 378 | ||||
1984 | 152 | 157 | 89 | 5 | 105 | 4 | 24 | 1 | 392 | 2 |
1985 | 164 | 169 | 83 | 9 | 95 | 10 | 39 | 1 | 394 | 4 |
四、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变化。解放前本县广大农民的住房大多数是低矮的旧房(高6~7尺)。厢房和大杂院较多,有的一宅多达十几户。建筑檩木多是就地取材的杨柳木,墙是里生外熟的土坯砖石结构,有的是简陋的茅草屋、土坯屋,沿海一带则是用泥块垒起来的泥屋,覆盖以秫秸把子代檩椽为房盖。建国后,农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厢房减少,砖石结构的正房日益增多。1976年地震以后,全县农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突然变化,至1985年底全县已建房43.1万间,面积达775.3万平方米,远远超过了震前。据1985年末对百户农民住房抽样调查表明,每户有住房4.2间,平均面积73.73平方米,与震前的1975年相比增加0.2间,且均为砖石墙、焦子顶,有的则是钢筋水泥结构,墙上抹有水刷石。此外还统一规划了街道,增添了居住设施,有26%的村安装了自来水,10%的户装有土暖气。
五、储蓄存款增加。据县统计局调查,1949年全县农民储蓄总额(边币折合人民币)5万元,1985 年增加为5774万元,相当于1980年的4.52倍,相当于1978年的18.5倍,相当于1976年的23.56倍,相当于1965年的68.73倍,相当于1957年的73.08倍,相当于1949年的1154.8倍。见下表:
全县几个年份农村储蓄存款统计表 (万元)
年度 | 1949 | 1957 | 1965 | 1976 | 1978 | 1980 | 1984 | 1985 |
存款 | 5 | 79 | 84 | 245 | 312 | 1277 | 5541 | 5774 |
附:佃户村杨贵庄调查
解放前,杨贵庄是稻地镇耿家地主庄园的佃户村。地势低洼,耕种粗放,仅能种植高粱。上好年景亩产40~50公斤,一般年景30~35公斤左右。生产极不稳定。
1948年,全村120户,600口人,除有3户9人为自耕农外,其余117户591人均为耿家佃户。所种1500亩土地、所居400间房屋,均为耿家所有。佃农除简单生产工具外,一无所有。
耿家利用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对佃农进行残酷的剥削。剥削方式:按每年土地收获总量与佃农对半分成后,还要从佃农所得一半中,拨付给耿家住房粮、柴杆粮、纸墨粮、看场粮、巡更粮、看青粮、接待收租粮等费用。佃农辛勤劳动一年,所剩无几。如遇灾年或荒时暴月,就会一无所得。时常处于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流离失所的困境,只好向亲友乞哀告怜、靠借贷敷衍度日。这个村的佃农有81户以打箔子、扛小活、挑私盐为生;有15户只留男子在家务农支撑度日,其余妇孺靠出外乞讨活命;有19户携家带口,远走东北、四川等地逃荒。
杨贵庄佃农常年以高梁为主食。连糠皮全作口粮仍感不足,常以野菜掺糠充饥,逢年过节以能享用秫米粥玉米馍老咸菜为满足。穿衣为自织土布,讲求“新三年,旧三年,拆洗缝补又三年”,故常是“破衣烂衫难遮体,全家合盖被一床”。屋内家徒四壁,无任何家具摆设,只用破箩筐盛衣物。住的全是土坯草房,陋室茅檐难遮风雨,且多为厢房,全村400间房中厢房即占240间。
1949年实行土地改革以后,全村佃户彻底翻身,实现“耕者有其田”,成为土地的主人。又经过一系列农田基本建设,洼地变为良田,改种小麦、玉米、白菜。人民生活基本上得到保障,但由于1958年至1978年极左路线的影响,二十年中改善甚微,人均收入总没有突破百元,人均口粮一直没超过200公斤。
1982年以后,由于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力得到提高。1985 年全村粮食亩产375公斤,比1949年提高三倍,比1978年提高一倍。人均收入874元,比1949年提高21倍,比1978年提高4倍。该村经1976年地震后重建,旧貌换新颜:三条长约一里的大街,两侧全为砖石结构的农民住房,还有饭店、旅馆、工厂。
全村现有235户、976人。男女劳力652人。1985年从事商业的人数达23人,各类专业户37户,其中年收入万元以上的17户。生活水平也由过去的吃饱发展到吃好。过去是“糠菜半年粮”,现在是“精米白面还要讲营养”。过去是“破衣难保暖”,现在是“衣料款式讲美观”,全村现有住房1011 间,人均1间以上。全是“青堂瓦舍满玻璃”的正房。有的还附有会客室、厨房、卧室和浴池。
耐用消费品已进入每个家庭。黑白电视机已经普及,彩电、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是全村争相购买的热门商品。1985年全村已有黑白电视机213台,占总户数的90%,另有彩电13台,洗衣机23台,电风扇66台,电冰箱3台。